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笛曲《夕阳箫鼓》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1
作者 马博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长笛曲《夕阳箫鼓》源自广为流传的琵琶作品,作者谭蜜子把传统的琵琶曲结合西方器乐,改编为不需要伴奏的长笛曲,此曲表达了厚谊的情谊,整体旋律自然优雅,洒脱之余有着中西结合的特色。本文重点从创作特征和演奏技术两部分研究,探讨《夕... 长笛曲《夕阳箫鼓》源自广为流传的琵琶作品,作者谭蜜子把传统的琵琶曲结合西方器乐,改编为不需要伴奏的长笛曲,此曲表达了厚谊的情谊,整体旋律自然优雅,洒脱之余有着中西结合的特色。本文重点从创作特征和演奏技术两部分研究,探讨《夕阳箫鼓》的音乐价值,引导表演者精准掌握整个乐曲的特色和表演技巧,同时也引导表演者在未来的实践中自觉地把长笛乐器优势和民族音乐内容充分结合起来,为同类型作品的改编和表演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笛曲《夕阳箫鼓》 创作特征 演奏分析
下载PDF
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分析与教学方法研究
2
作者 刘晨颖 宁文燕 《戏剧之家》 2024年第4期193-195,共3页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我国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作品,也是中西结合的代表作品,对这首作品的演奏和教学进行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古曲《夕阳箫鼓》的认识和理解。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音乐分析法对作曲家与创作背景进行研究,并结合中国乐器的...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我国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作品,也是中西结合的代表作品,对这首作品的演奏和教学进行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古曲《夕阳箫鼓》的认识和理解。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音乐分析法对作曲家与创作背景进行研究,并结合中国乐器的演奏方法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该作品的演奏进行分析和介绍,并根据教学和演奏经验对作品的演奏提出个人见解,以期为该作品的演奏和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曲 黎英海 夕阳箫鼓 演奏分析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竹笛独奏曲《走进快活岭》作品与演奏分析
3
作者 王悦妍 《当代音乐》 2024年第7期65-67,共3页
竹笛独奏曲《走进快活岭》是山东派作曲家、竹笛演奏家曲祥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山东派的巅峰之作”。本文将探究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剖析其音乐本体,并结合演奏家们在演奏技法上的处理及笔者自身演奏的心得体会,阐述这首作品的演奏艺... 竹笛独奏曲《走进快活岭》是山东派作曲家、竹笛演奏家曲祥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山东派的巅峰之作”。本文将探究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剖析其音乐本体,并结合演奏家们在演奏技法上的处理及笔者自身演奏的心得体会,阐述这首作品的演奏艺术表现,以求给竹笛爱好者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达到更好地欣赏、学习和演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笛 曲祥 走进快活岭 演奏分析
下载PDF
肖邦《第一叙事曲》音乐风格与演奏分析
4
作者 武靖斐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4期90-92,共3页
肖邦,可以说是将钢琴推向辉煌鼎盛的人物之一。在他的单乐章大型体裁作品中,叙事曲占有重要地位,而《第一叙事曲》(作品23)是肖邦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以“肖邦式”的浪漫情怀将他的技术与感情完美融合,不愧于称为大成之作,它有着极为复... 肖邦,可以说是将钢琴推向辉煌鼎盛的人物之一。在他的单乐章大型体裁作品中,叙事曲占有重要地位,而《第一叙事曲》(作品23)是肖邦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以“肖邦式”的浪漫情怀将他的技术与感情完美融合,不愧于称为大成之作,它有着极为复杂且自由的曲式结构,将作者高超写曲能力与才华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叙事曲》的创作灵感来源是一首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以传说中一位无法忍受国家受到异族侵略奴役的波兰民族英雄慷慨赴义、以身殉国的故事为题材,本文将从作者所处的时代、历史背景出发,概述《第一叙事曲》的体裁和特征,分析其曲式结构、创作风格与作品织体结构,点明要注意的演奏技巧难点,有助于完善提高演奏者演奏水平,并对其有更深理解与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第一叙事曲 技巧分析 演奏分析
