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的相关策略研究——离岸有人海岛和滨海空间的相关规划探索
1
作者 刘婷婷 戴慎志 冯浩 《城市学报》 2024年第2期80-86,共7页
海岸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具有特殊的空间区位和地理环境,承载着大量人口、产业和重要设施。同时,海岸带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交织,灾害风险复杂多样,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着重大的安全风险。文章重... 海岸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具有特殊的空间区位和地理环境,承载着大量人口、产业和重要设施。同时,海岸带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交织,灾害风险复杂多样,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着重大的安全风险。文章重点针对在海岸带频发的气象灾害和海洋灾害,提出保障海岸带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的三方面内涵,即抵御能力、承载能力和恢复能力。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的四方面策略,并结合文章作者团队近期在珠海市的相关规划研究实践,以离岸有人海岛和滨海空间为例,提出基于承载能力的离岸有人海岛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维护策略以及兼顾防灾和景观要求的多层次滨海空间防灾减灾规划策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国土空间 综合防灾规划 安全韧性 离岸有人海岛 承载能力 滨海空间
下载PDF
基于MGWR的城市滨海空间活力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青岛市东海岸为例
2
作者 孙小力 原英东 +1 位作者 王锦阳 董琦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城市滨海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资源,其活力是空间品质的外在表征。本文以青岛市东海岸为例,利用百度热力图所反映的人群时空分布描述滨海空间活力,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其空间活力的分异性及聚类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利用多尺度地理... 城市滨海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资源,其活力是空间品质的外在表征。本文以青岛市东海岸为例,利用百度热力图所反映的人群时空分布描述滨海空间活力,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其空间活力的分异性及聚类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MGWR)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滨海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青岛市东海岸滨海空间活力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且沿海开放公共空间植被指数、岸线形式、空间形态紧凑度以及周边环境的交通可达性与住宅密度等对滨海空间活力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经对比发现,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拟合效果更优,也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活力的影响因素在空间层面的变化。本研究在探究城市滨海空间活力及影响因素上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也为城市滨海空间的空间优化与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空间 空间活力 多源数据 空间分异性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针对摄影行为对滨海空间的优化策略研究--以青岛市八大关沿岸婚纱摄影活动为例
3
作者 孙茗炜 王兴田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八大关作为青岛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对城市整体形象、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婚纱摄影活动得益于青岛独特的自然风貌与历史元素,近年来成为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与热门活动。文章以八大关沿岸的婚纱摄影活动为研究主体... 八大关作为青岛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对城市整体形象、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婚纱摄影活动得益于青岛独特的自然风貌与历史元素,近年来成为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与热门活动。文章以八大关沿岸的婚纱摄影活动为研究主体,引入环境行为学概念,对该区域的各种行为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最终针对婚纱摄影这一特殊行为对八大关沿岸空间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为今后该区域乃至青岛其他滨海城市空间的优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滨海空间 环境行为学 艺术介入仪式 婚纱摄影
下载PDF
滨海空间塑造与大亚湾交通集聚点景观感知--中山翠亨马鞍岛沙滩公园景观工程营造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峰 《现代园艺》 2021年第24期51-53,共3页
沙滩公园位于马鞍岛北部,包含马鞍岛东北角滨海区域及马鞍岛内部橫二涌滨水区域,景观设计面积约52.3万m2。设计以“绿色海浪、文化之中”为设计思想,注重海浪线性的研究与变化,在平面及立体空间上吸取海浪的蜿蜒变化的动态元素,从海堤... 沙滩公园位于马鞍岛北部,包含马鞍岛东北角滨海区域及马鞍岛内部橫二涌滨水区域,景观设计面积约52.3万m2。设计以“绿色海浪、文化之中”为设计思想,注重海浪线性的研究与变化,在平面及立体空间上吸取海浪的蜿蜒变化的动态元素,从海堤与绿道、景观空间、景观布局、功能分区、活动策略5大方面,总体控制公园设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空间 马鞍岛 沙滩公园 热带风光
下载PDF
海岸带整治修复驱动下的城市滨海空间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特征研究——以上海鹦鹉洲生态湿地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威 李彩霞 陈雪初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30,37,共8页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定量研究方法,从斑块类型级别和景观尺度级别,对以鹦鹉洲为代表的整治修复下的城市滨海空间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5年,鹦鹉洲受人工圈围影响,滨海空间由自然转向人工,景观格局指数也随之趋于简单,生态...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定量研究方法,从斑块类型级别和景观尺度级别,对以鹦鹉洲为代表的整治修复下的城市滨海空间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5年,鹦鹉洲受人工圈围影响,滨海空间由自然转向人工,景观格局指数也随之趋于简单,生态系统逐渐退化;2015—2018年,随着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展开,地块斑块类型指数上升,景观尺度上的SHDI和SHEI值也上升为1.58和0.81,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不断加强,湿地向复合型城市滨海空间转变;同时,对鹦鹉洲修复后的每个分区景观格局指数和分区景观风貌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优势斑块指数的变化对分区形象与功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洲生态湿地 滨海空间 景观格局
