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3篇文章
< 1 2 2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水泥分解炉中粉料滞留延时的机理及影响滞留比的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述祖 《水泥》 CAS 1998年第6期1-4,共4页
简述了水泥分解炉内粉料(料粉及煤粉)滞留延时的机理,即利用附壁效应或旋风、喷腾效应使粉料在炉内部分循环,及受炉壁阻止而使粉料滞后于气流,从而获得煤粉燃烧及料粉分解所必需的时间。虽然炉内附壁效应,使粉料在炉内分布不均,... 简述了水泥分解炉内粉料(料粉及煤粉)滞留延时的机理,即利用附壁效应或旋风、喷腾效应使粉料在炉内部分循环,及受炉壁阻止而使粉料滞后于气流,从而获得煤粉燃烧及料粉分解所必需的时间。虽然炉内附壁效应,使粉料在炉内分布不均,但附壁效应的滞留延时效果,远比粉料均布效应重要。针对当前预分解窑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滞留比的因素及改进生产技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炉 粉料滞留机理 滞留比 水泥窑外分解
下载PDF
郑州市常绿灌木滞留颗粒物能力及季节差异
2
作者 贺丹 王翼飞 +5 位作者 原江琴 李朝梅 王晨旭 雷雅凯 刘艺平 李永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5,共9页
选取郑州市12种常见常绿阔叶灌木为研究材料,运用3级滤膜法测定叶片对各粒径颗粒物(TSP、PM_(>10)、PM_(10)、PM_(2.5))的滞留量,并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12种灌木的叶表面微形态结构,分析灌木叶片的滞尘能力、滞尘粒... 选取郑州市12种常见常绿阔叶灌木为研究材料,运用3级滤膜法测定叶片对各粒径颗粒物(TSP、PM_(>10)、PM_(10)、PM_(2.5))的滞留量,并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12种灌木的叶表面微形态结构,分析灌木叶片的滞尘能力、滞尘粒度特征及季节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的滞尘能力差异显著(P<0.05),火棘和夹竹桃滞留各粒径颗粒物的能力最强,洒金桃叶珊瑚和南天竹最弱。叶片滞留的颗粒物以PM_(>10)为主,其次为PM_(2.5),PM_(2.5~10)的占比最小,在2.52%~15.36%。2)各植物在滞尘粒度特征和滞尘量方面存在季节差异。植物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量总体呈现冬季大于春、夏、秋三季的规律,但对PM_(>10)、PM_(2.5)和PM_(2.5~10)的质量占比分别在冬春季、夏季和春季最高。3)叶表面微结构观察表明,叶尖和叶尾是滞留颗粒物的重要部位,而微结构如沟槽、凸起、绒毛、簇状结构等微形态结构则增强了植物的滞尘能力。电镜观察发现,有些植物叶表面具有菌丝,相关分析发现蜡质含量越多则菌丝越多,滞尘能力越强。滞尘树种的筛选应该综合考虑滞尘量、滞尘粒度及季节更替等因素,火棘和夹竹桃对各粒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均较强,可以作为郑州市园林绿化中的首选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灌木 滞留能力 粒度 季节差异 叶表微形态
下载PDF
医院急诊抢救患者滞留现状及成因分析
3
作者 陈双龙 谭瑶 +3 位作者 郑高峰 黄月刚 罗鹏 唐晓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4,共5页
目的调查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患者滞留现状并探究其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室抢救的4834例患者的资料,依照急诊滞留时间是否超过6 h分成滞留组和未滞留组。以是否滞留为因变量,以可能导致急诊滞留的因素为自变... 目的调查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患者滞留现状并探究其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室抢救的4834例患者的资料,依照急诊滞留时间是否超过6 h分成滞留组和未滞留组。以是否滞留为因变量,以可能导致急诊滞留的因素为自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急诊滞留的相关因素。结果抢救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的中位数为4.84 h,滞留时间≤6 h有3721例(占76.98%),滞留时间>6 h有1113例(占23.02%);急诊滞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就诊时间、就诊季节、入院方式、涉及2个以上科室、分流去向、治疗依从性(P<0.05)。结论年龄≥41岁、就诊时间为17:00—<次日08:00、就诊季节为冬季、入院方式为自行入院、涉及2个以上科室、分流去向为住院、治疗依从性一般或差的抢救患者易出现急诊滞留情况。故医院急诊科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妥善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急诊滞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滞留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炉缸渣铁滞留量的高炉炉缸活性研究
4
作者 刘彦祥 郭子昱 +4 位作者 焦克新 张建良 徐益军 丁望 杨耀明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针对国内外对炉缸活性表征不明晰的问题,建立以炉缸渣铁滞留量表征炉缸活性的模型,定量分析高炉操作参数对炉缸活性的作用比重,并提出提高炉缸活性的操作手段。结果表明:①渣铁焦物性对渣铁滞留率的影响顺序为:铁水温度>CSR>焦炭... 针对国内外对炉缸活性表征不明晰的问题,建立以炉缸渣铁滞留量表征炉缸活性的模型,定量分析高炉操作参数对炉缸活性的作用比重,并提出提高炉缸活性的操作手段。结果表明:①渣铁焦物性对渣铁滞留率的影响顺序为:铁水温度>CSR>焦炭粒度>CRI>炉渣碱度>镁铝比;②去除滞留率对滞留量的影响,高炉操作参数对渣铁滞留量的影响顺序为:风量>铁口深度>风温>风压>喷煤量>氧气量;③高炉生产中,可采用原燃料粒级及性能管控技术、高风速大动能操作技术、渣铁流动控制技术、渣铁排放管控技术高效调控炉缸活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炉缸活性 渣铁滞留 渣铁滞留 操作参数
