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关键带溶解性碳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对降雨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6
1
作者 覃蔡清 李思亮 +3 位作者 岳甫均 丁虎 徐胜 刘丛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8-1139,共12页
喀斯特地区良好的水文连通性和丰富的碳酸盐岩使喀斯特关键带碳循环过程十分活跃,并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快速响应。为解析流量-溶解性碳浓度-碳同位素(Q-C-I)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喀斯特关键带重要的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研究在降雨过程... 喀斯特地区良好的水文连通性和丰富的碳酸盐岩使喀斯特关键带碳循环过程十分活跃,并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快速响应。为解析流量-溶解性碳浓度-碳同位素(Q-C-I)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喀斯特关键带重要的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研究在降雨过程中对中国西南典型喀斯特流域———陈旗流域内的雨水、穿林雨、山坡径流、地表水和泉水进行了同步高频采集。结果表明,雨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碳(DIC)浓度很低,对地表水和泉水的整体贡献小。地表水和泉水中的DIC浓度随流量增加均表现出“溶质恒定(chemostatic)”行为,生物降解来源的CO_(2)是主要调控因素,其相对贡献比在采样期间随流量增加而上升,而碳酸盐岩以及大气CO_(2)的贡献相对较低且在水文变化时波动较小。流量相同时泉水中的DIC浓度及其单位时间的输出量均高于地表水。相比而言,雨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在穿过植被冠层后能上升1倍左右,在随径流从山坡运输到流域洼地的过程中也有上升趋势。地表水和泉水中的DOC浓度均随流量增加而增加,具有积聚效应,在运输过程中主要靠陆源补给,其输出量受控于与降雨情况有关的运输限制。因此,不同赋存形态碳在水文变化中的响应具有差异性,相互之间的转化也可能会改变流域的碳归趋行为。整体而言,流域内强烈的碳酸盐岩风化和农业活动对碳循环、气候以及水环境都会产生潜在影响。未来需要深入研究溶解性碳相互转换的时间尺度和控制机制及其在地表-地下运移过程中与喀斯特关键带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关键带 溶质恒定 溶解性碳的动态响应 酸盐岩风化 稳定同位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