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滦州兵谏”与“十九信条”出台
1
作者 董丛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7,共8页
清朝灭亡前夕,其《宪法内重大信条十九条》(简称"十九信条")的出台,与"滦州兵谏"中由张绍曾主持和领衔向清廷发出的"立宪政纲十二条"(简称"十二条")直接关联,可视为清廷就此作出的回应。"... 清朝灭亡前夕,其《宪法内重大信条十九条》(简称"十九信条")的出台,与"滦州兵谏"中由张绍曾主持和领衔向清廷发出的"立宪政纲十二条"(简称"十二条")直接关联,可视为清廷就此作出的回应。"十九信条"的内容,除极个别事项外,与"十二条"不但无原则抵牾,而且更为全面和规范,真正具有了宪法性质,这离不开"滦州兵谏"的促迫。而这次"兵谏"本身,亦是特别复杂局势下的产物,就其要求清廷确实着手立宪的既定目标而言是基本达到,故通常所说其"失败"并不完全合理。尽管它较比"起义"的目标层次为低,但就震动、打击乃至推翻清王朝的客观功效而言,可谓与起义相辅相成,都是其"合力"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绍曾 滦州兵谏 立宪政纲“十二条” “十九信条”
下载PDF
试论辛亥滦州兵谏与立宪派之关系
2
作者 马亮宽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4-40,共7页
同盟会建立后,许多革命党人潜入北方,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首都革命”而积极活动,1911年10月,清王朝在永平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史称“永平秋操”,打入新军的革命党人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秘密商定... 同盟会建立后,许多革命党人潜入北方,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首都革命”而积极活动,1911年10月,清王朝在永平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史称“永平秋操”,打入新军的革命党人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秘密商定,借用秋操机会发动武装革命,一举消灭清禁卫军,攻占北京。可是在秋操的前一天夜里,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惊惶失措停止了秋操。派荫昌率参加秋操的部分军队南下镇压武昌起义,张绍曾拥军抗命,拒绝南下镇压起义,发动以逼迫清王朝实行立宪为旗号的兵谏,此次兵谏是有预谋,有组织,有明确目标的革命行动,在兵谏期间与京津地区的立宪派有联系,本文对兵谏过程及其与立宪派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滦州兵谏 张绍曾 永平秋操
下载PDF
略论辛亥滦州兵谏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润生 马亮宽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0-27,共8页
武昌起义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等兵谏以响应 ,并联合吴禄贞、蓝天蔚等准备发动武装革命 ,攻占北京 ,推翻清王朝 ,本文对兵谏的发动过程。
关键词 滦州兵谏 张绍曾 吴禄贞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政治纲领 性质
下载PDF
权贵内争与辛亥滦州兵谏——吴禄贞之死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文亮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2-132,共11页
辛亥革命时期吴禄贞的滦州之行出自清廷权贵的决策,是在执行载涛一派策划的“宫廷政变”计划。该计划大致备有两个方案:首先发动兵谏胁迫政府改革,不达目的则进而实施宫廷政变。滦州兵谏发动之后,内阁总理一职为袁世凯获得,吴禄贞进而... 辛亥革命时期吴禄贞的滦州之行出自清廷权贵的决策,是在执行载涛一派策划的“宫廷政变”计划。该计划大致备有两个方案:首先发动兵谏胁迫政府改革,不达目的则进而实施宫廷政变。滦州兵谏发动之后,内阁总理一职为袁世凯获得,吴禄贞进而联络张绍曾率军进京,相关计划自此升级。由于载涛此时已经产生放弃政变计划的想法,清廷在11月6日同时解除张、吴二人兵权,针对兵谏做出最终决策,吴禄贞随即在11月7日凌晨遇刺。因此,吴禄贞之死与清廷11月6日的决策有着直接关联,主要出自载涛等权贵的默许授意,由袁世凯指使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滦州兵谏 吴禄贞 袁世凯
下载PDF
从滦州兵谏到滦州起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旭毅 吕迺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41-50,共10页
“滦州兵谏”和“滦州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北方的两件大事。从“滦州兵谏”到“滦州起义”反映了对待满清王朝的两种不同的态度而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主张在大清皇帝万世一系的前提下进行政治改革的立宪派,结果丧失了革命时机,贻误了... “滦州兵谏”和“滦州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北方的两件大事。从“滦州兵谏”到“滦州起义”反映了对待满清王朝的两种不同的态度而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主张在大清皇帝万世一系的前提下进行政治改革的立宪派,结果丧失了革命时机,贻误了大局,主张用武装起义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派,发动“滦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对于推动中国历史前进起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此作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于吴禄贞和张绍曾的情况,对与本文有关的问题也作了一些介绍,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义 张绍曾 滦州兵谏 吴禄贞 武装起义 怀庆 袁世凯 清政府 辛亥革命 大都督
