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对胃平滑肌类肿瘤的鉴别及评价(附13例报告)
1
作者 朱才松 邵康为 +1 位作者 吉新华 吴月萍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 总结胃平滑肌类肿瘤的CT表现,讨论其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瘤的CT征象,其诊断结果与胃镜、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比较。结果 13例中,平滑肌瘤8例,平滑肌肉瘤5例。除1例误诊为胰腺癌外,CT都确诊... 目的 总结胃平滑肌类肿瘤的CT表现,讨论其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瘤的CT征象,其诊断结果与胃镜、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比较。结果 13例中,平滑肌瘤8例,平滑肌肉瘤5例。除1例误诊为胰腺癌外,CT都确诊为胃平滑肌类肿瘤,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2.3%;优于另外两种方法(P<0.05)。良恶性平滑肌瘤的CT图像有一定的CT特征。位于腔外的肿瘤多为肉瘤。当肿瘤直径大于5.0cm,瘤体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或溃疡深而不规则,邻近器官或组织有侵犯或转移时,要考虑恶性。结论 CT在显示胃平滑肌类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及其内部密度情况有独特价值,尤其可以观察肿瘤对邻近器官和组织有无侵犯或转移。据此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手滑肌肿瘤 鉴别诊断 CT.X线诊断
下载PDF
利用家鸭进行离体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实验
2
作者 叶景林 庄寿元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 1991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家鸭 消化道滑肌 生理实验
下载PDF
髂腰肌滑囊扩张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志华 彭亮 +6 位作者 舒华宝 吴晓敏 范颖升 席贵阳 徐圣 吴红平 朱东升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分析髂腰肌滑囊扩张的临床和超声影像学特征,探讨高频超声诊断髂腰肌滑囊扩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45例经关节镜、穿刺活检以及临床证实的髂腰肌滑囊扩张患者(扩张组),随机抽取62例髋部不适未合并髂腰肌滑... 目的分析髂腰肌滑囊扩张的临床和超声影像学特征,探讨高频超声诊断髂腰肌滑囊扩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45例经关节镜、穿刺活检以及临床证实的髂腰肌滑囊扩张患者(扩张组),随机抽取62例髋部不适未合并髂腰肌滑囊扩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总结髂腰肌滑囊的临床和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扩张组累及单、双侧分别为41例、4例,合并髋关节病变35例;对照组累及单、双侧分别为47例、15例,合并髋关节病变33例;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扩张组超声确诊38例,误诊4例,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约84.4%。髂腰肌滑囊扩张的主要超声影像学特征为髋关节囊前方和髂腰肌腱(腹)间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单房或多房囊性包块,向上可达髂腰肌腹,向下可达小转子,包块增大时可压迫股静脉。结论髂腰肌滑囊扩张大多单侧发病,常合并髋关节病变,具有典型超声影像学特征,高频超声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 髋关节 膜囊肿 高频超声
下载PDF
腓肠肌-半膜肌滑囊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喜宽 刘旭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1616-1620,共5页
目的归纳腓肠肌-半膜肌滑囊滑膜骨软骨瘤病(SO-GSB)的X线平片、CT、MRI、超声表现,并进行影像方法的比较。方法对15个SO-GSB在术前进行X线平片、CT、MR、超声检查,并对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5个术后病理均证实为SO-GSB,其中单独... 目的归纳腓肠肌-半膜肌滑囊滑膜骨软骨瘤病(SO-GSB)的X线平片、CT、MRI、超声表现,并进行影像方法的比较。方法对15个SO-GSB在术前进行X线平片、CT、MR、超声检查,并对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5个术后病理均证实为SO-GSB,其中单独发生于GSB 9个,合并关节腔者6个。X线平片(15个):膝关节内后方见堆积状或簇状、边缘光滑的类圆形结节,其中9个见钙质结节,7个见环弧状钙质结节伴中心脂肪髓密度。CT检查(9个):GSB扩张积液(9个)、滑膜不均匀性增厚(4个)及多个边缘光滑的类圆形结节,其中6个见钙质结节,5个见环弧状钙质结节伴中心脂肪髓密度,3个见中等密度结节。三维重建图像能更直观地显示钙化结节的数量、大小、形态、位置。MR检查(8个):GSB扩张积液(8个)、滑膜不均匀性或结节性增厚(5个)及多个边缘光滑的类圆形结节,其中5个见混杂低信号结节,5个见脂肪髓信号结节,4个见软骨信号结节。还能够同时发现关节囊内的结构损伤。超声检查(15个):GSB扩张积液(15个)、滑膜不均匀性或结节样增厚(12个),其中13个见边缘较光滑的类圆形高-强回声团、弧形强回声并伴声影或中等回声结节内见斑点、团块状强回声结节,5个见滑膜内有较小低回声结节。不同类型结节常合并存在。结论 X线平片、CT、MRI、超声诊断SO-GSB各有优缺点,超声与X线平片(或CT)联合应用,可以同时显示钙化结节和软骨结节,用较低的费用获得最多的诊断信息,而MRI主要用于合并外伤的复杂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半膜膜骨软骨瘤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对TGF-β1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盟 赵亚鑫 +2 位作者 国伟 李慧 田宝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 研究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GF-β1组,TGF-β1+钩藤碱固... 目的 研究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GF-β1组,TGF-β1+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高、中、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加入20 μg/L的TGF-β1进行干预,TGF-β1+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加入25、50、100 mg/L的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进行干预。培养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c-myc、c-Fos蛋白表达。