下载PDF
贝多芬《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Op.31 No.3第一乐章主题动机与演奏分析
5
作者 温怡璐 《戏剧之家》 2024年第5期86-88,共3页
本文以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Op.31No.3第一乐章为例,围绕作品主部的多动机主题,结合笔者在学习该钢琴奏鸣曲时的思考对其演奏进行分析。
关键词 贝多芬 Op.31 No.3 第一乐章 多动机 演奏分析
下载PDF
古筝协奏曲《长相思》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6
作者 蔡亚宁 《黄河之声》 2024年第6期110-113,共4页
古筝曲《长相思》作为知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的成名之作,是他在深入研究了谪仙人李白同名诗篇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王建民不仅将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还创造性地在乐曲的引子部分融入了古曲《春江花月夜》的相关元素... 古筝曲《长相思》作为知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的成名之作,是他在深入研究了谪仙人李白同名诗篇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王建民不仅将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还创造性地在乐曲的引子部分融入了古曲《春江花月夜》的相关元素,在赋予作品优美旋律的同时保证了它的艺术性,更深刻反映出了诗人李白对自身远大理想与抱负不能尽情施展的愤懑之情。诗篇与乐曲相互映照,又相互成就,堪称融合了古今智慧的大成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相思》 古筝 创作特点 演奏分析
下载PDF
储望华钢琴曲《情歌》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7
作者 张靖茜 《河北画报》 2024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钢琴曲《情歌》是由我国作曲家储望华根据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改编而成,整首曲子柔美静谧。作品中既描绘了跑马山秀丽恬美的自然风光,还含蓄地传达了男女间的柔美情谊。作曲家在创作中保留了传统民歌的旋律,但在和声运用及织体写作上... 钢琴曲《情歌》是由我国作曲家储望华根据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改编而成,整首曲子柔美静谧。作品中既描绘了跑马山秀丽恬美的自然风光,还含蓄地传达了男女间的柔美情谊。作曲家在创作中保留了传统民歌的旋律,但在和声运用及织体写作上极具民族化。本文主要从作品的音乐本体与演奏两个方面入手,对作品的调式和声、曲式结构、旋律发展及织体运用等进一步分析,希望通过分析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该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歌 音乐分析 演奏分析
下载PDF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与演奏分析——以K.281作品第三乐章为例
8
作者 范翰文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莫扎特是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早期活跃于奥地利的一位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音乐家。莫扎特的作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协奏曲和教会音乐等多种形式,在音乐史上有着卓越的地位,他的创作成就是人类艺术史上非常珍贵的音乐瑰宝。本文通... 莫扎特是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早期活跃于奥地利的一位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音乐家。莫扎特的作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协奏曲和教会音乐等多种形式,在音乐史上有着卓越的地位,他的创作成就是人类艺术史上非常珍贵的音乐瑰宝。本文通过分析莫扎特的降 B 大调奏鸣曲 K.281来加深听众对莫扎特作品的理解,同时,本文还探讨了莫扎特作品的一些特点,增进了听众对莫扎特创作风格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 奏鸣曲 音乐风格 演奏分析
下载PDF
《波吉与贝丝》小提琴组曲的风格特征与演奏分析——以《不必如此》为例
9
作者 周博超 《黄河之声》 2024年第6期104-109,共6页
