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浆造纸过程中溶解物质与胶体物质的生物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苗庆显 黄六莲 +1 位作者 陈礼辉 周志伟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3,共5页
概述了制浆造纸过程中溶解物质与胶体物质(DCS)的生物控制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论述了真菌和不同生物酶在控制DCS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DCS生物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溶解与胶体物质 白水 果胶酶 脂肪酶 漆酶
下载PDF
热分散处理条件对胶黏物分散与后续去除的影响 第2部分 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固形物的产生与去除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海龙 高扬 +1 位作者 张凤山 秦梦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共5页
通过改变热分散系统的处理温度、齿盘间隙以及进浆浓度,研究了废纸脱墨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以及悬浮固形物(SS)的含量及其变化,讨论了随后的后浮选过程对这些成分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处理温度、减小齿盘间隙或增加进浆浓... 通过改变热分散系统的处理温度、齿盘间隙以及进浆浓度,研究了废纸脱墨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以及悬浮固形物(SS)的含量及其变化,讨论了随后的后浮选过程对这些成分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处理温度、减小齿盘间隙或增加进浆浓度,都能使热分散处理后浆料中的DCS含量显著增加,构成DCS的溶解物质(DS)和胶体物质(CS)含量也相应分别增加。在温度为100℃、齿盘间隙为0.3 mm、进浆浓度为30%时,与进入热分散机之前浆料中的含量相比,DCS增加了13.6%~16.8%,DS增加了5.7%~5.9%,CS增加了60.7%~65.3%。然而,热分散之后虽以CS的增加量为多,但浆料中DCS的主要构成仍是DS。热分散之后浆料水相中的SS含量显著增加,达到了21.7%~26.0%。后浮选过程可以有效去除SS,去除率达到45.2%~46.7%,CS的去除率仅为6.1%~6.8%,浮选过程难以去除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散 胶黏物控制 溶解和胶体物质 悬浮固形物
下载PDF
杨木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中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超 秦梦华 +1 位作者 李宗全 孙萍萍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0-27,34,共9页
以杨木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为原料,模拟造纸白水,对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并考察了温度、时间、pH值和循环次数等因素对DC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木BCTMP所产生的溶解物质(DS)占DCS... 以杨木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为原料,模拟造纸白水,对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并考察了温度、时间、pH值和循环次数等因素对DC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木BCTMP所产生的溶解物质(DS)占DCS总量的51.9%左右,而胶体物质(CS)仅占DCS总量的48.1%左右。DCS中灰分的质量分数为41.3%。DS的电导率约占DCS电导率的67.3%,CS的阳离子需要量(CD值)占DCS的CD值的78.7%,DCS的浊度主要由胶体物质贡献。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DCS中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化学热磨机械浆 溶解与胶体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固着剂作用下溶解物质与胶体物质的相互影响
4
作者 王立军 张旖倩 +2 位作者 陈辉 张学金 刘泽华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79-386,共8页
以氧化淀粉、松香酸及两者的混合物,分别模拟为溶解物质(DS)体系、胶体物质(CS)体系及溶解与胶体物质(DCS)共存体系,采用3种不同特性的聚胺固着剂加以作用,固液分离后测定模型物的残余浓度,考察固着剂作用下DS、CS、DCS的稳定性及相互... 以氧化淀粉、松香酸及两者的混合物,分别模拟为溶解物质(DS)体系、胶体物质(CS)体系及溶解与胶体物质(DCS)共存体系,采用3种不同特性的聚胺固着剂加以作用,固液分离后测定模型物的残余浓度,考察固着剂作用下DS、CS、DCS的稳定性及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的DS、CS体系中,固着剂难以大幅去除DS,但比较容易去除CS;混合的DCS体系中,DS可附着在CS上被更多地去除,CS则因DS的稳定作用更难去除。综合来看,分子质量大而电荷密度高的固着剂去除DCS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胺 固着剂 溶解与胶体物质 氧化淀粉 松香酸
下载PDF
利用滑石粉控制白水中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
5
作者 董凤霞 刘红峰 《国际造纸》 2013年第2期25-31,共7页
