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熔硅单晶中的漩涡缺陷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邢友翠 闫萍 +1 位作者 刘玉岭 李万策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8年第5期50-54,共5页
因生长时工艺条件的不同,区熔硅单晶中的微缺陷类型及分布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对单晶生长工艺中影响缺陷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单晶中漩涡缺陷的宏观分布状态以及所对应缺陷的微观形貌。单晶生长实验结果表... 因生长时工艺条件的不同,区熔硅单晶中的微缺陷类型及分布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对单晶生长工艺中影响缺陷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单晶中漩涡缺陷的宏观分布状态以及所对应缺陷的微观形貌。单晶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除生长速率与晶体中的微缺陷变化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外,晶体生长界面附近的温度梯度、晶体直径以及晶体生长的气氛环境等因素也与晶体中的微缺陷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熔工艺 硅单晶 漩涡缺陷
下载PDF
直拉硅单晶中微缺陷漩涡浅见
2
作者 丁浩 《四川有色金属》 1998年第3期20-23,共4页
本文阐述了硅单晶中微缺陷漩涡产生的条件及形成原因,认为微缺陷漩涡与制备硅单晶时的热历程有关,杂质是微缺陷的成核中心,自间隙原子及杂质的络合产生微缺陷漩涡.解决方法是:建立合适的热场和工艺条件,如提高热场高度和晶速度、适当增... 本文阐述了硅单晶中微缺陷漩涡产生的条件及形成原因,认为微缺陷漩涡与制备硅单晶时的热历程有关,杂质是微缺陷的成核中心,自间隙原子及杂质的络合产生微缺陷漩涡.解决方法是:建立合适的热场和工艺条件,如提高热场高度和晶速度、适当增大保护气体的流通量,达到减少微区回熔和杂质污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单晶 缺陷漩涡 半导体
下载PDF
直拉硅单晶中微缺陷的特征及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佟丽英 高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6-1198,1225,共4页
直拉硅单晶抛光片经过高温氧化后,腐蚀显示出氧化诱生缺陷,包括漩涡缺陷和氧化层错(oxidation induced stacking faults,OISF),其形状和分布与单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微缺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文章通过试验显示出漩涡缺陷的内部特征及OIS... 直拉硅单晶抛光片经过高温氧化后,腐蚀显示出氧化诱生缺陷,包括漩涡缺陷和氧化层错(oxidation induced stacking faults,OISF),其形状和分布与单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微缺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文章通过试验显示出漩涡缺陷的内部特征及OISF的密度变化,推测出其对器件性能产生的影响,并确定控制单晶质量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氧化诱生 漩涡缺陷 氧化层错
下载PDF
直拉单晶硅片“黑心”现象性质分析
4
作者 陈文浩 凌继贝 周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8-353,共6页
对一种黑心片样品进行了分析。在确认黑心区为低少子寿命区的基础上,发现其电阻率明显偏高;发现黑心区经Secco刻蚀后,表面密布重叠圆形蚀坑,但与普通位错蚀坑有明显特征性区别;从其密度、形状与出现条件来看,它与电子半导体业中普遍报... 对一种黑心片样品进行了分析。在确认黑心区为低少子寿命区的基础上,发现其电阻率明显偏高;发现黑心区经Secco刻蚀后,表面密布重叠圆形蚀坑,但与普通位错蚀坑有明显特征性区别;从其密度、形状与出现条件来看,它与电子半导体业中普遍报告的氧化堆垛层错(OSF)也不一致;进一步发现黑心区经Sirtle刻蚀后,表面呈现典型的大小明显不同的两种漩涡缺陷蚀坑,其密度明显低于上述Secco蚀坑。根据所得结果推测:黑心区主要密布一种性质上与普通位错相近,而所造成晶格畸变特征与范围不同于普通位错的晶格缺陷,它不属于已知的OSF微缺陷,而可能是一种由结晶生长过程中过饱和氧沉淀诱发形成的位错环;此外,黑心区还含有少量漩涡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黑心 位错环 漩涡缺陷
下载PDF
大直径p型探测器级硅单晶的研制
5
作者 孙华英 陈勇刚 +3 位作者 周旗钢 任晓东 谭伟时 孙德林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20-423,共4页
为了满足对大直径p型探测器级硅单晶的需求,在原有小直径单晶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线圈喷砂打毛、甩尾、保温提纯、快速成晶等技术,成功地拉制出Φ50、Φ62和Φ75的p型高阻硅单晶。用本区熔工艺拉制的单晶可做到无位错、无漩涡... 为了满足对大直径p型探测器级硅单晶的需求,在原有小直径单晶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线圈喷砂打毛、甩尾、保温提纯、快速成晶等技术,成功地拉制出Φ50、Φ62和Φ75的p型高阻硅单晶。用本区熔工艺拉制的单晶可做到无位错、无漩涡缺陷。对技术中涉及的有关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p型高阻单晶硅 漩涡缺陷生长
下载PDF
直径52~65mm探测器级Si单晶的真空制备
6
作者 蒋娜 万金平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01-2307,共7页
为了制备纯度11N以上、直径φ大于45mm并且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探测器级要求的大直径超高纯单晶Si材料,本文在真空气氛下提纯并生长垂52~65mm探测器级区熔(FZ,float zone)Si单晶,并对真空气氛和直径增加所带来的晶体不稳定生长、高... 为了制备纯度11N以上、直径φ大于45mm并且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探测器级要求的大直径超高纯单晶Si材料,本文在真空气氛下提纯并生长垂52~65mm探测器级区熔(FZ,float zone)Si单晶,并对真空气氛和直径增加所带来的晶体不稳定生长、高断面电阻率不均匀率和漩涡缺陷等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丹麦加热线圈表面带有台阶和十字开口,是提纯和生长φ大于45mm多晶Si和单晶Si的理想线圈;适当提高单晶转速和生长速度有利于降低断面电阻率不均匀率,且提高转速的效果更加明显;真空气氛下,提高热场对中性可抑制漩涡缺陷的产生,其对漩涡缺陷的影响比单晶Si生长速度更加显著,这是与Ar气气氛FZ不同的;多晶Si提纯次数越多单晶Si寿命越低,降低多晶Si原料中的P/B和重金属原始含量有利于提高单晶2Si寿命;若要制备少子寿命大于800μs,符合探测器级标准的φ52~65mm Si单晶,多晶Si原料少子寿命应大于3000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熔(FZ) 真空 大直径 探测器级 SI单晶 断面电阻率不均匀率 漩涡缺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