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学习情感支持的开放教育滞留生管理对策研究——以宁波电大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本科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荷琴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籍时间是2.5年到8年,而相关专业规则是按三年安排的。这就意味着会有部分学生在电大的学习时间超过3年甚至达到8年,因此将学籍内超过三年未毕业的学生称为滞留生。如果不加强对滞留生的管理,这些学生很可能会...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籍时间是2.5年到8年,而相关专业规则是按三年安排的。这就意味着会有部分学生在电大的学习时间超过3年甚至达到8年,因此将学籍内超过三年未毕业的学生称为滞留生。如果不加强对滞留生的管理,这些学生很可能会流失或无法毕业。滞留生不仅给电大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如何加强滞留生的管理,让学生8年内能顺利毕业,这必须了解滞留生的真正需求,从学生需求出发,切实可行地帮助滞留生解决困难。以宁波电大经管学院所负责的三个本科专业为例,分析大量滞留生带来的影响,提出根据滞留生需求给予学习情感支持、切实帮助滞留生完成学业的一些管理对策,以期对减少滞留生、提升电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滞留生 需求 管理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远程开放教育滞留生研究--以宣城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瞿华礼 樊秀龙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57-59,98,共4页
利用现有的挖掘技术中的K-means聚类分析对开放教育滞留生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开放教育中收集到的两类滞留生的数据,根据滞留的性质不同,分别设置了不同的观测变量,利用K-means聚类分析,划分出聚类中心,得出了影响学生滞留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聚类 滞留生
下载PDF
开放教育滞留生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东莞开放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廖继标 张周涛 吴瑕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37-44,共8页
降低辍学率是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侧重于高辍学率的原因分析方面,从远程教育机构层面去构建整体化的策略以及在策略有效性方面的实践案例研究成果不多。东莞开放大学... 降低辍学率是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侧重于高辍学率的原因分析方面,从远程教育机构层面去构建整体化的策略以及在策略有效性方面的实践案例研究成果不多。东莞开放大学开展了几年的持续改进行动,通过整体化的策略与改进措施,从管理制度与机制、教学资源、学习支持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在减少滞留生数量、提高学生毕业率方面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滞留生 学习支持服务 工学矛盾
下载PDF
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定量分析——基于2002年-2011年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滞留生数据
4
作者 王金金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4-17,共4页
结合新形势下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以为学习者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进修机会为宗旨,探索人才培养规律。利用天津开放大学教务系统平台提供的1999年—2011年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对开放教育学生滞留率的变化趋势及... 结合新形势下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以为学习者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进修机会为宗旨,探索人才培养规律。利用天津开放大学教务系统平台提供的1999年—2011年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对开放教育学生滞留率的变化趋势及流动周期进行了探讨。探索远程教育学生的滞留规律,找出电大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双证工程,构建开放大学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滞留生
下载PDF
电大开放教育综合实践环节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加强与完善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春华 《科技视界》 2013年第21期116-117,共2页
本文从分校导学教师的视角,对开放教育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追踪调研,阐述了如何对综合实践环节过程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加强与完善。
关键词 开放大学 导学教师 质量监控体系 电大滞留生 降档
下载PDF
基于存滞系数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振响 邱岐 +3 位作者 赵琳洁 王保华 马中良 杨国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9,共8页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页岩气资源量,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泥页岩生烃—排烃—滞留烃演化过程出发,提出了页岩气存滞系数的概念和获取方法,并通过典型井解剖分析了页岩气存滞系数的影响因素...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页岩气资源量,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泥页岩生烃—排烃—滞留烃演化过程出发,提出了页岩气存滞系数的概念和获取方法,并通过典型井解剖分析了页岩气存滞系数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页岩气存滞系数和盆地模拟的页岩气资源量计算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可划分分为静态法、动态法和综合法3大类,目前国内常用的静态法中的体积法和类比法存在着无法确定页岩气资源空间位置分布的问题,该问题可以通过成因法计算页岩气资源量的技术思路加以解决;②基于泥页岩生烃—排烃—滞留烃演化过程,提出页岩气存滞系数的概念,页岩气存滞系数是成因法计算页岩气资源量中最关键的参数,可以在单井泥页岩精细生烃—排烃—滞留烃模拟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实测含气量数据反算获得;③页岩气存滞系数主要受泥页岩生烃条件、储集性能和保存条件的影响。结论认为,基于存滞系数的页岩气资源量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为页岩气选区评价、有利区优选和勘探部署编制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烃—排烃—滞留烃模式 存滞系数 影响因素 页岩气 资源量计算新方法
下载PDF
非常规与常规统一的含油气系统之初探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宗全 郑伦举 +2 位作者 申宝剑 陈刚 刘忠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7-1020,共14页
近年来,非常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成功,为获取油气资源指出了新方向,同时提醒石油地质家重新审视传统的油气地质理论,需要将页岩油气的地质认识进展与传统的油气地质理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含油气系统理论。本文基于从常规与非常规在生烃... 近年来,非常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成功,为获取油气资源指出了新方向,同时提醒石油地质家重新审视传统的油气地质理论,需要将页岩油气的地质认识进展与传统的油气地质理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含油气系统理论。本文基于从常规与非常规在生烃、储层方面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涵盖常规和非常规的统一的含油气系统和二者协同的勘探思维。生烃研究由以往主要关注生油气高峰时的生烃量延伸到对油气生成、排出、滞留全过程的刻画;储层研究由关注无机矿物成岩演化中形成的米级—毫米级无机孔隙向成岩作用—成烃协同作用形成的微米级—纳米级有机质孔隙延伸;在此基础上提出狭义页岩气、广义页岩气藏和常规气藏的分类界限。在全新的含油气系统理论指导下,需要进行常规—非常规协同一体化评价基础上的勘探思维变革。以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成因联系为指导,深入分析同一套烃源岩的生成—排出—滞留过程,分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资源配比关系与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提升油气勘探效率和勘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滞留模式 成烃—成岩协同作用 非常规油气 常规油气藏 含油气系统 勘探思维
下载PDF
Nitrogen removal by three types of bioretention columns under wetting and drying regimes 被引量:8
8
作者 唐宁远 李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24-332,共9页
The behaviors of inorganic nitrogen species in three types of bioretention columns under an intermittently wetting regime were investigated. The mean NH+4—N, NO-3—N and total N(TN) removal efficiencies for the conve... The behaviors of inorganic nitrogen species in three types of bioretention columns under an intermittently wetting regime were investigated. The mean NH+4—N, NO-3—N and total N(TN) removal efficiencies for the conventional bioretention column(Col. T1) are 71%, 1% and 41%, for layered bioretention column with less permeable soil layer(Col. T2) the efficiencies are 83%, 84% and 82%, and for the bioretention column with submerged zone(Col. T3) the values are 63%, 31% and 53%, respectively. The best nitrogen removal is obtained using Col. T2 with relatively low infiltration rate. Adsorption during runoff dosing and nitrification during the drying period are the primary NH+4—N removal pathways. Less permeable soil and the elevated outlet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noxic conditions. 30%–70% of NO-3—N applied to columns in a single repetition is denitrified during the draining period, suggesting that the draining period is an important timeframe for the removal of NO-3—N. Infiltration rate controls the contact time with media during the draining periods, greatly influencing the NO-3—N removal effects. Bioretention systems with infiltration rate ranging from 3 to 7 cm/h have a great potential to remove NO-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OFF NH4+--N NO3 --N BIORETENTION infiltration rat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