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宁盆地浅层滑脱面与地震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军龙 田勤俭 +2 位作者 李智敏 任治坤 郝凯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20,共7页
滑脱面空间特征的研究可以反映次级浅断裂与区域深断裂之间的构造关系,在西宁盆地中,第三纪地层在NNE向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沿近NW向发生弯曲褶皱变形。利用平衡剖面方法,通过对垂直构造走向的一条剖面进行反演,得到西宁盆地的滑... 滑脱面空间特征的研究可以反映次级浅断裂与区域深断裂之间的构造关系,在西宁盆地中,第三纪地层在NNE向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沿近NW向发生弯曲褶皱变形。利用平衡剖面方法,通过对垂直构造走向的一条剖面进行反演,得到西宁盆地的滑脱面深度在4~5km,并向南倾,与物探资料得到的盆地沉积盖层的底界位置和形态基本相同。因此得出盆地沉积盖层的变形方式以柔皱褶曲为主,并沿沉积盖层底界进行滑脱。同时根据区域地震背景分析,认为在西宁盆地浅滑脱的结构面不具备强震的发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滑脱面 平衡剖 次级断裂
下载PDF
淮南推覆构造原地系统前期断裂对前缘主滑脱面的影响
2
作者 郑步连 《徐煤科技》 1997年第1期31-32,共2页
通过勘探地质成果的分析,阐述了在淮南颖凤区推覆构造形成过程原地系统的期断裂二次活动对前缘主滑脱面及煤系地层保存的影响.
关键词 推覆构造 滑脱面 断裂 纱地层 煤矿床
下载PDF
湖南桑植—石门复向斜走廊剖面构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郭建华 朱美衡 +3 位作者 刘辰生 刘学锋 张或丹 王明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5-222,共8页
为了查明桑植—石门复向斜的地表、地下构造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采取了详细的地表走廊剖面的测量,以及结合地震勘探资料和大地电磁测深(MT)资料的综合解释。桑植—石门复向斜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次一级的构造带,从北向南依此是:堰塘湾... 为了查明桑植—石门复向斜的地表、地下构造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采取了详细的地表走廊剖面的测量,以及结合地震勘探资料和大地电磁测深(MT)资料的综合解释。桑植—石门复向斜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次一级的构造带,从北向南依此是:堰塘湾构造带、四望山构造带、江垭构造带及教子垭构造带。江垭构造带和教子垭构造带的地面构造特征与地下构造特征具有一致性,基本上为构造简单的北倾斜坡;而四望山构造带的地面构造特征与地下构造特征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性。这种变形特征可解释为沿盖层间滑脱面的逆冲,以及断弯背斜的形成,上覆构造层中的褶皱向下消失在滑脱面上,形成所谓的“无根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植-石门复向斜 构造样式 构造滑脱面 变形机制
下载PDF
应县~淄博剖面重力、地震测深联合解释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昌铨 方盛明 李长法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7-374,共8页
利用应县~淄博地震测深解释的二维速度结构,并将速度值转换为密度值,提供初始基本模型。运用任意多边形截面的块状二度体模型计算重力异常值,反演二维块状密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上、中地壳之间的滑脱面是一较明显的密度界面;下... 利用应县~淄博地震测深解释的二维速度结构,并将速度值转换为密度值,提供初始基本模型。运用任意多边形截面的块状二度体模型计算重力异常值,反演二维块状密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上、中地壳之间的滑脱面是一较明显的密度界面;下地壳底部的强速度梯度层──壳幔过渡带是一高密度层;五台山下部中、下地壳内的低速度块体是低密度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重力勘探 地震测深 滑脱面 数据解释
下载PDF
计算伸展断层底界面深度的作图法简介 被引量:3
5
作者 燕守勋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3-87,共5页
本文简介了计算正断层底界滑脱面深度的3种几何作图法。其中,M.W.Kilsdonk(1989)在Davison(1985)方法基础上作出的修正方法,简便且较准确。运用这种方法计算的鲁西地区深层次滑脱面深度与壳内低速层深度吻合。
关键词 断层 滑脱面 深度 伸展构造 作图法
下载PDF
三门峡断陷盆地及邻区深部结构及成因——来自深地震反射与大地电磁测深的证据
6
作者 何发岐 於文辉 +3 位作者 马超 张世晖 黎小伟 刘德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8-1100,共13页
