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汶川震区植被恢复与同震滑坡活动性动态演化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明威
熊江
+1 位作者
陈明
唐川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192,共11页
强烈的山区地震往往会引发大量同震滑坡,对当地植被覆盖和生长造成直接破坏。作为表现滑坡活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同震滑坡体表面的植被恢复情况对评估震后地质灾害的活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观测资料所限,当前对于震区植被恢复进程...
强烈的山区地震往往会引发大量同震滑坡,对当地植被覆盖和生长造成直接破坏。作为表现滑坡活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同震滑坡体表面的植被恢复情况对评估震后地质灾害的活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观测资料所限,当前对于震区植被恢复进程的研究多为小尺度范围,而对大区域内植被演化机制以及植被与地质灾害活动性的关系认识不足。因此,采用多时相、长时序(2000—2020年)的高精度遥感影像对汶川地震强震区大范围内的植被恢复过程进行研究,计算得到不同时期植被恢复率,以此探究大范围内植被恢复的普适性规律,同时分析植被恢复与滑坡活动强度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截至2020年,71.34%区域的同震滑坡表面植被已处于恢复程度较好阶段;高活动强度、中活动强度、低活动强度和基本稳定的滑坡面积比分别为17.6%、12.4%、17.7%和52.3%。同震滑坡地表恢复趋势表明,汶川震区植被预计在震后约17 a恢复至震前平均水平。然而,植被恢复过程和滑坡活动性的变化往往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虽然滑坡地表植被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后滑坡活动性的下降,但地震对滑坡活动性的影响将比地表植被恢复到震前水平所持续的时间更长。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震后滑坡活动将持续25 a或更长时间。研究成果可为汶川震区震后地质灾害评估、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同震
滑坡
植被恢复
滑坡活动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鹤滩库区蓄水前活动性滑坡InSAR早期识别研究——以葫芦口镇至象鼻岭段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顿佳伟
冯文凯
+2 位作者
易小宇
张国强
吴明堂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9-492,共14页
白鹤滩水电站为我国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水电站,库区葫芦口—象鼻岭库岸段居民点较多,库岸稳定问题是关注的重点。由于该库段受地形地貌、构造作用、复杂地层等影响,蓄水前可能存在现今正在发生微小变形且高位隐蔽的活动性滑坡,水...
白鹤滩水电站为我国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水电站,库区葫芦口—象鼻岭库岸段居民点较多,库岸稳定问题是关注的重点。由于该库段受地形地貌、构造作用、复杂地层等影响,蓄水前可能存在现今正在发生微小变形且高位隐蔽的活动性滑坡,水库蓄水和运行期间,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此类滑坡变形,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蓄水前对该库段活动性滑坡进行有效识别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Sentinel-1A升降轨和ALOS-1升轨卫星,基于地形可视性的SBAS-InSAR(Small Baseline Subset-InSAR)技术对该重点库段的活动性滑坡进行了有效识别,共识别出27处活动性滑坡,野外验证最终确定23处,其中12处坡脚涉及蓄水位线。统计发现研究区活动性滑坡在10°~40°,坡向为东北、西北方向以及相对高差小于500 m条件下发育最多,大部分受断层控制,不受断层控制的滑坡灾害所处岩层强度较低。其研究成果有利于水库运行期间滑坡的预防与预警,整体技术流程与识别分析方法也可为今后复杂地形下的区域活动性滑坡识别与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库区
葫芦口—象鼻岭库岸段
活动性
滑坡
INSAR技术
早期识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综合遥感的察隅县滑坡隐患识别及致灾机理分析
3
作者
蔡建澳
明冬萍
+3 位作者
赵文祎
凌晓
张雨
张星星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察隅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幅原辽阔,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差异较大,滑坡灾害频发。针对该区域开展滑坡灾害隐患识别与早期预警对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为此,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1月获取的162景升降轨Sentinel-1A雷达遥感影像...
