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中溶解性惰性COD的测定
1
作者 吴志超 唐书娟 +3 位作者 周振 杨彩凤 奚峻 麦穗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49,53,共4页
溶解性惰性COD(SI)是决定污水处理厂出水COD能否达标的关键指标。针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对SI测定的影响,对SI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修正。实际生活污水的测定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在长距离输送的合流制污水的实测过程中... 溶解性惰性COD(SI)是决定污水处理厂出水COD能否达标的关键指标。针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对SI测定的影响,对SI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修正。实际生活污水的测定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在长距离输送的合流制污水的实测过程中发现:晴天条件下,瞬时样的SI/COD和SI/SCOD(溶解性COD)变动较大,在24h混合样中SI/COD和SI/SCOD较为稳定,分别为(9.2±0.3)%和(27.3±2.1)%;暴雨天气下,SI/COD和SI/SCOD会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惰性cod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合流制污水
下载PDF
农药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特性及荧光强度与COD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健 闫升 +4 位作者 张华 王坤 刘沛然 全桂军 田纪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0-835,共6页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有机农药废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并建立DOM荧光强度和COD的相关关系。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废水中DOM主要有可见光区富里酸(峰A)、紫外光区富里酸(峰B)和高激发波长色氨酸(峰C)...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有机农药废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并建立DOM荧光强度和COD的相关关系。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废水中DOM主要有可见光区富里酸(峰A)、紫外光区富里酸(峰B)和高激发波长色氨酸(峰C)3种物质。可见光区富里酸和紫外光区富里酸经气浮池、水解酸化池和厌氧流化床处理后,转化为更易被微生物降解的高激发波长色氨酸。经过接触氧化池处理后,3种DOM的荧光强度均因微生物降解而逐渐降低,其中高激发波长色氨酸比富里酸易降解。荧光指数(IF)、生物源指数(XBI)、紫外光区富里酸与可见光区富里酸荧光强度比值(rB/A)和腐殖化指数(XHI)分析表明:IF和XBI反映DOM来源以外源输入为主;rB/A和XHI反映DOM属于腐殖质特征。废水处理过程中COD和富里酸荧光强度均逐渐降低,COD从3 311.0降至169.6 mg·L-1;可见光区富里酸荧光强度由4 065.2降低至903.1,紫外光区富里酸荧光强度由4 023.1降至178.6。研究表明,可见光区富里酸和紫外光区富里酸的荧光强度与COD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分别为0.978 1和0.981 3,说明可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快速监测有机农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药废水 三维荧光光谱 溶解性有机物 荧光强度 cod
下载PDF
溶解性COD在A2/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萌 王劼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0年第6期156-157,175,共3页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降解COD的效果,探讨了溶解性COD和颗粒性COD在A2/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变化规律。选择在辽宁省沈阳市南部A2/O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80万t/d)现场进行实地研究,通过对A2/O工艺流程各个单体(进水计量井、细格栅、曝气...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降解COD的效果,探讨了溶解性COD和颗粒性COD在A2/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变化规律。选择在辽宁省沈阳市南部A2/O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80万t/d)现场进行实地研究,通过对A2/O工艺流程各个单体(进水计量井、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V形滤池、紫外线消毒池)进行测试,并对溶解性COD和颗粒性COD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性COD和颗粒性COD均随着污水的处理流程逐渐降低,但溶解性COD与总COD的比值逐渐提高,紫外出水中大部分为溶解性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2/O工艺 溶解性cod 颗粒性cod
下载PDF
炼油化工污水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COD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丹虎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7期158-159,162,共3页
基于含水介质中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评定方法,提出了一种优化、简单、易操作的间接测定污水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COD的方法。并对某石化污水中溶解性难生物降解COD进行了测定分析,实验结果为该石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了设计依据和基础。
关键词 炼油化工污水 溶解性生物难降解cod 间接测定
下载PDF
麻黄碱提取工艺废水中COD的溶解性
5
作者 陈平 尹筱莉 《新疆环境保护》 2001年第1期28-28,共1页
依据溶解性对麻黄碱提取工艺废水中COD作了分类 。
