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洲八旗驻防新疆体系之变迁
1
作者 苏奎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63-69,共7页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新疆。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清政府从东北,热河,陕西,甘肃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索伦、锡伯及绿营官兵驻防新疆。清廷尤以满洲八旗官兵驻防为主导,从...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新疆。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清政府从东北,热河,陕西,甘肃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索伦、锡伯及绿营官兵驻防新疆。清廷尤以满洲八旗官兵驻防为主导,从而形成了满洲八旗在新疆的驻防体系。此驻防体系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建省前,以军府制下的满洲八旗、绿营驻防为主,到建省后,军制改革,以勇营制为主体,满洲八旗体系缩减,再到辛亥革命时,满洲八旗衰落,化兵为民。新疆满洲八旗驻防体系的变迁,也折射出新疆政局和社会生活的深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八旗 驻防 新疆 变迁
下载PDF
鸦片战争时期镇江满洲八旗兵抗击英军刍议
2
作者 孙淑秋 《满族研究》 2015年第1期43-48,共6页
镇江之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战,也是侵华英军所遭遇抵抗最为激烈的一战。在这场战役中,满洲八旗兵最终虽未能保住镇江城,但他们所表现出的英勇不屈斗争精神,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浩然正气,代表人类的良知与正义,惊天地,泣鬼神。在... 镇江之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战,也是侵华英军所遭遇抵抗最为激烈的一战。在这场战役中,满洲八旗兵最终虽未能保住镇江城,但他们所表现出的英勇不屈斗争精神,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浩然正气,代表人类的良知与正义,惊天地,泣鬼神。在我们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镇江 满洲八旗 抗英
下载PDF
满洲八旗驻防乌鲁木齐与满城的建立
3
作者 苏奎俊 《丝绸之路》 2012年第8期10-13,共4页
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新疆。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清政府从甘肃的凉州、庄浪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等官兵驻防乌鲁木齐,并在乌鲁木齐建立城池,由满洲八旗官兵驻守,遂形成满城。本文主要对驻防乌鲁木齐的满洲八旗、满城... 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新疆。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清政府从甘肃的凉州、庄浪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等官兵驻防乌鲁木齐,并在乌鲁木齐建立城池,由满洲八旗官兵驻守,遂形成满城。本文主要对驻防乌鲁木齐的满洲八旗、满城的建立,发展变化及影响作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八旗 巩宁满城 新满城
下载PDF
满洲八旗参领季思哈事迹考
4
作者 刘楠 穆崟臣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4-48,共5页
季思哈,乌苏氏,满洲镶白旗人。天命初年归顺努尔哈赤,跟随清太祖、太宗皇帝南征北讨,建功立业。季思哈在对明作战、收服东海女真、征讨朝鲜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金(清)定鼎中原立下汗马功劳。
关键词 满洲八旗 季思哈 辽阳城 东海女真 丙子之役
下载PDF
满洲八旗与汉军八旗民俗礼仪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维和 苗润田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66,共6页
满洲八旗与汉军八旗成员二者都是满族民族共同体中的构成部分,他们的民俗文化所体现的是统称的满族民俗文化。然而,由于满族民族共同体在形成之时。这两部分成员确各自带着自身的传统民族文化加入到民族共同体之中的。满洲八旗成员所带... 满洲八旗与汉军八旗成员二者都是满族民族共同体中的构成部分,他们的民俗文化所体现的是统称的满族民俗文化。然而,由于满族民族共同体在形成之时。这两部分成员确各自带着自身的传统民族文化加入到民族共同体之中的。满洲八旗成员所带来的是由其先世女真人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汉军八旗成员带来的则是汉民族的民族文化。体现在二者之间的民俗文化,在相互交融中,产生了变化。但是,在对两种民俗文化的纵深研究中,从中不难发现,此间均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从而可以追溯出他们原来的民族属性。据此,在研究满族不同成员的民俗礼仪时,不应一概而论。应依据不同成员的身份,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八旗与汉军八旗 民俗礼仪 研究