下载PDF
韧性景观理念下的城市滨海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青岛城阳区滨海绿道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刚 金娇 +1 位作者 侯泓旭 赖文波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韧性”理念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常有灾害的发生,并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城市治理模式。滨海空间是城市海陆相互作用的生态界面,形成“海洋-海岸-城市”协同共生体。针对目前城市滨海空间存在的系列问题,将韧性景观理念... “韧性”理念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常有灾害的发生,并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城市治理模式。滨海空间是城市海陆相互作用的生态界面,形成“海洋-海岸-城市”协同共生体。针对目前城市滨海空间存在的系列问题,将韧性景观理念引入城市滨海空间规划设计中,并以青岛城阳区滨海绿道项目为例,在分析归纳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综合性措施等三个层面提出韧性景观理念下滨海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以期为相关规划设计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景观 滨海空间 生态修复 可持续性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厦门市滨海空间更新潜力评估及更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许雪琳 马毅 +2 位作者 朱郑炜 郭竞艳 张宇焘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在当前以存量规划为主导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滨海空间更新对于滨海风貌显著的厦门市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实施科学的滨海空间更新规划能够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国外典型滨海空间更新规划实践案例,总结滨海空间更新的成功经验,认为... 在当前以存量规划为主导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滨海空间更新对于滨海风貌显著的厦门市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实施科学的滨海空间更新规划能够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国外典型滨海空间更新规划实践案例,总结滨海空间更新的成功经验,认为区位交通、空间基底、资源价值是城市更新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厦门市域环境与滨海空间特征,建立更新潜力评估框架;通过区位交通、空间基底、资源价值的分项评估,叠加获得厦门市滨海空间更新潜力分级结果;基于更新潜力结果,从布局、时序、方式、功能4个维度构建全市滨海空间更新体系,并针对市域、区域、地块3个层面分别提出宏观、中观、微观更新提升策略,以期为滨海城市更新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滨海空间 潜力评估 厦门市
下载PDF
旅游核心价值取向下的海岛滨海空间管控——以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片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志磊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5-91,共7页
旅游型海岛因其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吸引了众多投资,开发建设活动逐渐增多,导致其敏感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冲击。文章围绕体现海岛特色和塑造人本环境两大旅游核心价值,通过对滨海沙滩、生态水网和山脊轮廓等关键要素的保护与控制,延续... 旅游型海岛因其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吸引了众多投资,开发建设活动逐渐增多,导致其敏感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冲击。文章围绕体现海岛特色和塑造人本环境两大旅游核心价值,通过对滨海沙滩、生态水网和山脊轮廓等关键要素的保护与控制,延续海岛独有的生态特色;通过引导圈层式空间结构、精细设计通海廊道和滨海界面、构建人本尺度的街区空间等手段营造舒适宜人的滨海空间,旨在寻求强烈的开发诉求与敏感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保障海岛滨海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型海岛 旅游核心价值 滨海空间 空间管控
下载PDF
青岛市滨海空间景观设计现状与思考
9
作者 杨轶伦 李衍良 《南方农业》 2013年第6期17-19,共3页
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山东省青岛市滨海空间景观设计,通过与其他城市成功之处的比较、研究,总结出青岛市滨海空间景观的优缺点,并提出改造措施及原则。
关键词 滨海空间 景观 人性化 山东省青岛市
下载PDF
城市滨海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筱曼 高家骥 《城市建筑》 2022年第9期41-44,共4页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纷纷推出了海岸线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总体规划,以提升滨海空间的品质和吸引力。在2020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中,突出了建设“美丽海湾”,以及重点夯实和推动沿海各个地区海湾环境的改善和修复。...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纷纷推出了海岸线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总体规划,以提升滨海空间的品质和吸引力。在2020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中,突出了建设“美丽海湾”,以及重点夯实和推动沿海各个地区海湾环境的改善和修复。在最新的大连市总体城市设计中,湾区发展也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大连市滨海空间的现状分析,并结合大连市空间规划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探讨城市滨海空间品质提升的策略,为建设“美丽海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空间 美丽海湾 空间规划 空间品质
下载PDF
