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2对春17井区稠油的溶解降黏特性及吞吐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郭文轩 赵仁保 陈昌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了研究河南油田春17井区稠油油藏注CO2开发的可行性,利用PVT装置开展了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CO2在稠油中的溶解性、膨胀性及降黏效果研究,并通过填砂管实验研究了CO2吞吐及CO2-降黏剂复合吞吐的效果。结果表明:CO2在该稠油中具有较好... 为了研究河南油田春17井区稠油油藏注CO2开发的可行性,利用PVT装置开展了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CO2在稠油中的溶解性、膨胀性及降黏效果研究,并通过填砂管实验研究了CO2吞吐及CO2-降黏剂复合吞吐的效果。结果表明:CO2在该稠油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当温度为40℃、压力为8.013 MPa条件下,CO2溶解度达到最大值89.233 kg/m3,原油膨胀系数为1.092,降黏率高达54.7%。CO2的吞吐效果主要取决于前4个轮次,采油量占总产量88.6%,最终采收率为32.1%;CO2-降黏剂复合吞吐主要取决于前3个轮次,采油量占总产量88.8%,最终采收率为35.2%。相对于CO2吞吐,CO2-降黏剂复合吞吐的开采轮次降低,但最终采收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CO2溶解膨胀特性 降黏率 吞吐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吐哈探区稠油油藏注气吞吐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夏正春 赵健 +3 位作者 刘锋 秦恩鹏 蔡必金 王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1-346,共6页
针对吐哈探区稠油油藏注气吞吐效果差的问题,利用PVT分析技术模拟稠油油藏的高温高压环境进行注气吞吐实验,通过稠油油藏注二氧化碳、天然气和氮气吞吐开发实验,从降黏效果、溶解膨胀作用、泡沫油流区间以及吞吐后残留稠油物性特征4个方... 针对吐哈探区稠油油藏注气吞吐效果差的问题,利用PVT分析技术模拟稠油油藏的高温高压环境进行注气吞吐实验,通过稠油油藏注二氧化碳、天然气和氮气吞吐开发实验,从降黏效果、溶解膨胀作用、泡沫油流区间以及吞吐后残留稠油物性特征4个方面,对不同注入气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注二氧化碳吞吐对稠油降黏、溶解膨胀和形成泡沫油流区间的效果最佳,但吞吐后对油藏残留稠油物性特征影响大,主要表现在吞吐后导致油藏残留稠油黏度增大和溶解气的能力下降,不利于油藏进行多轮次注气吞吐开发;注天然气吞吐的效果及影响略次于注二氧化碳,注氮气吞吐的效果最差,但吞吐后对油藏残留稠油物性特征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探区 稠油油藏 注气吞吐 降黏效果 溶解膨胀作用 泡沫油 适应性评价
下载PDF
注气开发低渗透油藏见气见效时间预报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高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18-23,共6页
气驱开发油藏见气时间预报油藏工程完备理论尚未见报道。首次提出应用完全非混相驱替、一次萃取和一次溶解膨胀三个步骤,即"三步近似法"简化真实气驱过程。引入"特征流管"概念研究波及区域完全非混相驱含气饱和度... 气驱开发油藏见气时间预报油藏工程完备理论尚未见报道。首次提出应用完全非混相驱替、一次萃取和一次溶解膨胀三个步骤,即"三步近似法"简化真实气驱过程。引入"特征流管"概念研究波及区域完全非混相驱含气饱和度分布。结合相态理论和实验成果量化一次萃取和一次溶解引起的油藏流体膨胀。利用物质平衡原理和气驱增产倍数概念描述见气见效时的"油墙"规模。分别计算了见气见效时游离态、溶解态和成矿固化态三种赋存状态的注入气体占据的烃类孔隙体积,得到低渗透油藏见气见效时间预报普适理论模型。给出了CO2驱油藏见气时间计算简化公式,用于十个注气项目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3%。发现见气见效时间对见气前的阶段地层压力及其接近最小混相压力的程度、注入气地下密度和和理论体积波及系数较为敏感。指出提高见气前的阶段地层压力和增加体积波及系数是延迟见气的两项基本技术对策。研究成果对编制气驱方案、把握注气动态并及时制定生产调整对策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驱 见气时间 特征流管 完全非混相 萃取 溶解膨胀 油墙规模 三步近似法
下载PDF
可视装置中CO_2与正戊烷或原油接触特征和表征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章星 王珍珍 +2 位作者 王帅 李芳 刘红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2-408,共7页
CO_2混相驱油过程复杂,其中包括传质、对流和相变等问题,有些机理尚不明确,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采用联合研制的CO_2混相可视驱油实验装置,恒定不同的实验压力,研究CO_2在不同相态下与正戊烷、原油的垂直静态变化特征。CO_2和正戊烷、原... CO_2混相驱油过程复杂,其中包括传质、对流和相变等问题,有些机理尚不明确,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采用联合研制的CO_2混相可视驱油实验装置,恒定不同的实验压力,研究CO_2在不同相态下与正戊烷、原油的垂直静态变化特征。CO_2和正戊烷、原油在不同压力下表现为不同的接触形态,正戊烷、原油相对高度-时间曲线为幂函数关系,低压时曲线也可为近似线性变化。提出了"溶解膨胀速率",不同压力条件下CO_2-正戊烷、原油溶解膨胀速率随着时间变化呈减小趋势,变化曲线均为负对数关系;影响正戊烷、原油相对高度和CO_2-正戊烷、原油溶解膨胀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压力和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膨胀速率 正戊烷 原油 CO2混相驱油 油田开发
下载PDF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的排水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明经平 赵维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21-1825,共5页
针对真空预压中目前理论难以解释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砂性土、黏性土的室内刚性膜和柔性膜的真空预压模型试验以及排水通道连续和不连续的砂性土的刚性膜模型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指出真空预压加固软基中,孔隙水汽化成水蒸气和毛细... 针对真空预压中目前理论难以解释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砂性土、黏性土的室内刚性膜和柔性膜的真空预压模型试验以及排水通道连续和不连续的砂性土的刚性膜模型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指出真空预压加固软基中,孔隙水汽化成水蒸气和毛细水上升的排水作用都非常微小。除固结排水机制外,溶解气膨胀驱水机制可以产生有实际效果的排水作用,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排水机制,溶解气膨胀驱水导致加固区地下水位下降并决定水位下降的深度。从理论上论证了溶解气膨胀驱水机制存在的合理性,解释了真空预压工程中遇到的一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固结排水 溶解膨胀驱水 模型试验
下载PDF
真空预压排水机制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仪萍 李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9-685,共7页
针对砂性土设计3组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探讨真空预压过程中存在的排水机制,分析不同因素对排水机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真空预压过程中,除固结排水外,溶解气膨胀驱水也是一种重要的排水机制,而蒸发所引起的排水可以忽略不计.试样... 针对砂性土设计3组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探讨真空预压过程中存在的排水机制,分析不同因素对排水机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真空预压过程中,除固结排水外,溶解气膨胀驱水也是一种重要的排水机制,而蒸发所引起的排水可以忽略不计.试样孔隙大小、水中溶解气含量是影响溶解气膨胀驱水效果的主要因素,孔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削弱溶解气膨胀驱水的作用,溶解气含量越大,则溶解气的膨胀驱水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排水机制 溶解膨胀驱水