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迫使制浆造纸厂尽可能减少清水用量和废水排放量。制浆造纸厂生产用水的再利用率较高,因此溶解和胶体物质含量较多,这是限制生产用水进一步封闭循环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以旧瓦楞纸板(OCC)和涂布纸为原料的纸厂,探... 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迫使制浆造纸厂尽可能减少清水用量和废水排放量。制浆造纸厂生产用水的再利用率较高,因此溶解和胶体物质含量较多,这是限制生产用水进一步封闭循环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以旧瓦楞纸板(OCC)和涂布纸为原料的纸厂,探讨了利用各种滑石粉来控制白水中胶黏物的效果,确定了可用来控制白水中有害物质的滑石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利用率 胶体物质 溶解物质 滑石粉 白水 控制 制浆造纸厂 生产用水
下载PDF
鱼类对水中溶解物质的吸收率
6
作者 A.A.Яржомбек 王作楷 《水利渔业》 1991年第1期50-52,共3页
水生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经由体表吸收水中的溶解物质。许多资料表明,鱼类能从周围水体中吸收某些营养元素而使之维持平衡。毒物、药物及其它物质也能由水中渗入鱼体。计算鱼体的物质平衡,重要的是了解鱼类对水中溶解物质的吸收率... 水生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经由体表吸收水中的溶解物质。许多资料表明,鱼类能从周围水体中吸收某些营养元素而使之维持平衡。毒物、药物及其它物质也能由水中渗入鱼体。计算鱼体的物质平衡,重要的是了解鱼类对水中溶解物质的吸收率,即水中所含物质有多大比例渗入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溶解物质 吸收率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改进教学行为的研究——以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为例
7
作者 李桂枝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20期113-115,共3页
课堂观察是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专业能力.“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听评课”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听与评的质量,从而推动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本文以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 课堂观察是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专业能力.“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听评课”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听与评的质量,从而推动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本文以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为例,探索基于“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改进教学行为的有效路径,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三化学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 教学行为 初三化学 物质溶解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情境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物质溶解的量”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8
作者 白振兴 《广西教育》 2023年第25期84-87,共4页
本文基于情境化教学的内涵和特点,以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物质溶解的量”第一课时教学为例,从创设情境、演示实验、深度理解概念、模拟情境进行实验探究、知识拓展延伸等方面,论述初中化学课堂开展情境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情境化教学 物质溶解的量
下载PDF
废纸制浆造纸过程中的溶解和胶体物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春辉 秦梦华 《湖南造纸》 2004年第2期16-18,共3页
本文概述了废纸在制浆过程中DCS的释放、组成及其对制浆造纸过程和脱墨浆质量的影响。另外,文章还简要讨论了目前用于处理废纸DCS的酶。
关键词 废纸 制浆 造纸 溶解物质 胶体物质 酶处理 脱墨浆
下载PDF
废新闻纸碎浆后产生的溶解及胶体物质的分析
10
作者 董翠华 秦梦华 +2 位作者 徐清华 徐春林 Bjarne Holmbom 《湖南造纸》 2005年第3期16-18,20,共4页
对废新闻纸碎浆过程中产生的溶解及胶体物质(DCS)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溶解物质(DS)的含量占整个DCS含量的90%左右,而胶体物质(CS)的含量仅占10%左右。另外,DCS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亲脂性抽出物与合成聚合物,而合... 对废新闻纸碎浆过程中产生的溶解及胶体物质(DCS)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溶解物质(DS)的含量占整个DCS含量的90%左右,而胶体物质(CS)的含量仅占10%左右。另外,DCS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亲脂性抽出物与合成聚合物,而合成聚合物的含量相对比较低。碎浆过程中释放出最多的糖类是木聚糖,仅有少量的聚半乳糖醛酸释放到体系中。在总的脂肪酸与树脂酸(RFA)中脱氢枞酸含量占整个RFA含量的一半以上,另外一种含量比较高的便是枞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 碳水化合物 树脂酸 脂肪酸 胶体物质 溶解物质 废新闻纸 碎浆 合成聚合物 酸含量
