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运河漕运剥船建置述论
1
作者 吴琦 徐宝成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5,共11页
运河漕运剥船是专门用于剥挽漕粮的船只。元末明初是漕运剥船制度确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永乐朝以后北运河沿岸的剥船设置范围逐渐扩大。入清后,因运河水情、通航能力和航行方式不一,漕船每至河道淤浅之处受阻,清廷遂置体积较小、船底平... 运河漕运剥船是专门用于剥挽漕粮的船只。元末明初是漕运剥船制度确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永乐朝以后北运河沿岸的剥船设置范围逐渐扩大。入清后,因运河水情、通航能力和航行方式不一,漕船每至河道淤浅之处受阻,清廷遂置体积较小、船底平缓、载重较轻的漕运剥船,分载越浅。相较于明代,清代漕运剥船设立的范围和规模更广,清廷在北运河段剥船的基础上,增设其他运河段剥船,以备遇浅起剥。晚清漕粮海运,沙船径直天津,然向来“沙船不入河,河船不放洋”,故北运河段的剥船设置依旧。清代漕运剥船的设立实现了漕粮运转的区域化和资源调配的细分化,体现了清代社会治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漕运剥船
下载PDF
清代漕运剥船制度考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宝成 《运河学研究》 2022年第1期35-63,共29页
“剥船”又称为“拨船”或“驳船”,体形较漕船小,且船底平缓,适于河道狭窄以及水量较小之处航行。为了把征收到的漕粮顺利运抵京师,清廷设置了一套完整的漕运剥船运行制度和机构体系,包括剥船的运行规程、催攒、造办、规格以及修艌等... “剥船”又称为“拨船”或“驳船”,体形较漕船小,且船底平缓,适于河道狭窄以及水量较小之处航行。为了把征收到的漕粮顺利运抵京师,清廷设置了一套完整的漕运剥船运行制度和机构体系,包括剥船的运行规程、催攒、造办、规格以及修艌等。清代漕运剥船制度是延续明代以来漕运制度化、漕运剥船设立日趋完善的历史惯性结果,因此,漕运剥船的设立与整个清代的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然而嘉道以来,随着河漕制度的逐渐废弛,漕运剥船的运行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为应对剥船管理的积弊,清廷曾试图大力整治,但晚清以来内忧外患,漕运政策更是朝令夕改,再加上剥船运行系统的混乱和无序,使漕粮“天庾正供”的性质遭到严重的破坏。伴随着漕运制度的废止,漕运剥船也被裁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漕运剥船 官制
原文传递
纷杂的“网络”:运河沿岸信息的传播——以清代漕运剥船水手为载体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宝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年第4期9-14,共6页
中国古代交通较为闭塞,通过大运河进行信息的传播成为当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每年数以万计的漕运剥船水手来往于运河沿岸,他们借助水陆交通要道以及市镇、码头,将各地的商货信息、物价的变动情况、政府的官方信息、民间信仰等,通过... 中国古代交通较为闭塞,通过大运河进行信息的传播成为当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每年数以万计的漕运剥船水手来往于运河沿岸,他们借助水陆交通要道以及市镇、码头,将各地的商货信息、物价的变动情况、政府的官方信息、民间信仰等,通过大运河进行传播,因此,剥船水手便成为这类信息传播的媒介。由于剥船设立具有较强的临时性作用,所以他们对信息的传播更加趋向于下层社会,也就是剥船水手传播信息具有小范围的性质,而且扩散更快,流传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漕运剥船水手 信息 传播 公共空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