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生物降解膜在滇中冷凉稻区旱作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李鹏楷 纪琳珊 +3 位作者 李丹丹 文建成 金梅才 李荣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1-4,19,共5页
以普通白色PE地膜作对照,引进3种全生物降解膜,从用膜量、地膜降解状况、对地温的影响、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对杂草的防控效果和经济效益6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全生物降解膜中,光合白膜裂解速度最快,中博黑膜裂解速... 以普通白色PE地膜作对照,引进3种全生物降解膜,从用膜量、地膜降解状况、对地温的影响、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对杂草的防控效果和经济效益6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全生物降解膜中,光合白膜裂解速度最快,中博黑膜裂解速度最慢;白膜覆盖比黑膜覆盖地温高1~2℃;黑膜比白膜对杂草的抑制效果更好;降解膜可以减少无效分蘖,提高结实率,水稻产量均高于对照普通白色PE地膜,产量增幅12.28%~34.85%;与普通白色PE地膜相比,光合白膜可实现节本增效7054.06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水稻 全生物降解膜 中冷凉稻
下载PDF
滇南丘陵烟区2种烘烤工艺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2
作者 甄焕菊 倪克平 +1 位作者 李同泉 王改丽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87-90,共4页
为进一步优化滇南丘陵某烟叶主产区烘烤工艺,采用对比烘烤试验,分析该烟区密集烤房常用的“三段十点烘烤工艺”(工艺A)和“三段六步烘烤工艺”(工艺B)2种烘烤工艺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烤坏烟数量及比例。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工艺B能够... 为进一步优化滇南丘陵某烟叶主产区烘烤工艺,采用对比烘烤试验,分析该烟区密集烤房常用的“三段十点烘烤工艺”(工艺A)和“三段六步烘烤工艺”(工艺B)2种烘烤工艺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烤坏烟数量及比例。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工艺B能够明显减少挂灰烟、黑糟烟和级外烟数量,烘烤损失更低;对于上部烟叶,工艺B较工艺A烤后烟叶的均价提高0.5元·kg^(-1),增效较为明显。工艺A受普通烤房烘烤和三层密集烤房的烘烤技术影响较大,变黄期以“低温保湿变黄”策略为主,低温变黄时间偏长、排湿较少(小),整个烘烤过程设置的温度点较多,变黄期和定色期各相邻阶段的干球温度差异、目标任务差异相对较小,对操作人员判定烟叶变化是否达到目标、准确把握转火时机有较高技术要求,操控难度相对偏大。工艺B特点是高温变黄、低温定色、边变黄边排湿,慢升温,针对四层密集烤房上下层温差偏大的实际,干球38℃以前的低温变黄时间较短,以38℃为顶层烟叶主变黄温度,以42℃为底层烟叶主变黄温度,同时在42℃阶段提高了烟叶失水程度(顶层勾尖卷边、底层凋萎塌架),相对更有利于避免定色前期棕色化反应的发生。综上,相较于“三段十点烘烤工艺”(工艺A),“三段六步烘烤工艺”(工艺B)更加适用于滇南丘陵某烟叶主产区鲜烟叶烘烤特性、四层密集烤房性能特点,但要结合当年气候和鲜烟叶素质差异灵活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工艺 南丘陵烟 三段式烘烤 密集烤房 经济性状
下载PDF
基于MAUP下川滇生态屏障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尺度空间分异及地理探测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武燕 吴映梅 +3 位作者 李琛 高彬嫔 郑可君 李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为探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在可塑性面积问题(MAUP)下的分区效应,以川滇生态屏障区为例,基于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划分格网、行政区和流域3类不同尺度类型9级评价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ESV多尺度空间分异特... 为探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在可塑性面积问题(MAUP)下的分区效应,以川滇生态屏障区为例,基于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划分格网、行政区和流域3类不同尺度类型9级评价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ESV多尺度空间分异特征及地理探测响应。结果表明:川滇生态屏障区2018年ESV为7 945.81亿元,以林地和草地的贡献最为突出;3类尺度下ESV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效应,大体呈现出评价单元尺度类间差异性大,类内差异性小的空间分异特征,同时其空间集聚效应及冷热点区空间分布随着评价单元尺度划分大小的不同而差异显著;通过对比分析,将格网尺度与行政区尺度结合分析,可作为大区域生态功能区ESV综合评价的尺度参考;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交互协同增强效应共同影响了川滇生态屏障区ESV分异效果,不同尺度下,因子解释力大小不同。综上,评价单元划分的不同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结合具体研究需求开展多尺度评价成为未来ESV科学量化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P 多尺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地理探测器 生态屏障
下载PDF
云南省滇中温暖区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嘉鑫 胡池 +3 位作者 付宏财 王占洪 戴冲云 宋丽红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92-97,共6页
