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南草乌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1
1
作者 蒋子华 陈泗英 周俊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89年第4期461-464,共4页
接前文此报告推定了从滇南草乌中分到的碱9—12的结构分别为8-去乙酰黄草乌碱甲(9),talatizidine(10),condelphine(11)和滇乌碱(12)。碱9为首次报告的新化合物,命名为南乌碱乙(austroconitine B)(9)。
关键词 滇南草乌 二萜生物碱 乌碱乙
下载PDF
滇南黄草乌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治滢 杨丽源 +2 位作者 李绍兰 陈有为 吴少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从滇南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mianumKom.植物的根和茎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和抗菌活性筛选。方法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同时采用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从滇南黄草乌植物中分离获得37株内生真菌,其... 目的从滇南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mianumKom.植物的根和茎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和抗菌活性筛选。方法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同时采用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从滇南黄草乌植物中分离获得37株内生真菌,其中14株内生真菌有抗菌活性,占菌株数的37.84%;镰孢霉属(Fusarmm)是抗菌活性菌株的优势种属;青霉属(Penicinium)的抗菌活性高且抗菌谱广。结论滇南黄草乌植物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滇南黄草乌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治滢 李绍兰 +2 位作者 杨丽源 陈有为 吴少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年第7期10-12,共3页
从滇南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mianum Kom.植物的根和茎中分离获得37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初步鉴定,归属为3目、5科、12属,其中镰孢霉属为优势属;且滇南黄草乌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关键词 草乌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黄草乌及其混淆品ITS序列的分析鉴别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晓南 杜春华 +3 位作者 符徳欢 高丽 周培军 王丽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比较黄草乌及其混淆品滇南草乌ITS序列的差别。方法:分别提取黄草乌及滇南草乌总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利用DNAStar、ClustalX1.81及MEGA4.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通过对黄草乌及其混淆品的ITS数据矩阵,得到ITS1产... 目的:比较黄草乌及其混淆品滇南草乌ITS序列的差别。方法:分别提取黄草乌及滇南草乌总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利用DNAStar、ClustalX1.81及MEGA4.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通过对黄草乌及其混淆品的ITS数据矩阵,得到ITS1产生229个一致位点、19个变异位点和13个信息位点;5.8S产生162个一致位点、2个变异位点和1个信息位点;ITS2产生217个一致位点、3个变异位点和1个信息位点。除了5.8S没有碱基的转换和颠换,ITS1存在2个碱基转换和1个颠换,ITS2只存在1个颠换。黄草乌2个居群和滇南草乌3个居群的ITS测序结果经数据矩阵分析后,发现二者ITS2区间第596个碱基处为鉴定二者的稳定的信息位点,黄草乌2个居群的所有样品在此位点的碱基为(C),而滇南草乌3个居群的所有样品在此位点的碱基为(A)。结论:黄草乌与其混淆品滇南草乌的核rDNA的ITS序列存在碱基的差异,有特定的变异位点,且位点变异表现出ITS1大于ITS2,因此,能在分子水平上将二者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滇南草乌 ITS序列 分析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