关键词 麻黄碱 提取 工艺废水 cod溶解性 分类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污水处理中溶解性有机物转化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华 田纪宇 +5 位作者 黄健 张勇 王坤 全桂军 刘沛然 闫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5-378,383,共5页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合肥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变化过程及荧光强度与COD浓度的关系。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原水中DOM主要由低激发波长色氨酸、高激发波长色氨酸和可见光区类腐殖酸组成;经过厌氧处理后,...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合肥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变化过程及荧光强度与COD浓度的关系。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原水中DOM主要由低激发波长色氨酸、高激发波长色氨酸和可见光区类腐殖酸组成;经过厌氧处理后,高激发波长色氨酸、低激发波长色氨酸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分别从759.5、849.3降到388.6、387.4,同时在厌氧处理阶段有可见光区类富里酸生成,荧光强度为459.8。后续缺氧—好氧—沉淀—过滤—消毒处理中,低激发波长色氨酸、高激发波长色氨酸荧光强度基本都呈现降低趋势,最终出水的荧光强度分别为201.9、164.3。低激发波长色氨酸荧光强度、高激发波长色氨酸荧光强度、色氨酸荧光强度之和与COD浓度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3 2、0.938 4、0.957 6。研究表明,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可以阐明污水处理过程中DOM的变化过程及快速准确测量COD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溶解性有机物 荧光强度 cod
下载PDF
厌氧消化对猪场废水中溶解性和颗粒态有机物的组成与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邵一奇 王电站 +2 位作者 颜成 张华生 周立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3-720,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厌氧过程中猪场废水组成与性质的变化,从微观变化分析沼液难于生化处理的深度原因,对猪场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方法]采集猪场实际废水,利用全混式厌氧反应器(CSTR)对其进行厌氧发酵,探究猪场废...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厌氧过程中猪场废水组成与性质的变化,从微观变化分析沼液难于生化处理的深度原因,对猪场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方法]采集猪场实际废水,利用全混式厌氧反应器(CSTR)对其进行厌氧发酵,探究猪场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溶解性和颗粒态有机物组成与性质的变化,以评价厌氧消化对猪场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随着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时间的延长,沼液水相的比紫外吸光度从初始值0.057提高到0.104L·mg^-1·cm^-1。同时,亲水性有机物比例从初始的69.8%下降到16.2%。三维荧光光谱显示,随着厌氧消化的进行,可溶性有机物中腐殖酸等难降解有机物的特征峰增强,而易降解的蛋白类有机物特征峰明显减弱。不同厌氧时间的猪场沼液无论稀释与否,其颗粒态有机物(以化学需氧量衡量)水解率或溶解率(经12h曝气处理)均较低,仅为-33.3%~28.6%。沼液中颗粒态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吸附絮凝共沉降去除率也较低(-22.5%~19.4%)。[结论]猪场沼液中颗粒态有机物难于降解或靠活性污泥颗粒吸附絮凝共沉降而去除,且沼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结构随消化时间的延长趋于稳定,这2种因素是除猪场废水厌氧消化后氨氮含量较高、C/N严重失衡外,导致猪场沼液难以生化处理的另外重要原因。因此,适当缩短厌氧消化时间并在生化单元前端增加深度去除悬浮物(SS)单元是提高沼液后期生化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厌氧消化 溶解性cod 颗粒态cod 生物降解性
下载PDF
ASM1分析市政污水厂进水COD组分的工艺优化实例
8
作者 万丽 赵浩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00-102,82,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市政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水平,对污水处理厂中进水COD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组分变化进行系统考察。试验基于ASM1理论对市政污水厂的进水COD组分分类,对长期投加碳源的某污水厂进水数据进行收集,并测定其14组数据中COD_(tot)、C... 为进一步提高市政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水平,对污水处理厂中进水COD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组分变化进行系统考察。试验基于ASM1理论对市政污水厂的进水COD组分分类,对长期投加碳源的某污水厂进水数据进行收集,并测定其14组数据中COD_(tot)、COD_(sol)、COD_(ss)、COD_(sI)的含量。同时,通过测定污水处理生化系统中厌氧池、缺氧池Ⅰ、好氧池Ⅰ、缺氧池Ⅱ、好氧池Ⅱ中沿程COD_(sol)、氨氮、硝态氮、溶解氧和总氮含量变化进一步研究污水处理生化系统的效能。试验表明,进水COD_(tot)、COD_(sol)、COD_(ss)、COD_(sI)平均值分别为158、54、25、29.4 mg/L,COD_(sol)去除率沿生化池水流方向逐渐降低。此外,由于缺氧池多点进水的工艺构造,分配的进水给缺氧池Ⅱ提供了碳源,促进了总氮的去除;但同时带入一部分含氮污染物,造成该池内氨氮升高。从污染物去除效果及节约成本方面考虑,可以得出:(1)进水COD中惰性物质所占比例较大,去除总氮所需的碳源不足,需长期投加外部碳源。(2)合理利用工艺多点进水的特点,为缺氧池Ⅱ提供碳源,减少外部碳源的投加。(3)好氧池Ⅰ过高的溶解氧会破坏缺氧池Ⅱ缺氧环境,要合理控制好氧池Ⅰ的曝气量,避免能耗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M1 cod组分分析 溶解性cod 污染物沿程变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应用物化法检测废水COD组分S_I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杜敬 陶涛 何红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9-141,共3页