歌剧《波吉与贝丝》在美国歌剧发展史,甚至是世界近现代歌剧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格什温将美国人特有的音乐语言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融入作品之中,运用了美国爵士与本土民间音乐素材。而海菲茨则将格什温的爵士音乐风格完美地移植到了小... 歌剧《波吉与贝丝》在美国歌剧发展史,甚至是世界近现代歌剧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格什温将美国人特有的音乐语言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融入作品之中,运用了美国爵士与本土民间音乐素材。而海菲茨则将格什温的爵士音乐风格完美地移植到了小提琴演奏上。笔者以海菲茨改编的格什温《波吉与贝丝》中《不必如此》为例,通过对这部爵士风格小提琴作品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法进行分析,探究该作品带给当代小提琴演奏者的意义。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格什温原版歌剧《波吉与贝丝》与海菲茨改编版小提琴组曲《波吉与贝丝》的创作背景,基于音乐文本对作品的创作技法和古典与爵士相结合的音乐风格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海菲茨改编版小提琴组曲的第六首《不必如此》的常规性演奏技巧和特殊性演奏技巧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结合自身的演奏经验,针对爵士风格特点的把握、左右手的相互配合以及演奏中与钢琴伴奏的合作协调等问题进行解决,对该作品做出更加完善的艺术诠释,力图达到突破小提琴自身演奏的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菲茨 爵士风格 《不必如此》 小提琴演奏分析
下载PDF
民乐经典《二泉映月》的艺术生产与演奏分析
10
作者 高朋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8期35-37,共3页
一、《二泉映月》概述,《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曲,以独奏形式表演。《二泉映月》创作于20世纪,创作者为华彦钧,化名阿炳。由阿炳创作、集体生产的《二泉映月》极具影响力,且艺术性较强,作品的中心思想表达了阿炳对告别旧习气、迎接新生... 一、《二泉映月》概述,《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曲,以独奏形式表演。《二泉映月》创作于20世纪,创作者为华彦钧,化名阿炳。由阿炳创作、集体生产的《二泉映月》极具影响力,且艺术性较强,作品的中心思想表达了阿炳对告别旧习气、迎接新生活的渴望。这首经典民乐的传播范围较广,现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外音乐交流的重要载体,为中外音乐文化融合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泉映月》的艺术生产、演奏要点值得深入探究,有助于彰显作品艺术魅力,增强作品文化感染力,并为日后二胡独奏曲创作及音乐作品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泉映月》 二胡独奏曲 阿炳 华彦钧 演奏要点 二胡曲 演奏分析 走向世界
下载PDF
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的音乐特征及演奏分析
11
作者 高雪童 《黄河之声》 2024年第8期146-149,共4页
作品《兰花花叙事曲》属于叙事类二胡曲,创作于1981年,是关铭的改编之作,其蓝本便是耳熟能详的陕北信天游《兰花花》。作曲家提炼了《兰花花》的主题动机,重新塑造了故事中的人物并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生活化,将原曲透露出来的情感进行... 作品《兰花花叙事曲》属于叙事类二胡曲,创作于1981年,是关铭的改编之作,其蓝本便是耳熟能详的陕北信天游《兰花花》。作曲家提炼了《兰花花》的主题动机,重新塑造了故事中的人物并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生活化,将原曲透露出来的情感进行了升华,多了更多民族情怀和对于国家发展的愿景,正因如此,这一作品在面世后便得到了大众喜爱,堪称现代二胡音乐作品之中的经典。本文先对《兰花花叙事曲》的音乐特征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并将重点放在了民族韵味的如何体现之上,随后以小见大地分析二胡演奏技巧的精髓所在,极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胡曲 《兰花花叙事曲》 音乐特征 演奏分析
下载PDF
手风琴曲《红叶抒怀》的钢琴伴奏演奏分析
12
作者 魏柏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红叶抒怀》是作者李遇秋于 1984 年创作完成的一首手风琴与乐队协奏曲,后被改编为钢琴伴奏版本。文章主要研究该曲的钢琴伴奏部分,从力度、速度、节奏、触键等方面着重分析每一段的演奏技巧与方法,以期为演奏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红叶抒怀》 钢琴伴奏 演奏分析
下载PDF
王建中民族钢琴作品《浏阳河》音乐特色及演奏分析
13
作者 李雨佳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3期70-73,共4页
