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脊液中检出1株溶血孪生球菌 被引量:4
1
作者 诸丽娟 杨仁洪 张联璧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1-251,共1页
脑脊液中检出1株溶血孪生球菌诸丽娟(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江苏苏州215006)杨仁洪张联璧(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关键词溶血孪生球菌脑脊液1996年2月,我们在患儿脑脊液中检出1株罕见革兰阳性溶血孪生球菌(Ge... 脑脊液中检出1株溶血孪生球菌诸丽娟(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江苏苏州215006)杨仁洪张联璧(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关键词溶血孪生球菌脑脊液1996年2月,我们在患儿脑脊液中检出1株罕见革兰阳性溶血孪生球菌(Gemelahaemolys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孪生球菌 脑脊液
下载PDF
溶血孪生球菌致颌面部重症感染临床总结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强 陈世润 +2 位作者 李文博 张士岩 张竹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对溶血孪生球菌的生物学特点和所致感染有一个较全面认识。方法:报道1例由溶血孪生球菌所致口腔颌面部重症感染,并结合有关溶血孪生球菌的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溶血孪生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 目的:对溶血孪生球菌的生物学特点和所致感染有一个较全面认识。方法:报道1例由溶血孪生球菌所致口腔颌面部重症感染,并结合有关溶血孪生球菌的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溶血孪生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多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孪生球菌 口腔颌面部 感染
下载PDF
溶血孪生球菌感染引起附睾炎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力 韩秀娟 +5 位作者 赵致广 杨增悦 张波 邱建新 张伟 保庭毅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报道1例溶血孪生球菌引起附睾炎病例,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感染途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手术切除的1例附睾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抽取患者鞘膜内积液送检验科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病检提示附睾组织查见炎细胞,病变符... 目的报道1例溶血孪生球菌引起附睾炎病例,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感染途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手术切除的1例附睾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抽取患者鞘膜内积液送检验科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病检提示附睾组织查见炎细胞,病变符合附睾炎,送检鞘膜组织伴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学符合鞘膜积液伴慢性炎症;细菌培养提示:溶血孪生球菌感染,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红霉素、先锋必、环丙氟哌酸等敏感。结论溶血孪生球菌引起附睾炎十分罕见,其诊断依赖临床及检验,一旦发现此类感染,首先确定病原菌,迅速治疗,防止发生溶血孪生球菌引起心内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孪生球菌 附睾炎 细菌培养
下载PDF
溶血孪生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瑾懿 刘红 +1 位作者 杨洋 林东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了解溶血孪生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复习国内外发表溶血孪生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文献,结合近期收治的1例病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报道1例溶血孪生球菌致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综合文献中该疾病报道和本例溶血孪生球菌... 目的了解溶血孪生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复习国内外发表溶血孪生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文献,结合近期收治的1例病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报道1例溶血孪生球菌致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综合文献中该疾病报道和本例溶血孪生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共24例,时间跨度从1982-2018年,患者以男性为多,男女比5∶1;以成人为主(95.8%);多有心脏疾病(58.3%)或牙源性疾病(25.0%)基础。感染瓣膜以主动脉瓣为主(50.0%),其次为二尖瓣(41.7%),右心瓣膜较少累及。报道病例抗感染治疗以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最为常见。除1例患者治愈出院后死于未知原因外,本病预后俱佳。结论溶血孪生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敏感率,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取得较好疗效。但临床已分离到多重耐药株,其耐药机制尚未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孪生球菌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尖瓣