下载PDF
某院急诊患者滞留原因分析与对策
5
作者 王彬翀 蒋玉梅 +4 位作者 李红霞 赵旸 陈阿鹏 徐妙 刘正稳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分析某院急诊患者滞留情况,为缓解急诊患者滞留难题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2年1月-12月急诊科患者滞留情况和滞留原因。结果 2022年1月-12月该院共有949人次急诊患者滞留超过24 h。急诊患者滞留排名前5的内科科室是神经... 目的 分析某院急诊患者滞留情况,为缓解急诊患者滞留难题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2年1月-12月急诊科患者滞留情况和滞留原因。结果 2022年1月-12月该院共有949人次急诊患者滞留超过24 h。急诊患者滞留排名前5的内科科室是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排名前5的外科科室是神经外科、肝胆外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和普通外科,内科科室滞留人数明显多于外科科室;滞留原因主要为:医院重症监护床位设置不足,多学科会诊不及时和急诊患者病情特殊等。结论 医院应建立多学科立体交融的现代医学管理体系,以解决急诊患者滞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患者滞留 多学科会诊 床位管理 急救通道
下载PDF
雨前干旱期对生物滞留系统去除氮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仇付国 王淳 +1 位作者 王娟丽 梁安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2,121,共6页
为应对传统生物滞留系统对雨水径流中氮元素控制效果不稳定的情况,通常在系统底部设置饱和区以强化对氮的去除,但设置饱和区后仍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可能导致氮泄露。其中雨前干旱期长短关系着系统内部饱和区是否存在,直接影响下一次降雨... 为应对传统生物滞留系统对雨水径流中氮元素控制效果不稳定的情况,通常在系统底部设置饱和区以强化对氮的去除,但设置饱和区后仍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可能导致氮泄露。其中雨前干旱期长短关系着系统内部饱和区是否存在,直接影响下一次降雨时系统初期出水中含氮浓度,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雨前干旱期对系统除氮效果的影响。通过设置带有40 cm饱和区的生物滞留系统,对比不同雨前干旱期条件下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分析除氮机理。结果显示,持续进水和短雨前干旱期时系统由于初期出流硝酸盐和总氮浓度低,整体除氮性能良好;长雨前干旱期时系统初期出流硝酸盐和总氮浓度较高,虽然氨氮浓度低,但整体氮去除率较低。不同雨前干旱期条件下污染物去除率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干旱期长度会影响填料层和饱和区中氮元素的转化程度,进而影响去除效果。生物滞留系统在干湿交替的条件下基质中硝酸盐异化还原反应占优势地位,这与传统的认为在系统中硝酸盐主要发生反硝化反应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系统 饱和区 雨前干旱期
下载PDF
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长期滞留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7
作者 陈婷婷 梁哲 +2 位作者 赵姣文 张燕华 胡晓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建立操作化的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长期滞留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依据文献研究、德尔菲法、AHP层次分析法,开展2轮专家函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权重,据此形成临床评估表,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效度检验。结果:两轮函... 目的:建立操作化的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长期滞留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依据文献研究、德尔菲法、AHP层次分析法,开展2轮专家函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权重,据此形成临床评估表,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效度检验。结果:两轮函询,专家判断系数、熟悉系数、权威系数均值分别为0.8490、0.8800、0.8645,专家意见协调系数(W)分别为0.429、0.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经一致性检验(CR<0.1),得出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基础人口学特征、精神疾病病情、社会支持状况)、24个二级指标和7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各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232、0.183、0.5937。形成临床评估表,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样本(n=88)住院天数与长期滞留风险评分具显著相关性(r=0.695,P<0.01)。结论:综合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及AHP层次分析法,可筛选确定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长期滞留的风险因素,由此形成的评估表具有良好效度与操作性,可为精神科开展临床路径,优化临床管理服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专科医院 长期住院 滞留风险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改良雨水生物滞留系统截留微塑料效果及影响因素探究
