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廖仁昊 陈立英 +1 位作者 王敬 刘丽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5-487,共3页
关键词 脑梗死 溶血磷脂素类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不同类型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世英 刘美香 夏静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6,128,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溶血磷脂酸(LP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索两者与不同临床类型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3 d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3例,分为初发性与复发性脑梗死组,进展性与非进展性脑梗死...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溶血磷脂酸(LP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索两者与不同临床类型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3 d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3例,分为初发性与复发性脑梗死组,进展性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轻、中、重型脑梗死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改良的无机磷定量方法测定LPA,ELISA法测定ox-LDL。结果 LPA、ox-LDL水平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复发组高于初发组,进展组高于非进展组,重型组高于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LPA、ox-LDL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进展及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血磷脂素类 脂蛋白 LDL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LPA)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初步探讨
3
作者 赵燕颖 韩振琦 +4 位作者 邹艳平 李云鹏 徐涛 刘丽艳 程海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23-2628,共6页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和对肝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2年12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26例肝癌患者,28例肝硬化患者以及28例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用ELISIA方法检测伴有腹腔积...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和对肝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2年12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26例肝癌患者,28例肝硬化患者以及28例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用ELISIA方法检测伴有腹腔积液的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浆及腹腔积液中LPA含量,同时检测正常人群血浆中LPA含量,明确LPA在肝癌和肝硬化患者等不同人群中的表达差异。MTT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LPA和其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对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为探讨LPA和其受体结合后对Rho A及其上下游的FAK、P53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PA对SMMC7721细胞P53、FAK、Rho A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计量资料多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肝癌患者血浆LPA浓度(4.99±0.55)μmol/L和腹腔积液中LPA浓度(5.19±0.63)μmol/L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2.63±0.43)μmol/L、(2.91±0.46)μmol/L,肝癌患者血浆LPA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61±0.3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细胞增殖试验显示LPA可明显促进SMMC7721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率随剂量和时间增加而增加,尤其中高剂量组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X抑制其增殖能力,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高剂量LPA的增殖率是对照组的3.6倍,PTX组是对照组的0.6倍,二者联合组是对照组的1.2倍。另外,LPA可增加肝癌细胞的迁袭能力,而PTX可抑制其迁移,随时间增加上述能力增加,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高剂量LPA的迁袭率是对照组的3.09倍,PTX组是对照组的0.4倍,二者联合组是对照组的0.99倍。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A处理后的SMMC7721细胞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而FAK、Rho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LPA和对照组间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中LPA表达异常增高,LPA可促进肝细胞癌的增殖并增加细胞迁袭能力。同时LPA改变了P53、FAK和RhoA的表达水平,这可能与LPA促进肿瘤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溶血磷脂素类 百白咳毒
下载PDF
脂联素和溶血磷脂酸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霞 黄友敏 +2 位作者 张厚毅 杨晓静 张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8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和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及其在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40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1)和6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2)的血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和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及其在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40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1)和6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2)的血浆脂联素水平,采用有机溶剂抽提,并进一步分离出LPA,以改良的无机磷定量方法测定LPA水平。结果(1)脑梗死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LPA水平[分别为(3.03±1.01)μmol/L、(2.24±1.12)μmol/L]较对照组1[(1.86±0.34)μmol/L]和对照组2[(1.87±0.32)μmol/L]显著升高,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和LPA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相关性。