结果 与TGF-β1组比较,TGF-β1+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高剂量组吸光度值[(0.457±0.046)比(0.975±0.049)]降低(P<0.01);TGF-β1+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高、中、低剂量组S期细胞[(15.87±2.47)、(15.23±1.69)、(17.02±2.87)比(38.58±2.68)]比例降低(P<0.01),c-myc[(48.65±3.65)、(50.69±4.16)、(55.29±3.67)比(68.21±3.25)]、c-Fos[(38.78±4.25)、(43.56±3.69)、(46.58±3.57)比(66.54±4.09)]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钩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抑制TGF-β1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与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G0/G1期向S期转化及下调c-myc、c-Fos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碱 固体脂质纳米粒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类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类 血管 细胞增殖 大鼠
原文传递
无滑膜肌腱滑膜化的实验研究及其意义
6
作者 张正治 刘正津 糜建红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5年第2期105-105,共1页
无滑膜肌腱滑膜化的实验研究及其意义张正治,刘正津,糜建红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本实验将家兔的鞘外无滑膜肌腱段放入膝关节腔内进行在体肌腱培养,另将胎儿无滑膜肌腱段体外与滑膜细胞联合培养,培养的肌腱段经组织学切片,... 无滑膜肌腱滑膜化的实验研究及其意义张正治,刘正津,糜建红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本实验将家兔的鞘外无滑膜肌腱段放入膝关节腔内进行在体肌腱培养,另将胎儿无滑膜肌腱段体外与滑膜细胞联合培养,培养的肌腱段经组织学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化 实验 临床意义 体外培养
下载PDF
鱼尾纹、法令纹、抬头纹、颈纹闻风而逃 抗皱大作战 抚平岁月痕迹 留住嫩滑肌
7
作者 梓伊 《医学美学美容(美颜志)》 2010年第9期8-11,共4页
你怎么招惹上了鱼尾纹?鱼尾纹可不是熟女的专利.就算是年轻女孩也可能被纹路缠身,来看看以下鱼尾纹上身危机,你符合了几个:
关键词 作战 抗皱 痕迹 滑肌 鱼尾纹
原文传递
股四头肌间隙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传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62-462,共1页
关键词 股四头间隙色素性绒毛结节性膜炎 病理诊断 放射治疗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髂腰肌滑囊炎的CT/MRI表现 被引量:5
9
作者 宫恩年 贾宝良 +3 位作者 施志超 周立平 许国娟 田在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髂腰肌滑囊炎的影像学及术中表现,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2005 年5月-2007年5月1 415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其中15例17髋经手术或穿刺抽液证实并发髂腰肌滑囊炎。男14例,女1例;年龄29~58岁。病程1...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髂腰肌滑囊炎的影像学及术中表现,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2005 年5月-2007年5月1 415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其中15例17髋经手术或穿刺抽液证实并发髂腰肌滑囊炎。男14例,女1例;年龄29~58岁。病程1个月~3年。15例均有髋关节活动障碍,"4"字征阳性,Harris评分为54~78分,平均62.7分。其中5例腹股沟区可触及囊性肿物伴压痛,3例伴股神经症状,2例同侧大腿肌肉轻度萎缩。摄髋关节正位和蛙式位X线片;CT检查为5 mm层厚连续螺旋扫描;MRI取T1WI、T2WI和T2WI 联合抑脂序列。结果股骨头坏死程度按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国际骨坏死分期标准分期,Ⅱ期2髋,均为ⅡC;Ⅲ期6髋,其中ⅢB 1髋,ⅢC 5髋;Ⅳ期9髋。6例X线片提示髋关节脂肪垫膨隆或软组织肿胀。髂腰肌滑囊炎CT表现为髂腰肌内呈现确切的低密度囊状扩张,密度均匀,CT值12.7~41.2 Hu的液性内容,囊壁薄(<2 mm)。12例位于髂腰肌(腱)的内侧,呈圆形或卵圆形,在股骨头下方层面可呈倒置水滴形。其中3例CT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6例MRI检查髂腰肌囊状扩张,T1WI呈低信号,T2WI呈水样高信号,抑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MRI显示其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清晰,清楚显示髂腰肌滑囊与髋关节积液的交通口。8例术中切开髋关节囊抽出积液时,均同时吸出髂腰肌滑囊内的积液,提示两者相通。结论在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同时,不应忽略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改变,诊断并发髂腰肌滑囊炎,以确定其总体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髂腰囊炎 髂腰囊扩张 影像特征
下载PDF
针刀松解术联合封闭治疗腘肌滑囊炎临床观察
10
作者 林留洋 潘贵春 +5 位作者 高翔 李俊海 宋康康 杜顺杰 周婧 朱光全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7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术联合封闭治疗腘肌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腘肌滑囊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术联合封闭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治疗,2组均治疗1次。治疗后2周、3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定治疗...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术联合封闭治疗腘肌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腘肌滑囊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术联合封闭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治疗,2组均治疗1次。治疗后2周、3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定治疗前、治疗后2周、3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2周,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3月,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3月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联合封闭治疗腘肌滑囊炎疗效肯定,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疗效更加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炎 针刀松解术 封闭治疗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三角肌滑囊炎46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红兵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三角囊炎 小针刀