文章旨在解决云南省青贮玉米主产区机械化生产缺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问题,基于Delphi法与AHP法,通过专家咨询、走访调研、数据采集等方式,构建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为目标的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综合效益评价体... 文章旨在解决云南省青贮玉米主产区机械化生产缺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问题,基于Delphi法与AHP法,通过专家咨询、走访调研、数据采集等方式,构建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为目标的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该体系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确定了综合效益指标权重与分值。以该区域典型合作社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进行验证,并针对合作社得分给予诊断性意见。通过分析得到:一级指标的权重比为6∶2∶2,满分值为100分;经济效益二级指标单位面积纯收入、人均年收入的权重比为1∶1;生态效益二级指标资源消耗与保护性耕作权重比为3∶1;社会效益二级指标社会贡献每亩用工量、抗逆减灾、推广度之间的权重比为4∶3∶3;通过计算陆良县召夸农村机械农田作物专业合作社得分为88.2分。该研究对青贮玉米的生产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为政府及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中温暖 全程机械化 综合效益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川滇及周边地区地壳横波衰减的成像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马宏生 汪素云 +3 位作者 裴顺平 刘杰 华卫 周龙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5-471,共7页
利用由149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四川和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5897个近震的27530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川滇地区及周边的地壳衰减Q0值(频率为1Hz时的Q值)空间分布图像、台站的场地响应以及由于介质衰减不同造成的... 利用由149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四川和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5897个近震的27530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川滇地区及周边的地壳衰减Q0值(频率为1Hz时的Q值)空间分布图像、台站的场地响应以及由于介质衰减不同造成的震级偏差.结果表明,川滇及周边地区的地壳横波衰减Q0值在200—60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为400,横向变化显著.在川西-滇西北-保山地区、云贵交界-昆明-思茅地区以及海原-祁连、汾渭和东昆仑等活动块体边界带的Q0值明显较低,这些地区地震和构造活动相对活跃;而构造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马尔康块体、桂西滇东断块以及鄂尔多斯、秦岭-大别等地区的Q0值则明显较高.此外,川滇地区大多数台站的场地响应都在1附近,仅有少数增益或衰减较大,达到2倍左右,且其分布无明显规律性.该区观测报告给出的大多数地震震级偏差不大于0.3,但也有少数震级偏差达0.4,其分布与介质品质因子Q0值分布相关,说明震级测定可能受地壳介质衰减横向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邻 横波衰减 振幅与周期 空间成像
下载PDF
喜马拉雅运动:对川滇交界区古地理重建的制约和楚雄盆地的改造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1 位作者 许效松 徐克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10,共8页
简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三大变形幕的运动学特征并分析了其在楚雄地区的反映。在剥去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 ,把攀西地堑系和滇中海槽复原到建造时的位置后 (楚雄盆地视作相对原地的 ) ,按“盆”、“山”耦合的思路重塑了古特提斯分支洋盆的演... 简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三大变形幕的运动学特征并分析了其在楚雄地区的反映。在剥去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 ,把攀西地堑系和滇中海槽复原到建造时的位置后 (楚雄盆地视作相对原地的 ) ,按“盆”、“山”耦合的思路重塑了古特提斯分支洋盆的演化及这些盆地的发育。川滇交界区尽管发生燕山运动 ,印支期建立起来的“盆”、“山”耦合关系直至喜马拉雅运动才脱耦。分析了脱耦的各种表现及第四纪内继承的新构造运动对盆地保存和油气成藏的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运动 古地理重建 交界 构造复位 油气保存 盆地改造
下载PDF
汶川地震前后川滇及其邻区GPS水平运动演化特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贾鹏 张希 +1 位作者 张晓亮 蒋锋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4-267,273,共5页
利用川滇及其邻区2004-2007年、2007-2009年GPS水平运动观测资料,对汶川地震前、震时与震后地壳运动及主要活动断裂带构造变形演化特征、汶川地震可能的同震与震后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2009年汶川震区呈现出显著的右旋逆冲同... 利用川滇及其邻区2004-2007年、2007-2009年GPS水平运动观测资料,对汶川地震前、震时与震后地壳运动及主要活动断裂带构造变形演化特征、汶川地震可能的同震与震后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2009年汶川震区呈现出显著的右旋逆冲同震变形;大震在一定程度上对甘川交界及其北侧的西秦岭构造区、安宁河—则木河断裂的构造运动有所促进;对鲜水河断裂构造运动总体反映调整影响但对其南段可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其邻 汶川地震 GPS 水平运动 构造变形
