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3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年漂泊者》与革命文学的蒋光慈模式
1
作者 彭正生 宗玙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蒋光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奠基人。虽然《少年漂泊者》是蒋光慈的小说开篇、革命文学的初期样本,但是却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双重的历史意义。在政治意义上,它是当时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热心追求革命的进... 蒋光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奠基人。虽然《少年漂泊者》是蒋光慈的小说开篇、革命文学的初期样本,但是却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双重的历史意义。在政治意义上,它是当时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热心追求革命的进步青年的“指路明灯”,是革命家认识社会、理解时代的一面镜子。在文学意义上,它不仅开创与引领了革命文学的创作潮流,而且以鲜明的阶级立场与叙事伦理、明确的内容取舍与价值倾向,以及具有示范意义的叙事形式,确立了革命文学的写作范式——蒋光慈模式。《少年漂泊者》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文学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光慈 《少年漂泊者》 革命文学 蒋光慈模式
下载PDF
匿名写作、漂泊体验与女性主体——论塞壬的散文书写
2
作者 何心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4,共7页
塞壬的散文记叙了城市化进程中个体多样的生存体验,作为一名专攻散文的女作家,塞壬的散文创作以叙事见长,这使她与女性散文的抒情主流不同。匿名式写作既是塞壬主观追求的书写风格,也是一种与书写对象保持冷静距离的叙事立场。这种“在... 塞壬的散文记叙了城市化进程中个体多样的生存体验,作为一名专攻散文的女作家,塞壬的散文创作以叙事见长,这使她与女性散文的抒情主流不同。匿名式写作既是塞壬主观追求的书写风格,也是一种与书写对象保持冷静距离的叙事立场。这种“在场又离场”的叙事立场使得塞壬的散文既具有现实感,又能以细腻而客观的视角观照现实中的普通人。同时,漂泊体验是塞壬散文中不断触及的主题,有别于其他书写漂泊生涯的作品所附带的苦难色彩和悲情论述,塞壬将漂泊体验视为城市化进程中女性敞开身心、适应环境、重塑自我的契机,进城务工给了中国女性主体发育成长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能摆脱思想束缚,重新评估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并完成身份的转换,形成新的女性主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壬 漂泊体验 女性主体
下载PDF
论漂泊母题与现代性乡愁——以江苏青年作家汤成难的小说创作为例
3
作者 赵莉莉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7-62,共6页
漂泊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母题之一,汤成难作为江苏近些年正在创作发轫期的青年作家,小说中富含了其浓郁的漂泊意识和家园情怀。汤成难创作中的“漂泊意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显性和隐性层面,其一是人的身体和物理距离移动的显性层... 漂泊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母题之一,汤成难作为江苏近些年正在创作发轫期的青年作家,小说中富含了其浓郁的漂泊意识和家园情怀。汤成难创作中的“漂泊意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显性和隐性层面,其一是人的身体和物理距离移动的显性层面,致力于表现物质匮乏条件制约下的生存漂泊,其二是现代性环境影响下引起人们的心灵动荡和“家”园漂泊的隐性层面,反映了当下人们的精神困境和作者对人类本体性安全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泊 乡愁 自由 现代性 汤成难
下载PDF
土地伦理·精神漂泊·自由向往——论中国台湾后乡土文学中“人与乡土”关系的三种表现模式
4
