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试验栽培技术浅析
1
作者 吴建丽 杨向红 杜佳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076-0079,共4页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特别是在云南地区。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试验出的新品种,在提高产量、改善米质、增强抗逆性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文章将对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特别是在云南地区。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试验出的新品种,在提高产量、改善米质、增强抗逆性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文章将对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试验栽种过程及新品种栽培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我国水稻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 杂交粳稻 新组合 誓言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2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洪汝科 李炎渊 +5 位作者 金寿林 王樨 张忠林 张树华 李铮友 谭学林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8,67,共3页
滇型杂交粳稻组合滇杂 3 2是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黎榆A和优质抗病恢复系南 3 4组配育成 ,具有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2年 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 滇型杂交粳稻组合滇杂 3 2是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黎榆A和优质抗病恢复系南 3 4组配育成 ,具有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2年 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杂32 优质 抗病 选育
下载PDF
滇型杂交稻产量及其产量结构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贵勇 袁平荣 +5 位作者 杨天梅 邱崇力 李铮友 卢义宣 李本逊 杨从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84-1789,共6页
以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产量及其产量结构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株产量、穗总... 以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产量及其产量结构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株产量、穗总粒数、有效穗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实粒数、结实率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千粒重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穗总粒数、结实率受不育系影响较大,而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高配合力的亲本是选育强优势组合的重要基础,高产量的杂交组合的选育和不育系的选择至关重要。农艺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结实率、实粒数、千粒重、总粒数、有效穗、单株产量,变幅在51.34%~13.10%之间。不育系以滇粳优2号A、合系41A、滇粳优5-1A、大理香谷A较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恢复系以南34、香糯选、南29选和南34选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产量及产量结构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及其亲本稻米铁、锌元素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文建成 张忠林 +3 位作者 金寿林 汤利 徐津 谭学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2-1187,共6页
分析了208份滇型(滇1型)杂交粳稻(杂交稻及其恢复系和保持系)稻米的铁、锌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铁、锌含量的变幅很大,糙米、精米的铁含量分别为14.49~38.06mg·kg-1和5.50~27.81mg·kg-1;锌含量分别为11.64~42.39m... 分析了208份滇型(滇1型)杂交粳稻(杂交稻及其恢复系和保持系)稻米的铁、锌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铁、锌含量的变幅很大,糙米、精米的铁含量分别为14.49~38.06mg·kg-1和5.50~27.81mg·kg-1;锌含量分别为11.64~42.39mg·kg-1和10.95~36.74mg·kg-1。糙米的铁、锌含量分别是精米的2.11倍和1.23倍。糙米和精米中锌元素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684,铁的相关系数为0.271。铁含量与锌含量在糙米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铁含量与锌含量在稻米中的遗传机制可能不一样。无论是糙米还是精米,恢复系平均含锌量均显著高于保持系。同一亲本(保持系或恢复系)配制的不同杂交组合都有高于或不低于亲本含量的组合。虽然杂交稻亲本(保持系或恢复系)稻米铁、锌含量分别与其杂交稻的铁、锌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大部分杂交稻稻米的铁、锌含量居于双亲含量之间,但有少数组合的铁或锌含量超亲明显。因此,选配富铁、锌的杂交组合是非常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含量 滇型杂交粳稻 稻米 亲本 锌含量 相关系数 杂交组合 保持系 恢复系 杂交稻 铁含量 遗传机制 糙米 精米 正相关 含锌量 相关性
下载PDF
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1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大军 洪汝科 +4 位作者 金寿林 李炎渊 张忠林 谭学林 张树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70,共2页
滇杂 3 1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榆密 15A和优质抗病恢复系南 3 4组配育成的新组合 ,杂种优势强 ,稳产高产 ,抗稻瘟病性较强 ,米质优 ,适应性广 ,2 0 0 2年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杂31 优质 选育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5 被引量:11
6
作者 金寿林 谭学林 +5 位作者 张忠林 洪汝科 黄大军 谭亚玲 王樨 陈丽娟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88,共2页
滇杂35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5A与优质恢复系南3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抗稻瘟病、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杂35 选育
下载PDF
滇型杂交稻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贵勇 袁平荣 +5 位作者 杨天梅 邱崇力 李铮友 卢义宣 李本逊 杨从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87-1392,共6页
