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岸相碎屑岩储集层构型动态评价 被引量:22
1
作者 龙明 徐怀民 +3 位作者 江同文 牛玉杰 徐朝晖 陈玉琨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4-763,共10页
以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河砂岩滨岸相碎屑岩储集层为例,分析滨岸相储集层构型模式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研究区目的层主要存在平行状构型、槽状构型及斜交状构型3种储集层构型模式,建立各类储集层构型模式的概念模型,结合油藏数值模... 以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河砂岩滨岸相碎屑岩储集层为例,分析滨岸相储集层构型模式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研究区目的层主要存在平行状构型、槽状构型及斜交状构型3种储集层构型模式,建立各类储集层构型模式的概念模型,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及研究区实际生产情况,探讨各构型储集层的动态响应特征;最终在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因素分析及动态要素分析,提出滨岸相碎屑岩储集层构型动态评价方法,并在研究区进行实际验证,划分出不同储集层构型模式的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平行状储集层构型模式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只体现在垂向上;斜交状储集层构型模式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最强,既体现在垂向上又体现在平面上;槽状储集层构型模式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垂向上,而在平面上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弱。在不同的储集层构型模式分布区域,应采用不同的调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构型 动态响应特征 油藏数值模拟 滨岸相 隔夹层
下载PDF
“三端员定型”法识别滨岸相砂岩储层隔夹层: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学慧 丁文龙 +4 位作者 昌伦杰 牛玉杰 尹帅 张敏 孙雅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8-338,共11页
滨岸相砂岩储层发育薄层隔夹层,由于测井垂向分辨率和薄层效应的影响,用于识别不同类型隔夹层的关键测井参数的数值范围部分重合,使常用测井识别方法面临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多口井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岩... 滨岸相砂岩储层发育薄层隔夹层,由于测井垂向分辨率和薄层效应的影响,用于识别不同类型隔夹层的关键测井参数的数值范围部分重合,使常用测井识别方法面临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多口井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岩心实验分析资料,创新性采用"三端员定型"法识别三类隔夹层:钙质隔夹层、泥灰质隔夹层和泥质隔夹层。不同类型隔夹层在图版上不仅能有效区分,同时还能反映出钙质含量、泥质含量变化对隔夹层物性的影响。依据隔夹层识别结果,将研究区隔夹层垂向上分为4种接触关系:单一型、渐变型、突变型和多峰型;平面上分为4种分布模式:片状大面积分布型、突变接触型、渐变接触型和随机分布型,明确了隔夹层的发育特征。研究认为,垂直渗透率与钙质含量具有正相关性,与泥质含量相关性差;应用产量控制系数C(与隔夹层厚度和垂直渗透率相关)论证了具有一定厚度的隔夹层对产量的控制能力按泥质隔夹层、泥灰质隔夹层、钙质隔夹层顺序依次增强,因此钙质隔夹层在研究区对油水垂向运动的影响最大。研究成果对滨岸相砂岩储层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及制订开发调整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相 隔夹层 “三端员定型”法 垂直渗透率 产量控制系数
下载PDF
滨岸相碎屑岩储集层隔夹层分布预测方法——以塔里木盆地东河油田东河砂岩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盼科 徐怀民 +3 位作者 黄娅 刘强 江同文 王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5-734,共10页
在构型级次划分的指导下,综合野外露头、岩心、测井资料对东河砂岩储集层内部隔夹层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进行了静态表征,将其划分为7个级次并归纳出平行状、斜交状和槽状3种隔夹层分布样式。通过注水见效、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对隔夹... 在构型级次划分的指导下,综合野外露头、岩心、测井资料对东河砂岩储集层内部隔夹层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进行了静态表征,将其划分为7个级次并归纳出平行状、斜交状和槽状3种隔夹层分布样式。通过注水见效、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对隔夹层进行了动态表征,并将每种分布样式的隔夹层定性划分为3种井间展布类型:完全不遮挡型、部分遮挡型和完全遮挡型。为了实现隔夹层预测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引入了隔夹层控制系数的概念。通过动静结合,定量研究了3种隔夹层分布样式中隔夹层参数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并明确了隔夹层展布范围的预测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实例进行了解剖。结果表明,基于静态模型、动态资料和数值模拟的隔夹层表征方法在滨岸相储集层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相 碎屑岩储集层 隔夹层 分布样式 动态特征 控制系数