下载PDF
生肌珍滑散中钙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佳举 刘镜联 +2 位作者 叶锦雄 蒋永和 覃文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17期35-35,共1页
目的:建立生肌珍滑散钙的含量测定方法,控制制剂质量。方法:采用EDTA(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法对钙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生肌珍滑散中钙的含量是275.16mg.g-1,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为0.34%(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 目的:建立生肌珍滑散钙的含量测定方法,控制制剂质量。方法:采用EDTA(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法对钙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生肌珍滑散中钙的含量是275.16mg.g-1,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为0.34%(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生肌珍滑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髂腰肌滑囊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13
作者 邹德生 高巍巍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2期365-367,共3页
髂腰肌滑囊炎(IB)是一种髋部疼痛不常见的原因之一,常因滑囊受到过度摩擦或压迫形成滑囊炎。目前,该病在国内外文献中报导较少,病因、病机尚不明确,西医主要是局部的封闭治疗,缺少安全性及准确性,而中药结合超声引导下的中医水针刀治疗... 髂腰肌滑囊炎(IB)是一种髋部疼痛不常见的原因之一,常因滑囊受到过度摩擦或压迫形成滑囊炎。目前,该病在国内外文献中报导较少,病因、病机尚不明确,西医主要是局部的封闭治疗,缺少安全性及准确性,而中药结合超声引导下的中医水针刀治疗具有优越性。本文回顾近年来髂腰肌滑囊炎中医、西医的国内外文献,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4个方面内容进行综述,并将中西医有机结合治疗该病的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囊炎 中西医临床研究 综述
下载PDF
风湿性关节炎肺栓塞的突然死亡——髂腰肌滑囊炎的致死性并发症
14
作者 高欣 《世界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过去未曾有过髂腰肌滑囊炎并发栓塞引起突然死亡的报告。本病例为一位48岁女患,血清学阳性风湿性关节炎,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已发现她有股骨静脉完全闭塞,继发于髂腰肌炎和肿胀,她突然死亡。尸体解剖发现一大块肺栓塞,被认... 过去未曾有过髂腰肌滑囊炎并发栓塞引起突然死亡的报告。本病例为一位48岁女患,血清学阳性风湿性关节炎,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已发现她有股骨静脉完全闭塞,继发于髂腰肌炎和肿胀,她突然死亡。尸体解剖发现一大块肺栓塞,被认定为死亡原因。本例报告将增强对风湿性关节炎伴发髂腰肌滑囊炎及其潜在危险的警惕。早期和积极采取文中述及的办法,可能预防这种致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关节炎 肺栓塞 突然死亡 髂腰囊炎 致死性 并发症
下载PDF
髋关节周围滑囊炎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友平 王汝龄 +3 位作者 沈钧康 钱铭辉 王继民 周明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686-688,691,共4页
目的 研究髋关节周围滑囊炎的MR表现,探讨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髋关节周围滑囊炎MR资料,患者包括男性8例和女性7例,年龄为43~70岁,平均58岁,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R平扫和增强扫描.MRI资料... 目的 研究髋关节周围滑囊炎的MR表现,探讨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髋关节周围滑囊炎MR资料,患者包括男性8例和女性7例,年龄为43~70岁,平均58岁,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R平扫和增强扫描.MRI资料由2名放射科医师阅片并取得一致性意见,对病变的部位、大小及内在特征作出评价.结果 15例病灶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囊性占位.囊内信号特点:在T1加权像,与邻近肌肉相比,表现为低信号;所有15例在T2加权像上都呈极高信号,10例信号均匀.5例信号不均匀:囊壁信号特点:在T1加权及T2加极像上囊壁均显示不清;其中4例有分隔,11例无分隔.DWI图信号很低,ADC图明显高信号,ADC值极高,平均ADC值为2.98×10-3mm2/s;增强扫描示囊内无强化,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且厚薄不均.结论 髋关节周围滑囊炎MR表现有特征性,包括特定部位、在T2WI呈明显高信号等,依据典型MR表现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耻囊炎 坐骨囊炎 大转子囊炎
下载PDF
坐骨结节滑膜炎八例报告
16
作者 黄生 罗少雄 《右江医学》 2002年第6期501-501,共1页
关键词 手术治疗 坐骨-臀 坐骨结节膜炎
下载PDF
氯胺酮雾化吸入对于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3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海霞 朱敏敏 +1 位作者 周钦海 傅诚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雾化吸入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影响。方法:雄性无特殊病原体(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哮喘模型组(A组)、0.1g/L地塞米松组(D组)及25g/L、50g/L的氯胺酮预处理组(K1和K2组)。... 目的:观察氯胺酮雾化吸入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影响。方法:雄性无特殊病原体(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哮喘模型组(A组)、0.1g/L地塞米松组(D组)及25g/L、50g/L的氯胺酮预处理组(K1和K2组)。A组用鸡卵清蛋白(OVA)吸附氢氧化铝佐剂辅以灭活的百日咳杆菌菌苗注射致敏2次,第2次致敏1周后雾化吸入OVA激发,D组,K1组和K2组用同样的方法致敏,只是在每次激发前给于地塞米松或氯胺酮预处理。C组分别在相同时间注射和吸入生理盐水。所有的大鼠在最后1次激发后24h检测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3浓度(ELISA法)。结果:无论在血清或BALF中A组的IL-13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D组,K1组和K2组的两种IL-13的浓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1或P<0.05),各组分别与C组相应的值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相对应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浓度的氯胺酮雾化吸入均可以降低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3的浓度,提示临床应用中不必追求较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3 哮喘 滑肌滑肌 氯胺酮