下载PDF
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水环境光化学转化:pH值及溶解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尉小旋 陈景文 +4 位作者 王如冰 郭芳婕 曾宇飞 李雨昕 吴英格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8-454,共7页
在模拟日光照射下,考察了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纯水和天然水中的光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光降解随p H增加(p H=4—10)先增快后减慢,两种抗生素以两性离子形态存在时光解最快.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天然水中的光降解显... 在模拟日光照射下,考察了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纯水和天然水中的光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光降解随p H增加(p H=4—10)先增快后减慢,两种抗生素以两性离子形态存在时光解最快.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天然水中的光降解显著慢于其在相似p H条件下(p H=8)纯水中的光降解,天然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对两种抗生素的光降解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以Suwannee河富里酸为例,研究了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影响机制,发现淡水中高浓度的DOM主要通过竞争光吸收抑制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光解,而海水中低浓度的DOM可以通过淬灭活性物种抑制两种抗生素的光解.天然水中的金属阳离子(Ca2+和Fe3+)和NO-3分别通过配位作用和光致生成·OH影响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降解.由此可见,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天然水中的光化学行为依赖于水体p H值和溶解性物质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光解 PH值 溶解物质
下载PDF
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对污泥破解效果的研究--以粒径和溶解性物质为例 被引量:21
12
作者 宫常修 蒋建国 杨世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297,共5页
提出超声波和Fenton氧化协同作用来破解污泥,比较了单独的Fenton氧化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对污泥粒径,溶解性物质和污泥上清液中多聚糖与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过Fenton氧化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比表面积明显增加... 提出超声波和Fenton氧化协同作用来破解污泥,比较了单独的Fenton氧化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对污泥粒径,溶解性物质和污泥上清液中多聚糖与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过Fenton氧化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比表面积明显增加,体平均粒径和索太尔平均径都明显降低,污泥的絮凝体结构遭到了氧化破解,污泥的脱水性能和稳定性能得到了改善.超声波耦合对于污泥破解促进作用十分明显,表现在污泥的比表面积变得更大,粒径降低幅度更明显.这2种氧化对于污泥中SCOD的增加促进作用都十分明显,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SCOD从120.45mg/L增加到585.47mg/L,增加3.9倍,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中SCOD则能从120.45mg/L增加到767.47mg/L,增加5.4倍.单独的Fenton氧化处理,污泥上清液中多聚糖最高浓度为209.74mg/L,相对于原污泥的57.81 mg/L增加了2.6倍,而超声耦合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上清液中多聚糖最高浓度则为433.68mg/L,相对于原污泥增加了6.5倍.2种氧化对上清液中的蛋白质的作用则是先增加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粒径 比表面积 溶解物质
下载PDF
东海海水中荧光溶解有机物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江涛 关哈斯高娃 +1 位作者 赵卫红 王修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5-1348,共4页
2005年3~4月在东海采集了海水样品,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技术测定了水体中溶解有机物质的荧光性质,通过荧光光谱图中荧光峰的位置、数量、强度的变化及荧光峰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判断了荧光物质的种类、分布和来源。东海水体中检测到... 2005年3~4月在东海采集了海水样品,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技术测定了水体中溶解有机物质的荧光性质,通过荧光光谱图中荧光峰的位置、数量、强度的变化及荧光峰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判断了荧光物质的种类、分布和来源。东海水体中检测到七种荧光峰,分别为高、低激发波长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荧光峰、紫外腐殖质荧光峰、可见腐殖质荧光峰和海洋腐殖质荧光峰,其中荧光峰B,S和A出现在整个调查海区中;荧光峰T和D出现在调查海域的北部;类腐殖质荧光峰M和C只出现在部分站位的水样中。荧光物质在研究海域表层的主要来源为长江输入,在中层,荧光物质是长江输入和浮游植物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荧光峰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调查海域水体中的类蛋白荧光物质和类腐殖质荧光物质有着相同的来源或在结构上具有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EEMs) 东海 荧光 溶解有机物质
