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气门汽油机缸内滚流运动的LDA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书亮 李玉峰 +2 位作者 史绍熙 许振忠 李康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3-409,共7页
4气门汽油机是车用汽油机主要的发展方向,其缸内空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滚流,与传统2气门发动机缸内的涡流运动不同。本文用LDA在一台单缸4气门汽油机上测量了缸内滚流运动,并借助于多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滚流的形成和演变規律,研究了规... 4气门汽油机是车用汽油机主要的发展方向,其缸内空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滚流,与传统2气门发动机缸内的涡流运动不同。本文用LDA在一台单缸4气门汽油机上测量了缸内滚流运动,并借助于多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滚流的形成和演变規律,研究了规律的湍流特征。研究指出,滚流形成于压缩过程初期,以后随活塞运动得以维持和发展,它在压缩末期衰减、畸变和破碎,使燃烧室内湍流强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滚流运动 湍流 激光多普勒测速
下载PDF
4气门发动机单气门工作时缸内滚流运动的稳态测量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瑞林 刘志刚 +2 位作者 刘伍权 刘宏威 蒋谢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5-409,共5页
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用叶片风速仪测量了 4气门发动机单气门工作时缸内的滚流运动 ,确定了最大滚流矢量的位置 ;用热线风速仪研究了缸内滚流的形成过程 ,发现滚流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随气门升程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形成的“滚流”并非纯粹... 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用叶片风速仪测量了 4气门发动机单气门工作时缸内的滚流运动 ,确定了最大滚流矢量的位置 ;用热线风速仪研究了缸内滚流的形成过程 ,发现滚流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随气门升程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形成的“滚流”并非纯粹的滚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流气道试验台 热线风速仪 滚流运动 稳态测量 汽车 燃烧 斜轴涡流 气门发动机 单气门工作
下载PDF
四气门汽油机中滚流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书亮 孙晓燕 +2 位作者 史绍熙 冯明志 李康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四气门汽油机中空气运动以滚流为主,滚流有助于改善燃烧过程.本文用ALE方法进行了四气门汽油机中滚流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展示了在滚流缸内三维空间中形成及演变过程,及其湍动能场的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两者... 四气门汽油机中空气运动以滚流为主,滚流有助于改善燃烧过程.本文用ALE方法进行了四气门汽油机中滚流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展示了在滚流缸内三维空间中形成及演变过程,及其湍动能场的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门汽油机 滚流运动 三维数值模拟 ALE方法
下载PDF
用PIV方法研究四气门汽油机缸内滚流运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健 刘德新 +2 位作者 刘书亮 冯洪庆 胡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33-437,共5页
选取一台Cagiva350单缸四气门汽油机作为试验样机,重新设计了具有透明活塞顶和透明缸套的加长部分,并使之与丰田8A汽油机的基本参数接近,以二氧化钛为示踪粒子,采用激光粒子图像速度法(PIV)研究了该样机在进气和压缩冲程缸内滚流流场的... 选取一台Cagiva350单缸四气门汽油机作为试验样机,重新设计了具有透明活塞顶和透明缸套的加长部分,并使之与丰田8A汽油机的基本参数接近,以二氧化钛为示踪粒子,采用激光粒子图像速度法(PIV)研究了该样机在进气和压缩冲程缸内滚流流场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滚流在进气过程中开始形成,逐渐演变成与缸径同大的大尺度旋涡,并在实验所能实测的曲轴转角范围内一直保持,在60°CABTDC时旋涡发生严重畸变,但仍未破碎为小尺度的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门汽油机 滚流运动 粒子图像测速法(PIV)
下载PDF
内燃机缸内滚流运动的稳态测量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瑞林 刘伍权 +3 位作者 吴良勤 李树珉 王永德 赵传利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1-404,共4页
设计了一套内置式滚流测量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对CA1102 发动机的4种缸盖进行了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缸盖产生的缸内滚流运动旋转矢量方向不同,这将影响到火花塞、喷油器位置方向的确定;斜气道较水平气道具有更强的... 设计了一套内置式滚流测量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对CA1102 发动机的4种缸盖进行了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缸盖产生的缸内滚流运动旋转矢量方向不同,这将影响到火花塞、喷油器位置方向的确定;斜气道较水平气道具有更强的产生缸内滚流运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流运动 滚流测量装置 内燃机 缸内流动
下载PDF
四气门汽油机缸内滚流运动对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玉峰 刘书亮 +1 位作者 史绍熙 许振忠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124,共4页