城市滨海空间的规划与控制——以北海市滨海空间规划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甘宇锋 《城市建筑》 2020年第23期34-35,共2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升级和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要求提高,国家对海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也开始重视起来,目的是遵循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促进陆海统筹发展,修复城市滨海岸线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滨海空间的建设,提高滨海旅游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滨海空间 海岸线规划 滨海功能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行为-心理视角下烟台市滨海空间夜间照明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欣 聂玮 《光源与照明》 2022年第11期8-10,共3页
灯光照明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景观夜间照明成为衡量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人们的夜间行为轨迹和心理感受有着直接联系。良好的夜间照明可以满足人们对夜间景观环境的安全性、美观性及健康性的需求。人获取的外... 灯光照明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景观夜间照明成为衡量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人们的夜间行为轨迹和心理感受有着直接联系。良好的夜间照明可以满足人们对夜间景观环境的安全性、美观性及健康性的需求。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良好的夜间照明设计可以通过视觉神经系统与人的行为-心理产生正相关,可以调节情绪、促进人与景观互动。文章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探讨烟台市滨海空间夜间照明优化,从夜间照明环境的安全性、美观性及健康性三个方面探讨烟台市滨海空间夜间照明现状,并提出改进策略,可以为今后的景观夜间照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照明 行为-心理 滨海空间 人光互动
下载PDF
老年友好型滨海公共空间设计探究——以青岛为例
13
作者 郭凯钰 耿建华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8期31-33,共3页
基于老年友好的理念,探讨青岛滨海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的方法与实践。通过对青岛滨海公共空间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在老年友好性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因此,提出了空间布局优化、安全性提升、舒适性增强和社交互动性... 基于老年友好的理念,探讨青岛滨海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的方法与实践。通过对青岛滨海公共空间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在老年友好性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因此,提出了空间布局优化、安全性提升、舒适性增强和社交互动性加强等设计策略,旨在打造安全、舒适、易社交的滨海公共空间,满足老年人的休闲、锻炼和社交需求,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增强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交参与。希望不仅能为青岛滨海公共空间提供老年友好设计指导,也能为其他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展现未来城市发展中关注老年群体需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 滨海空间 公共空间 老年友好
下载PDF
滨海休闲空间冬季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李健 孙嘉慧 马美慧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10期29-33,47,共6页
为探究造成寒冷地区城市滨海休闲空间冬季活力水平差异及冬夏波动的原因,文中以辽宁大连滨海休闲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用实体和网络空间活力为表征,识别不同类型滨海休闲空间活力的季节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结... 为探究造成寒冷地区城市滨海休闲空间冬季活力水平差异及冬夏波动的原因,文中以辽宁大连滨海休闲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用实体和网络空间活力为表征,识别不同类型滨海休闲空间活力的季节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单元冬季活力水平差距较大,其中片区商圈型单元活力水平较高,而不同类型单元间的冬夏波动差异较小。在实体层面,可达性、舒适性及公共性对冬季活力有正向影响,而功能性影响冬夏活力的差值;在网络层面,旅游度假、游憩观赏功能及消费水平对冬季活力影响较大,但各因素与冬夏波动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可为寒冷地区城市滨海休闲空间的规划管理以及建设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休闲空间 冬季活力 社交媒体数据 寒冷地区
下载PDF
城市滨海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三亚湾路段滨海公园为例
15
作者 吴若昊 《花卉》 2024年第10期16-18,共3页
城市滨海空间打造是人与海洋复杂关系在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的外化体现。与常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比,有其非常独特的限制与侧重点。以三亚湾路段滨海公园(凤凰大桥-小洲岛复绿公园)项目为例,重点研究总结城市滨海广场与城市... 城市滨海空间打造是人与海洋复杂关系在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的外化体现。与常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比,有其非常独特的限制与侧重点。以三亚湾路段滨海公园(凤凰大桥-小洲岛复绿公园)项目为例,重点研究总结城市滨海广场与城市滨海生态公园两种景观类型,提出城市滨海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海空间 城市滨海广场 城市滨海生态公园
下载PDF
滨海公共空间声环境感知评价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舒珊 杜倩倩 +1 位作者 朴勋 李慧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3-403,共11页
