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滨水空间秋季景观特征识别与活力提升——以上海市黄浦江为例
1
作者 汪洁琼 江卉卿 +2 位作者 陈俊延 柯楠 王敏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共7页
上海市积极深化“一江一河”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空间,以绿化品质提升的“四化”建设为引领,促进季节性景观营造,从而激发滨水空间活力。针对城市滨水空间尺度大、范围广、数据多的特征,以人工智能赋能下滨水秋季景观... 上海市积极深化“一江一河”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空间,以绿化品质提升的“四化”建设为引领,促进季节性景观营造,从而激发滨水空间活力。针对城市滨水空间尺度大、范围广、数据多的特征,以人工智能赋能下滨水秋季景观特征的全覆盖、多时相、数字化识别为核心,以上海市黄浦江滨水空间中心城区段为例,训练滨水空间秋季景观特征识别的深度学习算法构建语义分割模型,实现对实证案例大批量样本数据的秋季景观特征智能化识别与测度;通过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services,LBS)大数据分析手段,量化揭示上海市黄浦江滨水空间中心城区段活力时空分布特征。探索影响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的秋季景观特征的关键因素,为城市滨水空间秋季景观的营造与活力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工智能 城市滨水空间 秋季景观特征 语义分割 基于位置的服务(LBS)
下载PDF
北京市滨水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潜力分析探索
2
作者 杨舒媛 张晓昕 +2 位作者 魏保义 赵捷 韩闪闪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1-941,954,共12页
城市滨水空间的综合治理工作越来越表现出持续性、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行业对滨水空间治理提升的重点以及建设时序的把握仍存在偏差。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重要河道为例,首先甄别滨水空间环境品质核心评价指标,运用时空大数据并结合GIS... 城市滨水空间的综合治理工作越来越表现出持续性、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行业对滨水空间治理提升的重点以及建设时序的把握仍存在偏差。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重要河道为例,首先甄别滨水空间环境品质核心评价指标,运用时空大数据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滨水空间现状情况进行定量化的全要素评价。短板指标统计发现,新时期河道及滨水空间品质提升的主要关注焦点为交通可达性的提升、人文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绿地开放空间的营造等。其次调研剖析滨水空间环境品质优劣的内驱动力,提出了多维度、多层次、全要素的城市滨水空间潜力分析指标体系,构建了“供给-需求”耦合互动模型,建立了城市滨水空间潜力分析研究方法。通过供需匹配分析发现并非高需求河道都得到了相应的治理,另外也存在治理超前或者过度治理的情况。最后,基于滨水空间潜力分析评价结果和两岸土地资源,制定了“三级-两类”治理行动方案,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注重滨水空间提升改造与城市片区整体的发展建设和需求的匹配,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供给-需求”耦合互动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环境品质提升 规划引领
下载PDF
迈向白色景观:寒地城市中小河流滨水空间居民冬季户外活动的环境特征偏好研究
3
作者 余洋 孟凡钰 郭旗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70,共7页
城市中小河流滨水空间是承载居民户外活动的重要载体,寒地冬季严酷的气候条件使河流由蓝色水域空间转变成白色冰雪空间,特殊的水体形态使居民的活动水平产生较大变化。聚焦寒地城市中小河流滨水空间的居民冬季户外活动,构建可达性、场... 城市中小河流滨水空间是承载居民户外活动的重要载体,寒地冬季严酷的气候条件使河流由蓝色水域空间转变成白色冰雪空间,特殊的水体形态使居民的活动水平产生较大变化。聚焦寒地城市中小河流滨水空间的居民冬季户外活动,构建可达性、场所特征、服务设施和维护管理4类维度下的17项环境特征要素指标,通过问卷调查与Kano模型得出户外活动的环境特征偏好要素序列,基于行为类型讨论要素指标对冬季户外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河流白色景观对提升冬季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对维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寒地滨水空间的流动行为更关注步行体验,强调线性路径的空间畅通和微气候舒适,驻留行为更关注冬季运动和防风防寒设施的配给。研究成果可为寒地城市居民健康福祉的规划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寒地城市 滨水空间 户外活动 白色景观
下载PDF
北京市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4
作者 王慧 王春艳 +2 位作者 汤健 李宝元 汪丽丽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10期140-143,共4页
近年来,北京市对城区河湖滨水空间整体环境的提升越来越重视。为提升滨水空间的环境质量、传承城市文化、增强市民的休闲体验、科学管理等综合功能为目的。文章通过分析北京滨水空间现状问题,提出规划设计的界定范围及策略,并运用工程... 近年来,北京市对城区河湖滨水空间整体环境的提升越来越重视。为提升滨水空间的环境质量、传承城市文化、增强市民的休闲体验、科学管理等综合功能为目的。文章通过分析北京滨水空间现状问题,提出规划设计的界定范围及策略,并运用工程实例分析和论证,总结北京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措施,从而为市居提供优美舒适的亲水空间,并对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研究视角、设计策略、实践应用及综合价值方面具有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滨水空间 景观规划 设计研究
