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态系统中整肠生菌增殖与滞留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尚勤 周开孝 杨旭东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0-26,共7页
为了探讨整肠生菌在人体内微生态系统中的生长繁殖及滞留动态,采用了几种不同微生态系统接种培养方法,研究了整肠生菌在其中的消长状况。结果表明健康人体内微生态系统中该菌能迅速增殖,菌数为1.49×108~1.83×... 为了探讨整肠生菌在人体内微生态系统中的生长繁殖及滞留动态,采用了几种不同微生态系统接种培养方法,研究了整肠生菌在其中的消长状况。结果表明健康人体内微生态系统中该菌能迅速增殖,菌数为1.49×108~1.83×108/g,并能较长时间定植下来,30d后菌数为1.27×107~1.51×107/g。在病人体内微生态系统中增殖相对较慢些,菌数为1.40×108~1.67×108/g,30d后菌数为1.15×107~1.31×107/g。在人工模拟微生态系统中,pH为5.0~9.0,营养物为食物匀浆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其菌数为3.05×108/mL,3.42×108/mL。按照G=tn,∫NN0dNN=∫t0-Kdt,μ=μmsks+s计算,对数期pH7.5时,μ=0.0265~0.0277,整肠生菌在微生态物系统中的消长与其各因子的关系为生产和应用整肠生菌微生态制剂的生理治疗及其机制等的方面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系统 增殖 整肠生菌 滞留动态
原文传递
疏水缔合聚合物储层动态滞留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渤海A油田油藏条件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强 康晓东 +3 位作者 姜维东 谢坤 卢祥国 郐婧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94,共5页
以A油田储层特征和流体性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体系在储层中动态滞留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动态滞留量与聚合物注入量、注入速度以及聚合物分子间缔合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加,聚合... 以A油田储层特征和流体性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体系在储层中动态滞留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动态滞留量与聚合物注入量、注入速度以及聚合物分子间缔合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加,聚合物分子取向能力增强,得以进入空间尺寸更小的岩心孔隙,疏水缔合聚合物动态滞留量增加,但受配伍性的影响,聚合物分子因捕集作用产生的滞留量占总滞留量的比例随之增加。随着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间缔合作用减弱,聚合物分子聚集体尺寸与岩心孔喉尺寸间的配伍性变好,聚合物分子发生"多分子层"吸附概率也随之降低,二者综合作用造成动态滞留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动态滞留 机理分析 渤海油田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不同缔合能聚合物的吸附滞留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施雷庭 朱诗杰 +2 位作者 叶仲斌 薛新生 赵文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86-1790,共5页
以疏水基含量分别为0.35%和0.2%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和常规线性聚丙烯酰胺为对象,研究聚合物缔合能力对吸附滞留特征的影响。采用浸泡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聚合物在石英砂上的静态吸附特征,并采用流动实验装置测定了浓度为1500mg/L的三种聚合... 以疏水基含量分别为0.35%和0.2%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和常规线性聚丙烯酰胺为对象,研究聚合物缔合能力对吸附滞留特征的影响。采用浸泡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聚合物在石英砂上的静态吸附特征,并采用流动实验装置测定了浓度为1500mg/L的三种聚合物在不同速度下的动态滞留量。结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呈现三段式的静态吸附特征,即先缓慢上升,达到临界缔合浓度后快速上升,最后趋于平稳;缔合能力越强,在临界缔合浓度之后的上升段幅度越大;缔合能力强的聚合物HAWP-0.35能够在3mL/min的注入速度下与HPAM在0.5mL/min具有相当的吸附滞留量,表明缔合能力能够克服注入速度对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动态滞留量的影响,缔合能力越强,吸附滞留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缔合能力 多孔介质 静态吸附 动态滞留
下载PDF
超支化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上的吸附滞留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赖南君 张艳 +2 位作者 赵旭斌 刘艳勤 李屹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0-365,共6页
采用浸泡法研究了以树枝状大分子为中心的驱油用超支化聚合物在石英砂上的静态吸附特征,并结合岩心流动实验装置测量其动态滞留量、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实验中采用淀粉-碘化镉法测定聚合物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驱油用超支化聚合... 采用浸泡法研究了以树枝状大分子为中心的驱油用超支化聚合物在石英砂上的静态吸附特征,并结合岩心流动实验装置测量其动态滞留量、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实验中采用淀粉-碘化镉法测定聚合物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驱油用超支化聚合物溶液的等温吸附曲线呈现三段式的吸附特点,即随聚合物平衡浓度的增大,初始阶段吸附量先增加后平稳,当平衡浓度达到940~960mg·L^-1时,吸附量出现第二次增长,最后趋于稳定;在多孔介质渗透率相近的条件下,聚合物支化程度越大,动态滞留量越大,建立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超支化聚合物 静态吸附 动态滞留 残余阻力系数
下载PDF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吸附滞留特性研究
5
作者 时冠兰 余晓玲 张鑫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1年第4期40-43,共4页