作者 吴鵾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2-39,共8页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以及土地变革的深入开展,中国台湾的乡土时空已变为资本累积的场域,土地成为逐利的载体或手段。“工具理性”的侵入造成了人的思维混乱和精神困扰,人与乡土之间原本质朴亲密的关系也沦为资本收编的对象。这种“关系...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以及土地变革的深入开展,中国台湾的乡土时空已变为资本累积的场域,土地成为逐利的载体或手段。“工具理性”的侵入造成了人的思维混乱和精神困扰,人与乡土之间原本质朴亲密的关系也沦为资本收编的对象。这种“关系”的异变,成为中国台湾后乡土文学关注的焦点,后乡土文学以“土地伦理”“精神漂泊”“自由向往”三种关系模式的书写对此进行了探索。无论是人与乡土的健康互动,还是人对乡土的返而又舍,抑或人对乡土的翻转改写,都指向知识分子内心的焦虑与救赎期望。后乡土文学不再是对现实的客观再现或简单描摹,而是对人的内在生命的真正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伦理 精神漂泊 自由向往 人与乡土 中国台湾后乡土文学
下载PDF
“后海角时代”台湾地区电影中漂泊者形象研究
5
作者 徐广飞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7-94,共8页
台湾地区错综复杂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貌,让后海角时代台湾地区电影中漂泊者得以生成。他们身上烙有明显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伤痕印记,这些伤痕印记在漂泊影像中照见和体认了其主体性的危机。面对危机,重建主体性成为漂泊个体乃... 台湾地区错综复杂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貌,让后海角时代台湾地区电影中漂泊者得以生成。他们身上烙有明显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伤痕印记,这些伤痕印记在漂泊影像中照见和体认了其主体性的危机。面对危机,重建主体性成为漂泊个体乃至集体的强烈诉求,但其在建构过程中,漂泊者的主体性从未澄明,结果也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背后所折射的正是台湾地区社会的悲情和文化失根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海角时代 台湾地区电影 漂泊 主体性 文化失根
下载PDF
革命文学何以影响时代青年——以蒋光慈《少年漂泊者》为例
6
作者 王欢 《党史文苑》 2024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革命作家蒋光慈作为革命文学的“开路先锋”,创作的《少年漂泊者》等作品鼓励了许多少年走上革命道路。进入21世纪以后,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文学作品却面临失去市场、失去青年读者的尴尬处境。以对蒋光慈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的... 革命作家蒋光慈作为革命文学的“开路先锋”,创作的《少年漂泊者》等作品鼓励了许多少年走上革命道路。进入21世纪以后,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文学作品却面临失去市场、失去青年读者的尴尬处境。以对蒋光慈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的分析为例,革命文学在革命年代产生空前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其以青年的激情和勇气回应时代之问,其时代性的语言表达适合青年读者接受以及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核满足青年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漂泊 革命文学 蒋光慈 革命作家 主旋律文学 青年读者 革命道路 精神内核
下载PDF
解读杜甫后期诗歌的漂泊意识
7
作者 张丽娜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15期28-30,共3页
杜甫历经盛唐、中唐两个时代,尝遍了战乱之苦和漂泊之痛。他的一生分别经历了早年漫游时期、长安十年求仕时期、安史之乱中的颠沛辗转时期以及晚年漂泊西南时期。漂泊意识是杜甫后期诗歌一条重要的情感主线。文章将从诗人的漂泊行踪、... 杜甫历经盛唐、中唐两个时代,尝遍了战乱之苦和漂泊之痛。他的一生分别经历了早年漫游时期、长安十年求仕时期、安史之乱中的颠沛辗转时期以及晚年漂泊西南时期。漂泊意识是杜甫后期诗歌一条重要的情感主线。文章将从诗人的漂泊行踪、漂泊意识的语词表达、对漂泊苦难的直接面对以及强烈的现实生存关怀等方面进行论述,由此反映诗人浓烈的漂泊意识和真实的生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后期诗歌 漂泊意识