察隅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幅原辽阔,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差异较大,滑坡灾害频发。针对该区域开展滑坡灾害隐患识别与早期预警对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为此,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1月获取的162景升降轨Sentinel-1A雷达遥感影像数据及高分光学遥感影像数据,以Google Earth平台为辅助,采用综合遥感(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IRS)技术开展研究区内活动性滑坡隐患识别、编录制图和分析评价,共识别出活动性滑坡隐患237处,主要分布于贡日嘎布曲(察隅河支流西支)、察隅河、怒江两岸及察隅河东部至怒江西部的区域。将解译结果与地形地貌(高程、坡度、岩性)、自然环境(降雨、温度)等定量因子结合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左布村滑坡、阿扎村滑坡有极大的灾害风险,推荐进一步采取减灾措施。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可为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遥感(IRS)
短基线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BAS-InSAR)
察隅县
活动性
滑坡
滑坡
监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滑坡灾害预报方法论探索及LTFS预报系统简介
被引量:
3
4
作者
秦四清
张倬元
《露天采矿技术》
CAS
1993年第2期7-10,共4页
1 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对传统滑坡预报学的冲击 滑坡时间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虽然许多科学家为此做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过象成功的新滩滑坡预报这样令人鼓舞的成就,但更多的是失败的惨痛教训。经过多次教训,全世界大多数滑坡学家...
1 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对传统滑坡预报学的冲击 滑坡时间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虽然许多科学家为此做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过象成功的新滩滑坡预报这样令人鼓舞的成就,但更多的是失败的惨痛教训。经过多次教训,全世界大多数滑坡学家都认识到,解决滑坡预报这一科学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从经验预报转变为物理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灾害
LTFS
预报系统
新滩
经验预报
斜坡失稳
斜坡稳定性
确定性预报
非线性科学
滑坡活动性
全文增补中
丽江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遥感影像判译
被引量:
1
5
作者
蒋劲
杨世瑜
《云南地质》
2008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丽江市地质灾害多发,在滇西北旅游城市中较典型。应用遥感技术对丽江市地质灾害易发性的遥感研究,可突破传统方法,发挥宏观、综合、直观、快速特点,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遥感影像判译
滑坡活动性
冲沟
不稳定斜坡
地质灾害易发性
丽江云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震区植被恢复与同震滑坡活动性动态演化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明威
熊江
陈明
唐川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192,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00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AS2022J02)。
文摘
强烈的山区地震往往会引发大量同震滑坡,对当地植被覆盖和生长造成直接破坏。作为表现滑坡活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同震滑坡体表面的植被恢复情况对评估震后地质灾害的活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观测资料所限,当前对于震区植被恢复进程的研究多为小尺度范围,而对大区域内植被演化机制以及植被与地质灾害活动性的关系认识不足。因此,采用多时相、长时序(2000—2020年)的高精度遥感影像对汶川地震强震区大范围内的植被恢复过程进行研究,计算得到不同时期植被恢复率,以此探究大范围内植被恢复的普适性规律,同时分析植被恢复与滑坡活动强度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截至2020年,71.34%区域的同震滑坡表面植被已处于恢复程度较好阶段;高活动强度、中活动强度、低活动强度和基本稳定的滑坡面积比分别为17.6%、12.4%、17.7%和52.3%。同震滑坡地表恢复趋势表明,汶川震区植被预计在震后约17 a恢复至震前平均水平。然而,植被恢复过程和滑坡活动性的变化往往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虽然滑坡地表植被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后滑坡活动性的下降,但地震对滑坡活动性的影响将比地表植被恢复到震前水平所持续的时间更长。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震后滑坡活动将持续25 a或更长时间。研究成果可为汶川震区震后地质灾害评估、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同震
滑坡
植被恢复
滑坡活动性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co-seismic landslid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landslide activity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鹤滩库区蓄水前活动性滑坡InSAR早期识别研究——以葫芦口镇至象鼻岭段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顿佳伟
冯文凯
易小宇
张国强
吴明堂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自然资源部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9-492,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41977252,U2005205)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探索课题(资助号:SKLGP2020Z001)
+1 种基金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研究课题(资助号:KY2020-HDJS-19)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号:2023NSFSC0376)。
文摘