通过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静态吸附可知:VES在不同矿物表面均存在吸附损失,在石英砂表面吸附后黏度损失较小,而在蒙脱土和高岭土表面吸附后黏度损失幅度较大;同时,在不同矿物表面吸附前后的界面张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在石英砂表面吸附后... 通过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静态吸附可知:VES在不同矿物表面均存在吸附损失,在石英砂表面吸附后黏度损失较小,而在蒙脱土和高岭土表面吸附后黏度损失幅度较大;同时,在不同矿物表面吸附前后的界面张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在石英砂表面吸附后,界面张力整体进一步下降或维持同一水平,在蒙脱土和高岭土表面吸附后界面张力增大。由动态滞留研究可知:随温度升高,VES在岩石表面的吸附滞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随注入浓度的增大,注入VES达到稳定后吸附滞留量整体呈增大趋势;随配制水矿化度增大,VES在岩心中的平衡吸附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在较低的注入速度下(小于0.5 cm^(3)/min),VES吸附滞留量随注入速度增加较显著,注入速度进一步增大后吸附滞留量略有下降;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吸附量表现为在较低渗透率(50 mD)时吸附滞留量较小,后急剧增大并保持平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低渗油藏 静态吸附 动态滞留
下载PDF
ASP三元复合体系中各驱油剂在大庆岩心砂上的滞留研究
6
作者 周长静 李华斌 《试采技术》 2006年第3期43-44,49,共3页
选取大庆油层岩心进行岩心流动实验,测定了两种ASP三元复合体系中四种驱油剂在含油、不含油条件下的饱和滞留量和注入0.3PV时的滞留量,得出在含油岩心中,碱、表面活性剂和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滞留量都小于在不含油岩心中的滞留量,表... 选取大庆油层岩心进行岩心流动实验,测定了两种ASP三元复合体系中四种驱油剂在含油、不含油条件下的饱和滞留量和注入0.3PV时的滞留量,得出在含油岩心中,碱、表面活性剂和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滞留量都小于在不含油岩心中的滞留量,表面活性剂和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氢氧化钠体系中的滞留量小于碳酸钠体系中的滞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三元复合驱 驱油剂 表面活性剂 疏水缔合聚合物 动态滞留
下载PDF
大庆萨中二类油层对三元驱油体系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柏林 张莹莹 +2 位作者 代素娟 姜泳 张利利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9,10-11,共8页
通过大庆萨中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分析一、二类油层岩心的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特征,绘制一、二类油层砂的吸附等温线,考察化学剂在天然岩心上动态滞留量,比较一、二类油层的吸附差异;通过单一矿物对三元组分的吸附实验,分析二类... 通过大庆萨中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分析一、二类油层岩心的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特征,绘制一、二类油层砂的吸附等温线,考察化学剂在天然岩心上动态滞留量,比较一、二类油层的吸附差异;通过单一矿物对三元组分的吸附实验,分析二类油层高吸附的原因.结果表明:二类油层的黏土矿物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一类油层的,且绿泥石质量分数较高;二类油层的渗透率约为一类油层的1/3,喉道半径较小.三元驱油体系中3种化学剂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量明显大于骨架矿物的,三元组分的吸附损失主要由黏土矿物引起,其中绿泥石对化学剂的吸附作用较强.3种化学剂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NaOH和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较高,HPAM的饱和吸附量较低;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受岩心性质影响较大.3种化学剂在二类油层岩心的动态滞留量均高于一类油层岩心的,NaOH和表面活性剂的动态滞留量低于静态吸附量,HPAM的动态滞留量大于静态吸附量.该研究结果为复合驱油体系配方优化及矿场试验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三元驱油体系 二类油层 静态吸附 动态滞留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砂上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道山 侯吉瑞 徐瑞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8-361,共4页
实验测定了ASP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田矿场试验区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和油藏岩心内的动态滞留量 ,考察了 3种有机牺牲剂减少吸附量的效能。实验温度 45℃。油砂由岩心制得 ,其岩石和粘土矿物组成已测。当溶液含 12 g/L碱 (NaOH或Na2 CO3 ... 实验测定了ASP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田矿场试验区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和油藏岩心内的动态滞留量 ,考察了 3种有机牺牲剂减少吸附量的效能。实验温度 45℃。油砂由岩心制得 ,其岩石和粘土矿物组成已测。当溶液含 12 g/L碱 (NaOH或Na2 CO3 )、12 0 0mg/LHPAM时 ,表面活性剂ORS41(Witco)和B(Stepan)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均经过最大值 ,出现最大值时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3.1和 2 .1mmol/L ,预吸附牺牲剂生物表面活性剂RH(1.5g/L)、石油羧酸钠 (5g/L)、木质素磺酸钠 (10 g/L)不改变吸附等温线的形状 ,但使表面活性剂吸附最大值降低6 0 %— 30 %。ASP驱油液中 ,两种碱和HPAM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 ,碱耗达到平衡需要 2 0— 30小时 ,NaOH的碱耗约为Na2 CO3 的 2倍 ,HPAM的最大吸附量为 0 .4mg/g油砂。在不使用牺牲剂时 ,表面活性剂、碱 (NaOH)、HPAM在岩心内的滞留量分别为 0 .0 81、0 .2 10、0 .0 5 7mg/ g岩心 (注入 0 .6PVASP驱油液 ,再水驱到 4PV) ,流出液中初见HPAM、NaOH和表面活性剂时的注入量分别为 0 .2、0 .2 3、0 .3PV ,相对浓度达到最大时的注入量分别为 0 .9、0 .9、1.0PV ,各组分在岩心内的相对滞留量大小依次为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 3种牺牲剂降低各组分滞留量的效果 ,在作为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油液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牺牲剂 油藏岩心 静态吸附 动态滞留 大庆油田
