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吸收及荧光特性 被引量:52
1
作者 张运林 秦伯强 +3 位作者 马荣华 朱广伟 张路 陈伟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2 0 0 4年 4月对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东太湖和梅梁湾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CDOM)的吸收和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实验测定方法得到东太湖和梅梁湾CDOM的光谱吸收系数及其荧光值 .结果表明 ,溶解性有机碳 (DOC)的浓度在 6 . 3~ 17. 2mg/... 2 0 0 4年 4月对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东太湖和梅梁湾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CDOM)的吸收和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实验测定方法得到东太湖和梅梁湾CDOM的光谱吸收系数及其荧光值 .结果表明 ,溶解性有机碳 (DOC)的浓度在 6 . 3~ 17. 2mg/L间变化 ,其均值为 9. 0 8± 2. 6 6mg/L ;CDOM在 2 80nm和 35. 5nm的吸收系数分别为 11 2~ 32 6m-1(平均值17 4 6m-1± 5 . 75m-1)和 2 . 4m~ 8. 3m-1(平均值 4 . 17m-1± 1 .4 7m-1) ;35. 5nm波长处CDOM的比吸收系数为 0 . 31~ 0 . 6 4L·(mg·m) -1,平均值 0 . 4 6L·(mg·m) -1± 0 . 0 8L·(mg·m) -1.35 5nm的激发波长、4 5 0nm的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值的变化范围0 5 0~ 3 91nm-1(平均值 1 32nm-1± 0 84nm-1) .2类草、藻型湖区的DOC浓度、CDOM吸收系数、35 5nm处荧光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但CDOM比吸收系数和指数函数斜率则没有显著性差异 ,由此则反映了CDOM来源的一致性 .CDOM的吸收系数与DOC浓度的相关性随波长的降低而增加 ,在短波部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35. 5nm处的荧光值、DOC浓度与CDOM吸收系数存在如下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 :Fn(35. 5 ) =0 . 5 4 4 (± 0 . 0 35 )a(35. 5 ) - 0 . 94 6 (± 0 .15 2 ) ,DOC =1 5. 37(± 0 . 196 )a(35 .5 ) +2 . 6 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 荧光 溶解性有机碳(d0c) 指数函数斜率 太湖
下载PDF
苏州景观河道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中DOM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超男 何杰 +1 位作者 朱学惠 李学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7-276,共10页
为了解苏州景观河道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特性和相互关系,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光谱结合荧光区域积分法,分析了苏州城区自2020年汛期过后,7~9月景观河道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DOM的特性.结果表... 为了解苏州景观河道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特性和相互关系,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光谱结合荧光区域积分法,分析了苏州城区自2020年汛期过后,7~9月景观河道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DOM的特性.结果表明,间隙水和上覆水中DOM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000左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分子质量均以相同的趋势变大.间隙水和上覆水中DOM均是类蛋白质类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到68%~79%,类腐殖质含量较低,质量分数在21%~32%左右,而且均以低激发色氨酸占主导.7~9月,间隙水中DOM含量大量提升后,上覆水中DOM含量逐渐提升,可能是源于夏季藻类暴发后沉积到河底,而后再裂解释放到间隙水和上覆水之中,间隙水和上覆水的荧光指标FI在7月时差异较大,而后以相同的变化趋势先增大后减小,但都大于1.2.自生源指标BIX值都大于0.8,且偏向于1.腐殖化指标HIX值均小于4,而且间隙水和上覆水都以相同的趋势变小.上覆水和间隙水中DOM的6个荧光组分之间均呈现相同的正相关(P<0.05),低激发酪氨酸、a;和HIX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苏州景观河道中间隙水和上覆水中DOM关系紧密,间隙水可能是上覆水中DOM潜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d0m) 相对分子质量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区域积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