下载PDF
SD分析法在滨水空间活力评价与提升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彧 林承想 《四川水泥》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采用SD分析法,选取六安市中心城区6个滨水空间,设置可达性、植物多样性、景观美感度、亲水性、河流水质、历史文化延续性和娱乐活动多样性等评价因子,测定出六安市的滨水空间建设应该重点关注景观环境、亲水性和历史文化延续性三个特性... 采用SD分析法,选取六安市中心城区6个滨水空间,设置可达性、植物多样性、景观美感度、亲水性、河流水质、历史文化延续性和娱乐活动多样性等评价因子,测定出六安市的滨水空间建设应该重点关注景观环境、亲水性和历史文化延续性三个特性,并基于这三个特性实施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策略:加强植物景观的设计、水体岸线的打造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空间活力 SD分析法 评价因子
下载PDF
山地城市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研究
6
作者 李波 刘柳杉 王金金 《园林》 2024年第9期58-68,共11页
滨水空间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该功能于山地城市滨水空间而言,常呈现出突出的供需错位问题。基于公众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感知的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和利用方式,对于充分发挥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提升人类福祉具有重... 滨水空间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该功能于山地城市滨水空间而言,常呈现出突出的供需错位问题。基于公众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感知的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和利用方式,对于充分发挥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提升人类福祉具有重要作用。以重庆花溪河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获取公众生态系统服务感知数据,运用IPA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公众对于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认识和绩效表现,从而确定各个建设阶段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优先次序,进一步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感知与景观要素偏好特征,最后为滨水空间景观优化提供建议。结果表明:公众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期望较高,但满意度却普遍低于该期望值;公众对不同建设阶段滨水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改善需求存在差异,未改造河段与规划待建河段首要诉求是水质净化,已改造河段亟需进行文化地方感营造,而所有河段均需要提升娱乐旅游服务功能;公众更容易从自然要素中,尤其是植物群落结构和河流水质水量,感知到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但人工要素介入有助于增强文化服务感知。研究结果为公众参与滨水空间景观规划管理提供参考,使其进一步满足公众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感知 滨水空间 景观要素 山地城市
下载PDF
滨水空间旷奥感知与恢复性效应交互路径探寻——基于桂林山水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韩昕 马宁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4,共9页
为了揭示人地交互情境下城市滨水空间的恢复性效应差异及内在关联路径。以桂林山水城市景观风貌为研究对象,选取榕湖及叠彩山两岸的三处滨水公共空间为样本地,采用经典量表与皮质醇、睾酮生理数据相结合的恢复性效应多维测度方法,对不... 为了揭示人地交互情境下城市滨水空间的恢复性效应差异及内在关联路径。以桂林山水城市景观风貌为研究对象,选取榕湖及叠彩山两岸的三处滨水公共空间为样本地,采用经典量表与皮质醇、睾酮生理数据相结合的恢复性效应多维测度方法,对不同行为模式在风景旷奥感知体验下的身心恢复性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发现:1)“旷如”感知有助于注意力恢复,而“奥如”感知则利于情绪恢复;2)私密性活动在生理及心理恢复表现上优于常态性活动;3)旷奥特征感知与特定行为交互影响人群的恢复性,研究得出的显著交互路径分别为:“旷如感知-私密性活动-恢复”路径和“旷奥均衡感知-常态性活动-恢复”路径。通过对滨水空间恢复性体验进行精准化路径评估,为面向高健康疗愈品质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场景营造提供要素导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滨水空间 “旷奥”感知 私密性活动 恢复性效应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滨水空间规划管控与建设指引思考——以闽江福州段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军华 《城市建筑》 2024年第6期26-31,共6页
滨水空间是区域重要的生态空间,也是城乡发展中的“黄金地带”,亦是城市人居空间的聚集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承载空间。新形势下,探索滨水空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引导滨水空间存量用地更新、提升滨水空间... 滨水空间是区域重要的生态空间,也是城乡发展中的“黄金地带”,亦是城市人居空间的聚集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承载空间。新形势下,探索滨水空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引导滨水空间存量用地更新、提升滨水空间公共效益、展示山水与地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剖析闽江福州段沿线滨水空间的现状问题与规划挑战,从生态、空间、文化三个维度探讨了城市滨水空间综合提升的规划管控与建设指引,以期创造新时期城市滨水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战略 城市滨水空间 规划管控 建设指引 闽江福州段