下载PDF
黏土矿物含量对表面活性剂动态滞留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国辉 《采油工程》 2014年第3期9-11,共3页
在对某油田一类、二类、三类油层900余块岩心的黏土矿物含量进行统计后发现,这3种油层的黏土矿物含量依次增高。选取这3种油层不同黏土矿物含量的6块岩心进行注表面活性剂动态滞留的实验,实验计算方法采用物质平衡法。实验结果显示:动... 在对某油田一类、二类、三类油层900余块岩心的黏土矿物含量进行统计后发现,这3种油层的黏土矿物含量依次增高。选取这3种油层不同黏土矿物含量的6块岩心进行注表面活性剂动态滞留的实验,实验计算方法采用物质平衡法。实验结果显示:动态滞留量随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岩心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在对低渗透率的三类油层进行化学驱时,表面活性剂在驱替过程中的动态滞留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三类油层 表面活性剂 动态滞留 渗透率
原文传递
砾岩油藏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各组分吸附规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建荣 陈丽华 +4 位作者 霍进 许长福 谭锋奇 程宏杰 张德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2-498,共7页
为揭示二元复合驱体系各组分在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呈复模态的砾岩油藏中的吸附损失,研究了石油磺酸盐(KPS)/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二元体系在克拉玛依油藏砾岩岩心表面的静态吸附和动态滞留规律。结果表明,HPAM和KPS在单矿物和砾... 为揭示二元复合驱体系各组分在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呈复模态的砾岩油藏中的吸附损失,研究了石油磺酸盐(KPS)/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二元体系在克拉玛依油藏砾岩岩心表面的静态吸附和动态滞留规律。结果表明,HPAM和KPS在单矿物和砾岩岩心表面的静态吸附量均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稳定;KPS在各单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大于HPAM;由于物质组成和表面结构的差异,黏土矿物的吸附量高于骨架矿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0.3%KPS+0.18%HPAM)各组分的静态吸附量与矿物活性中心的作用力强弱成正比。由于存在竞争吸附关系,二元复合驱溶液中HPAM与KPS在砾岩岩心表面的静态吸附量均小于单一组分的吸附量。HPAM与KPS在砾岩岩心表面的静态吸附量小于黏土矿物、大于骨架矿物,主要的吸附作用发生在黏土矿物表面。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中HPAM与KPS的动态滞留量与砾岩岩心渗透率呈负相关关系;受岩心比表面积及水对化学剂稀释解吸的影响,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中KPS的动态滞留量低于静态吸附量;受岩心孔隙结构及比表面积的影响,HPAM的动态滞留量小于静态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油藏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静态吸附 动态滞留
下载PDF
渤海SZ 36-1油田注聚井聚合物吸附规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符扬洋 邹剑 +4 位作者 张璐 刘义刚 郭布民 袁征 杨红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2-676,共5页
聚合物在地层孔隙中的吸附滞留会导致岩心渗透率下降甚至出现堵塞,本文针对渤海SZ 36-1油田聚合物驱井用的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建立了聚合物溶液吸光度标准曲线基础上,探究了聚合物浓度、砂砾粒径、剂砂比以及温... 聚合物在地层孔隙中的吸附滞留会导致岩心渗透率下降甚至出现堵塞,本文针对渤海SZ 36-1油田聚合物驱井用的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建立了聚合物溶液吸光度标准曲线基础上,探究了聚合物浓度、砂砾粒径、剂砂比以及温度对其静态吸附的影响规律;通过测试岩心损害率得到聚合物动态滞留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的静态吸附量随注入聚合物浓度的增加,砂砾粒径的减小及剂砂比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逐渐减少;岩心损害率随岩心渗透率的减小而增大,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渗透率为161×10^-3μm^2的岩心经2000 mg/L的AP-P4溶液驱后损害率高达99.58%,说明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在岩心内发生了严重的吸附滞留,造成岩心渗透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疏水缔合聚合物 静态吸附 动态滞留
下载PDF
PAMAN/SDBS二元体系在石英砂上的吸附
12
作者 王星媛 王鹏飞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9期150-150,152,共2页
将PAMAM与SDBS配制成聚表二元体系,采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测量体系动态滞留量、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研究PAMAM吸附滞留对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AMAM具有较高的动态滞留量,能在多孔介质中建立较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 将PAMAM与SDBS配制成聚表二元体系,采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测量体系动态滞留量、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研究PAMAM吸附滞留对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AMAM具有较高的动态滞留量,能在多孔介质中建立较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二元体系 动态滞留 树枝状聚合物 阻力系数 残余阻力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