下载PDF
论辛亥滦州兵谏的性质
6
作者 赵润生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12,共12页
滦州兵谏的性质问题,是研究这一重大事件的核心和关键。在这个问题上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滦州兵谏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士官三杰已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并为推翻清王朝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他们在武昌起义后发动滦州兵谏,绝非... 滦州兵谏的性质问题,是研究这一重大事件的核心和关键。在这个问题上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滦州兵谏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士官三杰已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并为推翻清王朝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他们在武昌起义后发动滦州兵谏,绝非偶然,是他们在兵谏前革命活动的继续和必然结果。张绍曾发动兵谏是革命策略。认为滦州兵谏是在梁启超的"政治思想的影响及其指导下进行的",目的在"瓦解革命"、"拥护清室"的观点是有背客观史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州兵谏 士官三杰 张绍曾 吴禄贞 蓝天蔚
下载PDF
首部研究北方辛亥革命的历史著作——《辛亥滦州兵谏与滦州起义》评析
7
作者 辛业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辛亥滦州兵谏起义》 马亮宽 赵润生
下载PDF
试析张绍曾在“滦州兵谏”中的作用
8
作者 贾春华 《廊坊师专学报》 1999年第3期63-66,共4页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调集大量军队,准备以绝对优势兵力,迅速扑灭革命烈火。清政府御前会议决定临时编成三军:第二、四镇及第六镇的一协编为一军,由陆军部大臣荫昌督师南下镇压起义;第二十镇和第三、五镇各一协及第二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调集大量军队,准备以绝对优势兵力,迅速扑灭革命烈火。清政府御前会议决定临时编成三军:第二、四镇及第六镇的一协编为一军,由陆军部大臣荫昌督师南下镇压起义;第二十镇和第三、五镇各一协及第二混成协编为第二军,由冯国璋统率迅速开赴前线增援;第一镇及禁卫军编为第三军,由军谘府大臣载涛统领拱卫京师。正当清廷调兵遣将,准备将武昌起义军一举消灭的时候,10月27日,以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为首的华北新军将领,联名发表通电,拒绝率军南下作战,接着又通电要求立即组织责任内阁、大赦党人,停止对起义军作战;10月31日,张绍曾又扣押了清廷运往汉口前线的军火。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滦州兵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绍曾 "滦州兵谏" 华北新军将领 人物评价 武昌起义 革命思想
下载PDF
论“滦州兵谏”和“士官三杰” 被引量:6
9
作者 董方奎 《历史研究》 1981年第1期57-72,共16页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不久,华北地区出现新军将领张绍曾、蓝天蔚领导的"滦州兵谏"和吴禄贞策划以武力逼迫清廷革新政治的活动,尽管它们都很快归于失败,但在当时革命高潮中却是引人注目的事件。有些历史著作说吴禄贞是革...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不久,华北地区出现新军将领张绍曾、蓝天蔚领导的"滦州兵谏"和吴禄贞策划以武力逼迫清廷革新政治的活动,尽管它们都很快归于失败,但在当时革命高潮中却是引人注目的事件。有些历史著作说吴禄贞是革命党人、民主主义者,而大多数史书则回避"滦州兵谏"及张、蓝、吴的有关军事行动。怎样评价"滦州兵谏"?张、蓝、吴与各种政治力量的关系如何?吴禄贞到底是不是民主革命者?的确是辛亥革命史中需要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禄贞 张绍曾 滦州兵谏 梁启超 资产阶级立宪派 袁世凯 革命派 辛亥革命史 辛亥革命时期 清政府
原文传递
张绍曾与“滦州兵谏”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春和 《近代史研究》 1985年第3期259-279,共21页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不久,华北地区发生了以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为首的新军将领用武力逼迫清廷实行立宪的“滦州兵谏”,并与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策划“立宪军”、密订联合进占北京的计划。虽然他们的活动前后不到十天就宣告失败。
关键词 滦州兵谏 张绍曾 吴禄贞 武昌起义 地区发生 统制 华北 新军 将领 武力
原文传递
滦州兵谏与“十九信条”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学继 《浙江人大》 2004年第5期61-61,共1页