下载PDF
基于百度热力图的长沙湘江滨水空间活力时空特征研究
9
作者 黄爽意 孟祥庄 《现代园艺》 2024年第3期48-50,53,共4页
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广泛运用于城市空间活力方面的研究。基于百度热力图图像数据,以长沙湘江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百度热力图进行量化分析,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总结了长沙湘江滨水空间活力变... 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广泛运用于城市空间活力方面的研究。基于百度热力图图像数据,以长沙湘江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百度热力图进行量化分析,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总结了长沙湘江滨水空间活力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工作日和休息日长沙湘江滨水空间活力随时间变化呈现不同的活力模式;在同一等级活力的滨水空间中,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滨水空间活力也有明显差异;长沙湘江滨水空间高活力空间主要以交通、娱乐和商业经济于一体的中心城区为主,活力等级以核心聚集,呈圈层式向外逐渐降低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热力图 滨水空间 空间活力 时空特征 湘江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公园滨水空间分析与优化策略——以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为例
10
作者 高鹏飞 王崴 《中外建筑》 2024年第3期91-96,共6页
滨水空间是塑造城市性格、提升城市空间价值和活力的重要元素。采用Depthmap10.0软件对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的滨水空间进行了人流可达性、视域可达性、人流模拟等分析,发现了公园内部特定空间应有的可达性与交通吸引力不相匹配问题,找到... 滨水空间是塑造城市性格、提升城市空间价值和活力的重要元素。采用Depthmap10.0软件对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的滨水空间进行了人流可达性、视域可达性、人流模拟等分析,发现了公园内部特定空间应有的可达性与交通吸引力不相匹配问题,找到了其可达性与视域整合度重合度过高而导致的局部人流量过大引发的交通堵塞的动因,最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内部空间优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公园改造 空间句法 Depthmap模拟 优化策略
下载PDF
滨水空间更新中基于可达性的包容性环境评价——以上海苏州河为例
11
作者 薛琰文 宋子祺 陈蔚镇 《园林》 2024年第8期111-119,共9页
基于可达性分析从本地社区老年人的视角评价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的包容性环境。利用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工具(UNA)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空间样本进行分析,基于7个基本特征指标构建包容性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更新后... 基于可达性分析从本地社区老年人的视角评价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的包容性环境。利用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工具(UNA)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空间样本进行分析,基于7个基本特征指标构建包容性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更新后的苏州河滨水空间可达性良好,在部分河段中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的活动间存在使用需求的分异,本地居民在非正式空间中的日常活动以及对更新前苏州河的矛盾感情,体现出滨水空间包容性环境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评价梳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滨水空间,并分别提出优化供给、复合利用、增强地方归属等提升建议。该研究将有助于理解滨水空间更新中的包容性价值,并对改善滨水空间的规划建设、促进社会正义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城市更新 可达性 包容性环境 社会正义
下载PDF
地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德帅 《城市建筑》 2024年第4期93-96,102,共5页
滨水空间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特色的核心环节。文章从地域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当前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安徽太湖县晋湖片区滨水空间城市设计”... 滨水空间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特色的核心环节。文章从地域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当前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安徽太湖县晋湖片区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实践中理论及实践方法的探讨,建构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认为地域文化是城市滨水空间的灵魂,对于城市滨水空间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建构的过程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思想方法,使地域文化在整体空间形态上外显,以此来塑造城市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传承 城市滨水空间 城市设计
