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诱导及滞育后发育 被引量:24
1
作者 孙守慧 赵利伟 祁金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07-1311,共5页
本研究针对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过程中出现的小蜂滞育现象,对其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及敏感光照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属长日照型昆虫,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状态,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 本研究针对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过程中出现的小蜂滞育现象,对其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及敏感光照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属长日照型昆虫,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状态,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不同,在18℃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处于13L∶11D和14L∶10D之间;在21℃和24℃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变短,处于12L∶12D和13L∶11D之间。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诱导的敏感光照虫态为幼虫期,且以幼虫的后期最为敏感,但整个幼虫期接受短光照对滞育的形成更为有利。通过观察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后在18℃,21℃,24℃和30℃的恒温条件下的发育历期,由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白蛾周氏啮小蜂老熟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60±0.31℃和209.38±8.72日.度。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种蜂长期保存技术和指导商品蜂生产,正确把握放蜂时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滞育 临界光周期 敏感虫态 滞育发育
下载PDF
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被引量:14
2
作者 肖海军 朱杏芬 薛芳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81,共4页
在室内15、20、25℃和30℃的恒温条件下,对南昌二化螟田间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在上述各温度条件下,50%个体化蛹时间分别为66.3、41.8、26.0d和19.9d。由回归方程估算出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 在室内15、20、25℃和30℃的恒温条件下,对南昌二化螟田间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在上述各温度条件下,50%个体化蛹时间分别为66.3、41.8、26.0d和19.9d。由回归方程估算出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3±1.1)℃和(411.0±14.2)日·度。田间自然条件下,越冬幼虫在4月初始蛹,5月下旬终蛹,1998、2004年和2005年田间累积50%越冬幼虫化蛹时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77.8、417.5日·度和375.4日·度,3年平均为390.2日·度。利用该理论有效积温,参照当年2~4月的气温,可预测田间越冬幼虫50%个体化蛹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越冬幼虫 滞育发育 温度
下载PDF
光周期和温度对大草蛉滞育解除及滞育后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丽媛 张艳 +1 位作者 陈珍珍 许永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27,共10页