《浏阳河》作为王建中的代表作之一,其选材具有深刻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这部作品以湖南省著名的浏阳河为灵感来源,通过钢琴这一西方乐器,展现了中国南方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浏阳河》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刻理解和... 《浏阳河》作为王建中的代表作之一,其选材具有深刻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这部作品以湖南省著名的浏阳河为灵感来源,通过钢琴这一西方乐器,展现了中国南方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浏阳河》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性转化,也体现了其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独到见解。研究《浏阳河》的选材意义和演奏特色,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王建中民族钢琴音乐创作手法的理解,更是对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交流融合历程的一次探索。本文通过对《浏阳河》的演奏分析,揭示作品中蕴含的民族音乐美学特征,以及演奏者如何通过技术和情感的精准把握,向听众传达作品深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钢琴音乐 浏阳河 演奏分析 中西音乐融合 情感表达与技巧
下载PDF
李斯特《彼特拉克十四行诗104》之诗乐统一与演奏分析
14
作者 牛聿琛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0期74-77,共4页
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在其音乐中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学性,《彼特拉克十四行诗104号》正是这种文学性的代表。在这首乐曲中,李斯特将爱情的欢愉和悲伤,希望、现实与诗歌达成了一致。在这首乐曲中,李斯特将“柏拉图式”爱情想... 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在其音乐中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学性,《彼特拉克十四行诗104号》正是这种文学性的代表。在这首乐曲中,李斯特将爱情的欢愉和悲伤,希望、现实与诗歌达成了一致。在这首乐曲中,李斯特将“柏拉图式”爱情想象和现实生活交融在一起,音符间充满了音乐家对“柏拉图式”爱情的神往,爱而不得的内心中,这种纠结与矛盾让人动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浪漫主义音乐 演奏分析
下载PDF
巴乌笙独奏曲《阿细欢歌》的文化内涵与演奏分析
15
作者 郭旭 杨梦婵 《剧影月报》 2024年第2期74-77,共4页
笙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簧管乐器,始于殷周时期,流行于各民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不同场合,分独奏和合奏两种形式。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不少优秀的笙演奏家在笙乐器的音色、音域、形制细节等方面做出了现代化改革。同... 笙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簧管乐器,始于殷周时期,流行于各民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不同场合,分独奏和合奏两种形式。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不少优秀的笙演奏家在笙乐器的音色、音域、形制细节等方面做出了现代化改革。同时,也出现了一批笙乐佳作,《阿细欢歌》便是其中一首。其由胡天泉和林伟华作曲,从云南弥勒县传统歌舞“阿细跳月”中取材,与当地民俗文化联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奏分析 胡天泉 阿细跳月 笙乐 悠久历史传统 簧管乐器 演奏 民俗文化
下载PDF
柴可夫斯基钢琴曲《杜姆卡》的演奏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潇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3期109-111,共3页
《杜姆卡》是柴可夫斯基创作晚期的钢琴作品,可译为“悲歌”,副标题是“俄罗斯乡村风光”,这是一首叙事性极强的音乐。在这首钢琴曲中,柴可夫斯基借用斯拉夫民歌,时而用深沉而悲伤的旋律表达悲剧性的纠葛,时而以生动的音符揭示强烈的希... 《杜姆卡》是柴可夫斯基创作晚期的钢琴作品,可译为“悲歌”,副标题是“俄罗斯乡村风光”,这是一首叙事性极强的音乐。在这首钢琴曲中,柴可夫斯基借用斯拉夫民歌,时而用深沉而悲伤的旋律表达悲剧性的纠葛,时而以生动的音符揭示强烈的希望。光明与黑暗的对比,营造出一种令人震感的表演效果。《杜姆卡》以俄罗斯民族风格为主,展现了俄罗斯国家的民族特色。在学习该曲目过程中,大部分学者对其创作风格和创作背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将深入分析其演奏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可夫斯基 钢琴曲 《杜姆卡》 演奏分析
下载PDF
柴可夫斯基钢琴曲《杜姆卡》的演奏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潇 《艺术评鉴》 2023年第4期69-72,共4页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大师、旋律大师,是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钢琴曲真正将浪漫主义音乐与民族音乐相互融合,呈现出了现实主义题材、诗情画意音乐题材的相关内容,不仅旋律优美,而且还具有较为丰富的情感艺术特...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大师、旋律大师,是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钢琴曲真正将浪漫主义音乐与民族音乐相互融合,呈现出了现实主义题材、诗情画意音乐题材的相关内容,不仅旋律优美,而且还具有较为丰富的情感艺术特色。《杜姆卡》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经典作品之一,其蕴藏着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忧郁的思想,体现出了极强的情感冲突,在织体饱满的曲子中,体现出人的意义与信念,并启发观众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本文从柴可夫斯基钢琴曲《杜姆卡》的创作背景入手,首先分析了其作品结构,其次探究了其艺术特色、演奏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可夫斯基 钢琴曲 《杜姆卡》 演奏分析