下载PDF
漂泊的语言,女性的空间——《木星的卫星》中的女性关系世界
8
作者 薛琴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木星的卫星》是艾丽丝·门罗的第五个短篇小说集,一共有十一个故事,涉及女性在不同方面的关系:家庭关系、情人关系和朋友关系。不管处于哪一种关系中,女主人公们都只能携带着隐秘的伤痛在这种关系里漂流。而语言也是漂泊无依,从... 《木星的卫星》是艾丽丝·门罗的第五个短篇小说集,一共有十一个故事,涉及女性在不同方面的关系:家庭关系、情人关系和朋友关系。不管处于哪一种关系中,女主人公们都只能携带着隐秘的伤痛在这种关系里漂流。而语言也是漂泊无依,从一个能指滑向另一个能指。结果就是,文本的语言和这些女主人公一起漂流。“维持着和生活着”是门罗在十一个故事中一次次表达的主旨。生活的表层、人与人的连接抑或某个具体的物,就是门罗为她们选择的能够暂时停靠的驿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的卫星》 漂泊的语言 女性关系世界 维持着和生活着
下载PDF
断裂·恐惧·漂泊:万比洛夫戏剧中个体的时空经验感知
9
作者 吴生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45-54,共10页
个体的时空经验感知是万比洛夫戏剧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表现在“父与子”的代际断裂、对风险的恐惧和无家的漂泊感三个方面。“父与子”的代际断裂不仅表征出苏联社会的文化转型,还映射了理想主义和道德信仰在苏联青年身上的失落... 个体的时空经验感知是万比洛夫戏剧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表现在“父与子”的代际断裂、对风险的恐惧和无家的漂泊感三个方面。“父与子”的代际断裂不仅表征出苏联社会的文化转型,还映射了理想主义和道德信仰在苏联青年身上的失落;个体的风险恐惧主要体现为对物质短缺、陌生人和未来的恐惧,这些风险恐惧说明,物质生产的落后、国家空间的不确定和阶层对立的尖锐依然是苏联社会的现实写照;个体经验中的无家的漂泊感既包含无家可归,又包含居家的无家感,前者揭示了子辈的无家可归与父辈保家卫国的历史悖论,后者则描绘出现代性背景下人类心灵家园不复存在的普遍化世界图景,具有深刻的文化反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比洛夫戏剧 个体经验 时空感知 代际断裂 风险恐惧 无家的漂泊
下载PDF
“幽灵船”带来的瓦格纳声浪——记《漂泊的荷兰人》广州演出
10
作者 林海鹏 《歌剧》 2023年第6期12-19,共8页
1923年1月,徐志摩发表了他的剑桥诗歌《听槐格讷乐剧》,这是诗人留学英国时听瓦格纳音乐后的有感而发,也是瓦格纳进入中国文人视域开端的标志。从“是神权还是魔力,搓揉着雷霆雳,暴风、广漠的怒号,绝海里骇浪惊涛”“管弦运化,金革调和... 1923年1月,徐志摩发表了他的剑桥诗歌《听槐格讷乐剧》,这是诗人留学英国时听瓦格纳音乐后的有感而发,也是瓦格纳进入中国文人视域开端的标志。从“是神权还是魔力,搓揉着雷霆雳,暴风、广漠的怒号,绝海里骇浪惊涛”“管弦运化,金革调和,创制了无双的乐剧,革新革音的槐格讷!”等诗句,可见瓦格纳音乐声浪给徐志摩带来的深深震撼。一百年后的今天,瓦格纳的歌剧首度在广州完整上演——由上海歌剧院与德国埃尔福特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漂泊的荷兰人》继2018年在德国与上海演出过后,终于在今年的5月5日从黄浦江畔驶向珠江水岸,“暴风的怒号声”与“绝海里的骇孩浪惊涛声”响彻广州大剧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 上海歌剧院 漂泊的荷兰人》 乐剧 联合制作 徐志摩 黄浦江畔 幽灵船
下载PDF
论毕飞宇小说中的“漂泊情结”
11
作者 陈元峰 胡慧 《关东学刊》 2023年第4期136-144,共9页
毕飞宇的小说无论是历史叙事还是现实叙事,都体现出一种无根、无家的漂泊感。人们永远在追寻归宿,在一次又一次的短暂停泊后再次踏上了寻找的旅程,“家”成了“火车里的天堂”,近在咫尺却触不可及。外在的无根在精神更深层次体现为对自... 毕飞宇的小说无论是历史叙事还是现实叙事,都体现出一种无根、无家的漂泊感。人们永远在追寻归宿,在一次又一次的短暂停泊后再次踏上了寻找的旅程,“家”成了“火车里的天堂”,近在咫尺却触不可及。外在的无根在精神更深层次体现为对自我身份的困惑,人物处于无法认同自我的分裂当中。他的小说中人物既在寻找自我身份的定位,同时又表现出一种寻而不得的困惑与焦灼,这种无根无家与身份错位的痛楚使得毕飞宇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飞宇 漂泊情结 身份错位 悲剧性
下载PDF
漂泊信天翁
12
作者 米拉 米米儿(图) 《启蒙》 2023年第1期30-30,共1页