【目的】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是自然界重要的天敌昆虫,以预蛹兼性滞育越冬。本研究旨在明确光周期和温度对大草蛉滞育解除及滞育后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室内观测了不同温度(22℃和25℃)和光周期(15L∶9D及9L∶15D)... 【目的】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是自然界重要的天敌昆虫,以预蛹兼性滞育越冬。本研究旨在明确光周期和温度对大草蛉滞育解除及滞育后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室内观测了不同温度(22℃和25℃)和光周期(15L∶9D及9L∶15D)条件下大草蛉预蛹的滞育解除及滞育解除后的蛹期、蛹存活率、成虫鲜重、成虫寿命、产卵前期和单雌产卵量等生物学特性,以及5℃低温处理对预蛹滞育解除的作用,并分析了滞育持续时间对大草蛉滞育解除后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在光周期15L∶9D和9L∶15D下,25℃下大草蛉预蛹期(分别为50.09和49.47 d)显著短于22℃下(分别为80.80和82.20 d)。5℃低温处理极显著延长了大草蛉预蛹期(P<0.01),且缩小了预蛹期的个体差异。22℃下,与非滞育预蛹相比,滞育后预蛹的存活率显著降低,蛹期和产卵前期显著延长,雌成虫寿命显著缩短,成虫鲜重和单雌产卵量显著下降。22℃,光周期15L∶9D下大草蛉的滞育持续时间为50~170 d,且能影响滞育后发育:随着滞育持续时间的延长,蛹期逐渐延长,雌、雄成虫的鲜重逐渐降低,雄成虫寿命呈先延长后缩短的趋势,蛹存活率、雌成虫寿命、产卵前期和单雌产卵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试验条件下,两种光周期对大草蛉滞育解除、滞育后发育和繁殖没有明显的影响,而温度是调节大草蛉滞育发育和繁殖的重要因子。较高温度能促进滞育的解除,低温处理能够同步种群的滞育发育。大草蛉的滞育存在生殖代价,滞育持续时间影响滞育解除后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草蛉 光周期 温度 滞育持续时间 滞育发育 繁殖
下载PDF
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及其寄生蜂滞育后发育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许向利 花保祯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7-331,共5页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寄生蜂种类、寄生率以及温度对苹果桃蛀果蛾及其寄生蜂章氏小甲腹茧蜂Chelonus(Microchelonus)zhangi滞育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章氏小甲腹茧蜂寄生于苹果、枣、...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寄生蜂种类、寄生率以及温度对苹果桃蛀果蛾及其寄生蜂章氏小甲腹茧蜂Chelonus(Microchelonus)zhangi滞育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章氏小甲腹茧蜂寄生于苹果、枣、酸枣和山楂上的桃蛀果蛾;中国齿腿姬蜂Pristomerus chinensis Ashmead寄生于枣、酸枣和山楂上的桃蛀果蛾;杏寄主上未发现寄生蜂。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寄生率差异显著,其中章氏小甲腹茧蜂在苹果桃蛀果蛾的寄生率最高,为16.45%,在山楂桃蛀果蛾的寄生率最低,为1.58%;中国齿腿姬蜂在酸枣桃蛀果蛾的寄生率最高,为5.05%,在山楂桃蛀果蛾寄生率最低,为1.09%。苹果桃蛀果蛾及章氏小甲腹茧蜂越冬幼虫开始发育至成虫羽化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27℃和10.96℃,有效积温分别为208.86DD和166.73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蛀果蛾 章氏小甲腹茧蜂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滞育发育
下载PDF
温度对黑纹粉蝶越冬蛹滞育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海军 张中州 +1 位作者 朱杏芬 薛芳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1-405,共5页
为了探讨温度对黑纹粉蝶Pierismelete越冬蛹滞育后发育的影响,系统调查了越冬蛹滞育解除后在不同恒温下的发育历期及其在自然条件下春后的羽化情况。结果表明:黑纹粉蝶雄虫和雌虫越冬蛹滞育后发育的阈值温度分别为7.1±1.5℃和7.4&#... 为了探讨温度对黑纹粉蝶Pierismelete越冬蛹滞育后发育的影响,系统调查了越冬蛹滞育解除后在不同恒温下的发育历期及其在自然条件下春后的羽化情况。结果表明:黑纹粉蝶雄虫和雌虫越冬蛹滞育后发育的阈值温度分别为7.1±1.5℃和7.4±0.4℃,滞育后发育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33.4±3.3日.度和155.7±5.3日.度。根据连续7年黑纹粉蝶越冬蛹在田间的羽化情况,结合当年春季滞育后发育阈值以上的温度,推算出田间50%个体成虫羽化时雄虫和雌虫获得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42.2±12.2日.度和149.2±13.8日.度,与滞育后发育的理论有效积温接近。据此,利用该理论上的发育阈值温度和有效积温,参照当年2-4月的气温,可预测田间越冬蛹50%个体成虫羽化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纹粉蝶 越冬蛹 滞育发育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外源保幼激素对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及滞育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海艺 赵月明 +2 位作者 武晓亮 陈珍珍 许永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2-399,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外源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在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滞育快速解除过程中的使用剂量及最佳使用时期。