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南云锦地区茅口组储集层溶蚀期次及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何钊 高兆龙 +4 位作者 李国蓉 何赛 莫国宸 田家奇 李肖肖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7-545,共9页
为确定川南云锦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因,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岩石学特征分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溶蚀作用期次与机制开展研究。云锦地区茅口组储集层存在3期溶蚀作用,表生期大气淡水岩溶作用的流体为大气降水,... 为确定川南云锦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因,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岩石学特征分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溶蚀作用期次与机制开展研究。云锦地区茅口组储集层存在3期溶蚀作用,表生期大气淡水岩溶作用的流体为大气降水,东吴运动期裂缝为渗流通道,表现为由裂缝向溶蚀缝洞和岩溶洞穴转化,不整合面和古地貌为主要控制因素;早成岩期热液溶蚀作用,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相关的岩浆期后幔源深部热液,沿断裂上移到茅口组内部并进行改造,鞍形白云石发育;晚成岩期埋藏溶蚀作用流体为二叠系碳酸盐岩内部流体与泥岩成岩转变流体的混合酸性流体,在上覆地层压力下,燕山运动期裂缝和缝合线为流体渗流通道,沿裂缝和缝合线溶蚀缝洞发育。整体而言,表生期大气淡水岩溶作用是研究区储集层形成的决定性成岩作用,早成岩期热液溶蚀作用和晚成岩期埋藏溶蚀作用可以形成少量溶蚀孔洞和溶蚀缝,提高储集层的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云锦地区 茅口组 储集层 作用 溶蚀期次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塔9区西部奥陶系岩溶储层特征及溶蚀作用期次
2
作者 邓翔 李国蓉 +3 位作者 罗韵 任钟立 刘文仅 黄棋棽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6期69-73,共5页
有关钻井揭示塔河油田9区西部岩溶储层发育,通过对研究区内相关井段的岩心、薄片观察,结合对阴极发光、碳和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物性等资料的分析结果,研究岩溶储层特征及溶蚀作用期次。结果表明:区内储集空... 有关钻井揭示塔河油田9区西部岩溶储层发育,通过对研究区内相关井段的岩心、薄片观察,结合对阴极发光、碳和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物性等资料的分析结果,研究岩溶储层特征及溶蚀作用期次。结果表明:区内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隙、岩溶缝孔洞、岩溶洞穴、构造裂缝4类;物性较差,属于低孔、低渗的强非均质岩溶储层;储层经历了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加里东中期岩溶作用、海西早期岩溶作用以及海西晚期热液溶蚀作用等4期溶蚀作用。其中受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影响,主要沿斜交和垂直层面的缝合线发育的海西早期岩溶作用及主要受海西晚期构造运动影响与断裂活动及二叠系玄武岩发育相关的海西晚期热液溶蚀作用是最主要的溶蚀作用期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 奥陶系 塔河油田9区西部 海西早 海西晚热液
下载PDF
蜀南地区下二叠统埋藏溶蚀作用及对储层的影响
3
作者 山述娇 周博 陈韵骐 《内江科技》 2013年第6期76-77,共2页
四川盆地南部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缝洞型岩溶储层的形成是不同期次的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应用钻井、测井、岩心资料,结合盆地发展演化阶段的不同,对川南地区埋藏溶蚀作用特征、溶蚀期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埋藏溶蚀作用... 四川盆地南部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缝洞型岩溶储层的形成是不同期次的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应用钻井、测井、岩心资料,结合盆地发展演化阶段的不同,对川南地区埋藏溶蚀作用特征、溶蚀期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埋藏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研究表明该区下二叠统埋藏溶蚀作用大致可以分出五期:第一期为茅口组末期由东吴运动引起的溶蚀作用;第二期为龙潭组沉积时因峨眉山地裂运动引起的热液溶蚀作用;第三期为印支末期与志留系烃源岩成熟产生的有机酸有关的溶蚀作用;第四期为燕山运动引起的构造破裂与埋藏溶蚀作用;第五期为喜山运动引起的构造破裂与埋藏溶蚀作用。多期次的埋藏溶蚀作用在局部范围内增加了原储集体的储集和渗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下二叠统 碳酸盐岩 埋藏 溶蚀期次
