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型不育系榆密15A高产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忠林 黄大军 +1 位作者 李炎渊 顾晓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3-94,共2页
通过提纯 ,榆密 15 A原种纯度达 99.90 % ;介绍了不育系榆密 15 A的特征特性 ;提出选择适宜的繁殖地域和安全齐穗期 ,增加单株成穗数和单穗颖花数 ,适时适量喷施“92 0”,严格隔离和去杂去劣是提高繁殖产量和种子纯度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滇型不育系 榆密15A品 繁殖技术 原种纯度 特征特性 繁殖产量
下载PDF
四种滇型不育系与软米测交F_1代育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本逊 周苏文 +2 位作者 李铮友 邱崇力 杨丽娟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13,共2页
利用滇一、三、四、九型不育系分别与百余份云南水稻稀有种质 (1 9份软米材料 )进行杂交 ,根据F1 代的育性表现初步揭示出滇一、三、四、九型不育系之间的共性、差异性、特异性等 。
关键词 水稻 滇型不育系 软米 测交 杂交F1代 性表现 杂种优势利用
下载PDF
水稻7种不同细胞质源滇型不育系间恢保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牟凤娟 李一果 +1 位作者 张树华 许明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6-99,共4页
本研究选用 7种细胞质源不同的滇型不育系为母本 ,10个常用品种或品系为父本 ,得到 70个杂交组合。通过分析70个杂交后代的花粉可育度和自然结实率可知 ,这 7个细胞质源不同的滇型不育系之间的保持关系基本一致 ;5个滇一型恢复系对这 7... 本研究选用 7种细胞质源不同的滇型不育系为母本 ,10个常用品种或品系为父本 ,得到 70个杂交组合。通过分析70个杂交后代的花粉可育度和自然结实率可知 ,这 7个细胞质源不同的滇型不育系之间的保持关系基本一致 ;5个滇一型恢复系对这 7个不育系的恢复能力差异较大。鉴于 7种不同细胞质源不育系的保持关系相同 ,使转育同核异质不育系成为可能 ,从而为实现滇型杂交水稻细胞质多样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 滇型不育系 多样化 品种 杂交后代 花粉可
下载PDF
早花时高异交结实率滇型不育系粳216A的选育
4
作者 吕桂兰 马秀芳 +6 位作者 庞秀 商文奇 李睿 李小婉 王铮 张忠旭 王先俱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90-92,共3页
粳216A是辽宁省水稻研究选育的粳型三系新不育系,于202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员会鉴定。粳216A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花时早、配合力好、制种产量高、抗病性强。利用该不育系组配制的杂交稻新组合粳216优34进入辽宁省区试,... 粳216A是辽宁省水稻研究选育的粳型三系新不育系,于202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员会鉴定。粳216A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花时早、配合力好、制种产量高、抗病性强。利用该不育系组配制的杂交稻新组合粳216优34进入辽宁省区试,产量比对照高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不育系 粳216A
下载PDF
滇一型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回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谭亚玲 陈丽娟 +2 位作者 谭学林 张忠林 黄大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49,共2页
对滇一型水稻不育系中可育株的育性、出现频率及其对不育系恢复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 :滇一型水稻不育系中存在少数可育株 ,依据对不育系恢复能力的不同 ,可育株分为无恢复力和有恢复力两种类型 ,前者来源于保持系混杂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滇型不育系 性回复
下载PDF
滇一型不育系黎榆A高产繁殖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炎渊 许勇 +2 位作者 张忠林 顾晓明 黄大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32,共2页
黎榆A是云南农业大学利用滇榆 1号A× (黎明×滇榆 1号 )育成的育性稳定、配合力较强、农艺性状优良的籼粳交偏粳型的滇一型不育系 ,介绍了黎榆A的特征特性 ,总结了单产超过 3 .75t hm2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型不 黎榆A 高产 繁殖技术
下载PDF
水稻滇一型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DNA差异的AFLP检测 被引量:5
7
作者 侯思名 谭学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7-369,共3页
使用蔗糖衬垫法提取了线粒体DNA(mtDNA),利用AFLP技术比较了滇一型水稻的4套不育系与保持系的mtDNA的差异。从92G03/92S09引物对选择扩增产物中得到了不育系与保持系差异条带。在约287bp处,保持系均有一条带,对应的不育系均缺少该条带... 使用蔗糖衬垫法提取了线粒体DNA(mtDNA),利用AFLP技术比较了滇一型水稻的4套不育系与保持系的mtDNA的差异。从92G03/92S09引物对选择扩增产物中得到了不育系与保持系差异条带。在约287bp处,保持系均有一条带,对应的不育系均缺少该条带。以上滇一型水稻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差异的存在,表明可能与育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型不 保持 线粒体DNA AFLP检测 蔗糖衬垫法
下载PDF
滇一型不育系滇榆1号A混杂株的主要类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亚玲 张忠林 +1 位作者 陈丽娟 谭学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8-218,258,共2页
研究了滇一型重要不育系滇榆 1号A混杂株的主要类型 ,发现滇榆 1号A混杂株主要有红尖型混杂株和白尖型混杂株 ;其中白尖型混杂株就是所谓的散粉株 ,散粉株包括对不育系无恢复能力的散粉株 -Ⅰ和有恢复力的散粉株-Ⅱ ;
关键词 -型不 榆1号A 混杂株 红尖混杂株 白尖混杂株 农艺性状 自交结实率 粳稻
下载PDF
来源不同的恢复系对滇Ⅰ型不育系恢复力的探讨
9
作者 金寿林 杨国仙 +3 位作者 王石华 洪汝科 刘雨 谭学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81,共3页