下载PDF
滨岸相砂质输导层非均质性对油气运聚影响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涛 徐怀民 +4 位作者 江同文 陈宣华 刘太勋 方慧京 韩如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滨岸相输导层为例,研究输导层的非均质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影响。利用沉积构型的研究方法将输导层的非均质结构解剖为9个级次;通过野外露头描述以及岩心物性资料,重点分析了东河砂岩7、8级输导层单元的非均... 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滨岸相输导层为例,研究输导层的非均质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影响。利用沉积构型的研究方法将输导层的非均质结构解剖为9个级次;通过野外露头描述以及岩心物性资料,重点分析了东河砂岩7、8级输导层单元的非均质性。在同一级次的输导单元内,将输导层非均质类型划分为结构非均质和物性非均质两种类型;结合输导层非均质和流体分异发现两者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运用成藏数值模拟方法对东河砂岩的成藏动态过程进行模拟。综合以上研究成果,认为油气在滨岸相输导层内运移时,受储层非均质的影响油气的运聚具有时空不均一性。这种复杂的时空配置关系造成的复杂油水分布是倾斜的油水界面的主要成因。从古油藏到新的圈闭聚集成藏,输导层非均质性对这一过程的影响表现在运移和聚集两个过程,包括运移开始、运移调整、运移稳定、聚集开始和聚集结束五个阶段。两个过程五个阶段在输导层的不同位置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聚 东河砂岩 输导层 非均质 滨岸相
下载PDF
滨岸相底水砂岩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及主控因素分析——以NH25油藏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薛永超 程林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1,共4页
以流动单元控制建立的储层模型为基础,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对NH25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构造高部位及局部正向微构造是剩余油富集区。根据夹层与油水运动耦合作用,提出了4种夹层分布模式,其中无夹层... 以流动单元控制建立的储层模型为基础,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对NH25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构造高部位及局部正向微构造是剩余油富集区。根据夹层与油水运动耦合作用,提出了4种夹层分布模式,其中无夹层模式底水快速锥进,远离井筒周围分布大量剩余油;渗滤型夹层开发效果好,剩余油较少;小范围不渗透夹层极易在夹层底部形成"屋檐油",顶部形成"屋顶油";大范围不渗透夹层上下邻层均可形成大量剩余油富集区。物性较差的流动单元及不同物性流动单元的过渡区是剩余油富集区。正韵律储层顶部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反正复合韵律储层顶底形成"汉堡式"剩余油分布区,正反复合韵律储层中部形成"工字型"剩余油分布区。井网不完善区剩余油容易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夹层分布模式 流动单元 剩余油分布 滨岸相 NH25油藏
下载PDF
陆丰13-2油田滨岸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庆明 于兴河 +1 位作者 王庆如 梁卫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0-173,共4页
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选用流动分层指标法,将陆丰13-2油田2370层划分为6类流动单元。研究表明,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Ⅰ和Ⅱ类流动单元物性较好,主要发育于内砂坝;Ⅲ和Ⅳ类流动单元物性中等,主要发育于外砂坝;Ⅴ和... 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选用流动分层指标法,将陆丰13-2油田2370层划分为6类流动单元。研究表明,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Ⅰ和Ⅱ类流动单元物性较好,主要发育于内砂坝;Ⅲ和Ⅳ类流动单元物性中等,主要发育于外砂坝;Ⅴ和Ⅵ类流动单元物性较差,主要发育于下滨面砂。流动单元的划分加深了对储层内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在沉积微相的指导下,纵向上将2370层划分为31个次一级的构成单元,并实现了流动单元在井间上的对比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滨岸相 沿砂坝 储层结构 陆丰13—2油田
下载PDF
滨岸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7
作者 刘洁 《化工管理》 2018年第5期219-219,共1页