下载PDF
杨木P-RC APMP中溶解和胶体物质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苗庆显 秦梦华 +1 位作者 陈礼辉 黄六莲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8,共6页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P-RC APMP中的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解物质(DS)含量占DCS的76.1%。DS的阳电荷需求量占DCS阳电荷需求量的53.0%。DCS的平均粒径为326.7 nm。DS中木素含量占DCS中木素的62.7%。DCS中...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P-RC APMP中的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解物质(DS)含量占DCS的76.1%。DS的阳电荷需求量占DCS阳电荷需求量的53.0%。DCS的平均粒径为326.7 nm。DS中木素含量占DCS中木素的62.7%。DCS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组分包括木糖、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以及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其中木糖含量最高,其次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DCS的MTBE抽出物中检测到的树脂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甘油酯、甾醇酯以及木素衍生物,其中脂肪酸含量较高。DCS中主要含有Na+、K+、Ca2+、Mg2+、Al3+、Fe2+/Fe3+以及硅,其中Na+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P-RC APMP 溶解和胶体物质
下载PDF
河流溶解性物质解吸数学模式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文盛 陈立 +1 位作者 刘金 江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7,共6页
针对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时的界面解吸过程,总结了计算可溶性物质解吸总量时最具代表性的稳态模型,包括Herry模型、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表面络合模型,并运用以Ca2+为可溶性物质特征离子的静态试验成果,验证了上述各种模型的... 针对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时的界面解吸过程,总结了计算可溶性物质解吸总量时最具代表性的稳态模型,包括Herry模型、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表面络合模型,并运用以Ca2+为可溶性物质特征离子的静态试验成果,验证了上述各种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由于可溶性物质在解吸和吸附时初始赋存状态的差异,这些模型都未有考虑可溶性物质解吸时的扩散过程。最后,对溶解性物质的解吸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溶解性物质解吸是扩散与离子交换综合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模型进行了改进,把可溶性物质解吸总量分成扩散总量和离子交换总量两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物质 解吸 数学模式 比较与分析 模型改进
下载PDF
Na^+对河流溶解性物质解吸规律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文盛 陈立 +1 位作者 赵德招 刘欣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7-543,共7页
以Ca2+解吸总量和解吸平衡溶液的pH值作为溶解性物质解吸的特征指标,采用静态试验方法,初步研究了解吸溶液中的Na+对溶解性物质解吸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物成分和粒径相同时,随着解吸溶液中Na+初始浓度的升高,溶解性物质解吸总量... 以Ca2+解吸总量和解吸平衡溶液的pH值作为溶解性物质解吸的特征指标,采用静态试验方法,初步研究了解吸溶液中的Na+对溶解性物质解吸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物成分和粒径相同时,随着解吸溶液中Na+初始浓度的升高,溶解性物质解吸总量逐渐增大,并趋于一极大值,溶解性物质解吸总量的增加值逐渐减小;颗粒物成分相同而粒径不同或颗粒物粒径相同而成分不同时,同一Na+初始浓度下,溶解性物质解吸总量不等。解吸溶液中Na+初始浓度相同时,对于不同种类的溶解性物质,其解吸总量随颗粒物成分或粒径变化的规律不同。颗粒物成分和粒径相同时,在同一Na+初始浓度下,不同种类溶解性物质的解吸过程具有较好的伴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河流 溶解物质 解吸规律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杨木P-RC APMP中溶解和胶体物质对湿部化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苗庆显 秦梦华 +2 位作者 侯庆喜 陈礼辉 黄六莲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5,共7页