下载PDF
电子管风琴发展与演奏分析探究
18
作者 陈秋月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3年第5期136-138,共3页
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电子管风琴这一复合型乐器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电子科技逐渐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作为一种80年代引人中国的新兴乐器,电子管风琴在中国仅用了30年的时间。在模仿民族乐器等音色和风格方面达到炉火纯... 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电子管风琴这一复合型乐器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电子科技逐渐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作为一种80年代引人中国的新兴乐器,电子管风琴在中国仅用了30年的时间。在模仿民族乐器等音色和风格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音乐效果,常有人把电子管风琴称作“一个人的交响乐”。文中分析电子管风琴的演奏技巧、手法运用,以及在多元智能下和不同音乐中的艺术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管风琴 演奏分析 艺术表现
下载PDF
贝多芬三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的音乐文本与演奏分析
19
作者 赵扬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6-30,共5页
西方音乐中,室内乐作为重要的艺术体裁,其演奏者通过彼此间的倾听、配合与呼应来使不同乐器相交融发出美妙的音响。贝多芬的第二(Op.5 No.2)、第三(Op.69)、第四(Op.102 No.1)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贯穿他各个创作时期,颇具代表性,其中蕴... 西方音乐中,室内乐作为重要的艺术体裁,其演奏者通过彼此间的倾听、配合与呼应来使不同乐器相交融发出美妙的音响。贝多芬的第二(Op.5 No.2)、第三(Op.69)、第四(Op.102 No.1)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贯穿他各个创作时期,颇具代表性,其中蕴含着对英雄、自然、以及个人的崇尚与情感倾诉,饱含艺术魅力,充满深刻的人生哲理。挖掘这几部作品的音乐文本特色,辅以演奏实践之提示,希望可以对钢琴与大提琴重奏的传扬与演绎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室内乐 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 音乐文本 演奏分析
下载PDF
张朝钢琴曲《滇南山谣三首》的创作特色与演奏分析
20
作者 王璐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3年第3期140-142,共3页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迅速。中国的作曲家们结合中西方音乐之所长,创作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钢琴作品广受欢迎,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张朝的《滇南山谣三首》就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民族化钢琴组曲,作曲家运用...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迅速。中国的作曲家们结合中西方音乐之所长,创作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钢琴作品广受欢迎,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张朝的《滇南山谣三首》就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民族化钢琴组曲,作曲家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在作品中融入了云南地方文化、音乐和民俗元素,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创作技法融合的典范。对《滇南山谣三首》的创作特色和演奏技巧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张朝钢琴作品创作的结构、逻辑和审美思想,还能指导钢琴演奏者准确地再现张朝在作品中的创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朝钢琴曲 《滇南山谣三首》 创作特色 演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