【方法】测定点滴不同剂量(0,5,15,25和35μg/成虫)外源JH后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的产卵前期、产...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外源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在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滞育快速解除过程中的使用剂量及最佳使用时期。【方法】测定点滴不同剂量(0,5,15,25和35μg/成虫)外源JH后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雌虫寿命及单雌产卵量,以及15μg/成虫外源JH处理对不同日龄(0,5,10,20,30和40日龄)滞育成虫处理后这4个指标的变化。【结果】在不同点滴剂量处理中,15和25μg/成虫外源JH处理的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的产卵前期分别为6.82和6.29 d,显著短于点滴丙酮的对照组(10.55 d),且15μg/成虫外源JH处理组产卵历期、雌虫寿命及单雌产卵量均最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不同日龄的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点滴15μg/成虫外源JH,0,5,10和20日龄处理的成虫产卵前期均显著短于未经外源JH处理的对照组。10,20和30日龄处理的成虫产卵历期和雌虫寿命均与未经外源JH处理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10,20和30日龄处理的成虫生殖力显著降低,而20日龄处理时对照组和外源JH处理组均有较高的生殖力。【结论】综合考虑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和雌虫寿命4个指标,15μg/成虫的外源JH剂量是中华通草蛉快速解除滞育的最佳剂量;最佳使用时期为滞育20 d的成虫,此时对中华通草蛉成虫滞育解除后的生殖能力影响最小。本研究解决了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耗费时间长的瓶颈问题,为成虫滞育天敌的高效存储利用与滞育的快速解除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通草蛉 外源保幼激素 滞育解除 滞育发育 生殖潜能
下载PDF
盐酸处理蚕卵酯酶A4的活性变化及其与滞育性的关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徐世清 司马杨虎 +4 位作者 朱江 迮玉官 张雨青 甲斐英则 徐俊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5-99,共5页
从家蚕C108品种蚕卵精制酯酶A4,首次测定了产卵后24~96h浸酸蚕卵酯酶A4的ATPase活性。蚕卵经盐酸处理后在体外5℃1~2d或体外25℃1~3h出现酶活性峰。与低温活化蚕卵比较,产卵后24~96h的浸酸蚕卵,在体外5℃酶活性峰出现时间提早了8... 从家蚕C108品种蚕卵精制酯酶A4,首次测定了产卵后24~96h浸酸蚕卵酯酶A4的ATPase活性。蚕卵经盐酸处理后在体外5℃1~2d或体外25℃1~3h出现酶活性峰。与低温活化蚕卵比较,产卵后24~96h的浸酸蚕卵,在体外5℃酶活性峰出现时间提早了8.5~22d,在体外25℃提早了3~9h。浸酸后蚕卵迅速解除滞育,滞育发育时间显著缩短。将不同卵龄未浸酸蚕卵与盐酸处理蚕卵酯酶A4的ATPase活性峰出现时间差制成曲线,在体外5℃或25℃的结果几乎都完全与5℃冷藏时蚕卵的滞育发育时间曲线重叠。盐酸处理蚕卵酯酶A4的活性变化与蚕卵活化有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性卵 盐酸孵化 酯酶A4 滞育发育
下载PDF
温度在昆虫滞育期间的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薛芳森 李爱青 朱杏芬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7,共6页
强调昆虫滞育的完成有多种途径。昆虫种类不同 ,滞育完成对温度的需求存在差异。对具有夏季滞育的多化性昆虫 ,低温或中性的温度有利于滞育的发育 ;对专性夏季滞育的一化性昆虫 ,滞育前期的低温阶段对滞育的正常解除有重要作用。对仅具... 强调昆虫滞育的完成有多种途径。昆虫种类不同 ,滞育完成对温度的需求存在差异。对具有夏季滞育的多化性昆虫 ,低温或中性的温度有利于滞育的发育 ;对专性夏季滞育的一化性昆虫 ,滞育前期的低温阶段对滞育的正常解除有重要作用。对仅具有冬季滞育的多化性昆虫 ,中性温度或高温更有利于滞育的完成。当然 ,冬季低温是重要的 ,低温保存了昆虫越冬期间的代谢贮备物 ,有利于滞育的“健康发育” ;低温阻止了滞育解除后形态发生的开动 ,同步了昆虫的生活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滞育发育 滞育解除 越冬 越夏 昆虫
下载PDF
草蛉滞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曼姿 李玉艳 +1 位作者 高飞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4-486,共13页
