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浪对太湖梅梁湾底泥氧气侵蚀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永平 吴挺峰 +4 位作者 丁艳青 申霞 朱广伟 洪大林 秦伯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通过室内波浪水槽试验,利用溶解氧微电极研究了波浪对太湖梅梁湾底泥中氧气侵蚀深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太湖梅梁湾底泥在水槽中一夜平衡后,氧气侵蚀深度约为5 mm.经4 cm波高的波影响2 h后,表层底泥基本没有被侵蚀,而表层溶解氧质量浓度从... 通过室内波浪水槽试验,利用溶解氧微电极研究了波浪对太湖梅梁湾底泥中氧气侵蚀深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太湖梅梁湾底泥在水槽中一夜平衡后,氧气侵蚀深度约为5 mm.经4 cm波高的波影响2 h后,表层底泥基本没有被侵蚀,而表层溶解氧质量浓度从原来的6.29 mg/L上升至6.90 mg/L,氧气侵蚀深度约达6 mm.初始值和4 cm小波后两者拟合方程具有相近的斜率(-0.077 7与-0.072 8).经10 cm波高的波影响2 h后,可能受采泥管管壁形成的回旋涡流影响,底泥表层的物理侵蚀达到(1.33±0.15)cm.同时,氧气侵蚀深度降至3.2mm左右,其拟合方程的斜率减小为0.012 3.由此可以表明:小波可以增加底泥表层溶解氧和氧气侵蚀深度;而大波能造成表层底泥受到严重的物理侵蚀并破坏原溶氧层而形成新的较浅的溶氧层,最终将可能影响微生物活动和营养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水槽试验 物理侵蚀 溶解氧微电极 气侵蚀深度 太湖
下载PDF
基于不同碳源的生物膜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萃逸 张培帅 +1 位作者 朱骏 张永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以多孔陶瓷作为载体,并分别以葡萄糖和苯甲酸作为碳源培养生物膜,在好氧条件下比较不同生物膜去除COD和氨氮的速率.借助于微电极技术对两种生物膜微观结构的研究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所培养的生物膜对氧的利用率高于苯甲酸.动力学分析结... 以多孔陶瓷作为载体,并分别以葡萄糖和苯甲酸作为碳源培养生物膜,在好氧条件下比较不同生物膜去除COD和氨氮的速率.借助于微电极技术对两种生物膜微观结构的研究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所培养的生物膜对氧的利用率高于苯甲酸.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培养的生物膜其最大氧消耗速率为80 mg O2/(gVSS.h),远大于苯甲酸培养的生物膜[20 mg O2/(gVSS.h)]的氧消耗速率.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的生物膜内的微生物种类数是苯甲酸培养的生物膜内的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碳源 氨氮去除 溶解氧微电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