通过调查云南农业大学自育的恢复系南34和分别从上海、辽宁引进的恢复系沪R378、C418与9个滇Ⅰ型不育系杂交共27个杂种F1的育性,以比较三个恢复系对滇I型不育系的恢复力。结果表明:恢复系南34对滇Ⅰ型不育系恢复力强,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通过调查云南农业大学自育的恢复系南34和分别从上海、辽宁引进的恢复系沪R378、C418与9个滇Ⅰ型不育系杂交共27个杂种F1的育性,以比较三个恢复系对滇I型不育系的恢复力。结果表明:恢复系南34对滇Ⅰ型不育系恢复力强,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沪R378和C418对滇Ⅰ型不育系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在生产上可有选择的使用,组配的杂种F1应进行生态适应性和抗性鉴定后,才能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 南34 沪R378 C418 型不 组合 恢复力
下载PDF
滇型晚粳不育系宁84A的选育与应用
10
作者 黄宣 叶朝辉 +2 位作者 金林灿 姜洁锋 施贤波 《作物研究》 2022年第5期460-463,共4页
宁84A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滇型晚粳不育系,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不育系2022007)。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分蘖能力强、茎秆粗壮、叶色淡绿、米质较优,配合力强。介绍了宁84A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繁... 宁84A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滇型晚粳不育系,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不育系2022007)。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分蘖能力强、茎秆粗壮、叶色淡绿、米质较优,配合力强。介绍了宁84A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繁殖制种技术规范及其应用前景。宁84A为选育“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水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改良籼粳杂交水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晚粳稻 滇型不育系 宁84A
下载PDF
滇型晚粳稻不育系宁粳87A的选育及应用
11
作者 姜洁锋 金林灿 +2 位作者 裘尧军 施贤波 黄宣 《作物研究》 2022年第2期148-151,共4页
为选育优质三系晚粳稻不育系,给优质籼粳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打下基础,以通过甬6/中超123选育的优质常规晚粳稻品系甬粳09-02为父本,与不育系甬粳2号A测交,经过多代回交和筛选,育成优质三系滇型晚粳稻不育系新品种宁粳87A。该不育系育性稳... 为选育优质三系晚粳稻不育系,给优质籼粳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打下基础,以通过甬6/中超123选育的优质常规晚粳稻品系甬粳09-02为父本,与不育系甬粳2号A测交,经过多代回交和筛选,育成优质三系滇型晚粳稻不育系新品种宁粳87A。该不育系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6%,异交结实率31.86%,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米,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于202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其为母本配制的籼粳交组合宁优799在各地试种表现较好,各试验点产量较稳定,表现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滇型不育系 宁粳87A
下载PDF
滇Ⅰ型杂交稻保持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海燕 张树华 谭学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6,共2页
对由7个滇Ⅰ型不育系与2个恢复系组配的杂种F1及相应保持系的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系直链淀粉含量与杂种F1及杂种优势呈显著负相关,与胶稠度呈正相关,与其它性状相关不显著,但保持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杂... 对由7个滇Ⅰ型不育系与2个恢复系组配的杂种F1及相应保持系的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系直链淀粉含量与杂种F1及杂种优势呈显著负相关,与胶稠度呈正相关,与其它性状相关不显著,但保持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杂种F1的性状表现。因此认为,可以通过改良保持系的某些品质性状来培育优质杂交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I型不 保持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滇型晚粳稻不育系春江29A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华宇峰 宋昕蔚 +1 位作者 林建荣 吴明国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4,共3页
春江29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滇型晚粳稻不育系,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不育系审定。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分蘖能力较强、穗子较长、着粒密度较稀、异交结实率高。春江29A配合力强,利用春江29A与T7、CH15等籼粳中间型... 春江29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滇型晚粳稻不育系,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不育系审定。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分蘖能力较强、穗子较长、着粒密度较稀、异交结实率高。春江29A配合力强,利用春江29A与T7、CH15等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杂种优势强,增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晚粳稻 滇型不育系 春江29A
原文传递
恢复系南34恢复谱、恢复力、恢复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寿林 洪汝科 +1 位作者 韩春宝 谭学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2,共2页
通过恢复系南34与35个滇I型不育系组配的35个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在不同海拔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恢复系南34对滇Ⅰ型不育系的恢复谱广、恢复力强、恢复性稳定。