白鹤滩水电站为我国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水电站,库区葫芦口—象鼻岭库岸段居民点较多,库岸稳定问题是关注的重点。由于该库段受地形地貌、构造作用、复杂地层等影响,蓄水前可能存在现今正在发生微小变形且高位隐蔽的活动性滑坡,水库蓄水和运行期间,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此类滑坡变形,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蓄水前对该库段活动性滑坡进行有效识别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Sentinel-1A升降轨和ALOS-1升轨卫星,基于地形可视性的SBAS-InSAR(Small Baseline Subset-InSAR)技术对该重点库段的活动性滑坡进行了有效识别,共识别出27处活动性滑坡,野外验证最终确定23处,其中12处坡脚涉及蓄水位线。统计发现研究区活动性滑坡在10°~40°,坡向为东北、西北方向以及相对高差小于500 m条件下发育最多,大部分受断层控制,不受断层控制的滑坡灾害所处岩层强度较低。其研究成果有利于水库运行期间滑坡的预防与预警,整体技术流程与识别分析方法也可为今后复杂地形下的区域活动性滑坡识别与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白鹤滩库区
葫芦口—象鼻岭库岸段
活动性
滑坡
INSAR技术
早期识别
Keywords
Baihetan reservoir area
Hulukou Xiangbiling reservoir bank section
Active landslide
InSAR technology
Early recognition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综合遥感的察隅县滑坡隐患识别及致灾机理分析
3
作者
蔡建澳
明冬萍
赵文祎
凌晓
张雨
张星星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出处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边海重点区域安全态势预警智能技术”(编号:2022YFB3903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深度学习变化检测的高分遥感震后建筑物倒损识别”(编号:4237137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深时数字地球”中央高校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编号:2652023001)共同资助。
文摘
察隅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幅原辽阔,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差异较大,滑坡灾害频发。针对该区域开展滑坡灾害隐患识别与早期预警对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为此,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1月获取的162景升降轨Sentinel-1A雷达遥感影像数据及高分光学遥感影像数据,以Google Earth平台为辅助,采用综合遥感(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IRS)技术开展研究区内活动性滑坡隐患识别、编录制图和分析评价,共识别出活动性滑坡隐患237处,主要分布于贡日嘎布曲(察隅河支流西支)、察隅河、怒江两岸及察隅河东部至怒江西部的区域。将解译结果与地形地貌(高程、坡度、岩性)、自然环境(降雨、温度)等定量因子结合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左布村滑坡、阿扎村滑坡有极大的灾害风险,推荐进一步采取减灾措施。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可为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综合遥感(IRS)
短基线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BAS-InSAR)
察隅县
活动性
滑坡
滑坡
监测
Keywords
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IRS)
small baseline subset-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
Zayu County
active landslide
landslide monitoring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滑坡灾害预报方法论探索及LTFS预报系统简介
被引量:
3
4
作者
秦四清
张倬元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
出处
《露天采矿技术》
CAS
1993年第2期7-10,共4页
文摘
1 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对传统滑坡预报学的冲击 滑坡时间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虽然许多科学家为此做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过象成功的新滩滑坡预报这样令人鼓舞的成就,但更多的是失败的惨痛教训。经过多次教训,全世界大多数滑坡学家都认识到,解决滑坡预报这一科学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从经验预报转变为物理预报。
关键词
滑坡
灾害
LTFS
预报系统
新滩
经验预报
斜坡失稳
斜坡稳定性
确定性预报
非线性科学
滑坡活动性
分类号
TD804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丽江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遥感影像判译
被引量:
1
5
作者
蒋劲
杨世瑜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云南地质》
2008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云南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项目-丽江市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12010540104)
文摘
丽江市地质灾害多发,在滇西北旅游城市中较典型。应用遥感技术对丽江市地质灾害易发性的遥感研究,可突破传统方法,发挥宏观、综合、直观、快速特点,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遥感影像判译
滑坡活动性
冲沟
不稳定斜坡
地质灾害易发性
丽江云南
Keywords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Slide
Active Gulch
Unstable Slope
Probabil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Lijiang,Yunnan
分类号
F5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汶川震区植被恢复与同震滑坡活动性动态演化分析
李明威
熊江
陈明
唐川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鹤滩库区蓄水前活动性滑坡InSAR早期识别研究——以葫芦口镇至象鼻岭段为例
顿佳伟
冯文凯
易小宇
张国强
吴明堂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综合遥感的察隅县滑坡隐患识别及致灾机理分析
蔡建澳
明冬萍
赵文祎
凌晓
张雨
张星星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滑坡灾害预报方法论探索及LTFS预报系统简介
秦四清
张倬元
《露天采矿技术》
CAS
1993
3
全文增补中
5
丽江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遥感影像判译
蒋劲
杨世瑜
《云南地质》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