The study on in-cylinder tumble motion and its effect on combustion in 4-valve SIengines has recently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area. In this paper, the changes oftumble strength, turbulence intensity and combustio... The study on in-cylinder tumble motion and its effect on combustion in 4-valve SIengines has recently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area. In this paper, the changes oftumble strength, turbulence intensity and combustion process for three different shapes andconfigurations of dual-inlet port were measured in a 4-valve single cylinger SI engine. The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tumble strength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turbulence intensityduring compression process and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in combustion process. Whenone of the two inlet ports closed up at lower engine speed, much higher turbulence intensityand much better combustion are achieved, especially the ability of lean burn is enhanced dueto the combination of stronger tumble and swirl motions in the cylin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门 汽油机 滚流运动 燃烧过程 汽车发动机
下载PDF
用单一循环LDA测量法研究四气门汽油机缸内滚流运动的湍流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史绍熙 刘书亮 +1 位作者 李玉峰 许振忠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0-374,共5页
本研究在一台四气门汽油机上对缸内滚流运动进行了LDA测量,通过改进测试系统提高了数据率,用低通滤波的单一循环分析法计算了湍流结构参数。结果发现,滚流的湍流结构具有尺度大、频率低的特点;滚流运动在压缩末期破碎时,湍流的自... 本研究在一台四气门汽油机上对缸内滚流运动进行了LDA测量,通过改进测试系统提高了数据率,用低通滤波的单一循环分析法计算了湍流结构参数。结果发现,滚流的湍流结构具有尺度大、频率低的特点;滚流运动在压缩末期破碎时,湍流的自相关时间和积分时间尺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A循环分析法 滚流运动 湍流结构 汽油机
下载PDF
四气门汽油机缸内滚流运动的LDA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健 林荣文 +3 位作者 刘德新 刘书亮 胡华 许振忠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0-353,共4页
为了研究丰田 8A汽油机缸内气流运动状况 ,将一台Cagiva3 5 0单缸四气门汽油机重新设计改造成为与之相近的且可以进行激光诊断测试的试验样机 ,选取二氧化钛为示踪粒子 ,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法 (LDA)研究了该样机在进气和压缩冲程缸内流... 为了研究丰田 8A汽油机缸内气流运动状况 ,将一台Cagiva3 5 0单缸四气门汽油机重新设计改造成为与之相近的且可以进行激光诊断测试的试验样机 ,选取二氧化钛为示踪粒子 ,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法 (LDA)研究了该样机在进气和压缩冲程缸内流场的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发现 ,滚流在进气过程中就开始形成 ,并在实验所能实测的曲轴转角范围内一直保持 ,接近上止点时旋涡虽严重畸变 ,但仍未破碎为小尺度的湍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门汽油机 滚流运动 激光多普勒测速法
下载PDF
二气门汽油机缸内滚流运动湍流特性的LDA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书亮 路明 李万众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在一台具有较强滚流比的二气门汽油机上用二维 L D A测量了燃烧室内沿气缸直径方向各测点处气流运动的规律。在考虑压缩过程中缸内滚流运动会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对流场进行的分析表明,压缩过程初期和中期缸内滚流仍存在,只是到了压... 在一台具有较强滚流比的二气门汽油机上用二维 L D A测量了燃烧室内沿气缸直径方向各测点处气流运动的规律。在考虑压缩过程中缸内滚流运动会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对流场进行的分析表明,压缩过程初期和中期缸内滚流仍存在,只是到了压缩末期滚流才畸变破碎。通过相关分析和谱分析,说明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变化复杂。作者建议使用有效平均速度的概念来计算湍流的积分长度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流运动 汽油机 LDA测量 湍流特性
下载PDF
4气门火花点火式车用发动机缸内滚流和涡流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史绍熙 李玉峰 +1 位作者 刘书亮 许振忠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15-221,共7页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4气门火花点火式发动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车用汽油机的发展方向。本文报道了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对一台4气门汽油机以5种不同结构的进气道进行了气道流动特性的试验,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在发动机倒拖工况下...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4气门火花点火式发动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车用汽油机的发展方向。本文报道了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对一台4气门汽油机以5种不同结构的进气道进行了气道流动特性的试验,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在发动机倒拖工况下测量了缸内的空气运动,得到如下结论:4气门汽油机的缸内宏观空气流动主要是绕与气缸中心线垂直方向旋转的滚流运动;高位切向式双进气道可获得较高的滚流速度和平均流量系数,是4气门汽油机理想的进气道结构形式;当关闭其中一个进气道而保持另一进气道正常工作时,缸内空气流动即与较强的涡流合成为斜轴涡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 汽油机 滚流运动 涡流运动 汽车发动机
下载PDF
提高四气门汽油机缸内滚流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玉峰 刘书亮 +3 位作者 史绍熙 孙晓燕 冯明志 许振忠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在四气门汽油机中,运用滚流运动组织快速燃烧过程或混合气分层稀燃过程,都需要提高滚流强度。作者在一台单缸四气门汽油机上,通过 L D A 测量,研究了滚流的形成过程,提出了提高滚流强度的机理,并对进气道结构、燃烧室内进气门... 在四气门汽油机中,运用滚流运动组织快速燃烧过程或混合气分层稀燃过程,都需要提高滚流强度。作者在一台单缸四气门汽油机上,通过 L D A 测量,研究了滚流的形成过程,提出了提高滚流强度的机理,并对进气道结构、燃烧室内进气门出口侧壁屏蔽对滚流运动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滚流形成过程中,缸内首先出现双涡旋结构,以后演变成为单涡旋结构的滚流运动。增加流经排气门侧的进气气流或抑制直接沿进气门侧缸壁流入气缸的气流,都能提高滚流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门 汽油机 滚流运动 测速仪 滚流强度