下载PDF
清代喀喇河屯满洲八旗驻防考略
6
作者 王欣彤 宝音特古斯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清朝康熙后期,内忧外患逐渐平定,清廷出于政治需要,在位于当时热河西南方的喀喇河屯派兵驻防,随着热河这一地方的政治地位不断上升,作为热河八旗驻防地之一的喀喇河屯也逐渐受到清帝的重视。
关键词 清代 热河 喀喇河屯 驻防 满洲八旗
下载PDF
满洲八旗《叶赫那拉氏族谱》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维和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5,共6页
满洲《叶赫那拉氏族谱》是一部记事较为完整的满族氏族宗谱,通过对谱书的研究,使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中叶赫部的族源形成更加清晰明了。在对族谱祭祀礼仪的研究中,从中可以看出,满族各氏族的祭祀皆有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则源于本氏族原居... 满洲《叶赫那拉氏族谱》是一部记事较为完整的满族氏族宗谱,通过对谱书的研究,使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中叶赫部的族源形成更加清晰明了。在对族谱祭祀礼仪的研究中,从中可以看出,满族各氏族的祭祀皆有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则源于本氏族原居地域及宗族自身社会经济地位而决定。远始祖来自于蒙古的叶赫那拉氏宗族在祭祀中,仍保留着辽代狩猎过程中野祭的旧俗,而整体的祭祀礼仪皆不同于满族其它氏族,从而为研究满族宗教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八旗 族谱研究 叶赫那拉氏
下载PDF
乾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初探
8
作者 傅朗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0年第3期14-18,共5页
烫金精装的乾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光彩夺目.这是一部长达百余万字的中国东北地方古文献中的典籍文献.在八千多种东北古籍中,《通谱》属于大型古籍的一种.《通谱》八十卷,弘昼、鄂尔泰、福敏、徐元梦等奉乾隆皇帝... 烫金精装的乾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光彩夺目.这是一部长达百余万字的中国东北地方古文献中的典籍文献.在八千多种东北古籍中,《通谱》属于大型古籍的一种.《通谱》八十卷,弘昼、鄂尔泰、福敏、徐元梦等奉乾隆皇帝弘历之敕纂的一种谱牒.其发端可追溯到清初,雍正十三年(1735)即已着手,弘历继康熙玄烨积极提倡文治,宏扬传统文化,几乎同时督促以鄂尔泰为首的写作班子编纂《八旗通志初集》和《通谱》两部大书、根据近几年来东北史学术界的意见,这两部书都属于东北古籍.《八旗通志初集》二百五十卷,始于雍正五年(1727),至乾隆四年(1739)成书.而《通谱》乾隆九年(1744)才竣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满洲 氏族 姓氏 乾隆 建州女真 皇太极 民族联盟 世居 佐领 弘历
下载PDF
试解满洲八旗创制之谜 甲喇、固山考释
9
作者 姜相顺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5年第1期70-79,共10页
在清史和满族史的研究中,考查努尔哈齐创制的八旗,自然究及它初期所由来的牛录制度。牛录是来源于明代女真族(满族前身)人的射猎组织。是《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所说的'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①的... 在清史和满族史的研究中,考查努尔哈齐创制的八旗,自然究及它初期所由来的牛录制度。牛录是来源于明代女真族(满族前身)人的射猎组织。是《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所说的'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①的组织。其中'各出箭一枝',是以箭作为信物凭证表示某人参加了某次围猎②。以后,牛录又有了军事、行政组织的职能。努尔哈齐创制八旗,'牛录'是基层单位,五'牛录'立一'甲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喇 满洲八旗 八旗制度 武皇帝实录 女真族 猛安谋克 元朝秘史 女真人 金代 建州闻见录
原文传递
满洲八旗的“正”与“厢”
10
《文史天地》 2016年第9期93-93,共1页
黑龙江省双城市是满族人集中的地区,这里的老地名极有意思:正蓝旗、厢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是当年八旗的驻防地留下的。正黄旗的人,总是爱说“咱是正黄旗的”,而厢蓝旗的、厢白旗的,就只是说“满族”,不说自己是哪个旗的。因... 黑龙江省双城市是满族人集中的地区,这里的老地名极有意思:正蓝旗、厢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是当年八旗的驻防地留下的。正黄旗的人,总是爱说“咱是正黄旗的”,而厢蓝旗的、厢白旗的,就只是说“满族”,不说自己是哪个旗的。因为当地人认为,八旗里面,“正”的高,“正”的里面,黄旗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八旗 “正” 黑龙江省 满族人 双城市 正蓝旗 驻防