海上L油田Z5油藏,历经二十多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对剩余油描述精度要求日趋增大,为了精确定量描述剩余油分布特征及规律,实现精细挖潜提高采收率,开展了滨岸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以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平... 海上L油田Z5油藏,历经二十多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对剩余油描述精度要求日趋增大,为了精确定量描述剩余油分布特征及规律,实现精细挖潜提高采收率,开展了滨岸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以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平均孔道半径、R_(35)四个参数作为研究区流动单元划分的参数,将Z5油藏流动单元划分为四类,认识不同类型流动单元平面及剖面特征,为区块后期挖潜及提高最终采收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相 流动单元 海上油田 划分方法
下载PDF
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滨岸相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8
作者 王萌 牟传龙 +2 位作者 梁薇 郑斌嵩 侯乾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沉积环境分析是古地理重建的核心内容,黔北地区寒武系明心寺组沉积环境研究存在较大争议,以致对中上扬子地区明心寺组沉积期古地理格局的认识不能统一。选取寒武系明心寺组发育齐全、出露良好的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 沉积环境分析是古地理重建的核心内容,黔北地区寒武系明心寺组沉积环境研究存在较大争议,以致对中上扬子地区明心寺组沉积期古地理格局的认识不能统一。选取寒武系明心寺组发育齐全、出露良好的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室内薄片鉴定及碎屑岩粒度分析等方法对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演化序列、沉积相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发育大套的石英粉-细砂岩,沉积构造以低角度冲洗交错层理为主,碎屑颗粒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上段砂岩以双次跳跃组分为主,悬浮组分含量较少,纵向剖面自下而上显示为浅水陆棚→临滨→前滨→后滨演化序列,呈典型的陆棚相向滨岸相变化。综上所述,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的沉积相为滨岸相。黔北镇远地区明心寺组滨岸相沉积的出现,指示了黔北地区区域上重新认识明心寺组沉积相的必要性,将直接影响对黔北地区乃至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纪古地理格局及其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 明心寺组 粒度分析 沉积构造 冲洗交错层理 滨岸相 陆棚 贵州
下载PDF
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流动单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国永 徐怀民 +2 位作者 刘晓兵 昌伦杰 牛玉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7,共4页
从颜色、岩矿组分、岩性及结构、沉积构造等方面分析了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储层的沉积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沉积相研究成果,确定了东河砂岩的沉积相划分模式,认为东河砂岩为无障壁滨岸沉积。结合东河砂岩沉积特征分析,将滨岸相... 从颜色、岩矿组分、岩性及结构、沉积构造等方面分析了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储层的沉积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沉积相研究成果,确定了东河砂岩的沉积相划分模式,认为东河砂岩为无障壁滨岸沉积。结合东河砂岩沉积特征分析,将滨岸相划分为海岸沙丘、后滨、前滨、临滨4个亚相和12个微相,并分析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在流动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微相与流动单元类型的关系:海岸沙丘亚相和后滨亚相中E类流动单元较少,主要为G类、M类、P类和非流动单元类;前滨亚相和临滨亚相流动单元类型较好,P类和非流动单元类比例很少,以E类、G类和M类流动单元为主。沉积微相对流动单元的类型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相 沉积微 流动单元 东河砂岩 哈得逊地区
下载PDF
宣龙坳陷新元古界下马岭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顺社 吕奇奇 +1 位作者 尚飞 李琳静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河北省怀来县赵家山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为一套碎屑岩沉积,主体岩性为灰绿色—灰黑色页岩及灰色含铁粉—细砂岩,该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其值随沉积相带发生明显的规律变化;通过对该地区野外仔细观察、测量,结合室内薄片资料和... 河北省怀来县赵家山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为一套碎屑岩沉积,主体岩性为灰绿色—灰黑色页岩及灰色含铁粉—细砂岩,该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其值随沉积相带发生明显的规律变化;通过对该地区野外仔细观察、测量,结合室内薄片资料和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地区下马岭组可划分为滨岸和浅海陆棚2个相带及近滨、过渡带以及滨外陆棚3种亚相。并总结出该地区的下马岭组的沉积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滨岸相 浅海陆棚 下马岭组
下载PDF