近年来,围绕三门峡断陷盆地中的油气、地热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因机制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并利用高精度深反射地震剖面、大地电磁(MT)、重磁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三... 近年来,围绕三门峡断陷盆地中的油气、地热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因机制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并利用高精度深反射地震剖面、大地电磁(MT)、重磁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三门峡盆地进行综合研究。发现三门峡盆地主要由东、西2个负花状构造构成,西花状构造体大于东花状构造体;盆地东部边缘以观音堂隆起与洛阳凹陷相邻,观音堂隆起发育有壳内透镜状低速体,其东、西两侧均发育有规模较大的隐伏逆断层。研究区内莫霍面为大约5 km厚度滑脱层,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蚯蚓状反射特征,指示滑脱层为西向运动。莫霍面滑脱层上部与下部新发现多条弧形断层。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表明,莫霍面滑脱层的解耦作用是三门峡断陷盆地花状构造形成的主因;在不同时空构造力系作用下,形成研究区新生代全地壳旋转花状构造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断陷盆地 高精度深反射地震剖 大地电磁 负花状构造 莫霍滑脱 弧形断层
下载PDF
湖南煤田滑脱构造特征及找煤方向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伍意德 《国土资源导刊》 2006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滑脱构造研究在寻找隐伏区煤炭资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认识湖南煤田滑脱构造上覆滑动系统、滑脱面(带)和下伏系统的特征,把工作重点放在寻找下伏系统的煤炭资源,是今后煤田地质勘查方向。
关键词 滑脱构造 上覆滑动系统 滑脱面(带) 下伏系统
下载PDF
湘中地区测水组顺层滑脱构造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国清 胡希颖 《国土资源导刊》 2007年第2期42-44,共3页
通过对顺层滑脱构造的研究,揭示了湘中测水组主要可采煤层煤厚、煤质的变化原因,建立了先期顺层滑脱构造、叠加顺层滑脱构造等概念,对于顺层滑脱构造成因、滑移距及滑移方式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滑脱面 先期顺层滑脱构造 叠加顺层滑脱构造 混杂体
下载PDF
浅论隐伏煤田滑脱构造研究方法
9
作者 宁良云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13年第10期45-45,共1页
滑脱构造是指地质体沿近水平的断层面(滑脱带)运动所形成的构造组合,基本要素包括上覆系统、滑脱面f带)和下伏系统。滑脱构造是一个纯描述性的术语,强调滑脱面上、下变形的独立性,无严格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意义。因此,挤压环境中... 滑脱构造是指地质体沿近水平的断层面(滑脱带)运动所形成的构造组合,基本要素包括上覆系统、滑脱面f带)和下伏系统。滑脱构造是一个纯描述性的术语,强调滑脱面上、下变形的独立性,无严格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意义。因此,挤压环境中由下而上运动造成地层缩短效应的推覆和伸展环境中由上而下运动造成地层伸长效应的滑覆,均属于滑脱构造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构造 隐伏煤田 动力学意义 运动学 构造组合 滑脱面 断层 近水平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东区古近纪挤压-伸展变形模式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福国 张向涛 +4 位作者 梅廉夫 颜晖 柳保军 张忠涛 刘军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6-252,共7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东区是白云凹陷2个有利成藏区之一,目前勘探正面临转向古近系深层的阶段,急需重新认识深层洼陷结构构造。为了解决珠江口盆地白云东区古近系深层缓坡带砂岩变少,与伸展型半地堑储层发育模式矛盾的问题,利用改善深层成像... 珠江口盆地白云东区是白云凹陷2个有利成藏区之一,目前勘探正面临转向古近系深层的阶段,急需重新认识深层洼陷结构构造。为了解决珠江口盆地白云东区古近系深层缓坡带砂岩变少,与伸展型半地堑储层发育模式矛盾的问题,利用改善深层成像的重处理三维深度域地震资料及钻井数据进行综合解释,开展了白云东区古近系及基底之下滑脱面全三维构造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按动力学机制对盆地演化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构造层序由一个被动裂陷旋回,修改为被动裂陷-主动裂陷-被动裂陷3个旋回;构造幕由3分细化为6个幕次,即由断陷幕-断坳转换幕-坳陷幕细化为裂陷两幕-褶皱两幕-裂陷萎缩幕-漂移幕,细分方案更好地反映了地层变形规律。地层变形方式表现为基底呈东西向挤压构造,盖层为南北向伸展构造。伸展构造发育过程中,主动裂陷旋回参与的基底盖层脱耦变形的新模式协调了白云东区古近纪构造-沉积响应,补充了主动裂陷阶段盆地充填富泥旋回的认识,挤压-伸展同步变形模式丰富了南海盆地空间演化模式,支持了白云凹陷深层新领域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伸展变形 滑脱面 构造演化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地区秋里塔格构造带地层结构及其对构造变形的制约 被引量:31
