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金龙山滑坡观测实验站
1
作者 李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1987年第3期47-47,共1页
金龙山滑坡观测实验站位于四川省渡口市以北40公里二滩水电站库首左岸,于1985年11月基本建成。 目前,野外定位观测实验研究已成为许多自然学科的重要研究途径。根据我国国情和金龙山站的有利条件(地质、地貌、气象、交通以及工业建设和... 金龙山滑坡观测实验站位于四川省渡口市以北40公里二滩水电站库首左岸,于1985年11月基本建成。 目前,野外定位观测实验研究已成为许多自然学科的重要研究途径。根据我国国情和金龙山站的有利条件(地质、地貌、气象、交通以及工业建设和人文地理等),金龙山滑坡观测实验站将建成一座以研究滑坡观测原理与方法,发展滑坡预报理论为中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龙山 滑坡观测 滑坡预报 实验站
下载PDF
滑坡位移观测简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光代 《路基工程》 1990年第3期42-48,共7页
滑坡位移的动态观测是研究和防治滑坡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研究滑坡发生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其主要目的有三:1.在滑坡整治之前,为整治设计提供资料,补充验证勘探调查资料之不足;2.在滑坡整治过程中,监视滑坡的发展变化情况,预测发展动向... 滑坡位移的动态观测是研究和防治滑坡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研究滑坡发生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其主要目的有三:1.在滑坡整治之前,为整治设计提供资料,补充验证勘探调查资料之不足;2.在滑坡整治过程中,监视滑坡的发展变化情况,预测发展动向,及时作出情况预报,以防止事故发生;3.在滑坡整治之后,观测已建工程的效果。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观测 滑坡整治 动态观测 护桩 观测线 已建工程 调查资料 滑坡观测 周界 通视条件
下载PDF
平庄西露天煤矿西北帮滑坡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新平 《东北煤炭技术》 1995年第2期9-14,共6页
通过对平在西露天煤矿西北帮滑坡的野外调查与观测,分析西北帮滑坡的边界条件及滑坡位移特征,确定了滑坡模式,论述了滑坡的诱发因素和边坡整治工程的理想部位。
关键词 滑坡观测 露天矿 煤矿
下载PDF
滑坡滑动面量测的简易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车必达 孙康 《路基工程》 1989年第4期50-53,共4页
滑坡是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的一大自然或人为灾害。对这种地质灾害的防治表明,滑坡滑动面位置确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滑坡治理工程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滑坡滑动面位置的确定方法,现在通常是采取地质勘探和现场量测或两者相... 滑坡是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的一大自然或人为灾害。对这种地质灾害的防治表明,滑坡滑动面位置确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滑坡治理工程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滑坡滑动面位置的确定方法,现在通常是采取地质勘探和现场量测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量测的方法一般较直观,它的使用,对补充和修正地质勘探所得到的结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性质比较复杂的滑坡,或其有多层可能滑动面的滑坡,量测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其作用和重要性是十分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滑动 滑坡治理工程 滑动面 地质灾害 量测结果 地质勘探 测管 滑坡观测 滑面 滑坡
下载PDF
川黔线128公里松藻滑坡的特征
5
作者 韩康 《路基工程》 1992年第1期74-77,共4页
一、滑坡情况简介川黔线128公里松藻滑坡,距川黔线石门车站约1km,铁路附近为松藻煤矿工业广场,上建有煤仓及大量厂房。该滑坡自1962年河边挡墙出现裂缝至今快30年了,对铁路和松藻煤矿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果巨滑,对川黔线和矿区... 一、滑坡情况简介川黔线128公里松藻滑坡,距川黔线石门车站约1km,铁路附近为松藻煤矿工业广场,上建有煤仓及大量厂房。该滑坡自1962年河边挡墙出现裂缝至今快30年了,对铁路和松藻煤矿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果巨滑,对川黔线和矿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是巨大的。因而铁路局和松藻煤矿给予高度重视,曾多次组织专家、教授、学者赴现场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藻煤矿 煤仓 工业广场 直接经济损失 情况简介 砂粘土 松坎 牵引式滑坡 滑坡观测 水平位移
下载PDF
松矿1920中段碴子坡滑坡监测探讨
6
作者 廖喜良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3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通过对碴子坡滑坡监测,根据多次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监测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基准点 深桩监测点 滑坡观测 位移计算 精度分析
下载PDF
国外滑坡预报的新方法
7
作者 钟采元 《路基工程》 1989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前,在滑坡研究方面,预报问题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于可能引起老滑坡复活的经济开发地区日益增加,而且除天然滑坡外,人为的新滑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据统计在新出现的滑坡当中,有一半以上是人为的。如果以预报为依据来预防滑坡,较之对已... 目前,在滑坡研究方面,预报问题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于可能引起老滑坡复活的经济开发地区日益增加,而且除天然滑坡外,人为的新滑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据统计在新出现的滑坡当中,有一半以上是人为的。如果以预报为依据来预防滑坡,较之对已经出现的滑坡采取整治措施,则更为简便和经济合理。在国内外关于滑坡预报的资料,主要是讨论空间预报,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一种现象的预报,只知道它要发生是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预报 滑坡研究 滑坡 滑坡形成 开发地区 滑坡速度 滑坡观测 滑坡滑动 讨论空间 滑坡破坏
下载PDF
第二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渠道维护工决赛方案
8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S1期22-27,共6页
关键词 职业技能 水利行业 培训中心 实际操作 理论考试 护工 滑坡观测 参赛选手 公证员 业余党校
下载PDF
Field observations of debris-flow initiation processes on sediment deposits in a previous deep-seated landslide site 被引量:4
9
作者 Fumitoshi IMAIZUMI Satoshi TSUCHIYA Okihiro OHSAK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Although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initiation processes of debris flows is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tigation measures,field data regarding these processes are scarce.We conducted field observations of debris... Although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initiation processes of debris flows is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tigation measures,field data regarding these processes are scarce.We conducted field observations of debris-flow initiation processes in the upper Ichinosawa catchment of the Ohya landslide,central Japan.On 19 June 2012,our videocamera monitoring systems recorded the moment of debris-flow initiation on channel deposits(nine surges) and talus slopes(eight surges).The initiation mechanisms of these surge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by analyzing the video images: erosion by the surface flow,movement of deposits as a mass,and upward development of the fluid area.The first typ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 of surface flow from the upper stream on unsaturated channel deposits.The second type was likely caus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ing in the groundwater level in channel deposits;a continuous water supply from the upper stream by the surface flow might have induced this saturation.The third type wa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the downstream topography caused by erosion.The flow velocity of most surges was less than 3 m s^(-1) and they usually stopped within 100 m from the initiation point.Surges with abundant pore fluid had a higher flow velocity(about 3- 5 m s^(-1)) and could travel for alonger duration.Our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surface flow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itiation of debris flows on channel deposits and talus slo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 Initiation zone Field monitoring Ohya landslid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