溶解性不可生物降解COD(S)I是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应用中的关键组分。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应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检测SI的可行性,并采用该方法对武汉市某大型污水处理厂的SI进行了检测。
关键词 溶解性不可生物降解cod 滤膜 城市污水
下载PDF
COD_(Cr)和BOD_5快速简易测定方法
10
作者 吉方英 邓荣森 王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141-142,共2页
COD_(Cr)和BOD_5快速简易测定方法吉方英,邓荣森,王涛(重庆建筑大学,重庆630045)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在生物处理过程中,COD_(Cr)、BOD_5是控制设备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参数,众所周知BOD... COD_(Cr)和BOD_5快速简易测定方法吉方英,邓荣森,王涛(重庆建筑大学,重庆630045)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在生物处理过程中,COD_(Cr)、BOD_5是控制设备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参数,众所周知BOD_5测定时间长,作为直接控制多数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处理过程 污水处理过程 测定时间 建筑大学 屠宰废水 BOD5 cod CR 溶解性有机物 耗氧量
下载PDF
异养硝化细菌筛分及菌群修复黑臭水体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陈凯 魏巍 周瑶 《供水技术》 2024年第5期6-10,共5页
从某农村黑臭水体底泥中筛分、纯化出28株异养硝化菌,选择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的5株优势菌种开展菌株复配效果研究。经16S rDNA测序及同源性比较,异养硝化细菌X-1和X-25均为假单胞细菌(Pseudomonas sp.),运行期间异养硝化菌群2(X-1和X-25... 从某农村黑臭水体底泥中筛分、纯化出28株异养硝化菌,选择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的5株优势菌种开展菌株复配效果研究。经16S rDNA测序及同源性比较,异养硝化细菌X-1和X-25均为假单胞细菌(Pseudomonas sp.),运行期间异养硝化菌群2(X-1和X-25)对COD、溶解性有机质(DOM)和氨氮具有更稳定的去除效能,COD的最大去除率达到41.23%,氨氮去除率最大可以达到83.26%,类蛋白荧光峰peak A和peak B的增加幅度较大,异养硝化菌群最佳接种量为0.001%。异养硝化菌群具有协同效应和微生物“群体生理特征”,在黑臭水体修复中将具有更大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修复 异养硝化菌 cod 氨氮 溶解性有机质
下载PDF
厌氧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COD废水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肖艺 张捍民 +1 位作者 于明川 杨凤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82,共5页
研究厌氧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AnOMBR)处理高COD(3~9 g/L)有机废水的除污染效能和产能情况。结果表明,正渗透膜初始水通量为6 L/(m^2·h),运行10 d后,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结合,膜通量恢复95%。反应器内电导率和pH均增加,挥发性脂肪酸... 研究厌氧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AnOMBR)处理高COD(3~9 g/L)有机废水的除污染效能和产能情况。结果表明,正渗透膜初始水通量为6 L/(m^2·h),运行10 d后,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结合,膜通量恢复95%。反应器内电导率和pH均增加,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较低,AnOMBR对COD的去除效率高达93%以上。当进水COD为6 g/L时,最高甲烷产量为0.256 L/g。原料液侧的溶解性甲烷的含量随着进水COD的增加而降低,质量浓度基本稳定为7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cod废水 溶解性甲烷
下载PDF
废水DOM荧光强度与COD总氮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华 全桂军 +4 位作者 黄健 张勇 田纪宇 闫升 刘沛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7-162,共6页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考察某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特征,并分析DOM各组分转化及来源,以及建立DOM特征峰荧光强度与总氮、COD浓度的关系。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原水中主要存在5种DOM的特征荧光峰,即高激发波长...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考察某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特征,并分析DOM各组分转化及来源,以及建立DOM特征峰荧光强度与总氮、COD浓度的关系。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原水中主要存在5种DOM的特征荧光峰,即高激发波长和低激发波长类色氨酸(分别为峰A和峰B)、可见区和紫外区类富里酸(分别为峰C、峰D)和腐殖酸(峰E、峰F和峰G)。荧光光谱参数表明,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生物源指数(BIX)表明食品废水处理过程中DOM具有明显的生物源特征。建立腐殖酸(峰E、峰F和峰G)荧光强度与总氮浓度在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 5、0.961 2和0.914 1,以及建立高激发波长类色氨酸荧光强度、低激发波长类色氨酸荧光强度及其荧光强度之和与COD浓度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71 9和0.752 5和0.853 2。说明可以借助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快速检测腐殖酸和类色氨酸荧光强度,来判断食品工业废水中总氮和COD处理程度,进而及时快速实现总氮和COD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总氮 cod 荧光参数 食品工业废水