以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8个碾磨品质性状和外观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精... 以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8个碾磨品质性状和外观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宽、垩白粒率、垩白度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糙米率、精米长、长宽比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长、精米宽、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受不育系影响较大。要选育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好的杂交组合,不育系的选择至关重要。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长宽比、粒长、垩白度、垩白粒率、粒宽、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变幅在74.93%-30.48%。不育系以滇榆1号A、滇粳优5-1A、合系22-2A、玉溪香谷A较好,恢复系以南34、滇昆香1号、杂8号、南34选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碾磨品质 外观品质 配合力 遗传力
下载PDF
滇型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贵勇 袁平荣 +5 位作者 杨天梅 邱崇力 李铮友 卢义宣 李本逊 杨从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1-757,共7页
用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10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 用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10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单株产量、穗总粒数、有效穗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实粒数、结实率、着粒密度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千粒重、穗长、株高、播抽历期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穗总粒数、结实率、穗长、着粒密度受不育系影响较大,而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株高、播抽历期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高配合力的亲本是选育强优势组合的重要基础,要选育高产量的杂交组合,不育系的选择比较重要。不育系以滇粳优2号A、合系41A、滇粳优5-1A、大理香谷A较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恢复系以南34、香糯选、南29选和南34选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不育系 恢复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亲本种质资源抗瘟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曾千春 范静华 +1 位作者 张树华 师常俊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0-22,共3页
1993~1996年,测定了806份滇型杂交粳稻种质资源的抗瘟谱,筛选出抗谱较广的材料64份。探讨了恢复系对杂种F1抗瘟性的贡献,提出了利用恢复系进行杂交粳稻抗病基因布局来控制稻瘟病发生的育种对策。
关键词 滇型 杂交粳稻 种质资源 稻瘟病 抗性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6 被引量:7
10
作者 洪汝科 金寿林 +5 位作者 张忠林 黄大军 许红云 王樨 陈丽娟 谭学林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90,共2页
滇杂36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7A与恢复系南3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穗大粒多、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杂36 选育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40 被引量:7
11
作者 洪汝科 谭学林 +2 位作者 金寿林 黄大军 谭亚玲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88,共2页
滇杂40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楚粳23号A与优质抗病恢复系南34配组育成的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9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滇审稻2009001)。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杂40 选育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3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陶光喜 郭艾 +6 位作者 蒋义明 洪汝科 荣英 李铮友 师常俊 张树华 谭学林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17,44,共3页
滇杂33是用滇Ⅰ型不育系榆密15A与新育成的优良恢复系滇农R-3组配而成的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具有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4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 滇杂33是用滇Ⅰ型不育系榆密15A与新育成的优良恢复系滇农R-3组配而成的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具有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4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杂33 选育
下载PDF
抗病优质滇型恢复系南34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洪汝科 李铮友 +3 位作者 王樨 师常俊 黄大军 谭学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76,共3页
南 34是应用籼粳杂交经系统选育成的偏粳抗病优质滇型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组合杂交优势强、恢复度高、抗病、制种产量高。与滇型三系不育系已配制出系列组合 ,已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组合有滇杂 31和滇杂
关键词 滇型籼粳杂交稻 恢复系 选育 南34品系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滇型杂交稻亲本籼粳分化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龙雯虹 许明辉 张树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以滇型杂交稻不育系 10个、相应的保持系 10个和恢复系 38个 ,以及由上述不育系和恢复系组配的 4 0个杂交种为试材 ,研究了亲本材料的RAPD籼粳分化程度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 ,亲本籼粳差异与产量杂种优势存在抛物线的关系。利用... 以滇型杂交稻不育系 10个、相应的保持系 10个和恢复系 38个 ,以及由上述不育系和恢复系组配的 4 0个杂交种为试材 ,研究了亲本材料的RAPD籼粳分化程度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 ,亲本籼粳差异与产量杂种优势存在抛物线的关系。利用籼粳分化存在一定差异的亲本杂交 ,易得到正向优势组合 ,平均杂种优势较强 ;但并非双亲籼粳分化差异越大越好 ,双亲差异过大则不易获得正向优势组合 ,使杂种优势减弱 ,甚至为负。双亲籼稻成分差值以 12 %~ 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本 滇型杂交稻 籼粳分化 杂种优势 RAPD
下载PDF
高原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2达到中国超级稻产量目标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寿林 钏兴宽 +3 位作者 康洪灿 黄大军 尹开庆 谭学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0-62,共3页