11
作者 苗继军 贾承造 +3 位作者 王招明 齐英敏 张君峰 赵恩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8-569,共12页
本文利用露头、钻井、航空照片和地震反射等资料,通过地层对比与构造分析等综合研究手段,分段解剖了秋里塔格构造带地层结构与构造变形特征,进而探讨了地层结构对构造变形和油气成藏的影响。秋里塔格构造带东、西地层结构有显著差异,发... 本文利用露头、钻井、航空照片和地震反射等资料,通过地层对比与构造分析等综合研究手段,分段解剖了秋里塔格构造带地层结构与构造变形特征,进而探讨了地层结构对构造变形和油气成藏的影响。秋里塔格构造带东、西地层结构有显著差异,发育几套非能干层,如膏盐岩和煤系等塑性地层,其发育层位和展布范围侧向变化迅速,形成多个滑脱面,将中新生代变形地层分为深、浅两套变形序列。受滑脱面侧向变化的控制,深、浅变形序列卷入地层及其构造样式和类型发生相应的转变。此外,受不同的地层结构和构造演化背景的控制,该带东、西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油气成藏类型,即近源垂向运移型和远源侧向运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结构 滑脱面 变形序列 油气成藏 秋里塔格构造带 塔里木库车地区
下载PDF
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13
12
作者 彭美丽 易金 +5 位作者 姚蓉 吴川 朱江建 王岳军 孙珍 林舸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8-206,共9页
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研究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变形特征、变形过程和力学机制。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物理模拟实验再现了多层推滑构造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论证了岩石能干性差异和岩系能干性结构对变形产生的影响。在挤压应... 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研究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变形特征、变形过程和力学机制。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物理模拟实验再现了多层推滑构造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论证了岩石能干性差异和岩系能干性结构对变形产生的影响。在挤压应力背景下,岩石发生逆冲推覆,能干性层在非能干性层上滑脱、变形,形成断坪-断坡逆冲推覆变形构造。由于非能干性层易发生塑性流变,具有很好的调节变形的作用,使得滑脱面上下的能干性层的变形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实验 多层推滑构造系 滑脱面 华南
下载PDF
桐柏杂岩南北边界剪切带的对比以及对桐柏造山带构造格局的制约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海龙 宋传中 +5 位作者 韩建军 任升莲 李加好 张妍 王微 杨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3-836,共24页
桐柏杂岩的南北边界的剪切带分别是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和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这两条韧性剪切带内都发育杆状构造,且杆状构造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一种特殊的滑脱面结合。由于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相对于殷店-马垅剪切带位... 桐柏杂岩的南北边界的剪切带分别是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和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这两条韧性剪切带内都发育杆状构造,且杆状构造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一种特殊的滑脱面结合。由于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相对于殷店-马垅剪切带位置明显更靠近商丹断裂带,早期商丹断裂带的活动在岩石中留下的变形痕迹导致了后期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程度要略强于殷店-马垅剪切带。这两条剪切带都是以简单剪切为主的剪切带,变质条件也相似,都属于角闪岩相变质,处于中-下地壳流变层位置。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的活动年龄为171~142Ma,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的活动年龄为164~137Ma,两条剪切带的主活动期都在中-晚侏罗世,在早白垩世随着岩浆活动的峰期到来慢慢减弱停止。桐柏造山带在印支晚期碰撞挤压背景下的向东挤出不是一个整体的挤出,而是有层次的差异挤出,挤出的同时层与层之间会发生滑动,滑脱面类似滑动的润滑剂,酷似"管状流动"的构造。在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和殷店-马垅韧性剪切带的牵引作用下,整个桐柏造山带由西向东发生管状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造山带 韧性剪切带 圈层结构 滑脱面 管状流动