嗨!我是一只漂泊信天翁,出生于南乔治亚岛,一个靠近南极洲的小岛。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洋上空翱翔,能在几天内飞行数千公里,还能在海上持续生活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当没有孩子需要照顾的时候,我会迁徙到澳大利亚或南非去。这些... 嗨!我是一只漂泊信天翁,出生于南乔治亚岛,一个靠近南极洲的小岛。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洋上空翱翔,能在几天内飞行数千公里,还能在海上持续生活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当没有孩子需要照顾的时候,我会迁徙到澳大利亚或南非去。这些地方离我的老家可是很远的哦!在我的一生中,我会绕着地球飞行好几圈。每隔1年,我都要飞回南乔治亚岛,寻找配偶并繁殖下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泊 澳大利亚 信天翁 南极洲 翱翔 飞行
下载PDF
精神上的漂泊者——试析戏剧《安娜·克里斯蒂》
13
作者 周思辰 《文存阅刊》 2023年第1期16-18,共3页
作者尤金·奥尼尔是为美国戏剧赢得世界名望的第一人,享有“美国悲剧之父”的称号。剧中主人公老克里斯的境遇和作者奥尼尔现实中的境遇形成了某种鲜明的映射,他们同为精神上的漂泊者,而在这精神漂泊之下所体现的是生存环境(自然环... 作者尤金·奥尼尔是为美国戏剧赢得世界名望的第一人,享有“美国悲剧之父”的称号。剧中主人公老克里斯的境遇和作者奥尼尔现实中的境遇形成了某种鲜明的映射,他们同为精神上的漂泊者,而在这精神漂泊之下所体现的是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残酷打压,呈现的是精神上的追求与实际现实之间不可能结合的悲剧性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泊 悲剧 价值
下载PDF
论巴金《寒夜》中人物身上的漂泊感
14
作者 王建华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24期15-17,共3页
著名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深入探讨了抗日战争动荡年代个人经历国乱家亡后深刻的漂泊感和错位感,小说以社会动荡和道德失衡为背景,探讨了面对传统价值观和现代愿望矛盾时人物的内心冲突。汪文宣和曾树生等主要人物体现了中国青年... 著名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深入探讨了抗日战争动荡年代个人经历国乱家亡后深刻的漂泊感和错位感,小说以社会动荡和道德失衡为背景,探讨了面对传统价值观和现代愿望矛盾时人物的内心冲突。汪文宣和曾树生等主要人物体现了中国青年在个人欲望和社会压力之间的挣扎,突出了时代、个人、爱情、自由、家庭和理想幻灭等主题。巴金的作品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个时代的时世交替和意识形态裂痕,以批判性的视角揭示了社会变革和时代命运在不确定时期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夜》 汪文宣 论巴金 曾树生 漂泊 理想幻灭 内心冲突 个人欲望
下载PDF
漂泊中遇到温暖
15
作者 陈九 《特别关注》 2023年第2期42-42,共1页
有一次,我在美国一家叫“中国门”的餐馆当服务生。接待一对年轻情侣时,我不小心把一杯红酒洒在那位女士的身上。老板姓陆,冲上来逼我用薪水赔人家衣服。我完全失去反应,木呆呆站着像一具蜡像。
关键词 服务生 漂泊 红酒
下载PDF
漂泊·找寻·回归——论《一句顶一万句》的自我救赎
16
作者 张安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7期10-12,共3页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以祖孙三代轮回般的人生经历展示中国底层百姓的孤独生活,从而因孤独走上不断漂泊的道路,以祈求自我救赎。祖孙三代寻找自我救赎的过程中呈现三种结果:自我救赎的成功、失败以及自我救赎的未知性。
关键词 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 漂泊 寻找 自我救赎
下载PDF
承载“救赎”与“希望”的幽灵船 上海歌剧院2023年版《漂泊的荷兰人》
17
作者 温馨 《音乐爱好者》 2023年第8期45-47,共3页
5月20日晚,上海歌剧院携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亮相上音歌剧院。这艘由中国上海歌剧院、德国埃尔福特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巨轮”从广州一路北上至杭州,最终归航黄浦江畔。