下载PDF
滇桂交界区印支期增生弧型造山带:兼论与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 被引量:60
8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4 位作者 钟大赉 吴浩若 季建清 邝国敦 徐克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18,共11页
简要介绍了中越交界处古特提斯缝合线的展布 ,首次报道了八布 -PhuNgu洋壳形成的Sm -Nd等时线年龄 32 8.3Ma。该洋盆自早二叠世至中三叠世一直处于向南西的消减中 ,不同时期的火山弧和被动大陆边缘的位置指示它为后退式消减 ,被刮削下... 简要介绍了中越交界处古特提斯缝合线的展布 ,首次报道了八布 -PhuNgu洋壳形成的Sm -Nd等时线年龄 32 8.3Ma。该洋盆自早二叠世至中三叠世一直处于向南西的消减中 ,不同时期的火山弧和被动大陆边缘的位置指示它为后退式消减 ,被刮削下来的海台碳酸盐岩和活动大陆边缘的火山 -沉积岩增生在越北地块上使后者不断向北东成长。晚三叠世时华南次大陆与增生了的越北地块碰撞 ,增生的火山 -沉积楔仰冲超叠在前者上。讨论了增生弧型造山带的主要特点 ,以贵州为主要实例探讨了与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 ,提出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是因下插而掩埋的华南次大陆的海相上古生界和三叠纪前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弧型造山带 古特提斯 陆-弧碰撞 桂交界 盆地演化 造山作用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川滇农牧交错区地形特征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乔青 高吉喜 王维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2-818,共7页
川滇农牧交错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地形地貌特征复杂,研究该区土地利用特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人类开发活动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对区域的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RS\GIS技术,采用遥感... 川滇农牧交错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地形地貌特征复杂,研究该区土地利用特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人类开发活动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对区域的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RS\GIS技术,采用遥感调查、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区1988-2000年的土地利用特征,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初步结果发现:耕地、林地和草地是研究区内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土地类型,也是类型转换相对频繁的土地类型;地形因子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海拔在垂直方向上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具有控制性作用。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地形特征是川滇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其原因在于地形因子通过影响水热条件及其他自然资源要素在本区内的再分配,进而影响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特征 农牧交错
下载PDF
川滇活动构造区地震层析成像 被引量:33
10
作者 黄金莉 赵大鹏 郑斯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27-135,共10页
应用一种新的地震体波层析成像方法确定川滇活动构造区(98°-105°E,22°-32°N)详细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反演得到研究区0-85 km深度内几个截面上的P波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该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的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 应用一种新的地震体波层析成像方法确定川滇活动构造区(98°-105°E,22°-32°N)详细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反演得到研究区0-85 km深度内几个截面上的P波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该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的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2)上地壳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特征明显相关,四川盆地呈现低速,高原地带为明显的高速区,沿康滇地轴为显著的高速条带;(3)10-85 km深度的速度图上腾冲火山附近形成一低速柱;(4)中地壳内存在一个大范围的低速层,这与区内人工地震测深所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5)大型活动断裂带两侧存在明显的速度差异,而红河断裂带的影像在40 km的速度图上仍十分清楚,甚至到60 km深度还隐约可见,这也许说明红河断裂是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6)强震位置与活动断裂及速度结构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大部分构造型强震发生在由大的活动断裂勾画的块体边界上,而那些发生在非大断裂附近的强震几乎都集中在下部中地壳存在低速带或由低速带向高速带过渡的位置.下部低速层的存在可能是上部中强地震活动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活动构造 地震活动.