下载PDF
pH值对AOA-SBR处理污水过程中COD三维荧光法表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健 吴兆亮 +4 位作者 张华 张勇 张雄 于孝坤 凌玲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6-1152,共7页
为探究在AOA-S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不同pH值对COD快速表征的影响,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强度与COD浓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研究不同pH值对其相关性的影响。根据三维荧光光谱及相关性分析得知,污水处理过程... 为探究在AOA-S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不同pH值对COD快速表征的影响,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强度与COD浓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研究不同pH值对其相关性的影响。根据三维荧光光谱及相关性分析得知,污水处理过程中DOM主要有低激发波长色氨酸、高激发波长色氨酸和类腐殖酸3种物质,且2种色氨酸及两者之和的荧光强度与COD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982 3、0.977 4和0.980 9。当pH值为4时,低激发波长色氨酸、高激发波长色氨酸及色氨酸荧光强度之和与COD的R2为0.871 1、0.856 7和0.873 3;当6≤pH值≤8时,相关性呈平稳变化趋势,R2波动范围分别为0.926 2~0.983 4、0.969 3~0.982 7和0.952 1~0.988 8;当pH值>8时,相关性随pH值增大呈下降趋势,R2波动范围分别为0.845 7~0.749 0、0.900 8~0.869 9和0.889 5~0.837 6。认为当pH值为6~8时DOM与COD的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溶解性有机物 PH值 荧光强度 cod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解析城市污水有机物的去除特征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海波 孙晨 +4 位作者 刘晓玲 田智勇 向连城 王思宇 周北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71-2379,共9页
利用荧光区域积分结合物料平衡计算及多元直接梯度分析,考察强化除磷-硫自养系统对低COD/TN比市政污水中有机物、氮和磷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在进水COD/TN比为4.5~6.0的条件下,强化除磷-硫自养系统出水中的TN、NH4+-N和TP浓度分... 利用荧光区域积分结合物料平衡计算及多元直接梯度分析,考察强化除磷-硫自养系统对低COD/TN比市政污水中有机物、氮和磷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在进水COD/TN比为4.5~6.0的条件下,强化除磷-硫自养系统出水中的TN、NH4+-N和TP浓度分别降至1.31、1.11和0.23mg/L,其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3%、96.0%和86.9%.强化除磷-硫自养系统对荧光区域Ⅰ~Ⅴ标准积分体积的去除率分别为73.7%、64.3%、50.6%、61.3%和28.1%.物料平衡计算表明,非曝气区对荧光区域Ⅰ、Ⅱ和Ⅳ的物质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好氧区对荧光区域Ⅰ、Ⅱ和Ⅲ的物质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多元直接梯度分析表明,磷的释放过程可能与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荧光区中的有机物相关,而自养的硝化反应、吸磷过程和有机物的去除可在好氧区达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TN比市政污水 溶解性有机物 荧光区域积分 物料平衡 多元直接梯度分析
下载PDF
间歇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DOM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华 杨程越 +5 位作者 黄健 田纪宇 田丰 刘航 周建宇 凌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91,122,共6页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间歇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反应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降解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建立DOM总荧光强度与COD浓度的关系。三维荧光光谱显示:DOM主要由低激发波长色氨酸特征峰(峰A)和高激发波长色氨酸...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间歇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反应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降解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建立DOM总荧光强度与COD浓度的关系。三维荧光光谱显示:DOM主要由低激发波长色氨酸特征峰(峰A)和高激发波长色氨酸特征峰(峰B)及可见光区富里酸特征峰(峰C)组成。峰A和峰B的荧光强度均在曝气阶段逐渐降低而在停止曝气阶段逐渐增强,峰C的荧光强度在整个反应周期内变化不大,揭示了色氨酸在曝气阶段逐渐被微生物降解,在停止曝气阶段被吸附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而增加提供了此阶段反硝化脱氮所需的碳源,而类富里酸属于难降解有机物。荧光指数(f_(450/500))、生物源指数(BIX)和腐殖化指数(HIX)平均值分别为1.75、1.05和1.83,均表明工艺中DOM主要由微生物代谢而产生。DOM总荧光强度与COD浓度关系表明,在曝气、停止曝气阶段分别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966、0.947,说明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技术检测DOM特征峰荧光强度可以快速分析COD浓度变化,为污水处理实时监测及避免二次污染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生物接触氧化 三维荧光光谱 溶解性有机物 荧光强度 cod