河北宽城北杖子地区下马岭组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丽云 罗顺社 +1 位作者 张敏 门福信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30-32,35,共4页
河北宽城北杖子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为一套碎屑岩沉积,主体岩性为深色页岩,氧化物的含量及组合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对氧化物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值随沉积相区带的变化呈明显的变化规律;... 河北宽城北杖子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为一套碎屑岩沉积,主体岩性为深色页岩,氧化物的含量及组合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对氧化物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值随沉积相区带的变化呈明显的变化规律;通过对该地区下马岭组野外实测资料,室内地球化学化验分析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该地区下马岭组沉积相为无障壁型海岸相和浅海陆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滨岸亚相和滨外陆棚两个亚相及前滨带、近滨带和陆棚泥三个微相类型,并总结了下马岭组的沉积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城北杖子 下马岭组 沉积 滨岸相 陆棚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NH25油藏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永超 程林松 +1 位作者 梁卫 刘伟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5期22-25,共4页
以岩心描述为基础,综合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对珠江口盆地NH25油藏岩石学特征、岩石相特征、生物遗迹化石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发育6种岩石相,海生迹遗迹化石丰富、分布广泛,成岩作用较弱,对物... 以岩心描述为基础,综合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对珠江口盆地NH25油藏岩石学特征、岩石相特征、生物遗迹化石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发育6种岩石相,海生迹遗迹化石丰富、分布广泛,成岩作用较弱,对物性影响不大。综合确定研究区属滨岸相临滨亚相沉积,进一步分为上临滨、中临滨、下临滨,利用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沉积微相进行定量识别。沉积微相与油藏开发关系表明:上临滨产能高于中临滨,中临滨产能高于下临滨产能,下临滨和中临滨及不同沉积微相过渡区是剩余油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相 岩石 遗迹化石 剩余油 珠江口盆地NH25油藏
下载PDF
三叠盆地奥陶系Hamra组沉积相分析
13
作者 王宇 李舒曼 +2 位作者 张远 汤睿 刘武波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7期24-26,161,共3页
三叠盆地是阿尔及利亚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位于非洲中北部。主要研究的储层为奥陶系Hamra组,依据对研究工区内取心井资料的查看和研究,发现Hamra组主要由一套灰白色细砂-粉砂岩且局部夹黑色泥岩组成,并根据各个沉积相标志将Hamra组沉... 三叠盆地是阿尔及利亚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位于非洲中北部。主要研究的储层为奥陶系Hamra组,依据对研究工区内取心井资料的查看和研究,发现Hamra组主要由一套灰白色细砂-粉砂岩且局部夹黑色泥岩组成,并根据各个沉积相标志将Hamra组沉积环境判定为滨岸相沉积和浅海陆棚相,并进一步划分出4个沉积亚相。研究工区Hamra组滨海相在平面上呈现NW-SE方向展布,砂体连续性比较好,有利于发育较好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盆地 奥陶系 Hamra组 滨岸相 浅海陆棚 沉积特征
下载PDF
桂中坳陷中北部下石炭统寺门组层序与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雨晨 刘自亮 +1 位作者 陈义才 刘四兵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41,共15页
通过对桂中坳陷中北部下石炭统寺门组水源塘现剖面、中渡长盛剖面等20条野外露头剖面和东塘1井等钻井岩心资料的详细观察,结合岩石薄片、粒度分析及前人研究等资料,对研究区寺门组碎屑岩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 通过对桂中坳陷中北部下石炭统寺门组水源塘现剖面、中渡长盛剖面等20条野外露头剖面和东塘1井等钻井岩心资料的详细观察,结合岩石薄片、粒度分析及前人研究等资料,对研究区寺门组碎屑岩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①桂中坳陷中北部寺门组可划分出1个三级旋回,4个四级旋回。②寺门组广泛发育碎屑滨岸相沉积,发育潮坪亚相沉积,局部地区发育有泻湖亚相沉积。砂坪微相沉积主要发育在环江以北、柳州以东地区,混积坪微相全区较为发育;泥坪微相主要发育在南丹以西、宜州周缘、柳城以北和象州周缘等地;泻湖亚相主要发育在柳州地区。③下石炭统晚期研究区寺门组发育一种沉积模式,区内广泛发育滨岸相。研究结果揭示研究区寺门组沉积演变规律,为油气资源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中坳陷 石炭系 寺门组 层序地层 碎屑滨岸相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倾角测井在沉积微相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寅 徐怀民 +2 位作者 陈丽华 昌伦杰 佘姣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1-315,共5页