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和LPA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梗死灶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 溶血磷脂素类 脑梗塞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及阿司匹林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振光 伍期专 +2 位作者 于占彩 王远臣 姚存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变化的特点及阿司匹林对其的影响,探索TIA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TIA患者12 8例(TIA组) ,测定其血浆中LPA的含量变化,年龄匹配的11...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变化的特点及阿司匹林对其的影响,探索TIA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TIA患者12 8例(TIA组) ,测定其血浆中LPA的含量变化,年龄匹配的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TIA患者血浆LPA含量的影响。结果 TIA组患者血浆LP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0 1)。每天给予2 0 0mg阿司匹林较75mg或2 5mg阿司匹林可更有效地降低血浆LPA含量,患者脑缺血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TIA患者血浆LPA含量明显升高,适宜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血浆LPA的含量,减少脑缺血症状的发作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发作 短暂性 溶血磷脂素类 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下载PDF
缺氧对磷脂酶A_2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及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月春 刘国荣 +6 位作者 闫洁 王宝军 张京芬 张晖 崇奕 庞江霞 郝喜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缺氧对兔血浆中磷脂酶A2(PLA2)、脂蛋白相关PLA2(Lp-PLA2)和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及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1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缺氧组(建立慢性缺氧动物模型),每组6只。分别在实验前、实验第... 目的观察慢性缺氧对兔血浆中磷脂酶A2(PLA2)、脂蛋白相关PLA2(Lp-PLA2)和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及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1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缺氧组(建立慢性缺氧动物模型),每组6只。分别在实验前、实验第4周、8周和12周末取外周血,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兔血浆中PLA2、Lp-PLA2和LPA水平,并于12周末取各组兔主动脉弓和腹主动脉进行超声检测和HE染色,观察血管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同组实验前比较,慢性缺氧组兔第4、8和12周末,血浆中PLA2、Lp-PLA2和LPA水平不同程度增高,且在12周时增高最明显(P<0.05)。在12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缺氧组兔主动脉弓及腹主动脉的血管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结论慢性缺氧能上调兔血浆中PLA2、Lp-PLA2和LPA水平,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在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磷脂酶A2 1-烷基-2-乙酰甘油磷酸胆碱酯酶 溶血磷脂素类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学新 赵春燕 +3 位作者 章宏 王洪 孙亚琴 钟国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7-409,共3页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分支结扎制备AMI动物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分成5组:假手术组,AMI动物模型组,AMI动物模型给LPA组,AMI动物模型给G蛋白受体阻断剂百日咳毒素(PTX...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分支结扎制备AMI动物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分成5组:假手术组,AMI动物模型组,AMI动物模型给LPA组,AMI动物模型给G蛋白受体阻断剂百日咳毒素(PTX)组,AMI动物模型给PTX及LPA组。记录各组大鼠体表心电图,将心率和室早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AMI动物模型组的心动过速发生率和单位时间内室早次数与假手术组比明显增加(P<0.01),AMI动物模型给LPA组的上述2项观察指标较AMI动物模型组明显提高(P<0.05),后2组结果显示LPA的上述效应明显被PTX阻断。结论:LPA可促进AMI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素类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激活大鼠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 被引量:4
8
作者 崔玉英 张立克 +3 位作者 伍期专 蒋宏锋 唐朝枢 耿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3-607,共5页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L-Arg/NOS/NO)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LPA(10-6,10-5和5×10-5mol/L)与大鼠血小板混悬液共孵育,采用Greiss法测定血小板孵育液中亚硝酸盐...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L-Arg/NOS/NO)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LPA(10-6,10-5和5×10-5mol/L)与大鼠血小板混悬液共孵育,采用Greiss法测定血小板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含量;同位素示踪法检测血小板NOS活性及L-Arg转运;荧光探针法测定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结果LPA孵育30和60min,血小板NO释放分别增加了35%和56%(P<0.01),LPA(10-6,10-5和5×10-5mol/L)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了血小板NO的生成,EC50为17.8μmol/L,95%CI为13.1~24.2μmol/L(P<0.01)。LPA浓度依赖性增加了NOS活性和血小板L-Arg的转运(P<0.01)。LPA(5×10-5mol/L)孵育30和60min,显著升高血小板[Ca2+]i水平(P<0.01)。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的血小板,LPA升高[Ca2+]i的反应分别增强20%和32%(P<0.01);加入NO供体L-Arg预处理,则明显抑制LPA升高[Ca2+]i,分别减少14%和18%(P<0.01)。结论LPA通过激活血小板L-Arg转运和NOS活性,上调L-Arg/NOS/NO通路,增加血小板NO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素类 小板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精氨酸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瑞平 宋志军 孙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 (LPA)水平的变化。方法 入选 12 0例ACS患者 ,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6 0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组 6 0例 (据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前UAP为UAP1 组 ,治疗后的...