下载PDF
溶血孪生球菌感染一例报告
5
作者 孙莹 王晓琨 《中国医药》 2012年第4期470-470,共1页
患者男,65岁,因发热1周于2011年7月5日入院。患者人院前1周反复出现发热,有畏寒症状,体温最高40.2℃,曾外院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上述症状无改善。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食道癌手术史1年,术后贫血,
关键词 溶血孪生球菌 细菌感染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产妇腹腔溶血孪生球菌感染1例
6
作者 刘广丽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763-763,共1页
患者35岁。2008年6月7日在外院经剖宫产分娩一男婴,产后1周出现39.2℃高热、切口感染,因产后高热伴轻度昏迷,于2008年6月13日入院。身体检查:患者轻度昏迷,体温39.2℃,心率115次,呼吸25次。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4.5×10^9... 患者35岁。2008年6月7日在外院经剖宫产分娩一男婴,产后1周出现39.2℃高热、切口感染,因产后高热伴轻度昏迷,于2008年6月13日入院。身体检查:患者轻度昏迷,体温39.2℃,心率115次,呼吸25次。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4.5×10^9/L,嗜中性粒细胞0.93淋巴细胞0.02,单核细胞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孪生球菌 感染 剖宫产
下载PDF
脑脊液检出溶血孪生球菌1株 被引量:1
7
作者 端木素丽 刘持聚 韩春兰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3年第2期118-118,共1页
2001年3月,笔者在1例患儿脑脊液中检出1株罕见G+溶血孪生球菌.现将该菌株鉴定及药敏结果报道如下. 1病历摘要 患男,3岁.因发热咳嗽6d,伴昏迷抽搐2d,于2001年3月19日入院.入院查T 39℃,R 118次/分,P 26次/分.神志不清,两上肢强直,双下肢... 2001年3月,笔者在1例患儿脑脊液中检出1株罕见G+溶血孪生球菌.现将该菌株鉴定及药敏结果报道如下. 1病历摘要 患男,3岁.因发热咳嗽6d,伴昏迷抽搐2d,于2001年3月19日入院.入院查T 39℃,R 118次/分,P 26次/分.神志不清,两上肢强直,双下肢肌张力高.实验室检查:Hb 116g/L,WBC13.2×109/L,L 0.22,G+M 0.78,PIT 52×109/L;脑脊液淡黄色,微混,蛋白2.7g/L,葡萄糖1.9mmol/L,Na+112mmol/L,WBC 0.44×109/L,单核0.8,多核0.2,涂片查到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球菌,单个、成对、短链状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孪生球菌 脑脊液
下载PDF
1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溶血孪生球菌并发巴氏腺脓肿的分析
8
作者 林建阳 陈春莺 +1 位作者 蔡庆连 林开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280-2280,共1页
关键词 切口感染 溶血孪生球菌 巴氏腺脓肿
原文传递
孪生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仲兴 《医学综述》 2005年第12期1109-1113,共5页
关键词 感染 孪生球菌 麻疹孪生球菌 溶血孪生球菌 心内膜炎
下载PDF
双侧下颌角脓液中检出1例麻疹孪生球菌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小荣 张玉娟 +1 位作者 邹传瑛 李忠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6期2207-2207,共1页
麻疹孪生球菌属于孪生球菌属[1]。孪生球菌属由触酶阴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球菌组成,其排列可成对、四联状或形成短链。孪生球菌属目前有5个菌种,即溶血孪生球菌、麻疹孪生球菌、伯氏孪生球菌、血孪生球菌和犬腭孪生球菌。其中溶血孪... 麻疹孪生球菌属于孪生球菌属[1]。孪生球菌属由触酶阴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球菌组成,其排列可成对、四联状或形成短链。孪生球菌属目前有5个菌种,即溶血孪生球菌、麻疹孪生球菌、伯氏孪生球菌、血孪生球菌和犬腭孪生球菌。其中溶血孪生球菌是模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孪生球菌 下颌角 溶血孪生球菌 孪生球菌 脓液 双侧 革兰阳性球菌
下载PDF
新生儿巨大鳃源性囊肿并感染1例
11
作者 刘永东 胡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67-367,共1页
患儿,女,10 d,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3 d入院。体查见患儿左侧颈部隆起,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约4.5 cm ×40 cm ×3 cm大小,质韧,囊性感,张力较高,边界较清,触之无哭闹,表面皮肤无凹陷溢液,无红肿破溃,体温正常;... 患儿,女,10 d,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3 d入院。体查见患儿左侧颈部隆起,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约4.5 cm ×40 cm ×3 cm大小,质韧,囊性感,张力较高,边界较清,触之无哭闹,表面皮肤无凹陷溢液,无红肿破溃,体温正常;气管受压向右侧推移,患儿哭闹时嘴唇发绀,可逐渐恢复。血常规提示白细胞31.81×109/L,中性粒细胞64%。予美洛西林抗感染治疗。血培养提示为溶血孪生球菌。颈部CT检查提示:左颈部胸锁乳突肌颈动脉鞘内缘可见一约4.0 cm ×41 cm ×3.9 cm大小,以囊性成分为主的肿块,边界清晰,前缘有分隔,增强后壁环形强化,临近血管,气管受压推移,肿块上至下颌骨上缘水平,下至锁骨水平;左侧甲状腺受压明显,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鳃裂囊肿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治疗 鳃源性囊肿 胸锁乳突肌前缘 新生儿 侧颈部肿物 气管受压 溶血孪生球菌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