在中国立宪史上,有一部重要的宪法文件是被兵谏直接逼出来的,它就是晚清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以下简称"十九信条")。事情必须从"永平秋操"说起。宣统三年三月二十日(1911年4月18日),管理军谘处事务大臣载涛等... 在中国立宪史上,有一部重要的宪法文件是被兵谏直接逼出来的,它就是晚清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以下简称"十九信条")。事情必须从"永平秋操"说起。宣统三年三月二十日(1911年4月18日),管理军谘处事务大臣载涛等奏请援照旧案,在直隶永平府举行秋操。清政府举行这次大规模秋操,显然含有炫耀武力,向革命党人示威的用意,因而引起新军中革命党人的强烈不满。奉派参加秋操的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与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等人密议,决定利用参加秋操之机相机起义。吴禄贞、张绍曾与蓝天蔚三人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前后期同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宋教仁到辽东发展同盟会,吴、张、蓝三人均秘密入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信条 秋操 滦州兵谏 镇统制 混成协 光绪三十三年 军谘处 宋教仁 张绍 革命党人
原文传递
试论辛亥滦州革命的历史地位
12
作者 马亮宽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19,共7页
1911年10月,在武昌起义爆发的同时,北方滦州以第二十镇新军为主体发动了滦州兵谏,要求清政府彻底改革实行英国式君主立宪,实施不流血的革命。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发动了武装起义,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沉重... 1911年10月,在武昌起义爆发的同时,北方滦州以第二十镇新军为主体发动了滦州兵谏,要求清政府彻底改革实行英国式君主立宪,实施不流血的革命。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发动了武装起义,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有力支援了南方革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在辛亥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滦州兵谏 起义 张绍曾 王金铭
下载PDF
孙中山与辛亥滦州革命关系初探
13
作者 马亮宽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14,共6页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提出了以攻占北京为上策的"中央革命"战略思想,革命党人前往京津地区积极活动,建立革命组织、运动新军,1911年10月,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曾利用清政府举行"永平秋操"之机在滦州发动兵谏...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提出了以攻占北京为上策的"中央革命"战略思想,革命党人前往京津地区积极活动,建立革命组织、运动新军,1911年10月,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曾利用清政府举行"永平秋操"之机在滦州发动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滦州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与武昌起义相呼应,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央革命 滦州兵谏
下载PDF
满族学者唐向荣先生及其对辛亥滦州起义的研究
14
作者 陈述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29,共8页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术组织——“辛亥滦州起义研究会”,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满族治史者唐向荣先生被推举为研究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山市史学会理事,他的业绩与精神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研究会,我看到邓颖...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术组织——“辛亥滦州起义研究会”,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满族治史者唐向荣先生被推举为研究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山市史学会理事,他的业绩与精神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研究会,我看到邓颖超同志重病之中所献珍藏79年的史料照片;看到全国政协先后5位副主席屈武、孙晓村、侯镜如、胡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起义 满族 史料 研究会 海内外 史著 疑案 滦州兵谏 治史 县志
下载PDF
十九信条新探
15
作者 彭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61,共12页
与通常的认识相反,资政院在奉到清廷起草宪法的上谕之前,已经将《十九信条》起草好。十九信条的出台,不仅体现了军人集团的意志,也体现了绅士集团的主张。兵谏军人的'政纲十二条'和在京政党的陈请书,同为十九信条的重要渊源。... 与通常的认识相反,资政院在奉到清廷起草宪法的上谕之前,已经将《十九信条》起草好。十九信条的出台,不仅体现了军人集团的意志,也体现了绅士集团的主张。兵谏军人的'政纲十二条'和在京政党的陈请书,同为十九信条的重要渊源。《十九信条》颁布后不久,有依据信条选举、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之举。但那次选举与其说是依据《十九信条》选出了新的总理,不如说是依据袁世凯的意志,以选举的形式赋予他出任内阁总理一件合法性外衣。袁世凯依据信条组阁的时候,任命张謇为农工商大臣。张氏一面拒绝接受任命,一面劝清廷放弃统治,承认共和。清廷收到张謇电报之后,居然电谕他进京与群臣讨论共和政体是否适宜于中国,可知在武昌起义之后一个半月,清廷已自知无力回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信条》 资政院 汪荣宝 滦州兵谏 绅士集团 袁世凯 张謇