原文传递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11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80卷,清代弘昼、鄂尔泰、福敏、徐元梦等奉清高宗弘历之敕编纂。书中辑录了除清代皇室爱新觉罗氏以外的满洲姓氏,记其归顺爱新觉罗氏的时间、原籍、官阶及勋绩情况,
关键词 八旗满洲 氏族 鄂尔泰 清高宗 清代 姓氏 皇室 辑录
下载PDF
八旗满洲的祭神礼俗
12
作者 傅克东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26,共7页
因信神而祭神,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通例,必然的产物。 满洲震钧曾说:“满洲六礼,惟婚祭二礼不与世同”。拙文拟就其祭礼一项,择其以萨满礼仪所举行的吉礼祭神,略作一粗浅探讨。 这种祭典,源远流长。清高宗弘历说:“堂子之祭,乃我... 因信神而祭神,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通例,必然的产物。 满洲震钧曾说:“满洲六礼,惟婚祭二礼不与世同”。拙文拟就其祭礼一项,择其以萨满礼仪所举行的吉礼祭神,略作一粗浅探讨。 这种祭典,源远流长。清高宗弘历说:“堂子之祭,乃我朝先代循用通礼”;《满洲源流考》也载说:“我朝自发祥肇始,即恭设堂子,立杆以祀天”祭堂子原用萨满礼仪,而且举行这种祭礼,其仪式的主持者必伴以舞蹈。整个场面有声有色,引人入胜,因而族内外普遍称它“跳神礼”。这种因祭神而结合歌舞的形式之所以终于成为本民族的特征,它和古来满洲人能歌善舞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神 八旗满洲 堂子 大祭 祭典 背灯祭 京师 猪耳 西炕 礼仪
下载PDF
盛京八旗满洲文学初论
13
作者 张佳生 《满族研究》 2018年第3期60-69,共10页
后金于1625年在沈阳建城,八旗入关后成为陪都,称为盛京,也是东北的政治文化中心。从清初开始,盛京八旗满洲文学即逐渐兴起,一直到清末不曾间断,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文和子弟书等方面,乾隆皇帝的《盛京赋》和常安的《盛京物产赋》则为盛京... 后金于1625年在沈阳建城,八旗入关后成为陪都,称为盛京,也是东北的政治文化中心。从清初开始,盛京八旗满洲文学即逐渐兴起,一直到清末不曾间断,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文和子弟书等方面,乾隆皇帝的《盛京赋》和常安的《盛京物产赋》则为盛京文学增添了色彩。盛京八旗满洲文学的主要特点,不仅表现在他们以广阔的视角表现了民族风土人情,而且表现了浓郁的民族心理情感,从而使这种文学具有了不可取代的艺术价值和民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满洲 盛京文学 成就价值
下载PDF
《千叟宴诗》四卷
14
作者 乔敏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干叟宴诗》四卷,清圣祖玄烨等撰,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内府刻本。框高19.3厘米,广12.5厘米。半页六行,行十六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初二,康熙皇帝于乾清宫前宴请年六十五岁以上的八旗满洲、蒙古、... 《干叟宴诗》四卷,清圣祖玄烨等撰,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内府刻本。框高19.3厘米,广12.5厘米。半页六行,行十六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初二,康熙皇帝于乾清宫前宴请年六十五岁以上的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680人,初五又宴请340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皇帝 八旗满洲 乾清宫 千叟宴 汉军 正月初二 致仕 内府刻本
下载PDF
编人清朝八旗的扎噜特部蒙古族
15
作者 楠木贤道 玉芝(译) 乌云毕力格(审校)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2009年第1期360-366,共7页
清朝在入关(1644)前统一女真各部为满洲,将其编成满洲八旗。把内附的蒙古族也编成为八旗蒙古。同样,将居住辽东的汉族的一部分也照此编为八旗汉军。编入这些八旗的人,称旗人,构成清朝军事力量的基础,同时形成为清朝的统治阶层。
关键词 满洲八旗 蒙古族 清朝 八旗蒙古 八旗汉军 军事力量 女真 辽东
下载PDF
清代八旗满蒙科举世家述论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杰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9,34,共6页
清代沿袭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参加科举考试的满洲、蒙古旗人不断增多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八旗满洲、蒙古科举世家 ,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举例 ,说明八旗子弟入仕的主要途径不仅是侍卫与笔帖式 ,科举功名是重要途径之一 ,许多满洲... 清代沿袭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参加科举考试的满洲、蒙古旗人不断增多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八旗满洲、蒙古科举世家 ,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举例 ,说明八旗子弟入仕的主要途径不仅是侍卫与笔帖式 ,科举功名是重要途径之一 ,许多满洲、蒙古八旗家族入仕为官 ,名声显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满洲 蒙古 科举 入仕