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 (LPA)水平的变化。方法 入选 12 0例ACS患者 ,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6 0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组 6 0例 (据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前UAP为UAP1 组 ,治疗后的UAP为UAP2 组 ) ,并入选 6 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分别测定血浆中LPA。结果 AMI组和UAP1 组血浆LPA水平分别是 [(3.80 17± 0 .6 2 89) μmol L、(3.0 2 73± 0 .76 2 3) μmol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8378±0 .6 75 3) μmol L],P <0 .0 5 ,其中异常增高率AMI组占 6 3.3%,UAP1 组占 45 %,UAP2 组占 13.3%,正常组 5 %,UAP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LPA明显降低 (2 .0 0 48± 0 .8470 ) μmol L。结论 血浆中LPA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在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及指导合理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方面可能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溶血磷脂素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南海 黄晓峰 +2 位作者 彭文杰 刘春棋 江丽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676-1678,共3页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通心络胶囊治疗对LPA含量、TIA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临床和CT或MRI确诊的TIA患者92例,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阿司匹林组、合用通心络胶囊及阿司匹林组(合用治疗...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通心络胶囊治疗对LPA含量、TIA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临床和CT或MRI确诊的TIA患者92例,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阿司匹林组、合用通心络胶囊及阿司匹林组(合用治疗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为健康对照组。通心络胶囊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连续服用30天。阿司匹林组服用阿司匹林片每天1次,每次100 mg,连续服用30天。合用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阿司匹林片每天1次,每次100 mg,连续服用30天。全部患者于发病24小时内及治疗30天结束时测定血浆LPA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通心络胶囊对TIA患者血浆LPA含量变化的影响,并随访6个月内TIA发生率和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发病24小时内血浆LPA含量分别为通心络胶囊组(4.91±0.92)μmol/L,阿司匹林组(4.55±0.98)μmol/L,合用治疗组(4.67±0.94)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64±1.02)μmol/L(均P<0.01);治疗后血浆LPA含量分别为通心络胶囊组(2.56±1.03)μmol/L,阿司匹林组(2.49±0.99)μmol/L,合用治疗组(1.52±0.85)μmol/L,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以合用治疗组下降最为显著。合用治疗组TIA发生率(23.3%)低于通心络胶囊组(41.9%)和阿司匹林组(54.8%)(均P<0.05);3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极低。结论TIA患者血浆LPA含量增高明显,通心络胶囊与阿司匹林均可显著降低血浆LPA含量并可减少TIA发生,二者合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发作 短暂性 溶血磷脂素类 植物制剂 阿司匹林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及性质与溶血磷脂酸及磷脂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惠珍 崔兆文 +5 位作者 刘启 樊艳辉 刘纪强 王雪欧 陈丽萍 李明泉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期17-19,22,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及性质与溶血磷脂酸(LPA)及磷脂(AP)水平的关系,从而揭示LPA及AP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预警作用。方法对75例颈动脉超声提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头痛头晕者,行颅脑CT/MRI、经颅多普勒检查(TCD)及LP...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及性质与溶血磷脂酸(LPA)及磷脂(AP)水平的关系,从而揭示LPA及AP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预警作用。方法对75例颈动脉超声提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头痛头晕者,行颅脑CT/MRI、经颅多普勒检查(TCD)及LPA和AP测定,按斑块位置、大小、数目3种状态及斑块性质进行分组。并选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的LPA和AP水平。结果①斑块最常发部位是颈动脉膨大处,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颈总动脉干部相对较少。按斑块位置分组,颈动脉膨大斑块组、颈总动脉斑块组和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组间LPA和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A(4.09±1.65)μmol/L vs(4.33±1.70)μmol/L vs(4.86±1.85)μmol/L(P>0.05);AP(7.51±3.02)μmol/L vs(7.71±2.64)μmol/L vs(8.95±3.29)μmol/L(P>0.05)。②大斑块组LPA水平较小斑块组增高明显,LPA(5.01±1.76)μmol/L vs(3.32±1.44)μmol/L(P<0.05)。③按斑块的数量分组显示单发斑块49例,多发斑块26例。单发斑块组与多发斑块组LPA和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A(4.17±1.72)μmol/L vs(4.39±1.76)μmol/L(P>0.05);AP(8.13±3.63)μmol/L vs(7.87±3.05)μmol/L(P>0.05)。④软斑组及硬斑组与对照组间LPA、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A(4.30±1.79)μmol/L、(4.27±1.69)μmol/L vs(2.85±0.86)μmol/L(P<0.01);AP(7.97±3.77)μmol/L、(8.02±2.70)μmol/L vs(5.02±1.59)μmol/L(P<0.01)。结论 LPA和AP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状态及性质关系较大,应给予临床关注,警惕卒中发生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颈动脉狭窄 溶血磷脂素类 磷脂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溶血磷脂酸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连生 郝树森 +6 位作者 陈稚丽 马娟春 张丽英 李军 常宁 倪志超 高乐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9期777-778,共2页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与多种疾病有关,特别是与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尤其是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