8
作者 仇付国 梁安棋 +1 位作者 童诗雨 王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6-1490,1496,共6页
选取聚乙烯(PE,疏水)和聚苯乙烯乳胶微球(PS,亲水)两种使用广泛且在水环境中频繁检出的微塑料为代表,对基质为90%砂土+10%给水厂污泥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离子强度、pH值和阳离子类型条件下截留微塑料的效果进行了研... 选取聚乙烯(PE,疏水)和聚苯乙烯乳胶微球(PS,亲水)两种使用广泛且在水环境中频繁检出的微塑料为代表,对基质为90%砂土+10%给水厂污泥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离子强度、pH值和阳离子类型条件下截留微塑料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中两种微塑料的丰度分别为5.0×10^(4),5.3×10^(4)个/L、HRT为10 min时,微塑料在改良雨水生物滞留系统中开始穿透及完全穿透时间较传统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均明显后移。在改良雨水生物滞留系统中,HRT由10 min提升至30 min后,聚乙烯开始穿透从90 min(9 FVs)后移至360 min(12 FVs),聚苯乙烯乳胶微球开始穿透从40 min(4 FVs)后移至240 min(8 FVs);高离子强度时(50.0 mmol/L)系统对微塑料的截留能力更强;pH及阳离子类型对微塑料的截留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改良雨水生物滞留系统 穿透曲线
下载PDF
“藕断丝连”的CRISPR/Cas:基因编辑中靶点滞留的作用与挑战
9
作者 冯依力 陈若丹 谢安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21-2636,共16页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clustered regulation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质(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as)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编辑、转录调控以及细胞实时成像等,并已在农业、工业和医学...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clustered regulation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质(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as)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编辑、转录调控以及细胞实时成像等,并已在农业、工业和医学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技术的应用取决于CRISPR/Cas的五大属性:靶向、解旋、切割、滞留和旁切。本综述将主要以化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的CRISPR/Cas9为例,聚焦于CRISPR/Cas的滞留属性,梳理相关进展,讨论其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中的应用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靶点滞留 靶点解离 DNA双链修复途径选择 基因编辑异质性
下载PDF
球磨纳米生物质炭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与滞留机制
10
作者 樊建新 唐文巧 +1 位作者 吴兴钰 石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856,共8页
利用球磨纳米生物质炭模拟老化产生的纳米生物质炭,通过一维柱迁移试验研究了不同背景溶液离子强度(IS)、pH和流速对球磨纳米生物质炭在饱和多孔石英砂介质中迁移与滞留行为的影响,并运用对流弥散模型拟合穿透与滞留曲线得到沉积速率系... 利用球磨纳米生物质炭模拟老化产生的纳米生物质炭,通过一维柱迁移试验研究了不同背景溶液离子强度(IS)、pH和流速对球磨纳米生物质炭在饱和多孔石英砂介质中迁移与滞留行为的影响,并运用对流弥散模型拟合穿透与滞留曲线得到沉积速率系数等运移参数,结合DLVO理论研究影响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背景溶液IS降低,pH和流速升高,球磨纳米生物质炭的迁移率明显提高。这是由于在低IS和高pH条件下,球磨纳米生物质炭和石英砂的电负性增加,从而增强了两者之间的静电斥力,同时球磨纳米生物质炭之间具有更好的分散性,有助于球磨纳米生物质炭的迁移;在高流速条件下,球磨纳米生物质炭在石英砂柱中的滞留时间因为平流扩散而减短,同时水流剪切作用力增大不利于颗粒在石英砂上的吸附,有助于球磨纳米生物质炭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纳米生物质炭 柱试验 迁移与滞留 作用机制 DLVO理论 迁移模型
下载PDF
试论高校研究生档案滞留的改善策略
11