下载PDF
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的变质变形分析及归属讨论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海龙 宋传中 +4 位作者 李加好 任升莲 张妍 王微 杨帆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7-362,共16页
秦岭—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压—超高压构造带。通过对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的观察分析得知,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是一条左旋平移性质的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内多发育杆状构造,且杆状构造具有圈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一种特... 秦岭—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压—超高压构造带。通过对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的观察分析得知,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是一条左旋平移性质的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内多发育杆状构造,且杆状构造具有圈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一种特殊的滑脱面结合。经过镜下分析测量得知,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的有限应变测量值R_(xz)在1.80~2.04之间,平均值为1.95,涡度值W_k在0.82~0.90之间,平均值为0.86,均大于0.75,说明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是一条以简单剪切为主,纯剪切为辅的韧性剪切带,反映出此剪切带不是单纯的造山带挤压形成,还受到平行于造山带方向的剪切作用,可能与造山带碰撞后的折返机制有关。通过石英和长石的动态重结晶以及角闪石全Al压力计、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和黑云母中Ti温度计可以得知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的形成条件约为t=560~684℃,P=0.6~0.9 GPa,属于高角闪岩相,处于中地壳流变层位置。通过与商丹断裂带(商南—丹凤断裂带)以及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对比可以知道,桐柏杂岩北界剪切带可能对应晓天—磨子潭剪切带的西延部分,而不是商丹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杂岩 韧性剪切带 圈层结构 滑脱面 有限应变 涡度
下载PDF
安徽下扬子区北缘薄皮构造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开均 施央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468-476,共9页
安徽下扬子区北缘薄皮构造之表层构造丰富、典型;受基底与盖层间的韧性滑脱面及下志留统高家边页岩韧——脆性滑脱面的联合控制,薄皮构造呈往南东变浅的楔形。薄皮构造以单剪方式往南东运动,缩短量达94km,缩短率约63.4%;起因于印支运... 安徽下扬子区北缘薄皮构造之表层构造丰富、典型;受基底与盖层间的韧性滑脱面及下志留统高家边页岩韧——脆性滑脱面的联合控制,薄皮构造呈往南东变浅的楔形。薄皮构造以单剪方式往南东运动,缩短量达94km,缩短率约63.4%;起因于印支运动晚期至燕山运动早期扬子板块对华北板块的左行斜向陆——陆碰撞所产生的拆离,先存生长正断层及板块边界的陆缘性质决定了其内部层块格局。薄皮构造的突发隆起带及韧性滑脱面分别是寻找油气和金的有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结构 滑脱面 大地构造学 褶皱
下载PDF
华北地区深、浅部应力状态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海华 刘树文 +1 位作者 侯建军 常祖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9-76,共8页
在分析和评价各种应力资料的基础上 ,从三维空间分析应力图象的差异性 ,并从边界条件和岩石圈介质的不均一性出发 ,提出华北地块构造应力双层模式。然后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模拟 ,计算结果与实际资料相当吻合 ,即以 10km左右深度的滑脱... 在分析和评价各种应力资料的基础上 ,从三维空间分析应力图象的差异性 ,并从边界条件和岩石圈介质的不均一性出发 ,提出华北地块构造应力双层模式。然后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模拟 ,计算结果与实际资料相当吻合 ,即以 10km左右深度的滑脱面为分界 ,其下存在一个比较一致的以近水平的北东 北东东的最大主压应力为特征的挤压应力场 ,而滑脱面之上的浅部地块内主应力方向的一致性很差 ,总体上反映出多方向伸展的格局。计算得到的剪应力分布有助于对大震震源位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应力状态 滑脱面 华北地块 构造成困
