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与清末满蒙地区语文教育
1
作者 都林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5-128,共4页
清末局势动荡,清廷展开一系列自上而下的革新,随着教育改革拉开序幕,《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在少数民族地区应运而生。文章对《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的体裁、内容和难易度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和分析,并对该教科书的主要特点、使用的情... 清末局势动荡,清廷展开一系列自上而下的革新,随着教育改革拉开序幕,《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在少数民族地区应运而生。文章对《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的体裁、内容和难易度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和分析,并对该教科书的主要特点、使用的情况作出较为详尽的说明。最后分析了《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颁行的意义,这套教科书的颁行巩固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的官话地位,开启了少数民族教科书的转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汉三语合璧教科书》 课文体裁 课文内容 文本可读性
下载PDF
清代滿蒙漢合璧文獻中的“巴結”
2
作者 李聰聰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127-144,共18页
現代漢語中“巴結”多用作動詞,表示“奉承、討好”之義。近代漢語文獻尤其是清代滿蒙漢合璧文獻中“巴結”的義項更爲豐富。本文重點描寫清代滿蒙漢合璧文獻中“巴結”的意義與分布情况,分析該詞在不同文獻中的滿、蒙語對應,通過對應... 現代漢語中“巴結”多用作動詞,表示“奉承、討好”之義。近代漢語文獻尤其是清代滿蒙漢合璧文獻中“巴結”的義項更爲豐富。本文重點描寫清代滿蒙漢合璧文獻中“巴結”的意義與分布情况,分析該詞在不同文獻中的滿、蒙語對應,通過對應進一步確定其意義。經考察發現,滿蒙漢合璧文獻中的“巴結”以“辛苦、操勞”“努力”義爲主,没有出現“奉承、討好”義的用例,這種情况與部分北方方言類似。本文結合清代其他漢語文獻分析“巴結”的意義及發展,進一步分析“巴結”在清末民初的使用特點,并探討其在滿蒙漢合璧文獻中的義項使用上呈現出傾向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結 滿蒙漢合璧 滿漢對勘
原文传递
老北京话“普律(里)”探源
3
作者 马楷惠 王继红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24年第3期76-85,共10页
老北京话“普律”一词源于元代蒙古语buri(全,都)。在《元朝秘史》中,buri音译为“不里”。从元至清末民初,音译词“不里”呈现出口语和书面语双线发展的面貌。在口语性较强的满蒙汉合璧会话文献中书写形式为“普里、普历”,北京话教科... 老北京话“普律”一词源于元代蒙古语buri(全,都)。在《元朝秘史》中,buri音译为“不里”。从元至清末民初,音译词“不里”呈现出口语和书面语双线发展的面貌。在口语性较强的满蒙汉合璧会话文献中书写形式为“普里、普历”,北京话教科书及清代小说中出现了重叠形式“普里(哩)普儿”,朝鲜汉语教科书中还出现了“哺哩”“哺理”及重叠式“哺(铺)哩哺哩”;公文类书面文献中的书写形式为“普例、普律”。“普律(里)”是元代蒙古语和汉语语言接触的产物,经历了从元代汉儿言语到清代旗人汉语及老北京话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律 普里 北京话 汉儿言语 合璧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