作者 赵妍 《高教论坛》 2024年第7期83-87,共5页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和人事体制的变革,高校研究生档案管理中出现了大量档案滞留问题。主要的滞留原因包括户档留校、学籍异动、代管出国(境)留学学生档案、结业后申请毕业和学位等,深层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校...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和人事体制的变革,高校研究生档案管理中出现了大量档案滞留问题。主要的滞留原因包括户档留校、学籍异动、代管出国(境)留学学生档案、结业后申请毕业和学位等,深层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建立社会统一的档案管理规定、构建学校的档案治理规范化体系以及加强研究生档案知识教育,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旨在推动“滞留档案”的有效流转和利用,从而发挥其社会价值,支持研究生的成才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档案 滞留档案 档案治理 档案流转 档案价值
下载PDF
PDCA循环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长的影响
12
作者 吴姝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急诊绿色通道接受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285例,将2020年就诊的136例设为对照组,2021年就诊的149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医院规范化创伤患者抢救流程进...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急诊绿色通道接受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285例,将2020年就诊的136例设为对照组,2021年就诊的149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医院规范化创伤患者抢救流程进行救治,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模式,查找流程的不足,并对抢救流程进行持续改进。比较2组患者滞留时长、患者各项抢救措施完成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各项抢救措施完成时长,在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85.23%比75.00%,P<0.001)。结论采用PDCA循环模式能显著缩短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滞留的时长,并能提高抢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PDCA循环 急诊绿色通道 滞留时长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基于ICRP新碘周身模型的滞留量计算及新旧模型差异对比
13
作者 代伟 王明 +4 位作者 董浪 张庆贤 谷懿 曾国强 李三刚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37号出版物对碘的生物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修改,ICRP 100号出版物发布了新的消化道模型,ICRP 130号出版物修订了呼吸道模型,使用新模型计算出来的碘滞留量及排泄量与旧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定量分析新旧模型...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37号出版物对碘的生物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修改,ICRP 100号出版物发布了新的消化道模型,ICRP 130号出版物修订了呼吸道模型,使用新模型计算出来的碘滞留量及排泄量与旧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定量分析新旧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可为国内准确评估放射性碘致内照射损伤提供参考。本文采用矩阵算法,依据ICRP相关出版物分别构建了新旧放射性碘生物动力学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通过不同方式(吸入、食入、静脉注射)摄入1 Bq的^(125)I、^(129)I、^(131)I在甲状腺中的滞留量及在日排尿中的排泄量。此外,考虑到新模型划分了旧模型中没有的肝脏及肾脏隔室,也计算了碘同位素在肝脏及肾脏中的滞留量。结果表明:新旧模型计算出来的放射性碘在甲状腺以及日排尿中的计算结果均有明显差异;与食入和注射两种摄入方式相比,吸入方式引起计算结果差异较大;新模型中肝脏及肾脏中的滞留量计算结果有所不同,但变化趋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周身模型 滞留 排泄量 ICRP 137号出版物
下载PDF
鄱阳湖水沙与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效应研究
14
作者 葛士林 黄国鲜 +4 位作者 任倩慧 王志超 许新发 徐晨辉 徐力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58,共13页