研究了溶解和胶体物质(DCS)对造纸湿部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DCS的加入能够降低单元助留助滤体系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双元助留助滤体系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CPAM和微粒助留助滤体系CPAM/膨润土的助留助滤效果,并且能... 研究了溶解和胶体物质(DCS)对造纸湿部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DCS的加入能够降低单元助留助滤体系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双元助留助滤体系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CPAM和微粒助留助滤体系CPAM/膨润土的助留助滤效果,并且能够使得不同助留助滤体系存在下的杨木P-RC APMP的Zeta电位下降。DCS的加入降低了阳离子助剂对滑石粉的絮聚程度,但随着DCS加入量的增加,阳离子助剂对碳酸钙的絮聚程度先下降后增加。同时,DCS的加入使得不同施胶剂的施胶效果变差。PDADMAC作为施胶促进剂对不同施胶剂或者含有不同DCS的浆料有一个最佳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P-RC APMP 溶解和胶体物质 湿部化学 施胶
下载PDF
文化纸白水中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的来源分析及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晨 王晶晶 +2 位作者 毛圣陶 苏文鹏 戴红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分析了高度封闭循环的文化纸生产线白水系统中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 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简称DCS)的来源,并对DCS的基本特性进行了表征。通过离心-抽提法分离白水中的DCS,用GC-MS分析其MTBE抽出物的化学组成,采... 分析了高度封闭循环的文化纸生产线白水系统中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 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简称DCS)的来源,并对DCS的基本特性进行了表征。通过离心-抽提法分离白水中的DCS,用GC-MS分析其MTBE抽出物的化学组成,采用显微镜及激光粒度仪分析DCS的形态特征;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及热重分析仪研究DCS的分子质量分布及热失重特性。结果表明:造纸白水中的DCS主要来源于涂布胶乳、消泡剂、分散剂、表面施胶剂、荧光增白剂等湿部助剂的失效或水解产物,而木质素降解产物很少;DCS中的胶体物质主要以絮团形式分散在白水中或吸附在填料和纤维表面,粒径大多在500-4000 nm之间;DCS的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400 u和>12600 u两个区间,选用10 ku的超滤膜有望分离其中的大分子质量的物质;DCS热裂解温度为100-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 溶解与胶体物质 DCS来源 DCS特性
原文传递
胶州湾海水中溶解有色物质的光脱色对光致生成一氧化碳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春艳 陆小兰 +2 位作者 杨桂朋 田畕畾 王为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6-72,共7页
利用在胶州湾中不同位置取得的3个水样,对溶解有色物质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光脱色,探讨了有机物含量随脱色时间的变化趋势,得出有机物吸光系数和溶解有机碳随脱色时间的增长而呈指数减小,说明光脱色可以明显降低溶解有机物的含量。对不同... 利用在胶州湾中不同位置取得的3个水样,对溶解有色物质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光脱色,探讨了有机物含量随脱色时间的变化趋势,得出有机物吸光系数和溶解有机碳随脱色时间的增长而呈指数减小,说明光脱色可以明显降低溶解有机物的含量。对不同光脱色程度的水样进行了光化学降解,测定了其主要产物一氧化碳的光致生成速率,发现在8个不同波段下一氧化碳光致生成速率与350 nm的吸光系数和溶解有机碳之间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350 nm的吸光系数和溶解有机碳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均可较好地表示海水中CDOM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色物质 光脱色 一氧化碳 光致生成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杨木CTMP中溶解与胶体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苗庆显 秦梦华 +1 位作者 陈礼辉 黄六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研究了Na+、Ca2+和Al3+及其和阳离子聚合物对杨木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使DCS的稳定性下降,而且价数越高,DCS失稳需要的用量越少.其中Al3+对DCS稳定性的影响还受到体系pH值和Al3+浓... 研究了Na+、Ca2+和Al3+及其和阳离子聚合物对杨木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使DCS的稳定性下降,而且价数越高,DCS失稳需要的用量越少.其中Al3+对DCS稳定性的影响还受到体系pH值和Al3+浓度的影响.一定含量的金属离子能促进阳离子聚合物对DCS的失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杨木 溶解与胶体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