下载PDF
滇东北矿集区昭通铅锌矿区蚀变岩分带及元素迁移特征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随海 韩润生 +3 位作者 申屠良义 吴鹏 邱文龙 文德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1-721,共11页
围岩蚀变是昭通铅锌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通过对矿区760中段98勘探线剖面实测、蚀变岩分带研究、岩石地球化学迁移特征与参数计算,指出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热液蚀变分带明显,在蚀变中心,黄铁矿化最强,方解石化、白云石化次之,硅化较弱... 围岩蚀变是昭通铅锌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通过对矿区760中段98勘探线剖面实测、蚀变岩分带研究、岩石地球化学迁移特征与参数计算,指出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热液蚀变分带明显,在蚀变中心,黄铁矿化最强,方解石化、白云石化次之,硅化较弱,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密切;远离矿体,黄铁矿化逐渐减弱,而方解石化、白云石化逐渐增强。强黄铁矿化和强黄铁矿化-强方解石化-强硅化粗晶白云岩蚀变组合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从细晶白云岩带到强黄铁矿化带,元素整体呈迁入形式,主要为与Zn-Pb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如Ge、Ag、Cd等迁入;同时伴随成矿流体作用,亲铁元素及铁明显富集,显示不同蚀变岩相受热液改造作用影响。蚀变指数(I_A)的大小,与矿化强弱呈正相关关系,I_A大,则矿化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岩分带 元素迁移 昭通铅锌矿床 东北矿集 会泽型铅锌矿床
下载PDF
滇黔北探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多层合采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斌 田文广 +2 位作者 杨兆彪 杨敏芳 李存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6-95,共10页
滇黔北探区赋煤向斜众多,多薄煤层发育,含气量较高,煤层气资源丰富,是筠连外围重要的拓展区块。基于大量煤田孔及煤层气试验井,分析煤层气地质条件,建立多层合采有利区优选评价方法:多层次模糊数学+关键指标法。首先,基于层次递阶优选... 滇黔北探区赋煤向斜众多,多薄煤层发育,含气量较高,煤层气资源丰富,是筠连外围重要的拓展区块。基于大量煤田孔及煤层气试验井,分析煤层气地质条件,建立多层合采有利区优选评价方法:多层次模糊数学+关键指标法。首先,基于层次递阶优选构建评价模型并确定关键指标,明确关键指标为合采系数、煤体结构、含气量,其中,合采系数由最优合采跨度及合采累计煤厚构成,并给出关键指标的定量评价表,然后,运用模糊数学计算公式,得到储层评分结果,最终获得多层合采有利区优选结果。结果显示:研究区晚二叠世龙潭组/宣威组煤层最多可达到20层以上,可采煤层一般3层左右,煤层总厚度一般在6 m以上,煤层层数及煤层厚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或减薄。大部分区域主力煤层为C5(M11)煤层,厚度一般在2 m以上,其灰分质量分数平均为27.73%,为中灰煤,煤级主要为贫煤–无烟煤。各向斜主力煤层含气性差异性较大,含气量最大可达到30.53 m^(3)/t。研究区煤体结构以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结构煤为主。以C5(M11)煤层分别向上或向下合采计算合采系数,由此形成了两个合采层段,多层合采Ⅰ类有利区主要位于研究区可乐向斜中西部,牛场–以古向斜南部,镇雄向斜南部,庙坝向斜东南部,洛旺向斜中西部,石坎向斜中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利优选 储层特征 多煤层 合采系数 模糊数学 黔北探
下载PDF
基于Geodetector的滇中岩溶区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丹 丁文荣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55,共8页
为探究滇中岩溶区石漠化在不同影响因子上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对影响因子定量归因,基于Landsat、DEM等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RS-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模型(Geodetector)获取石漠化信息和各影响因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滇中岩溶... 为探究滇中岩溶区石漠化在不同影响因子上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对影响因子定量归因,基于Landsat、DEM等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RS-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模型(Geodetector)获取石漠化信息和各影响因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滇中岩溶区石漠化总面积为3015.04 km^(2),占研究区总土地面积的5%,占岩溶面积的13.36%。(2)在不同岩性中,石漠化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中,占总石漠化面积的62%;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草地,占总石漠化面积的48.62%;在不同坡度下,石漠化主要分布在8°-15°范围内,占总石漠化面积的32.01%;从人口密度和第一生产总值看,石漠化主要分布在100-200人/km^(2)和>40×10^(8)元范围内,占总石漠化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4.77%和44.33%。(3)地理探测器揭示了滇中岩溶区石漠化驱动因子的权重大小为:土地利用(q=0.42)>坡度(q=0.29)>岩性(q=0.17)>第一生产总值(q=0.14)>人口密度(q=0.14);交互探测器揭示了2个因子共同作用时,对石漠化形成的贡献率最大的是土地利用和坡度(q=0.58),其次是土地利用和岩性(q=0.50)。研究区石漠化在不同影响因子上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人为和自然因素中最显著的影响因子分别是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地理探测器 空间分布 影响因子 中岩溶