为了开展鄱阳湖水沙、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变化的研究,收集了鄱阳湖“五河”七口水文站1958-2021年的径流量和悬沙浓度数据、1965-2020年鄱阳湖湖口入江水道地形数据、2003-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73-2018年湖区围垦遥感解译等数据,采... 为了开展鄱阳湖水沙、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变化的研究,收集了鄱阳湖“五河”七口水文站1958-2021年的径流量和悬沙浓度数据、1965-2020年鄱阳湖湖口入江水道地形数据、2003-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73-2018年湖区围垦遥感解译等数据,采用统计、对比、双累计曲线及质量守恒法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五河”入湖沙量变化趋势、鄱阳湖入江水道地形变化以及鄱阳湖TN、TP滞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从20世纪90年代起“五河”入湖总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②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于2000-2010年期间在深度10.0~12.0m中滩河床发生了强烈下切和横向展宽,2010-2020年下切显著减缓,中滩河床还存在横向展宽的可能.③出入湖TN、TP通量与出入湖泥沙通量成正比.④鄱阳湖2003-2021年逐年TN、TP滞留率显著降低.研究显示:鄱阳湖“五河”流域各大中型梯级水库的建设使得鄱阳湖湖区多年来沙量显著降低,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及闸坝体系在2000年后水土流失韧性增强;但湖区采砂挖沙和航道整治等使得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显著下切;采砂挖沙活动导致鄱阳湖湖盆沉积物受到扰动,使得沉积物中的氮磷被释放出来,增加了出湖TN、TP通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鄱阳湖TN、TP滞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鄱阳湖 水沙过程 湖盆演变 滞留效应
下载PDF
深隧系统多工况入流冲击滞留气团分析
15
作者 汪怡然 俞晓东 +2 位作者 刘甲春 张健 徐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5-690,共6页
深隧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城市内涝防治措施,在多竖井入流时存在气团滞留,可能引发压力振荡等问题,从而威胁系统的运行安全.依托苏州河段深隧工程,建立双竖井单隧洞深隧系统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并通过模型充水试验进... 深隧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城市内涝防治措施,在多竖井入流时存在气团滞留,可能引发压力振荡等问题,从而威胁系统的运行安全.依托苏州河段深隧工程,建立双竖井单隧洞深隧系统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并通过模型充水试验进行验证,分析多工况入流冲击所导致的气团滞留对压力波动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结果表明:在设计入流工况下,3.5%的气团滞留可导致最大压力达到35.36 m,相当于控制水位竖井静压的1.77倍;当竖井总入流量恒定时,流量分配对压力的影响较小,而对称入流时极值压力最大,比单侧入流分别偏高3%和6%;在对称入流情况下,随着总入流量的增加,气团的最大压力会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总入流量为116 m^(3)/s时,相较于29 m^(3)/s时增大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流 数值计算 深隧系统 滞留气团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技术研究不同水力滞留时间对厌氧发酵中代谢产物的影响
16
作者 吁安 桂伦 +3 位作者 马吉平 陈莎莎 龙云 姚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76-83,共8页
采用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运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聚类分析、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及火山图分析等方法,对厌氧发酵过程中不同水力滞留时间的代谢产物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已知命名的代谢物369种,其... 采用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运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聚类分析、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及火山图分析等方法,对厌氧发酵过程中不同水力滞留时间的代谢产物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已知命名的代谢物369种,其中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芳香族化合物三类化合物占比最高,占总代谢物的39.57%;通过构建OPLS-DA模型,设置VIP≥1且P<0.05,FC≥2.0和FC≤0.5为筛选阈值,共筛选出差异代谢产物474种,其中已知差异代谢物48种;随着水力滞留时间的缩短,正戊酸、己酸、苯甲酸和3-苯丙酸呈现显著的先下调后上调的现象。综上,研究结果可为厌氧发酵产沼气的代谢调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水力滞留时间 非靶向代谢组 代谢产物 差异分析
下载PDF
γ能谱法测量分析阀门中铀滞留量技术研究
17
作者 王晶 何丽霞 +1 位作者 邵婕文 李育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497,共9页