关键词 恢复南34 型不 恢复谱 恢复力 恢复性
下载PDF
滇榆1号A原种高产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大军 张树华 +1 位作者 张娇 谢宝林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7-38,共2页
滇榆1号A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转育成功的一个具有较强配合力、农艺性状优良的不育系。以滇榆1号A为母本,先后选配出了榆杂29、榆杂32、榆杂34等一系列具有较强优势、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滇型杂交粳稻组合。特别是榆杂... 滇榆1号A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转育成功的一个具有较强配合力、农艺性状优良的不育系。以滇榆1号A为母本,先后选配出了榆杂29、榆杂32、榆杂34等一系列具有较强优势、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滇型杂交粳稻组合。特别是榆杂29于1994年在云南宾川县种植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繁殖技术 榆1号A 型不 杂交水稻 结实率 种子纯度 父母本 群体结构 保持 生物钾肥
下载PDF
繁殖方法对滇Ⅰ型粳稻不育系群体中可育株类型和频率的影响
16
作者 文建成 黄大军 +3 位作者 陆定科 谭亚玲 洪汝科 谭学林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60,共6页
连续4 a调查了以袋繁和自繁方式生产的4个滇Ⅰ型不育系的11个群体,发现"可育株"的出现频率为0.087 1%,其表型与相应保持系一致。采用测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这些"可育株"的基因型,发现袋繁不育系群体存在核恢复... 连续4 a调查了以袋繁和自繁方式生产的4个滇Ⅰ型不育系的11个群体,发现"可育株"的出现频率为0.087 1%,其表型与相应保持系一致。采用测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这些"可育株"的基因型,发现袋繁不育系群体存在核恢复基因位点基因型为rf/rf的"保持株"和Rf/rf的"回复株"2种类型,而自繁不育系群体还新出现基因型为RfRf的"纯合株"类型。与袋繁群体比,自繁群体出现"可育株"的频率提高了74.7%,其中"保持株"频率提高了42.6%,"回复株"频率提高了149.3%。基于不育系繁殖方法不同,不育系中出现"可育株"混杂的几率不同,为获得高纯度的不育系种子,滇I型不育系繁殖应在袋繁基础上,扩大自繁群体,减少自繁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型不 袋繁 自繁 株频率 株基因
原文传递
滇1型粳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梦 文建成 +5 位作者 杨莲莲 黄大军 李伟华 金寿林 陈丽娟 谭学林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71,共7页
观察了113个育性稳定的滇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的花时特性,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单穗花期为5~10 d,大部分材料为6~7 d;不育细胞质对花时有影响,94%的不育系花时较其相应保持系晚,平均晚约40 min;根据不育系和保... 观察了113个育性稳定的滇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的花时特性,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单穗花期为5~10 d,大部分材料为6~7 d;不育细胞质对花时有影响,94%的不育系花时较其相应保持系晚,平均晚约40 min;根据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时早晚、花时相遇情况等将其分为4种类型。提出滇1型粳稻不育系优良花时性状的2个评价指标:一是不育系的始盛花时间不迟于14:00;二是不育系的理论有效相遇颖花率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粳稻不育 花时性状 花时类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滇Ⅰ型早花时粳稻三系不育系粳65A的选育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城 陈亚君 +3 位作者 王先俱 庞秀 丁芬 邵国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2,共3页
粳65A是以滇28A为母本,以珍珠粳2号/铁粳4//滇优5号的后代优良单株为父本,采用边稳定边回交转育的方法,经过多个世代连续回交育成的滇Ⅰ型粳稻不育系。粳65A不育性稳定,花时早,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配合力高,2016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 粳65A是以滇28A为母本,以珍珠粳2号/铁粳4//滇优5号的后代优良单株为父本,采用边稳定边回交转育的方法,经过多个世代连续回交育成的滇Ⅰ型粳稻不育系。粳65A不育性稳定,花时早,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配合力高,2016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型不 早花时 粳65A
原文传递
我国杂交粳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兴明 钱前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1,共3页
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是中国科学家对全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做出的一项重要历史贡献。我国对杂交粳稻的研究虽迟于日本,但却后来居上,并领先于其他国家。更重要的是,中国杂交粳稻研究还推动了籼粳亚种间杂交亲和性的研究,选育了大量以“甬优... 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是中国科学家对全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做出的一项重要历史贡献。我国对杂交粳稻的研究虽迟于日本,但却后来居上,并领先于其他国家。更重要的是,中国杂交粳稻研究还推动了籼粳亚种间杂交亲和性的研究,选育了大量以“甬优”系列为代表的、利用亚种间优势的超高产籼粳杂交稻组合,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足够的种子“芯片”。本文回顾了中国杂交粳稻研究历程,重点分析了杂交粳稻研究中的每个创新思维,希望引起对杂交粳稻研究的讨论,“抛砖引玉”,寻找杂交粳稻实际育种规律,使大田真正育种效率得到更大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不育 杂交亲和性 理想株 亚种间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