下载PDF
川滇生态屏障区生态承载力研究——基于生态足迹模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江玲 徐京华 +1 位作者 甘泉 徐庆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第6期54-58,共5页
利用供需模型对2010年川滇生态屏障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监测,通过计算分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数据,并构建供需平衡模型(ECCI)估算和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主要以生态盈余为主且云南省的生态承载力优于四川省,... 利用供需模型对2010年川滇生态屏障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监测,通过计算分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数据,并构建供需平衡模型(ECCI)估算和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主要以生态盈余为主且云南省的生态承载力优于四川省,其中处于生态盈余指数均值达0.35,处于生态赤子的5个县指数均值达1.78,处于生态平衡状态的4个县指数均值达0.97。从县域尺度分析发现:若尔盖县及红原县人均生态足迹均高达14hm^2/人,区域内草地退化严重,处于严重超载。从生态承载力的构成分析发现:草地的人均生态足迹达2.94hm^2/人,化石能源用地的人均生态足迹达0.452.94hm^2/人,均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出现了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供需平衡指数 生态屏障
下载PDF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 被引量:145
15
作者 韩润生 胡煜昭 +9 位作者 王学琨 HOU Baohong 黄智龙 陈进 王峰 吴鹏 李波 王洪江 董英 雷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0-294,共15页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矿石品位特高、共(伴)生锗和银等组分多、矿体延深大、矿床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该类矿床典型的地质特征反映了矿床成矿环境的特殊性,有...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矿石品位特高、共(伴)生锗和银等组分多、矿体延深大、矿床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该类矿床典型的地质特征反映了矿床成矿环境的特殊性,有别于国内外已知类型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火山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型(VHMS)、热水沉积型(SEDEX)等)的特性,提出了该类矿床是铅锌矿床的新类型——会泽型(HZT)铅锌矿床,其形成与海西晚期伸展环境与印支期造山挤压环境的构造体制转换有关,并建立了"构造-流体‘贯入’成矿"的矿床模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构造推覆—大规模流体运移;流体"贯入"—气液分异;流体卸载—重力分异成矿。该模型诠释了滇东北矿集区富锗银铅锌多金属铅锌矿床的成矿机理,无疑对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矿床研究与深部、外围的隐伏矿定位预测、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模型 矿床典型特征 构造-流体“贯入”成矿 富锗铅锌矿床 东北矿集
下载PDF
滇桂交界区印支期前陆褶皱冲断带 被引量:28
16
作者 吴根耀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71,共8页
最近发现的蛇绿岩指示中、越交界区发育一条古特提斯的地缝合线 ,分开了越北地块和华南次大陆。滇桂交界处的印支期前陆褶皱冲断带为古特提斯造山带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本文讨论了冲断 -推覆构造的特征 ,提出该地的古特提斯洋具复杂的... 最近发现的蛇绿岩指示中、越交界区发育一条古特提斯的地缝合线 ,分开了越北地块和华南次大陆。滇桂交界处的印支期前陆褶皱冲断带为古特提斯造山带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本文讨论了冲断 -推覆构造的特征 ,提出该地的古特提斯洋具复杂的大陆边缘 ,沿北西走向段先发生碰撞 ,之后沿北东东向段发生碰撞 ,北西向断裂则发生右行的走滑 (或右行斜冲 )活动。冲断作用是向北或北东扩展的 ,仰冲的增生杂岩可能掩埋了大部分磨拉石沉积 ,造成了磨拉石不发育的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推覆构造 前陆褶皱冲断带 古特提斯造山带 桂交界
下载PDF
集中连片特困区金融扶贫成效、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以广西滇桂黔石漠化区为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海全 覃安柳 《区域金融研究》 2015年第12期17-22,共6页