利用地质构造图及岩心描述资料对塔中地区东河砂岩含砾砂岩亚段的倾角测井资料进行精细处理,确定出适合研究区的长相关和短相关处理参数。基于这两项参数,确立了平行层理、低角度斜层理、中角度斜层理、波状层理、爬升波纹层理、浪成交... 利用地质构造图及岩心描述资料对塔中地区东河砂岩含砾砂岩亚段的倾角测井资料进行精细处理,确定出适合研究区的长相关和短相关处理参数。基于这两项参数,确立了平行层理、低角度斜层理、中角度斜层理、波状层理、爬升波纹层理、浪成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块状层理等8种层理类型的倾角响应模式。据此开展研究区单井沉积构造解释,并结合相关的沉积相背景研究,建立了滨岸相临滨滩、临滨凹槽、临滨坝、前滨坝、前滨凹槽及前滨滩等6种沉积微相的层理组合模式,最终精细划分沉积微相。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倾角测井分辨率高的优势,提高了解释的精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地区 东河砂岩 含砾砂岩亚段 地层倾角 滨岸相
下载PDF
厦门岛地貌类型的划分及其开发利用
16
作者 姚庆元 何昭星 《台湾海峡》 CAS 1988年第4期85-91,共7页
本文依形态成因结合、突出形态的分类原则,较系统地划分了厦门岛的地貌类型,简介其分布与特征,并就其在土地利用、工程抗震、旅游资源和环境地质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地貌类型 地层 更新统 断块构造 大地构造 厦门岛 滨岸相 侵蚀作用 剥蚀作用 盆地 地质构造 开发利用
下载PDF
钙质隔夹层特征、成因及分布——以塔里木盆地哈得油田东河砂岩为例 被引量:50
17
作者 韩如冰 刘强 +5 位作者 江同文 徐怀民 徐朝晖 赵磊 雷诚 张鹏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8-437,共10页
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稳定同位素、常规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哈得油田东河砂岩钙质隔夹层的岩石学特征、测井响应特征、成因模式及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区钙质隔夹层主要为... 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稳定同位素、常规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哈得油田东河砂岩钙质隔夹层的岩石学特征、测井响应特征、成因模式及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区钙质隔夹层主要为钙质细、粉砂岩,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都较高,钙质成分包括方解石、铁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硬石膏等。虽然钙质隔夹层一般厚度较薄,但结合常规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资料仍可将其识别。建立了3种钙质隔夹层的成因模式:浅埋藏淡水环境隔夹层、蒸发作用隔夹层和深埋藏期隔夹层。结合沉积相带发育情况,认为钙质隔夹层在临滨、后滨较为发育,容易连片,井间易连续;结合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特征,认为东河砂岩岩层组界面钙质隔夹层具体产状主要有5种:"上钙下泥"型、"上泥下钙"型、"钙-泥-钙"型、钙质单层界面型和钙泥质界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钙质隔夹层 成因模式 滨岸相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福建沿海全新世地层划分与海面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潘国轩 《台湾海峡》 CAS 1984年第2期166-178,共13页
福建沿海全新世地层划分,随着微古和测年等方法的应用,开始摆脱单纯以岩性对比划分地层的方法,使地层划分更为完善合理。三分法普遍代替二分法,对我省正在开展的海岸带地质、地貌调查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全新世地层 地层划分 划分地层 沉积韵律 细砂 过渡 泻湖 粘土 海面变化 海侵 海进 福建沿海 泥质 钙质结核 滨岸相 海退 泥炭层
下载PDF
安徽巢湖地区泥盆纪-石炭纪界线地层的新认识 被引量:11
19
作者 侯明金 齐敦伦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70,共14页
通过对研究区内的五通组几条代表性剖面的岩性、岩相及化石特征和地层区域展布等研究并进行区域对比,结合近年来的区调及科研成果,提出巢湖地区五通组观山段至擂鼓台段中部的下黏土层的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晚期斯图期,而擂鼓台段中部的上... 通过对研究区内的五通组几条代表性剖面的岩性、岩相及化石特征和地层区域展布等研究并进行区域对比,结合近年来的区调及科研成果,提出巢湖地区五通组观山段至擂鼓台段中部的下黏土层的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晚期斯图期,而擂鼓台段中部的上黏土层与上部为早石炭世早期杜内期,泥盆系-石炭系界线位于上、下黏土层之间石英砂岩中(狮子口剖面31层的顶面);擂鼓台段下部与中部之间有一沉积间断面,有铁质风化壳,局部见褐铁矿化砾岩层,这一间断面是泥盆纪末期大海退在本区的反映;巢湖地区五通组并非陆相沉积,而是一套海相的滨岸相沉积,海水主要来自北东方向,与过去的陆相沉积和海侵来自南西方向的论点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通组 泥盆系-石炭系界线 风化壳 界线层 滨岸相 海侵方向 巢湖地区 安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