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滞育是昆虫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时,生长发育停滞的一种生理状态,许多草蛉种类存在滞育现象。深入开展草蛉滞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其滞育特征和内在调控机制,也有助... 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滞育是昆虫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时,生长发育停滞的一种生理状态,许多草蛉种类存在滞育现象。深入开展草蛉滞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其滞育特征和内在调控机制,也有助于提高草蛉的生物防治效果,促进草蛉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本文归纳总结了1910年以来国内外草蛉科种类的滞育研究文献,介绍了目前已开展滞育研究的草蛉种类及其滞育特征,分析了影响草蛉滞育调控的环境因子,论述了草蛉滞育期间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分子机制及其滞育后发育生物学,并就滞育在草蛉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草蛉滞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深入草蛉滞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促进草蛉的规模化生产应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蛉 滞育 环境因子 生理变化 滞育发育生物学
下载PDF
近十年全球小型寄生蜂滞育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洪志 高飞 +7 位作者 刘梦姚 王曼姿 韩艳华 孔琳 陈红印 刘晨曦 王孟卿 张礼生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91,共10页
滞育现象在多种小型寄生蜂中存在。通过滞育调控技术,可实现蜂种的长期贮存、延长防控作用时间、提高产品的抗逆性,对寄生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2007年以来国内外小型寄生蜂滞育研究文献,统计出开展滞育研究的寄生... 滞育现象在多种小型寄生蜂中存在。通过滞育调控技术,可实现蜂种的长期贮存、延长防控作用时间、提高产品的抗逆性,对寄生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2007年以来国内外小型寄生蜂滞育研究文献,统计出开展滞育研究的寄生蜂37种,分属10科21属。研究内容涉及滞育特征、滞育诱导因素、亲代效应、滞育后发育、滞育的分子机制等。小型寄生蜂滞育时间较长,一般为数月,最多可达4年;光周期和温度是诱导滞育的主要因子,亲代效应对于部分寄生蜂的滞育亦有重要影响;滞育对于寄生蜂成虫寿命、生殖能力等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滞育期间寄生蜂体内代谢途径和蛋白质表达量有明显变化,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已发现大量滞育关联蛋白,但具体蛋白质和基因的功能分析以及滞育的激素调控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寄生蜂 滞育 光周期 温度 亲代效应 滞育发育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光周期和温度诱导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梦轶 左彤彤 +3 位作者 张凯鹏 陈越渠 修冬莹 宋丽文 《吉林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46-48,共3页
本文对光周期和温度诱导昆虫滞育的条件及对昆虫滞育后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昆虫滞育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滞育 光周期 温度 滞育发育生物学
下载PDF
桑蚕卵中酯酶A_4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缪云根 陆星垣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取产后两天内25℃保存的桑蚕卵为材料,精制酯酶A_4。将滞育卵中精制的酶液置5℃下冷藏,冷藏初期酶活性极低,大致在12~13日达最大值。以后迅速降低,体外保存的温度条件与酯酶A_4活性有关,较高的保存温度能促使酶活性峰提早出现:而低温... 取产后两天内25℃保存的桑蚕卵为材料,精制酯酶A_4。将滞育卵中精制的酶液置5℃下冷藏,冷藏初期酶活性极低,大致在12~13日达最大值。以后迅速降低,体外保存的温度条件与酯酶A_4活性有关,较高的保存温度能促使酶活性峰提早出现:而低温保护能延缓酶的活化进程。酯酶A_4精制过程中,通过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将大部分物质分段与酶分离排除,在5℃条件下,酶活性峰出现以前的任何时候加入排除分段物质,都可以停止酶的活性化,只有当重新除去所加的排除分段物质时,酶的活性化进程才得以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酯酶A4 滞育发育 桑蚕