下载PDF
吸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 被引量:2
17
作者 岳秀萍 李亚新 +1 位作者 付梅红 刘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用全脂奶粉配制废水,研究了吸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B-ASBR)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特性,并与普通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B-ASBR能显著提高出水水质,当原水COD为2000mg/L时,其出水COD在100mg/L以下,COD总去除率... 用全脂奶粉配制废水,研究了吸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B-ASBR)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特性,并与普通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B-ASBR能显著提高出水水质,当原水COD为2000mg/L时,其出水COD在100mg/L以下,COD总去除率可达95%-96%.A段进水后30min内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厌氧颗粒污泥对非溶解性COD的初期快速吸附作用为主.B段的半饱和常数(Ks)仅为5.4mg/L,厌氧颗粒污泥对COD具有很好的亲和性,使B段出水COD低于普通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吸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溶解性cod 半饱和常数(Ks)
下载PDF
偏硅酸钠用于秸秆处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炼 宫亚斌 石东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77-81,共5页
碱预处理是秸秆预处理的常见技术,是影响秸秆厌氧发酵技术的关键工艺单元。采用偏硅酸钠作为碱预处理的药剂,以期替代常规氢氧化钠研究偏硅酸钠对秸秆预处理效果及厌氧产沼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偏硅酸钠预处理秸秆,能有效促进有机... 碱预处理是秸秆预处理的常见技术,是影响秸秆厌氧发酵技术的关键工艺单元。采用偏硅酸钠作为碱预处理的药剂,以期替代常规氢氧化钠研究偏硅酸钠对秸秆预处理效果及厌氧产沼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偏硅酸钠预处理秸秆,能有效促进有机物的溶出与水解酸化,pH值和sCOD明显增加,其中2%处理组处理72 h时sSCOD溶出浓度最高,达到对照组处理浓度的12.8倍,pH下降明显从强碱性下降至6.73;将其进行厌氧产沼试验发现,2%处理组产气最高,较对照组、0.5%处理组和1%处理组产气分别提高28.6%、15.8%和9.9%,而经过偏硅酸钠0.5%和1%处理组产气较对照组产气分别增加11.1%和17.1%。实际工程应用中,可通过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硅酸钠 秸秆处理 溶解性cod 厌氧发酵
下载PDF
次氯酸钠氧化破解石化工业污泥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强 刘发强 +1 位作者 刘光利 王小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4年第5期444-447,451,共5页
采用次氯酸钠(NaClO)试剂氧化破解石化污泥,考察了氧化条件对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初始pH值为7.68,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0 min,NaClO投加量(占污泥的质量浓度)为11.5 g/L的优化条件下,污泥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 采用次氯酸钠(NaClO)试剂氧化破解石化污泥,考察了氧化条件对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初始pH值为7.68,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0 min,NaClO投加量(占污泥的质量浓度)为11.5 g/L的优化条件下,污泥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多聚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从56.88,9.23 mg/L增加至4 143.79,750.77 mg/L;悬浮固体(MLSS),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质量浓度则由7 657.00,5 905.00 mg/L减少至4 716.00,2 413.00 mg/L,污泥减量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工业污泥 次氯酸钠(NaClO) 氧化破解 多聚糖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 悬浮固体(MLSS) 污泥减量
下载PDF
热水解对剩余污泥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寿儒 吴亚萍 +2 位作者 王亚东 李亚静 王少坡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367-370,381,共5页
为解决剩余污泥可生物降解性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传统热处理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考查了溶解性COD(SCOD)、多糖、蛋白质、氨氮、挥发性脂肪酸(VFAs)等指标,并通过恒压脱水和离心脱水来检测污泥的脱水性能.结果表明,考虑多糖、蛋白质、VFAs... 为解决剩余污泥可生物降解性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传统热处理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考查了溶解性COD(SCOD)、多糖、蛋白质、氨氮、挥发性脂肪酸(VFAs)等指标,并通过恒压脱水和离心脱水来检测污泥的脱水性能.结果表明,考虑多糖、蛋白质、VFAs的释放量,140℃、30 min可以作为热水解预处理最佳的处理条件.然而从离心和恒压脱水情况来看,140℃时污泥的脱水性能仍然低于未处理前.当温度升到170℃、190℃时脱水性能才明显提高,且170℃与190℃相差不大;考虑能量的消耗,以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为主要目的时,采用热处理较适宜的条件为170℃、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热水解 脱水性能 溶解性cod(sc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