下载PDF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方便粥粉配方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练军 贺稚非 +2 位作者 张东 邓大川 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5-172,共8页
为开发动植物复合健康营养早餐,对方便粥粉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溶解度、膨胀度、崩解值和碘蓝值理化指标代替主观的感官评定,研究大米(雪粳稻)、玉米粉和燕麦米的配比对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质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 为开发动植物复合健康营养早餐,对方便粥粉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溶解度、膨胀度、崩解值和碘蓝值理化指标代替主观的感官评定,研究大米(雪粳稻)、玉米粉和燕麦米的配比对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质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t软件建立了各成分配比与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方程,考察了配方中各组分的相互作用。通过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优的方便粥粉配方为66%雪粳稻、24%玉米粉和10%燕麦米,经验证,优化配方的溶解度、膨胀度、崩解值和碘蓝值分别为5.28%、86.16%、770 cp和0.627,与预测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混料设计 方便粥粉 溶解度和膨胀 崩解值 碘蓝值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sealing glasses based on Li_(2)O-NiO-P_(2)O_(5) system
8
作者 Hany ABO-MOSALLAM Ebrahim A.MAHDY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437-1446,共10页
A series of glass are synthesized via a melt quenching technique based on the Li_(2)O-Ni O-P_(2)O_(5) system.The concentration of nickel oxide varies from 5%to 15%in molar fraction.XRD pattern verifies the amorphous n... A series of glass are synthesized via a melt quenching technique based on the Li_(2)O-Ni O-P_(2)O_(5) system.The concentration of nickel oxide varies from 5%to 15%in molar fraction.XRD pattern verifies the amorphous nature of prepared glass samples with 5%,and 10%nickel oxide in molar fraction.While Li_(3)P and Ni_(2)P_(4)O_(12)phases are precipitated with a high nickel content up to 15%in molar fraction.As nickel is substituted for lithium,a systematic increase in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_(g))and glass softening temperatures(T_(s))is observed.This is greatly related to the increased structure,coherence in the glass network.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Ni_(2+) spectra are present in both octahedral and tetrahedral sites.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glass density((2.38±0.1)-(2.46±0.1)g/cm^(3)),and molar volume((42.28±0.1)-(39.15±0.1)cm^(3)/mol)are examined.The NiO/Li_(2)O replacements led to a decrease in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the resultant amorphous materials from 1.53×10^(-5)to 3.20×10^(-6)g/(cm^(2)·min).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CTE of the glasses are diverse from 157×10^(-7) to 96×10^(-7)℃^(-1)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5-250℃.The prepared glasses are expected to be useful as a low-temperature sealing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SS SEALING nickel oxide thermal expansion dissolution rate
下载PDF
SWELLING EQUILIBRIUM OF NONIONIC POLYACRYLAMIDE HYDROGEL IN AQUEOUS SALT SOLUTIONS
9
作者 XU Xiaoping LI Zhongqin GUO Daiping 《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 2007年第1期39-45,共7页
A series of nonionic polyacrylamide hydrogels, using acrylamide as monomer and N,N'-methylene diacrylamide as crosslinking agent, were prepared by the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Swelling equilib... A series of nonionic polyacrylamide hydrogels, using acrylamide as monomer and N,N'-methylene diacrylamide as crosslinking agent, were prepared by the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Swelling equilibria for the gels were carried out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NaCl, KCI, CaCl2, Na2HPO4 and K2HPO4 with concentration ranging from 10^-3 to 5mol/kgH2O at 25 ℃.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hlorides and phosphates cause a different behavior at higher salt concentration. The swelling ratio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chlorides salts, whil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d phosphates salt concentration. The phenomena seem to b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interactions of chloride and hydrogen phosphate ions with the network groups.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rosslinking agent and total monomers on gel swelling performance were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CRYLAMIDE HYDROGEL Swelling equilibrium Aqueous salt solu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