下载PDF
在动态旋转系统中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程光存 严中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索在动态旋转系统中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将新型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丁酸酯(PHB)做成多孔状PHB+胶原包埋管形支架。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分别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 目的探索在动态旋转系统中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将新型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丁酸酯(PHB)做成多孔状PHB+胶原包埋管形支架。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分别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的混合细胞悬液接种于胶原包埋的PHB内腔面,采用动态旋转系统下培养3周,行大体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动态旋转系统中构建的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在细胞结构上形成均匀血管组织。结论在动态旋转系统下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是可行的,为下一步行混合种植后行组织工程化血管移植试验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聚羟基丁酸酯 血管 内皮 血管平 滑肌
下载PDF
健脾补肾、和解泄浊法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福荣 于俊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7期849-851,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排毒合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后大鼠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ColⅣ)表达的影响及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UUO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 目的观察补肾排毒合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后大鼠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ColⅣ)表达的影响及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UUO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UUO)和补肾排毒合剂治疗组(REM),每组分别于造模后3、10、20、30d各处死4只,取左肾组织行HE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以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中α-SMA、ColⅣ。结果与UUO组比较,REM组大鼠肾间质病变程度明显减轻,α-SMA、ColⅣ在肾间质中的表达也有明显降低。结论补肾排毒合剂可通过降低α-SMA、ColⅣ的表达,减少肾间质细胞外基质合成,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平白滑肌动蛋 肾间质纤维化 Ⅳ型胶原 补肾排毒合剂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mooth Muscle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Rat Ductus Deferens
20
作者 聂红 尹震 +3 位作者 林倩旋 冯雪莹 张建宇 李孔燕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3-636,共4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method of isolating and culturing smooth muscle cells from the ductus deferens of rats. Smooth muscle cells were prepared from ductus deferens by explanting technique after di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method of isolating and culturing smooth muscle cells from the ductus deferens of rats. Smooth muscle cells were prepared from ductus deferens by explanting technique after dissection of adventitia and intimae, and cultured in vitro.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mooth muscle cells were verified by using anti u-smooth muscle actin (a-SMA) immunohistochemistry studies.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the cells are multi-morphous, showing long fusiform or star shapes. The apophysis of cells contacted and coalesced to each other, in some regions the cells overlapped in multilayer, while in the other regions they formed monolayer that fluctuated and showed a "peak-valley" shape. They presented a positive reaction through immunohistochemistry studies. The purity of the cells was more than 99% through this method. The culturing of smooth muscle cells by explanting technique is simple and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tus deferens smooth muscle cells Cell culture RA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