下载PDF
埕岛—胜海潜山带的古岩溶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家铎 孟万斌 +4 位作者 周文 杜贤樾 郭汝泰 王永诗 林会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79-85,共7页
依据理岛—胜海潜山带的取心资料,在系统观察描述岩心和综合分析地震剖面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古岩溶作用进行了全面研究,对风化壳的岩溶地貌特征、岩溶标志与特征、岩溶分带以及控制岩溶作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本区古岩... 依据理岛—胜海潜山带的取心资料,在系统观察描述岩心和综合分析地震剖面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古岩溶作用进行了全面研究,对风化壳的岩溶地貌特征、岩溶标志与特征、岩溶分带以及控制岩溶作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本区古岩溶作用发育的历史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本区构造发展历史,可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划分为4期:第一期(加里东早期)同生—近地表成岩早期溶蚀作用;第二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风化充期的岩溶作用;第三期(海西晚期—印支期)浅埋藏期溶蚀作用;第四期(燕山期及其后)深埋藏期溶蚀作用.这对于下一步深入研究该区的储集层特征和孔隙演化规律以及对于该区勘探区块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胜海潜山带 古岩作用 标志 分带 溶蚀期次
下载PDF
川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溶蚀作用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5
作者 张慧 田亚铭 +5 位作者 邓剑 施泽进 夏文谦 李文杰 张蕾 柳昊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溶蚀作用是四川盆地茅口组储层形成的重要成岩作用之一,为确定川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情况与成因,本次研究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以及薄片观察、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溶蚀作用的发育特征与控制因素展开研究... 溶蚀作用是四川盆地茅口组储层形成的重要成岩作用之一,为确定川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情况与成因,本次研究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以及薄片观察、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溶蚀作用的发育特征与控制因素展开研究。川北地区茅口组溶蚀作用的发育特征主要表现为晶间溶孔、粒间溶孔(铸模孔)、溶蚀孔、溶洞以及溶蚀缝等不同程度发育,溶蚀孔洞缝方解石充填物可划分为同生-准同生阶段的CC_(1)方解石与表生阶段的CC_(2)方解石,CC_(1)方解石具有高的δ^(13)C值(2.80‰~4.72‰,均值为3.75‰)与δ^(18)O值(-5.30‰~-8.23‰,均值为-6.93‰),且具有与围岩接近的^(87)Sr/^(86)Sr值(0.706 210~0.708 178),形成于同沉积的海水环境中,受到部分大气淡水的影响;相比较下,CC_(2)方解石具有较低的δ^(13)C值(-2.13‰~-0.34‰,均值为-1.12‰)与δ^(18)O值(-9.59‰~-7.00‰,均值为-6.56‰),以及较高的^(87)Sr/^(86)Sr值(0.708 316~0.711 365),在大气淡水主控下形成,伴有地壳流体的影响。综合溶蚀作用发育与充填物特征将川北地区茅口组溶蚀作用划分为3期:(1)同生期溶蚀作用,流体主要为海水与大气淡水的混合水,受沉积相带控制易发育晶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充填有CC_(1)方解石;(2)表生期溶蚀,流体为大气淡水与地下水,受古地貌控制主要发育在茅口组顶部,溶蚀孔、溶洞与早期溶蚀缝的大规模发育且伴有CC2方解石与钙泥质的充填;(3)埋藏期溶蚀,主要表现深部热液与酸性流体对构造裂缝与CC2方解石的再溶蚀,导致晚期溶蚀缝的发育,以沥青、黄铁矿、石膏等热液矿物的充填为主。综合各期溶蚀作用的发育规模与充填情况,研究认为川北地区茅口组溶蚀空间的发育主要来源于表生期溶蚀作用,有效溶蚀空间多发育于峰丛洼地微古地貌单元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地区 茅口组 特征 溶蚀期次 控制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