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3MⅠ型煤气发生炉满料层操作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郝向阳 《山西焦煤科技》 2004年第7期21-22,29,共3页
就 TG- 3MI型煤气发生炉的料层控制对各项技术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优化控制实践 。
关键词 煤气发生炉 满料层 气化反应
下载PDF
TG—3MⅠ型煤气炉满料层操作方式的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宁志良 《山西科技》 2003年第3期73-74,共2页
文章结合生产实际 ,对TG— 3MI型煤气炉料层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TG-3MⅠ型 煤气炉 满料层 操作方式 结构 运行方式
下载PDF
TG一3MI型混合煤气发生炉料层操作方式优化
3
作者 宁志良 《山西科技》 2003年第1期55-55,共1页
文章介绍了煤气发生炉满料层操作方式的特点。
关键词 TG-3MI型 煤气发生炉 操作方式 优化 满料层 干馏 干燥 焙烧炉
下载PDF
提高煤气发生炉气化效率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白戌苗 胡俊青 《有色冶金节能》 2004年第4期36-38,共3页
 通过对发生炉煤气热值和煤气产气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提高发生炉气化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发生炉满料层操作和降低灰渣含碳量技术实践,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热值 产气率 满料层 灰渣含碳量
下载PDF
煤气发生炉生产自动控制改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捷 《大众科技》 2014年第6期105-108,共4页
文章分析阐述了对该分厂发生炉煤气生产的自动化控制改造方法和经验,通过改造仪表检测设备,更改阀门控制系统、增设鼓风机变频器,增加对煤气生产全流程进行检测和控制的DCS系统,并根据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设备的特点,重点开发编制了发生炉... 文章分析阐述了对该分厂发生炉煤气生产的自动化控制改造方法和经验,通过改造仪表检测设备,更改阀门控制系统、增设鼓风机变频器,增加对煤气生产全流程进行检测和控制的DCS系统,并根据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设备的特点,重点开发编制了发生炉自动加煤系统、鼓风机变频控制系统、煤气负荷平衡调节控制系统。经过项目改造后该厂提高了满料层煤气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程度,稳定了煤气生产,降低了操作工劳动强度。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了较大的提升:煤气热值升高,煤气放散率由改造前平均6.4%降低至平均0.09%,年可减少煤气放散量2500Km3;发生炉煤气电单耗改造前年均48.37KWh/Km3降至年均44.61KWh/K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发生炉 满料层 检测 自动控制
下载PDF
两段炉煤气管道堵塞问题与解决方案
6
作者 苑卫军 周金国 徐东海 《陶瓷》 CAS 2010年第3期23-25,35,共4页
从两段炉的造气原理和煤气杂质分析出发,对煤气管道堵塞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煤气管道的堵塞是由于煤气中的灰尘和冷凝下焦油在煤气管道中混合,造成焦油流动性严重下降,沉积在管道中造成的,而且煤气温度在120-250℃时,煤气管... 从两段炉的造气原理和煤气杂质分析出发,对煤气管道堵塞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煤气管道的堵塞是由于煤气中的灰尘和冷凝下焦油在煤气管道中混合,造成焦油流动性严重下降,沉积在管道中造成的,而且煤气温度在120-250℃时,煤气管道更容易堵塞。并从发生炉的结构设计及规范操作角度,详细介绍了防止上下段煤气管道堵塞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段炉 上段煤气 下段煤气 干馏段 煤位探测器 满料层操作 煤气比例
下载PDF
平菇的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7
作者 张守军 《吉林农业》 2013年第9期84-85,共2页
1.菇蕾枯萎死亡 1.1症状形成的菇蕾过密,接着相当一部分菇蕾枯萎死亡,甚至整批菇失收。 1.2病因散布于表面的菌种过多,菌丝尚未长满料层,表面已经老化的菌种形成过多过密的菌蕾;床面通风换气不够、缺少新鲜空气;菌蕾形成后... 1.菇蕾枯萎死亡 1.1症状形成的菇蕾过密,接着相当一部分菇蕾枯萎死亡,甚至整批菇失收。 1.2病因散布于表面的菌种过多,菌丝尚未长满料层,表面已经老化的菌种形成过多过密的菌蕾;床面通风换气不够、缺少新鲜空气;菌蕾形成后床面喷水过多,也会造成菌蕾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病害 防治 平菇 通风换气 新鲜空气 死亡 菇蕾 满料层
下载PDF
TG-3MI煤气炉炉出温度对煤气生产的影响及其控制
8
作者 王继恩 王平 《全国煤气化技术通讯》 2005年第5期24-26,共3页
分析了煤气炉炉出温度对煤气质量、煤气设备的影响及异常温度产生的原因,同时对炉出温度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应根据不同的工艺参数采用合适方法来控制炉出温度。
关键词 炉出温度 输送力 间断加煤 满料层 温度控制 煤气炉 煤气生产 煤气质量 煤气设备 工艺参数
下载PDF
High capacity lithium-manganese-nickel-oxide composite cathodes with low irreversible capacity loss and good cycle lif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被引量:1
9
作者 Jingwen Zhang Xun Guo +1 位作者 Sumei Yao Xinping Qiu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479-1485,共7页
We report a method to eliminate the irreversible capacity of 0.4Li_2MnO_3·0.6LiNi_(0.5)Mn_(0.5)O_2(Li_(1.17)Ni_(0.25)Mn_(0.583)O_2) by decreasing lithium content to yield integrated layered-spinel structures.XRD ... We report a method to eliminate the irreversible capacity of 0.4Li_2MnO_3·0.6LiNi_(0.5)Mn_(0.5)O_2(Li_(1.17)Ni_(0.25)Mn_(0.583)O_2) by decreasing lithium content to yield integrated layered-spinel structures.XRD patterns,High-resolution TEM image and electrochemical cycling of the materials in lithium cells revealed feature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ence of spinel phase within the materials.When discharged to about 2.8 V,the spinel phase of LiM_2O_4(M=Ni,Mn) can transform to rock-salt phase of Li_2M_2O_4(M=Ni,Mn) during which the tetravalent manganese ions are reduced to an oxidation state of 3.0.So the spinel phase can act as a host to insert back the extracted lithium ions(from the layered matrix) that could not embed back into the layered lattice to eliminate the irreversible capacity loss and increase the discharge capacity.Their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t room temperature showed a high capacity(about 275 mAh g^(-1) at 0.1 C) and exhibited good cycl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electrode composite materials Lithium-rich material spinel phase layered pha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