关键词 上海歌剧院 漂泊的荷兰人》 联合制作 瓦格纳歌剧 黄浦江畔 幽灵船
下载PDF
经典歌剧的当代制作之思--赏上海歌剧院版《漂泊的荷兰人》
18
作者 李栋全 祖忠人(图) 《歌剧》 2023年第6期20-25,共6页
2023年5月,上海歌剧院与德国埃尔福特剧院联合制作的《漂泊的荷兰人》先后参演广州大剧院13周年开幕庆典、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和首届上音歌剧院歌剧音乐剧节,为全国人民多番奉上这部瓦格纳经典歌剧。这版联合制作的歌剧不同于传统制作,颠... 2023年5月,上海歌剧院与德国埃尔福特剧院联合制作的《漂泊的荷兰人》先后参演广州大剧院13周年开幕庆典、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和首届上音歌剧院歌剧音乐剧节,为全国人民多番奉上这部瓦格纳经典歌剧。这版联合制作的歌剧不同于传统制作,颠覆了原有故事,对于那些不熟悉这部歌剧的观众而言,看完节目单上的剧情介绍再看现场演出,难免疑惑这是不是同一部歌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歌剧院 瓦格纳 经典歌剧 歌剧音乐剧 联合制作 漂泊的荷兰人》 现场演出 歌剧节
下载PDF
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一剧一评”:专家点赞《漂泊的荷兰人》
19
作者 本刊 曹家苗(图) 《歌剧》 2023年第6期6-11,共6页
5月15日,由上海歌剧院带来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作为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参演剧目在杭州临平大剧院成功上演。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特邀男中音歌唱家托德·托马斯,携宋倩、余杨、于浩磊、王潇希、郑瑶等上海歌剧... 5月15日,由上海歌剧院带来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作为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参演剧目在杭州临平大剧院成功上演。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特邀男中音歌唱家托德·托马斯,携宋倩、余杨、于浩磊、王潇希、郑瑶等上海歌剧院优秀歌唱家,与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的艺术家共同为中国歌剧节带来了一场恢宏、震撼的瓦格纳歌剧制作,热烈的掌声响彻剧场。5月16日上午,在中国歌剧节组委会组织的“一剧一评”研讨会上,《漂泊的荷兰人》赢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赞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歌剧院 漂泊的荷兰人》 歌剧节 许忠 瓦格纳歌剧 交响乐团 托马斯 合唱团
下载PDF
困顿行者与不安定的灵魂——新文学中知识分子的漂泊流浪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卫平 徐立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漂泊流浪是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中国新文学中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特别是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得比较鲜明的小说,几乎都写到了知识分子的漂泊流浪,展现了他们生活的困顿和灵魂的不安定。他们总有欲求,是最不安分的,同时又总感到失落,在行动... 漂泊流浪是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中国新文学中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特别是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得比较鲜明的小说,几乎都写到了知识分子的漂泊流浪,展现了他们生活的困顿和灵魂的不安定。他们总有欲求,是最不安分的,同时又总感到失落,在行动上总是漂泊的,在精神上总是流浪的,在心理上总是具有无根的感觉。于是灵魂到处流浪,精神无所寄托。这也正是知识分子独具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心理。一部知识分子的形象史,就是知识分子漂泊流浪和寻找精神家园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漂泊 流浪 母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