下载PDF
关于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善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51-54,83,共5页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有关事实,史学界的看法似趋向一致,笔者不敢完全苟同,故提出来与各位商榷。一、是谁杀死了吴禄贞吴禄贞,字绶卿,湖北云梦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革命党人。武昌起义后,为其警卫营长马惠田等所害。后来,世人根据其好友...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有关事实,史学界的看法似趋向一致,笔者不敢完全苟同,故提出来与各位商榷。一、是谁杀死了吴禄贞吴禄贞,字绶卿,湖北云梦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革命党人。武昌起义后,为其警卫营长马惠田等所害。后来,世人根据其好友冯耿光等所言,多以为是袁世凯派人所为。依冯等所说,当时清、民两军尚在汉口激战,吴任北洋新军第六镇统制,拥重兵于石(家庄)、保(定)一带,袁世凯出山时,吴是袁一大威胁,故必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禄贞 北洋新军 镇统制 滦州兵谏 冯耿光 朱尔典 湖北云梦 湖北军政府 国会选举 北洋派
下载PDF
辛亥“宫廷政变”计划考辨
17
作者 朱文亮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8,共8页
辛亥"宫廷政变"计划源自载涛与载泽的继任内阁总理之争,是宣统朝隆裕、载沣权力互制使然。其目的除拥戴载涛继任内阁总理,采取武力胁迫激进立宪之外,更有发动宫廷政变,限制隆裕干政的意图。该计划始于康、梁一派重要成员潘若... 辛亥"宫廷政变"计划源自载涛与载泽的继任内阁总理之争,是宣统朝隆裕、载沣权力互制使然。其目的除拥戴载涛继任内阁总理,采取武力胁迫激进立宪之外,更有发动宫廷政变,限制隆裕干政的意图。该计划始于康、梁一派重要成员潘若海的献策,原定于辛亥年"八九月间"实施,但因突然爆发武昌起义,遂演变成为滦州兵谏。宫廷政变计划的决策人物是载涛等清廷权贵,康、梁一派只是宫廷政变计划的参与者。梁启超并不知道滦州兵谏的发动详情,更没有"直接策划"滦州兵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宫廷政变 滦州兵谏 梁启超 载涛
下载PDF
吴禄贞是立宪派,还是革命派?
18
作者 赵宗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历史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了董方奎同志的文章《论“滦州兵谏”和“士官三杰”》(以下简称《董文》)。作者把曾经活跃在辛亥革命历史舞台上的吴禄贞、张绍曾和蓝天蔚三位出身于日本士官学校的新军军官称之为立宪派。由于篇幅所... 《历史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了董方奎同志的文章《论“滦州兵谏”和“士官三杰”》(以下简称《董文》)。作者把曾经活跃在辛亥革命历史舞台上的吴禄贞、张绍曾和蓝天蔚三位出身于日本士官学校的新军军官称之为立宪派。由于篇幅所限,对张绍曾、蓝天蔚如何评价,姑置勿论。笔者仅就吴禄贞究竟属于立宪派,还是革命派?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禄贞 资产阶级立宪派 张绍曾 梁启超 清政府 孙中山 袁世凯 滦州兵谏 革命派 革命历史
下载PDF
辛亥革命和辛亥滦州起义
19
作者 任庆海 王兴业 《乡音》 2011年第9期35-36,共2页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今年10月是100周年。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相继组成。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今年10月是100周年。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相继组成。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在东京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起义 辛亥革命 清政府 张绍曾 孙中山 武昌起义 袁世凯 革命党人 滦州兵谏 武装起义
原文传递
吴禄贞组织的“立宪军”一词的出处——答吴忠亚先生
20
作者 董方奎 《历史研究》 1983年第6期189-189,共1页
吴忠亚先生在《吴禄贞是"立宪派"吗?》(《历史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三期)一文中,对拙文《论"滦州兵谏"和"士官三杰"》(《历史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提出质问:"关于所谓‘立宪军’这个名词,我曾查遍... 吴忠亚先生在《吴禄贞是"立宪派"吗?》(《历史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三期)一文中,对拙文《论"滦州兵谏"和"士官三杰"》(《历史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提出质问:"关于所谓‘立宪军’这个名词,我曾查遍各种有关资料,均未发现,不知董方奎同志是否别有所本?"现奉答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禄贞 历史研究 立宪派 滦州兵谏 名词 士官 三期 质问 资料 出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