下载PDF
小蜂滞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洁 张礼生 +2 位作者 陈红印 李玉艳 王伟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06-1718,共13页
滞育现象在多种小蜂类天敌昆虫中存在,通过研究小蜂滞育技术,可实现蜂种的长期贮存、延长防控作用时间、提高产品的抗逆性,对小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小蜂总科昆虫滞育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已开展滞育研究的6... 滞育现象在多种小蜂类天敌昆虫中存在,通过研究小蜂滞育技术,可实现蜂种的长期贮存、延长防控作用时间、提高产品的抗逆性,对小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小蜂总科昆虫滞育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已开展滞育研究的69种小蜂类昆虫的滞育虫态、滞育持续期、主要诱导因子以及亲代效应等,分属小蜂科、赤眼蜂科、姬小蜂科、跳小蜂科、金小蜂科、蚜小蜂科、旋小蜂、长尾小蜂科、广肩小蜂、四节小蜂科10科。小蜂多以幼虫或预蛹滞育,其滞育敏感阶段因种不同而异。滞育持续期相对较长,大多可维持数月。一种寄生麦红吸浆虫的金小蜂Macroglenes penetrans在2.5℃的土壤中,其滞育持续期可达16个月。低温、短日照和寄主是影响多数小蜂滞育的主要因子;但也有少数小蜂进行夏滞育,如普金姬小蜂Chrysocharis pubicornis、Aphelinus flavus、车轴草广肩小蜂Bruchophagus platypterus等。另外,亲代也可对小蜂滞育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对小蜂滞育后发育生物学评价的研究报道较少,尚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蜂 滞育 光周期 温度 寄主 滞育发育生物学
原文传递
吉林省亚洲玉米螟化性类型与其发育历期的关系 被引量:18
14
作者 鲁新 周大荣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在26℃、16h光照条件下,一化性的公主岭和敦化越冬代玉米螟的滞育后发育历期为48.48和44.43d,二化性的公主岭和白城越冬代玉米螟为28.29和22.42d,一化性玉米螟的滞育后发育历期长于二化性20d左右。一、二化性玉米螟个体的滞育后发育历... 在26℃、16h光照条件下,一化性的公主岭和敦化越冬代玉米螟的滞育后发育历期为48.48和44.43d,二化性的公主岭和白城越冬代玉米螟为28.29和22.42d,一化性玉米螟的滞育后发育历期长于二化性20d左右。一、二化性玉米螟个体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分布各有其特点,两种化性玉米螟的化蛹始期、高峰期和终期均有显著差异,一化性玉米螟均迟于二化性。人工滞育的一、二化性玉米螟的自交F_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也表现了与越冬代相似的特点,人工滞育的一、二化性玉米螟的杂交F_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居于双亲之间,且受父本的影响较大。人工饲养的一化性玉米螟F_3代幼虫的发育历期比二化性长3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化性 滞育发育历期
原文传递
吉林省玉米螟的化性类型与其主要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鲁新 刘宏伟 +3 位作者 丁岩 张国红 李丽娟 汪洋洲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121,共4页
针对吉林省东部、西部地区的亚洲玉米螟一化性和二化类型种群,研究玉米螟滞育与饲养温度的关系、自交后代和杂交F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及在不同生态区的一代化蛹率。研究表明:人工累代饲养的两种化性类型玉米螟发育历期比较一致,但降低... 针对吉林省东部、西部地区的亚洲玉米螟一化性和二化类型种群,研究玉米螟滞育与饲养温度的关系、自交后代和杂交F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及在不同生态区的一代化蛹率。研究表明:人工累代饲养的两种化性类型玉米螟发育历期比较一致,但降低饲养温度后,滞育率则表现出明显不同,一化性类型玉米螟滞育率显著高于二化性类型。两种类型玉米螟人工饲养的后代,经诱导滞育后仍然存在滞育后发育历期上的差异,与其越冬代所具有的滞育后发育历期特性相似。两种类型玉米螟杂交F1代滞育后发育历期特性的表现因双亲在杂交组合中的相互关系而异,正交与反交组合F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差异显著。在吉林省东部、中部、西部3个生态区内,虽然相同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有较大区别,但在同一生态区内两种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仍具有显著差异,二化性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明显高于一化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化性类型 滞育 滞育发育历期 化蛹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