关键词 脑梗塞 溶血磷脂素类 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亮 赵仁亮 何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SIP)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LP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66例SIP(SIP组)、60例非SIP(非SIP组)患者及6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LPA,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P组及非SIP组血清LPA升高(P均<...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SIP)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LP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66例SIP(SIP组)、60例非SIP(非SIP组)患者及6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LPA,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P组及非SIP组血清LPA升高(P均<0.01);SIP组高于非SIP组(P<0.01)。结论SIP患者血清LPA升高不仅是缺血性损伤反应的产物,亦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预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素类 管意外 脑梗死
下载PDF
血液内溶血磷脂酸浓度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永安 徐武华 +5 位作者 徐俊 朱飞奇 都爱莲 郝红军 王燕华 伍期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内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浓度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TIA患者77例,根据血液内LPA浓度分为LPA增高组(>3.2μmol/L,49例)和LPA正常组(≤3.2... 目的探讨血液内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浓度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TIA患者77例,根据血液内LPA浓度分为LPA增高组(>3.2μmol/L,49例)和LPA正常组(≤3.2μmol/L,28例),用氯吡格雷75 mg/d进行治疗,随访1个月,观察TIA患者的发作频率以及发展成为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LPA增高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LPA浓度明显高于LPA正常组,LPA增高组患者治疗后LPA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经过1个月的氟吡格雷治疗,LPA增高组患者中,1个月内平均发作(1.53±0.34)次,共有8例发展成为脑梗死,发生率为16.3%,而LPA正常组患者中,1个月内平均发作(2.17±0.52)次,有7例发展成为脑梗死,发生率为25.0%。结论氯吡格雷治疗高血浓度LPA的TIA患者疗效优于正常血浓度LPA的TI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发作 短暂性 溶血磷脂素类 小板聚集抑制剂 抗凝药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通过蛋白激酶C-α/钙离子途径促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5
作者 甘娜 尹飞 +1 位作者 彭镜 张红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了解溶血磷脂酸(LPA)对星形胶质细胞(AS)活化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前脑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PKC-α激动剂(PMA)组、LPA组、PKC-α抑制剂(Ro31-8220)组、Ro31-8220+PMA组和Ro31-8220+LPA组,用二... 目的:了解溶血磷脂酸(LPA)对星形胶质细胞(AS)活化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前脑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PKC-α激动剂(PMA)组、LPA组、PKC-α抑制剂(Ro31-8220)组、Ro31-8220+PMA组和Ro31-8220+LPA组,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以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S增殖。以Fura-2/AM标记细胞内钙离子,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浓度。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内PKC-α表达。结果:LPA和PMA能明显促进AS的增殖,并增加细胞内PKC-α的表达以及细胞内钙离子([Ca2+]i)浓度(P<0.01);Ro31-8220预处理后,显著缓解LPA促AS增殖程度和[Ca2+]i浓度的增加(P<0.01),[Ca2+]i浓度的变化与PKC-α表达量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LPA通过PKC-α/Ca2+途径促进AS的增殖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 溶血磷脂素类 蛋白激酶C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晓峰 赵占胜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1期1008-1010,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管病变 溶血磷脂素类 小板活化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奕文 牛建平 宋叶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572-1572,共1页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脑梗塞 溶血磷脂素类
下载PDF
养血清脑血清拮抗溶血磷脂酸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巍 许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27-1630,共4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药物血清对溶血磷脂酸(LPA)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大鼠平滑肌细胞上,测定[3H]-胸腺嘧啶核苷([3H]-thymidine,[3H]-TdR)掺入、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药物血清对溶血磷脂酸(LPA)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大鼠平滑肌细胞上,测定[3H]-胸腺嘧啶核苷([3H]-thymidine,[3H]-TdR)掺入、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1×10-9、1×10-8和1×10-7mol·L-1LPA呈浓度依赖性引起VSMC[3H]-TdR掺入量、MAPK活性及MDA含量增加。5%、10%和15%养血清脑血清预孵育使1×10-7mol·L-1LPA诱导VSMC[3H]-TdR掺入量分别下降230%、420%和520%(P<001);使VSMCMAPK的活性分别下降139%(P<005)、296%(P<001)和489%(P<001);使细胞MDA含量分别下降194%、247%和432%(P<001)。结论LPA呈浓度依赖性引起VSMC增殖及脂质过氧化,VSMC增殖与其细胞内信号转导MAPK途径有关。养血清脑血清可有效地拮抗LPA诱导的VSMC增殖、MAPK激活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脑颗粒 溶血磷脂素类 平滑 增殖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秀丽 冶学兰 汪如源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427-1428,共2页
关键词 缺氧 溶血磷脂素类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与神经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晨 朵振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99-401,共3页
关键词 溶血磷脂素类 神经系统 神经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