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2,连续两年在同一生态区百亩示范片经专家现场验收,达到了中国超级稻产量目标。介绍了滇杂32及示范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滇杂32”达到超级稻产量目标的栽培技术措施及产量结构形成。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杂32 示范 产量目标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利用SSR分析滇型杂交稻亲本籼粳分化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亚莉 马继武 +2 位作者 杨晓曦 许明辉 赵丰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7-353,共7页
以滇型杂交稻不育系4个、恢复系31个及其组配的31个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利用SSR籼粳特异引物研究亲本籼粳分化程度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8个位点上,4个不育系均以粳稻血缘为主,31个恢复系总体上偏粳,但含有不同成分的... 以滇型杂交稻不育系4个、恢复系31个及其组配的31个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利用SSR籼粳特异引物研究亲本籼粳分化程度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8个位点上,4个不育系均以粳稻血缘为主,31个恢复系总体上偏粳,但含有不同成分的籼稻血缘,其籼性比率Pi为0~27.8%。亲本SSR遗传距离、籼粳差异与杂种优势相关分析表明,亲本SSR遗传距离与小区产量超父优势等7个性状相关显著;亲本的籼粳分化差异与百粒重超父优势等4个性状显著相关;亲本SSR遗传距离、籼粳差异与小区产量竞争优势相关不显著,说明SSR遗传距离、亲本籼粳分化差异与产量竞争优势无线性关系,但籼粳分化差异适中的亲本杂交,容易得到正向优势极端组合,可从中筛选出杂种优势强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稻 籼粳分化 杂种优势 SSR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钏兴宽 李国生 +6 位作者 康洪灿 金寿林 孙文涛 王锦艳 杨明鏖 陈国松 尹正钦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6,共5页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2005年)和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2006年),以滇杂31、滇杂32、滇杂35为试验材料,以品种、秧龄、施氮量、施氮方法和栽插密度为试验因素(研究内容),对滇型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2005年)和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2006年),以滇杂31、滇杂32、滇杂35为试验材料,以品种、秧龄、施氮量、施氮方法和栽插密度为试验因素(研究内容),对滇型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施氮量、秧龄、密度4个因素不同水平之间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施氮方法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各因素对滇型杂交粳稻产量影响大小排序是施氮量〉秧龄〉品种〉施氮方法,秧龄与密度交互效应〉秧龄〉密度。各因素对滇型杂交粳稻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来实现,对结实率影响较小,除品种因素外,施氮量、秧龄对千粒重会产生一定影响。提出滇型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适期播种,培育适龄壮秧,适宜秧龄35~40d;每公顷施纯氮270kg,氮肥宜重底早追;每公顷栽30万穴,每穴插1~2个基本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栽培技术 施氮量 秧龄 移栽密度
下载PDF
滇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D1(t)的克隆与遗传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建荣 李东宣 +5 位作者 钱树琪 李娟 甘树仙 周健 乔德华 陈丽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71-678,共8页
CMS/Rf测交F1结实率与花粉可育率检测表明,Ansanbyeo和南34对三种不同细胞质来源的粳稻不育系(CMS-DT1,CMS-BT和CMS-HL)都有较强的恢复力。根据已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在水稻恢复基因定位区段内设计引物,确定出一对与两个滇型CMS的恢复... CMS/Rf测交F1结实率与花粉可育率检测表明,Ansanbyeo和南34对三种不同细胞质来源的粳稻不育系(CMS-DT1,CMS-BT和CMS-HL)都有较强的恢复力。根据已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在水稻恢复基因定位区段内设计引物,确定出一对与两个滇型CMS的恢复系Ansanbyeo和南34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M43804和M43558,首次克隆了滇型恢复基因Rf-D1(t),编码16个PPR蛋白。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与BT型恢复基因Rf-1相似度达99%,两个恢复基因之间在ORF区仅存在一个碱基差异,即Rf-D1(t)第1149bp位的A变成Rf-1的C,并产生一个氨基酸的改编即K(赖氨酸)变成N(天冬酰胺)。该差异处于一个PPR结构域中,暗示该氨基酸是恢复基因的关键位点之一,它的改变可能影响对水稻CMS育性恢复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滇型CMS 恢复基因 PPR蛋白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滇杂46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红云 徐津 +8 位作者 谭学林 王樨 金寿林 黄大军 谭亚玲 张忠林 洪汝科 文建成 陈丽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2,共4页
滇杂46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利用育性稳定的合系42-7 A不育系与强恢复系南46组配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紧凑,剑叶挺直,耐倒伏;生育期和株高适中,全生育期174 d,熟相好;蒸煮品质好,食味佳、冷饭不回生;田间稻瘟病和白... 滇杂46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利用育性稳定的合系42-7 A不育系与强恢复系南46组配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紧凑,剑叶挺直,耐倒伏;生育期和株高适中,全生育期174 d,熟相好;蒸煮品质好,食味佳、冷饭不回生;田间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强;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产量高;适应性和适应范围广。于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1007)。文中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杂46 选育
下载PDF
提高农杆菌介导法将PinII抗虫基因导入滇型水稻的转化效率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黎琼 丁玉梅 +4 位作者 段玉云 董广 字映生 黄兴奇 程在全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9-24,共6页
本论文对滇型水稻品种玉优一号、HT - 7的愈伤组织诱导、基因转化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 ,将质粒 pCAMBI130 0上带有的PinⅡ抗虫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细胞中 ,获得了一批Hyg抗性植株 ,185株抗性苗经过PCR检测和叶片对潮霉素的... 本论文对滇型水稻品种玉优一号、HT - 7的愈伤组织诱导、基因转化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 ,将质粒 pCAMBI130 0上带有的PinⅡ抗虫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细胞中 ,获得了一批Hyg抗性植株 ,185株抗性苗经过PCR检测和叶片对潮霉素的抗性试验 ,证明其中有 5 9株为转基因阳性植株。结果显示 ,受体、农杆菌状态以及共培养方式等是影响基因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 ;以叶片对潮霉素的抗性作为转基因植株的快速筛选是可行的 ,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法 PinⅡ抗虫基因 滇型水稻 转基因 共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