下载PDF
汽油机气缸中滚动气流运动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书亮 刘珺 +1 位作者 许振忠 宋飞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6-303,共8页
本文通过调整导气屏气阀位置产生大范围变化的缸内气流运动形式。用传统的稳流试验台和作者最近研制的测缸内滚流运动的稳流试验台对各种气流运动形式进行稳流试验,用二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在反拖的发动机气缸内测量缸内紊流运动的发展... 本文通过调整导气屏气阀位置产生大范围变化的缸内气流运动形式。用传统的稳流试验台和作者最近研制的测缸内滚流运动的稳流试验台对各种气流运动形式进行稳流试验,用二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在反拖的发动机气缸内测量缸内紊流运动的发展变化并用着大发动机的性能实验结果来分析各种气流形式的涡流、滚流和紊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气缸中产生较强的横轴涡流即滚动或接近滚动气流运动时,燃烧室内的紊流强度可获得较大的提高,性能也有明显的改善,而传统的立轴涡流对汽油机燃烧室内紊流强度没有明显增加,对发动机的燃烧和性能也不带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滚流运动 发动机性能
下载PDF
四气门汽油机缸内气流运动LDA测量结果的小波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俊峰 许斯都 +1 位作者 李玉峰 刘书亮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主要采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四气门汽油机缸内空气运动的频率结构。在一台四气门汽油机上 ,使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L DA)在倒拖工况下测量了气缸内的滚流运动 ,使用了 MATL AB 5 .1数学工具包中的小波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 主要采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四气门汽油机缸内空气运动的频率结构。在一台四气门汽油机上 ,使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L DA)在倒拖工况下测量了气缸内的滚流运动 ,使用了 MATL AB 5 .1数学工具包中的小波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得到了时域和频域分解速度信息。从这些信息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滚流 (低频湍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门 汽油机 LDA 小波分析 汽缸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滚流运动 湍流
下载PDF
汽油机缸内反滚流辅助气道的流动特性
14
作者 刘德新 冯洪庆 +1 位作者 李万众 李丹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1-414,共4页
为改善汽油机稀燃性能,开发了一种可形成反滚流运动的辅助气道,进行了流动性能的实验研究.稳流实验台测试结果表明,仅采用辅助气道时,无量纲滚流强度最大为0.39,证实了设计的辅助气道具有较强的反滚流能力,有利于汽油机在部分负荷时实... 为改善汽油机稀燃性能,开发了一种可形成反滚流运动的辅助气道,进行了流动性能的实验研究.稳流实验台测试结果表明,仅采用辅助气道时,无量纲滚流强度最大为0.39,证实了设计的辅助气道具有较强的反滚流能力,有利于汽油机在部分负荷时实现稀薄燃烧,改善燃油经济性.增加辅助气道后,流量和流量系数比仅采用主气道时增大10%左右,并可以形成较强的斜轴涡流,有利于改善汽油机全负荷运行时的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流 辅助气道 汽油机 滚流运动 气道 流动特性 缸内 流动性能 流量系数 燃油经济性
下载PDF
可变滚流与二次喷油对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稀燃特性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刘伍权 刘书亮 +1 位作者 李建文 许洪军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0,共4页
本文研究了可变滚流与二次喷油技术对发动机稀燃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三种滚流比情况下,发动机比油耗随二次喷油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说明在缸内只存在滚流运动的情况下,采用较大比例的二次喷油量可以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2)... 本文研究了可变滚流与二次喷油技术对发动机稀燃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三种滚流比情况下,发动机比油耗随二次喷油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说明在缸内只存在滚流运动的情况下,采用较大比例的二次喷油量可以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2)喷油正时明显影响发动机燃油耗,在三种滚流比情况下,最低油耗点所对应的喷油正时按照T1、T2和T3顺序依次提前;负荷较大时,对应的最低油耗点喷油正时也相应有所提前。3)增强进气滚流运动可以改善发动机低速工况条件下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但应避免可变滚流机构对燃油喷注的阻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点燃式发动机 二次喷油 可变滚流 稀燃 燃油经济性 喷油正时 滚流运动 排放特性 工况条件 阻隔作用 滚流 低油耗 比油耗 喷油量 大比例 燃油耗 缸内 进气
下载PDF
涡流运动对稀燃汽油机排放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16
作者 岳东鹏 刘洋 +1 位作者 阎光辉 李志军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2013年第5期17-19,共3页
在一台稀燃汽油机上采用了横向滑片式可变进气涡流发生装置,通过改变阀片的位置实现一定强度的涡流运动。研究了滚流运动和斜轴涡流运动下CO、HC、NO x排放以及燃油经济性随空燃比的变化关系,表明了适度的涡流运动能有效改善稀燃发动机H... 在一台稀燃汽油机上采用了横向滑片式可变进气涡流发生装置,通过改变阀片的位置实现一定强度的涡流运动。研究了滚流运动和斜轴涡流运动下CO、HC、NO x排放以及燃油经济性随空燃比的变化关系,表明了适度的涡流运动能有效改善稀燃发动机HC、NO x的排放和提高其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汽油机 涡流运动 滚流运动 排放性 经济性
下载PDF
燃烧科学与技术2004年(第10卷)总目次
17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Z001-Z003,共3页
关键词 柴油机 压燃发动机 内燃机 热力发动机 均质压燃燃烧 燃烧科学 双燃料 四气门汽油机 废气再循环 排气再循环 滚流运动 万华 排放特性 天然气 混合气体 湍流扩散火焰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发动机 实验研究 目次
下载PDF
Effects of angle of attack on wing rock motion induced by the flows over slender body with low swept wing 被引量:1