下载PDF
诸暨市滨水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13
作者 楼曼 张育南 万博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109-111,共3页
文章以浙江诸暨市为例,探讨了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历史地图解译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滨水空间断面的形态变化。文章发现,诸暨市滨水空间从以经济发展为主导,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生态可持续的导向,反映了城市发展理... 文章以浙江诸暨市为例,探讨了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历史地图解译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滨水空间断面的形态变化。文章发现,诸暨市滨水空间从以经济发展为主导,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生态可持续的导向,反映了城市发展理念和目标的变化,也展示了城市对水资源和景观的价值认知和利用方式的变化。文章为诸暨市后续空间发展和其他同等规模的滨水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演变特征 规划设计 诸暨市
下载PDF
基于数字技术的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泰州引江河水利风景区为例
14
作者 龚晓芳 卢漫 唐昊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32-234,共3页
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探讨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分析当前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构建了“数据采集-场地分析-方案模拟-数字... 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探讨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分析当前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构建了“数据采集-场地分析-方案模拟-数字化建造-绩效监控”全过程数字化的景观规划设计框架。同时,尝试以泰州引江河水利风景区为实践对象,阐明数字技术在河流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具体实施途径,为景观规划设计的数字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景观 数字技术 景观设计方法
下载PDF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价及优化研究——以安宁市螳螂川为例
15
作者 黄茜 刘嘉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201-0206,共6页
螳螂川是滇池唯一的下泄河流,自古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景观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宁市螳螂川城市滨水空间为例,采用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滨水空间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进行研究。通过从供给——需求两侧分析景观要... 螳螂川是滇池唯一的下泄河流,自古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景观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宁市螳螂川城市滨水空间为例,采用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滨水空间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进行研究。通过从供给——需求两侧分析景观要素特征因子的现状特点,旨在建立滨水空间与环境的联系,并发掘出安宁市特有的滨水文化特点,同时提出能够体现地方文化价值的景观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空间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重要性–绩效分析法 优化策略 安宁市螳螂川
下载PDF
高密度城区滨水空间生态服务能力评价
16
作者 席珺琳 罗伟嶂 +2 位作者 袁建伟 张会 武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3,共9页
城市滨水空间对于维护高密度城区的生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滨水空间生态服务能力评价中忽视居民感知的问题,以广州市越秀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空间句法模型、Fragstats、SolVES模型等提取空间可达性、景观生态质量、居民感知等数... 城市滨水空间对于维护高密度城区的生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滨水空间生态服务能力评价中忽视居民感知的问题,以广州市越秀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空间句法模型、Fragstats、SolVES模型等提取空间可达性、景观生态质量、居民感知等数据,通过双变量分析法筛选出与居民感知数据高度相关的变量,构建了基于居民感知的生态服务回归评价模型,并耦合年度植被加权模型对生态服务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利用基于居民满意度指数的回归方程筛选出的最优变量组合所建立的生态服务模型,能够反映出滨水空间生态要素供给和居民感知服务能力;②越秀区滨水空间生态服务能力等级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异质性特点;③耦合年度植被加权的综合服务等级从加权前的南高北低分布转变为中北高南部低分布,高低值的分布区域发生了显著变化。上述结果可为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滨水空间的规划选址与改善提供依据,有助于提升滨水空间的生态宜居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空间 生态服务 居民满意度 空间句法