集中连片特困区整体脱贫是当前和"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点、难点问题,也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广西滇桂黔石漠化区为例,分析研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的成效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 集中连片特困区整体脱贫是当前和"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点、难点问题,也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广西滇桂黔石漠化区为例,分析研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的成效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 金融扶贫 桂黔石漠化 广西
下载PDF
滇东北矿集区茂租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永涛 韩润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0-413,共14页
茂租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滇东北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次为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本文对该矿床中与铅锌矿密切共生的团块状白云石... 茂租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滇东北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次为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本文对该矿床中与铅锌矿密切共生的团块状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以及围岩灯影组白云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和C、O、Sr同位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稀土配分模式、C同位素和Sr同位素比值与围岩灯影组白云岩比较接近,表明形成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围岩灯影组白云岩的溶解;但这两种矿物的稀土总量ΣREE高于灯影组白云岩,说明成矿流体除了主要由围岩提供REE外,还有部分其他富含REE流体的加入。萤石则具有LREE亏损和分配曲线相对平缓的稀土配分模式特征,表明萤石形成于成矿的晚阶段,有更多的外部流体的加入。团块状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表现出明显的Eu正异常,且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O同位素低于灯影组白云岩,反映了存在较高温度的流体活动,这3种脉石矿物是由高温热液流体形成的。灯影组白云岩和3种脉石矿物都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说明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层循环水,继承了围岩的Ce负异常特征。方解石和萤石的Sr同位素比值高于围岩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和峨眉山玄武岩,但小于基底岩石昆阳群和会理群,说明成矿流体主要由赋矿围岩等沉积地层中的循环流体与流经了基底岩石的深部流体混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租铅锌矿床 C、O、Sr同位素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 东北矿集
下载PDF
黔滇交界区坡耕地分区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震洪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年第1期23-29,共7页
针对长江上游黔滇交界区坡耕地特点,提出相应的分区治理模式井评价了模式的生态经济效应。结果表明,生态区光叶紫花苕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1845.75kg·hm^-2,青蒿为23968.50kg·hm^-2,可为经济区提供20000kg有机肥、756kg氟... 针对长江上游黔滇交界区坡耕地特点,提出相应的分区治理模式井评价了模式的生态经济效应。结果表明,生态区光叶紫花苕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1845.75kg·hm^-2,青蒿为23968.50kg·hm^-2,可为经济区提供20000kg有机肥、756kg氟、130.57kg磷、970.3kg钾、3000m^3浇灌用水;经济区大豆和小麦产量之和为4459.28kg·hm^-2,与试验前全部种植粮食作物的坡耕地相比增加20%,产量与有机肥和水分用量间呈对数函数关系。经济区大豆和小麦收获时,0~20cm耕作层每公顷分别库存氮2.45t、2.49t;磷3.5lt、3.48t;钾15.46t、15.33t。大豆和小麦种植分别从土壤中吸收氮187kg、92kg;磷25kg、8kg;钾119kg、65kg,生态区最少要为经济区补充氮167kg、85kg;磷31kg、7kg;钾131kg、57kg才能满足有机肥效函数对应最高产量的养分需求,维持氮、磷和钾的营养平衡。生态区和经济区土壤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幂函数关系,土壤累计渗透量与渗透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 坡耕地 治理 生态经济效应
下载PDF
清代滇东南壮区移民开发与民族交融述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和 《百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1-35,共5页
清代,大量移民进入滇东南壮区,分别以仕宦任职、军事戍守、农业开发、经商等方式移入,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及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清代 东南壮 移民开发 民族交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