定量测量工艺设备中的滞留量是核设施核材料测量的技术难点之一,对辐射防护、核材料临界安全和核材料闭合衡算具有重要意义。在核材料工艺生产线上,阀门与管道的连接方式不利于取样,因此,非破坏性分析方法更适合用于开展阀门中滞留量的... 定量测量工艺设备中的滞留量是核设施核材料测量的技术难点之一,对辐射防护、核材料临界安全和核材料闭合衡算具有重要意义。在核材料工艺生产线上,阀门与管道的连接方式不利于取样,因此,非破坏性分析方法更适合用于开展阀门中滞留量的测量。本文采用无源效率刻度,针对球阀和蝶阀这两种最常见的阀门,建立了探测器全能峰绝对探测效率分析模型。运用坐标变换方法,实现了阀门分析模型的快速建立。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标准点源和铀样品进行了初步验证,铀样品中235 U含量的测量分析结果和标称值的相对偏差小于15%。坐标变换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建立各种类型阀门的分析模型,为测量分析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留 阀门 蒙特卡罗模拟 Γ能谱法
下载PDF
池式钠冷快堆熔融物堆内滞留初步分析研究
18
作者 薛方元 张东辉 +1 位作者 刘一哲 张熙司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9-697,共9页
为防止堆芯熔毁后熔融物熔穿反应堆容器,造成大量放射性释放,三、四代反应堆设计中普遍考虑了熔融物滞留方案。池式钠冷快堆在主容器底部安装堆芯熔化收集器,对熔融物进行有效收集和长时冷却。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的FRTAC... 为防止堆芯熔毁后熔融物熔穿反应堆容器,造成大量放射性释放,三、四代反应堆设计中普遍考虑了熔融物滞留方案。池式钠冷快堆在主容器底部安装堆芯熔化收集器,对熔融物进行有效收集和长时冷却。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的FRTAC程序,计算堆芯熔毁后主容器内的自然循环,分析熔融物长时冷却过程,研究钠冷快堆的熔融物堆内滞留方案。结果表明:熔融物掉落至堆芯熔化收集器上后,主容器内的自然循环可以有效冷却熔融物,并由事故余热排出系统将余热导出至大气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熔融物堆内滞留 自然循环
下载PDF
3种滤料组合下生物滞留池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探究
19
作者 孙龙 陈国芬 +2 位作者 雷相杰 朱易春 李鹏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75,共15页
针对传统生物滞留池对N、P、COD去除效率低且不稳定的问题,该文开展了改良滤料生物滞留池净化初期雨水研究。实验以90%传统滤料和5%生物炭为主体,分别添加5%木屑、5%蛭石及5%沸石形成改良滤料,依次为装置A、B、C,探讨了模拟初期雨水在... 针对传统生物滞留池对N、P、COD去除效率低且不稳定的问题,该文开展了改良滤料生物滞留池净化初期雨水研究。实验以90%传统滤料和5%生物炭为主体,分别添加5%木屑、5%蛭石及5%沸石形成改良滤料,依次为装置A、B、C,探讨了模拟初期雨水在改良填料中随出流时间、降雨负荷及浓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干湿交替下改良填料对污染物去除率和滤料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装置B渗透效果最好,对NH_(4)^(+)-N、TP去除效果最好。装置A和装置C对N、P、COD去除率较高,但渗透效果差,易产生溢流,其综合处理效果较装置B差。在干湿交替时间为8、11 d有利于去除TN和NO_(3)^(-)-N,但对降解NH_(4)^(+)-N和COD有抑制作用。在干湿交替实验中,3个装置在门水平上存在相似分布规律,其中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Patescibacteria、Bacteroidota、Chloroflexota 5种菌门相对丰度达到了81.23%以上,而在属和种水平分类差异显著(P<0.05),装置B、C中存在丰度更高的优势属种。装置A、B、C中分别存在Pseudomonas_E和Thermomonas;Thauera_A、Hydrogenophaga和Thermomonas;Thauera_A、Rubellimicrobium和Hydrogenophaga等硝化反硝化菌属,但装置B中Thauera_A和Hydrogenophaga丰度最高,其脱氮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雨水 生物滞留 改良滤料 干湿交替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基于Phillips滞留模型的洪泽湖生态缓冲带边界划定
20
作者 刘丁午 施祝凯 +1 位作者 杨洋 朱晓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5,共9页
生态缓冲带在统筹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面源污染阻控为目标,利用Phillips滞留模型,结合Sentinel-2卫星数据,对洪泽湖生态缓冲带边界进行划定,并通过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比较未划定、固定和非固定宽度缓冲带对生态环... 生态缓冲带在统筹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面源污染阻控为目标,利用Phillips滞留模型,结合Sentinel-2卫星数据,对洪泽湖生态缓冲带边界进行划定,并通过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比较未划定、固定和非固定宽度缓冲带对生态环境的贡献。结果表明:(1)洪泽湖生态缓冲带宽度集中分布在2~60 m,其占比为85.50%,且在该区间内分布较均匀。(2)参考《河湖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将湖滨带分为植被良好型、农田型、养殖塘型、村落型、城镇型和河口型6种类型,并分别提出57.62、34.05、32.79、40.18、38.99和22.99 m的优化生态缓冲带宽度值。(3)单一地表覆盖类型构建下,非固定宽度生态缓冲带对洪泽湖湖滨带生态风险具有降低作用,而固定宽度缓冲带的生态风险却有所提升。影响洪泽湖生态缓冲带缓冲效率的关键因子为坡度和土壤条件,因此地方政府划定缓冲带时应适当进行地形调整和土壤改良,优先考虑非固定宽度的缓冲带划定,并在确定固定宽度时及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生态缓冲带 Phillips滞留模型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