滨海公共空间是滨海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环境质量是影响公共空间环境体验的关键因素。以青岛沿海岸线4类滨海公共空间(步道类、广场类、公园类、沙滩类)的声环境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测量探索滨海公共空间声环境的特... 滨海公共空间是滨海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环境质量是影响公共空间环境体验的关键因素。以青岛沿海岸线4类滨海公共空间(步道类、广场类、公园类、沙滩类)的声环境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测量探索滨海公共空间声环境的特征、感知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滨海公共空间当前环境噪声水平(LAeq)基本不超过国家标准限值55 dB(A),但各类公共空间在背景噪声水平(Lmin、L90)上有显著差异。各类滨海公共空间声环境的感知评价普遍较高,自然声是其主要感知声源,但不同类型空间有所差异:沙滩以海浪拍岸声为主导声源,声环境满意度评价最高;公园的自然声源丰富,具有较高的事件感和较低的吵闹度;步道的声源感知较为单一,总体满意度评价较低;广场空间的自然声源感知、事件感和吵闹度评价上均显著差于其他公共空间,其声环境亟待改善和优化。交通噪声和最大声级Lmax对滨海公共空间声环境感知评价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此外受访者年龄也是影响声环境感知评价的关键因素,年龄越大的受访者对滨海公共空间声环境的满意度评价越高。研究结论可以为滨海公共空间声环境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公共空间 声环境 感知评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厦门岛南部滨海开放空间声景优化研究
17
作者 钱林燕 王绍森 王波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272-275,共4页
滨海开放空间是海滨城市的标志性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滨海开放空间声环境对提高公众幸福感以及城市环境品质均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城市滨海空间的特点,以厦门岛南部滨海开放空间为例,通过实地勘测、现场访谈、... 滨海开放空间是海滨城市的标志性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滨海开放空间声环境对提高公众幸福感以及城市环境品质均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城市滨海空间的特点,以厦门岛南部滨海开放空间为例,通过实地勘测、现场访谈、公众调查等方式,从客观声学特征和主观感知评价两方面对滨海开放空间声景观进行研究,并从降低人工噪声声级、引入和发掘自然声、优化声景功能分区等方面提供可持续性的声景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滨海空间声景观改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岛南部 滨海开放空间 声景观 声景漫步 声景设计
下载PDF
福柯权力视角下旅游城市滨海地区空间生产机制研究——基于对亚龙湾度假区的观察实证 被引量:11
18
作者 于涛 王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9期19-26,共8页
近些年来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度假文化在中国扎根滋长,在此趋势下,一些热点旅游城市已鲜有角落未被资本涉足,资本的铺陈使原本位于滨海的海湾资源快速纳入城市消费空间体系。文章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基于福柯权力空间视角,构建了&q... 近些年来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度假文化在中国扎根滋长,在此趋势下,一些热点旅游城市已鲜有角落未被资本涉足,资本的铺陈使原本位于滨海的海湾资源快速纳入城市消费空间体系。文章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基于福柯权力空间视角,构建了"利益主体博弈一权力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城市滨海空间开发中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关系进行了剖析,解释了在权力网络下,旅游城市滨海空间生产的过程、特征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其开发过程中经历了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政企合作三个阶段,形成基于利益联盟的竞合关系:宏观上是战略含伙人,微观上又存在着权力制衡。游客追求一种臆想中的、已经发生异化的原真性,开发企业以一种"文化经纪人"的方式,将空间商品化,打造现代化的旅游度假区和度假文化。游客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村民的思想变化,发生文化涵化的过程。目前,亚龙湾度假区整体建设已经较为成熟,而政府大力推进的海棠湾度假区势必与之发生竞争,未来,亚龙湾需要在保留彝族文化原真性的同时,考虑结合建设国家自贸区、自贸港的契机,焕发新一轮空间生产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福柯 滨海空间 内在机制 亚龙湾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型的海口市建成区滨海公共空间 景观需求评价
19
作者 何昊翰 许先升 黄铃 《广东园林》 2024年第4期51-59,共9页
在城市化快速推动下,人本需求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以海口市建成区滨海公共空间为例,构建城市滨海公共空间景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立足于人本需求视角,对滨海公共空间景观品质的需求进行定量研究,引入KANO模型开展问卷调查及现... 在城市化快速推动下,人本需求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以海口市建成区滨海公共空间为例,构建城市滨海公共空间景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立足于人本需求视角,对滨海公共空间景观品质的需求进行定量研究,引入KANO模型开展问卷调查及现场访谈,判断滨海公共空间使用人群的需求程度,借助归类分析、混合类分析和Better-Worse指数,分析各需求的重要程度,并将指标按照必备需求>期望需求>魅力需求的属性重要度排序。结果显示,亲水性、可达性、植物配置丰富度等12项指标集中在必备需求和期望需求上。基于此,为提高海口市建成区滨海公共空间景观质量,根据需求重要性,针对自然环境、建成环境、活动主体3个要素提出了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需求 滨海公共空间 KANO模型 景观评价
下载PDF
滨海公共空间儿童及其看护者需求研究——以青岛为例
20
作者 白锦波 王琳 孙旭光 《城市建筑》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公共空间的儿童友好性建设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青岛作为我国著名海滨城市,其滨海公共空间具有独特的自然禀赋,这也导致了差异化的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建设路径。研究从儿童及其看护者的需求出发,选取青岛11个典型滨海公共空间作... 公共空间的儿童友好性建设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青岛作为我国著名海滨城市,其滨海公共空间具有独特的自然禀赋,这也导致了差异化的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建设路径。研究从儿童及其看护者的需求出发,选取青岛11个典型滨海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地点,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全面梳理儿童及其看护者的游乐需求、安全需求和亲子互动需求,为后续青岛滨海公共空间的儿童友好性建设、青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公共空间 儿童友好 儿童需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