下载PDF
绥远城八旗蒙古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蒙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61,共7页
八旗蒙古兵是绥远驻防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呼和浩特民族关系史中极具特色。本文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 ,对绥远城八旗蒙古的由来、驻防、变迁、官制、人口、俸饷、分布、名姓、教育、风俗及归宿等 1 1个题目进行初探 。
关键词 绥远城 八旗蒙古 八旗满洲 八旗汉军 清代
下载PDF
道光初筹议八旗生计史料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小鲜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12,50,共11页
清朝定鼎中原以后,不论是北京八旗还是驻防八旗,都聚族而居,一般不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由政府供养。康、雍以后,由于八旗人口繁衍日众,清廷难以负担,旗人生计便渐成问题。康、雍、乾、嘉各朝,清廷虽然想了许多办法,但由于清廷始终将维持... 清朝定鼎中原以后,不论是北京八旗还是驻防八旗,都聚族而居,一般不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由政府供养。康、雍以后,由于八旗人口繁衍日众,清廷难以负担,旗人生计便渐成问题。康、雍、乾、嘉各朝,清廷虽然想了许多办法,但由于清廷始终将维持满汉之防作为维护满贵族统治的一项基本政策,因而使旗人不事生产这一根本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道光秉政之初,调剂旗人生计问题再次提出,依然未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与前几朝相比,道光朝的讨论和之后采取的措施,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有两点:第一,在分析旗人生计艰难的原因时,更多地、更直接地接触到了问题的根本,即旗人不事生产。第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更有效地使用用于维持旗人生活的经费和放松不利于旗人从事经济活动的限制,而不是像康、雍、乾、嘉各朝那样,主要靠增拨经费,增加旗人领取饷项的名额,来缓解旗人生计艰难的矛盾。本专题史料收录的五份文件,均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道光朝军机处录副奏折内政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人 八旗生计 地方官 八旗满洲 道光朝 八旗汉军 八旗兵丁 佐领 都统 乾隆年间
下载PDF
清朝统治蒙古的体制——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内属蒙古 被引量:5
19
作者 佟佳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44,共6页
生存于白山黑水的满族,在民族统一和建立国家的过程中,与蒙古各部发生了复杂关系。满族与蒙古族有着相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彼此居住和活动的地域犬牙交错。《圣武记》卷1:满族与“蒙古语言居处不同而衣冠骑射相同之国也”。《... 生存于白山黑水的满族,在民族统一和建立国家的过程中,与蒙古各部发生了复杂关系。满族与蒙古族有着相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彼此居住和活动的地域犬牙交错。《圣武记》卷1:满族与“蒙古语言居处不同而衣冠骑射相同之国也”。《听两丛谈》卷1:“满洲之俗,同于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藩蒙古 八旗蒙古 札萨克 察哈尔 喇嘛教 八旗满洲 《理藩院则例》 《清太宗实录》 《大清会典事例》 归化城土默特
下载PDF
浅谈清代八旗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会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8期17-18,共2页
八旗制度是清代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到天聪九年(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编设八旗蒙古、崇德七年(1642年)编设八旗汉军,八旗实为24旗,即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入关之前,各旗人... 八旗制度是清代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到天聪九年(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编设八旗蒙古、崇德七年(1642年)编设八旗汉军,八旗实为24旗,即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入关之前,各旗人丁3年编审一次,每壮丁300名编为一佐领,后又改为每佐领编壮丁200名。八旗实行兵民合一,兼具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制度 八旗满洲 八旗蒙古:八旗汉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