下载PDF
城市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管控逻辑与路径构建
17
作者 邢文秀 刘大海 +1 位作者 薛煜坤 杨湘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1,共8页
面对国家和省级层面海岸建筑退缩线管控政策的不足以及市县层面管控技术方法的缺失,在梳理国际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管控政策构建逻辑,即把握好整体性与区域差异、秩序性与空间活力... 面对国家和省级层面海岸建筑退缩线管控政策的不足以及市县层面管控技术方法的缺失,在梳理国际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管控政策构建逻辑,即把握好整体性与区域差异、秩序性与空间活力、稳定性与动态适应的关系,并从建立海岸带用途基线清单、明确需要进行管控的地理区域、识别海岸带各管控单元空间利用模式、明确岸段未来发展愿景、建立差异化用途管控政策等5个方面构建城市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管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滨水空间 精细化治理 海岸建筑退缩线 用途管制
下载PDF
成都市城市滨水空间疗愈景观评价研究
18
作者 谯诗凡 何昕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在“城市心理病”的背景下,文章探讨了公共健康与滨水空间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内含水体公园的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分析(SD)法对滨水空间进行疗愈环境评价,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滨水空间中影响疗愈环境评价的要素... 在“城市心理病”的背景下,文章探讨了公共健康与滨水空间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内含水体公园的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分析(SD)法对滨水空间进行疗愈环境评价,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滨水空间中影响疗愈环境评价的要素。结果显示,滨水空间中影响疗愈环境评价的因子包括水域因子、植物因子、人工因子、环境因子和感知因子5个公共因子。通过对公共因子对疗愈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今后规划设计出更符合人群精神需求的滨水空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疗愈环境 疗愈评价 SD法 心理感知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滨水空间设计
19
作者 田野 薛思雯 《四川建材》 2024年第6期99-101,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滨水空间设计开始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别于常规的偏重于对客体空间的分析方法,借助场所精神理论看待滨水空间设计,是基于人的主体感官体验分析,分别论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与...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滨水空间设计开始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别于常规的偏重于对客体空间的分析方法,借助场所精神理论看待滨水空间设计,是基于人的主体感官体验分析,分别论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与滨水空间的关系,并从流线设计、形式设计、尺度设计方面归纳出相应的建议方向,期望作为探寻滨水环境精神空间形象化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滨水空间 现象学 感官体验
下载PDF
基于PSPL方法的滨水空间适老化景观评价
20
作者 吴仪 赵杨 《山西建筑》 2024年第6期175-179,共5页
在人口老龄化及城市精细化高品质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小城市中青年人口向大型城市流动而留守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与生活社区交织的中小尺度滨河空间适老化景观亟待更新。为探索中小城市滨水空间适老化景观更新路径,以赣州市章江国家湿地公... 在人口老龄化及城市精细化高品质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小城市中青年人口向大型城市流动而留守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与生活社区交织的中小尺度滨河空间适老化景观亟待更新。为探索中小城市滨水空间适老化景观更新路径,以赣州市章江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根据PSPL调研法的“12个关键词”结合SD语义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对场地的环境空间和活动空间适老化指标进行评价,再通过实地调查、现场计数、问卷和访谈法调研场地的公共空间现状和公共生活现状,从滨水环境空间和老年活动空间两个视角出发,提出针对空间防护性、舒适性、愉悦性的改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L调研法 适老化 滨水空间 景观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