下载PDF
西藏中部申扎—定结地堑系北段中新世以来构造地貌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攀新 任金卫 +1 位作者 陈正位 张俊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9,共9页
利用ETM遥感影像与30m分辨率的ASTERDEM数据,构建申扎—定结地堑系北段遥感影像三维数字高程模型,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果,对地堑系地貌特征进行总体分析。并根据对主要断裂的产状和活动性野外调查与活动断裂展布的遥感解译结果,认为... 利用ETM遥感影像与30m分辨率的ASTERDEM数据,构建申扎—定结地堑系北段遥感影像三维数字高程模型,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果,对地堑系地貌特征进行总体分析。并根据对主要断裂的产状和活动性野外调查与活动断裂展布的遥感解译结果,认为地堑系由一条东倾的铲式主要断裂和一系列同倾向和反倾向的次级断裂组成的半地堑构造。基于半地堑系模式,将地堑系简化成书斜式模型,根据地堑的沉降量和地堑宽度值,计算地堑系的滑脱面深度在3.6~9.7km之间,因此地堑中地震震源深度也多集中于滑脱面附近。最后探讨地堑的形成机制,表明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下,高原上地壳与下地壳发生应力解耦,上地壳在重力作用下,向南向东发生滑脱,形成东倾的半地堑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扎—定结地堑系 构造模式 断裂活动性 滑脱面深度
下载PDF
江苏茅山构造──滑覆反序叠置造山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学思 胡连英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0-285,共6页
茅山构造包括茅山薄皮山脉、茅东断裂、茅东伸展盆地。茅山山脉是由3个异地岩片(S—D,C—P_1、P2—T_1)沿其底部S_1、C_1、P_23个滑脱面F_1、F_2、F_3,依次滑覆反序叠置造山(S—D∥C—P_1∥P_2—T_1∥J_3—K_1)。
关键词 滑覆 反序叠置造山 茅山构造 江苏 滑脱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质构造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8
19
作者 何天翼 刘弢 李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65-68,共4页
本文通过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西缘以中宁—中卫走滑断裂带为界,可分为南北两大构造体系:北部为基底卷入的冲断体系,南部为盖层滑脱的逆冲推覆体系。北部冲断和南部推覆体系构造线方向均呈反“S”型。在中宁—马家滩北、横山堡南... 本文通过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西缘以中宁—中卫走滑断裂带为界,可分为南北两大构造体系:北部为基底卷入的冲断体系,南部为盖层滑脱的逆冲推覆体系。北部冲断和南部推覆体系构造线方向均呈反“S”型。在中宁—马家滩北、横山堡南—带存在的转换带,是燕山期南部逆冲推覆体系右旋扭动、北部冲断体系左旋扭动的结果。南部逆冲推覆体系具有双层地质结构,以石炭—二叠系煤层为滑脱面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上构造层发育中新生代的表皮褶皱,构造变形强烈,断裂和局部构造圈闭发育,具备形成油藏的生储盖组合;下构造层发育逆冲推覆体下盘古生界构造,断裂不发育,褶皱一般比较宽缓,是受被动挤压形成的原地隆起,具备形成气藏的生储盖组合。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该区的勘探有利区带及勘探方向,希望能对类似盆地的勘探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带 冲断体系 逆冲推覆体系 薄皮构造 滑脱面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塘西北反冲断层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书平 云金表 +3 位作者 刘志娜 刘士林 李伟 季弘莹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3期127-131,共5页
前陆褶皱带反向冲断作用的形成机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塔里木盆地塘西北构造带发育很好的反冲断层,给这种构造形成机理的探讨提供了很好的实例。地震资料显示,塘西北构造带发育多排逆冲断层及相关构造,逆冲断层倾向北西,向造山带... 前陆褶皱带反向冲断作用的形成机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塔里木盆地塘西北构造带发育很好的反冲断层,给这种构造形成机理的探讨提供了很好的实例。地震资料显示,塘西北构造带发育多排逆冲断层及相关构造,逆冲断层倾向北西,向造山带方向即南东向逆冲,断层形成时间为奥陶纪晚期,受阿尔金造山带或西昆仑造山带的影响,是一组典型的反冲断层。地质分析及离散元颗粒流模型计算证明,反冲断层形成的可能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寒武系底部膏盐层滑脱面的存在;二是与阿尔金断裂带相关,塘南古隆起对塘北构造区的不均匀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冲断层 滑脱面 差异挤压 机制 离散元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