18
作者 XU SiWen DENG XueYi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7-74,共8页
The patterns of wing rock motion at 52.5° angle of attack have already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Rong, 2009; Wang, 2010). These pattern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t other angles of attack. This ph... The patterns of wing rock motion at 52.5° angle of attack have already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Rong, 2009; Wang, 2010). These pattern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t other angles of attack. This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angle of attack affects wing rock motion. The present study alm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wing rock motion at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The flow mechanisms of the motion patterns are also revealed, especially the uncommanded lateral motions, including wing rock and lateral deflection, induced by regular asymmetric separated flow from wings at low angles of attack and fore- body asymmetric vortices at angles of attack of 27.5°〈 α 〈 70°. The test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testing Reynolds number, wind tunnel,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test model, are all the same as those used in a previous study at a = 52.5°. Finally, the experimental technique of rotating nose of the model to suppress the wing rock or lateral deflection, which is induced by forebody asymmetric vortex flow, is applied. The uncommanded lateral motions are successfully suppressed by this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mmanded motions forebody asymmetric vortices effect of angle of attack artificial tip perturbation flow control
原文传递
Calculation of natural circulation under heaving motion
19
作者 FENG BeiBei YANG XingTuan JIANG ShengYa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1658-1669,共12页
Wide validation of self-developed program of natural circulation under oceanic conditions has been conducted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f inclination,zero-power condition and hot-state condition.Experiments were... Wide validation of self-developed program of natural circulation under oceanic conditions has been conducted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f inclination,zero-power condition and hot-state condition.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a full-scale,whole parameterization natural circulation loop designed with reference to 5 MW experimental low temperature nuclear heating reactor(NHR)of Tsinghua University.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circulation and parameter effect under heaving mo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program and comparison of heaving,inclination and rolling on natural circulation respectively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mechanism.Results indicate that:(1)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heaving motion on natural circulation was observed,and heaving motion with high level of strength and long cycle would lead to severe flow fluctuation;(2)slight effect was caused by short cycle heaving motion which wa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long cycle heaving motion;(3)comprehensive action of alternating force and flow density distribution would result in natural circulation under heaving motion;(4)most severe accidents maybe result from the long cycle heaving motion rather than inclination and rolling motion.Investigation of influence of heaving motion on natural circulation could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in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nuclear re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circulation oceanic condition NHR nuclear engineer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