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熊大木历史演义观简析
1
作者
张平仁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36-39,共4页
熊大木在历史演义"小说不可紊之以正史"的创作理论氛围中,提出了正史与小说"两存之"的观点。虽然在具体创作中他并没有很好地遵循这一观点,采入了大量野史传闻而未予注明,但提出这一观点仍表明了他的勇气和眼光...
熊大木在历史演义"小说不可紊之以正史"的创作理论氛围中,提出了正史与小说"两存之"的观点。虽然在具体创作中他并没有很好地遵循这一观点,采入了大量野史传闻而未予注明,但提出这一观点仍表明了他的勇气和眼光,对历史演义的创作理论作出了贡献。熊大木在历史演义中采入小说的作法与他书坊主的身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
演义
》
熊大木
历史
演义观
小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与“演义”的分野——明中叶人的两种小说观
2
作者
李舜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1-196,共6页
明代中叶 ,在复古与新变思潮的交汇中 ,《三国》与《水浒》实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体类型 :“演义”与“小说” ;它们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读者群 :庶民与文人。前者强调章回小说处于边缘的辅助功能 ,即以小说为正史之补 ,传播史实并教...
明代中叶 ,在复古与新变思潮的交汇中 ,《三国》与《水浒》实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体类型 :“演义”与“小说” ;它们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读者群 :庶民与文人。前者强调章回小说处于边缘的辅助功能 ,即以小说为正史之补 ,传播史实并教化天下 ;后者强调章回小说处于边缘的游戏功能 ,即文人可以假小说以自娱、假娱乐以发愤。围绕着“教化说”与“娱乐说” ,明中叶人在小说的兴起、性质、意义、文体特征等各个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文体
中国
演义观
明代中叶
《三国
演义
》
《水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非典型性英雄观
3
作者
孙倩倩
《文教资料》
2012年第33期43-45,共3页
《三国演义》中英雄无数,有的如关羽,被后世尊奉为神,有的如吕布,虽得到世人肯定,但地位难与百年来的偶像关羽相提并论。罗贯中在顺应主流突出了关羽这样的典型形象之外,也将对吕布这样的非典型性英雄加以肯定和朦胧的赞颂。其中...
《三国演义》中英雄无数,有的如关羽,被后世尊奉为神,有的如吕布,虽得到世人肯定,但地位难与百年来的偶像关羽相提并论。罗贯中在顺应主流突出了关羽这样的典型形象之外,也将对吕布这样的非典型性英雄加以肯定和朦胧的赞颂。其中反映出的非典型性英雄观值得我们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演义
》英雄
观
非典型性
吕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隋唐志传》的创作结构及对明后期历史类小说的影响
4
作者
苏焘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0-53,共4页
《三国演义》虚实高度融合的写作方式,对历史题材的创作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在紧承其后的一批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中,作为向这种方式的努力靠拢,《隋唐志传》在内容安排和写作观念上,显示出了历史类小说创作走向分化的开始。其主观上已...
《三国演义》虚实高度融合的写作方式,对历史题材的创作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在紧承其后的一批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中,作为向这种方式的努力靠拢,《隋唐志传》在内容安排和写作观念上,显示出了历史类小说创作走向分化的开始。其主观上已经开始的对虚实关系的探索和客观上材料拼凑的失败,即文中循环组合《三国演义》情节和《资治通鉴》内容的手法,已经孕含了对"正史"与"戏说"的人为割裂,并影响到稍后的书商小说对"通俗演义"的理解,以及由此开始的历史演义体裁创作在重"史"与重"趣"两方面的逐渐分化。由此,在小说史上,《隋唐志传》有着不容忽视的分界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志传》
交叉套用
分化
演义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熊大木历史演义观简析
1
作者
张平仁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历史演义观
"两存之"
出处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36-39,共4页
文摘
熊大木在历史演义"小说不可紊之以正史"的创作理论氛围中,提出了正史与小说"两存之"的观点。虽然在具体创作中他并没有很好地遵循这一观点,采入了大量野史传闻而未予注明,但提出这一观点仍表明了他的勇气和眼光,对历史演义的创作理论作出了贡献。熊大木在历史演义中采入小说的作法与他书坊主的身份有关。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
演义
》
熊大木
历史
演义观
小说
Keywords
Xiong Damu
conception of historical romances
'co-exist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与“演义”的分野——明中叶人的两种小说观
2
作者
李舜华
机构
广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1-196,共6页
文摘
明代中叶 ,在复古与新变思潮的交汇中 ,《三国》与《水浒》实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体类型 :“演义”与“小说” ;它们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读者群 :庶民与文人。前者强调章回小说处于边缘的辅助功能 ,即以小说为正史之补 ,传播史实并教化天下 ;后者强调章回小说处于边缘的游戏功能 ,即文人可以假小说以自娱、假娱乐以发愤。围绕着“教化说”与“娱乐说” ,明中叶人在小说的兴起、性质、意义、文体特征等各个方面 。
关键词
小说
文体
中国
演义观
明代中叶
《三国
演义
》
《水浒》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I207.4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非典型性英雄观
3
作者
孙倩倩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2年第33期43-45,共3页
文摘
《三国演义》中英雄无数,有的如关羽,被后世尊奉为神,有的如吕布,虽得到世人肯定,但地位难与百年来的偶像关羽相提并论。罗贯中在顺应主流突出了关羽这样的典型形象之外,也将对吕布这样的非典型性英雄加以肯定和朦胧的赞颂。其中反映出的非典型性英雄观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三国
演义
》英雄
观
非典型性
吕布
分类号
I207.41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隋唐志传》的创作结构及对明后期历史类小说的影响
4
作者
苏焘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0-53,共4页
文摘
《三国演义》虚实高度融合的写作方式,对历史题材的创作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在紧承其后的一批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中,作为向这种方式的努力靠拢,《隋唐志传》在内容安排和写作观念上,显示出了历史类小说创作走向分化的开始。其主观上已经开始的对虚实关系的探索和客观上材料拼凑的失败,即文中循环组合《三国演义》情节和《资治通鉴》内容的手法,已经孕含了对"正史"与"戏说"的人为割裂,并影响到稍后的书商小说对"通俗演义"的理解,以及由此开始的历史演义体裁创作在重"史"与重"趣"两方面的逐渐分化。由此,在小说史上,《隋唐志传》有着不容忽视的分界点的意义。
关键词
《隋唐志传》
交叉套用
分化
演义观
Keywords
Sui Tang Zhi Zhuan
Alternating apply mechanically
Differentiation
Concept of the historical novel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熊大木历史演义观简析
张平仁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说”与“演义”的分野——明中叶人的两种小说观
李舜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非典型性英雄观
孙倩倩
《文教资料》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隋唐志传》的创作结构及对明后期历史类小说的影响
苏焘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