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潘天寿研究的一些想法——纪念潘天寿诞生一百周年 被引量:1
1
作者 范景中 曹意强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22,共6页
艺术表现的理论起源甚早,但只是在浪漫主义时期,它才剧烈地影响了艺术的发展.迨至20世纪已成了破坏性的影响,它不但破坏了艺术,而且在理论中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废话.这些废话以时代表现、自我表现或个性表现(积淀说则是这些表现论... 艺术表现的理论起源甚早,但只是在浪漫主义时期,它才剧烈地影响了艺术的发展.迨至20世纪已成了破坏性的影响,它不但破坏了艺术,而且在理论中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废话.这些废话以时代表现、自我表现或个性表现(积淀说则是这些表现论的一种变体)等等高昂的形式出现,从而掩盖了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①这种倾向在潘天寿研究当中也不例外.这篇提纲的主旨,就是想以简单的形式来说明这一领域中的一些相关问题.一、与表现论者所强调的艺术品是个性的表现相比,潘天寿先生关心更多的显然是传统留给我们的重大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显然不是个人的主观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研究 艺术表现 表现论 20世纪 传统绘画 艺术家 背景知识 作品 美术 英雄主义
原文传递
当代潘天寿研究中的问题剖析
2
作者 陆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4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潘天寿作为中国20世纪绘画史上的一面旗帜,一直是当代中国画研究领域的热点,对于他的指墨画研究、艺术教育研究、篆刻画研究等方面的文章不下百篇,其中对潘先生的艺术成就、人格修养、思想观点等各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但是对潘天寿的研... 潘天寿作为中国20世纪绘画史上的一面旗帜,一直是当代中国画研究领域的热点,对于他的指墨画研究、艺术教育研究、篆刻画研究等方面的文章不下百篇,其中对潘先生的艺术成就、人格修养、思想观点等各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但是对潘天寿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研究者对潘天寿研究欠缺、过多掺杂个人观点以及缺乏时代语境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研究 偏差 时代语境
原文传递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重温潘天寿的名言 被引量:3
3
作者 洪惠镇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文章针对目前中国画的种种“西化”倾向,重温潘天寿“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名言,旨在提倡保持中国画的特色。文章认为如下五个因素最为重要:一、尚意。强调绘画的思想意义、精神实质;二、尚墨。这不只是个色相问题,其间更有深层... 文章针对目前中国画的种种“西化”倾向,重温潘天寿“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名言,旨在提倡保持中国画的特色。文章认为如下五个因素最为重要:一、尚意。强调绘画的思想意义、精神实质;二、尚墨。这不只是个色相问题,其间更有深层的文化内蕴;三、平面性。不为物象所役,取其神似,以为“意”的建立与补充提供空间;四、时空自由。这是极为宝贵的艺术特性,和中国画强烈的文学性息息相关;五、笔墨。笔墨是中国画长期进化的结晶,它既是形式语言,又是审美内容,既是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研究 中国画 中西比较 尚意 尚墨 平面性 时空自由 笔墨
下载PDF
气结殷周雪———回视潘天寿艺术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1
4
作者 梅墨生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文章认为,不能简单概念化地将潘天寿划定为一般性“延续型艺术家”,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整体理解与独特把握实不乏现代美学意识或曰“现代精神”的流露与追求。潘天寿绘画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历史推进,但更是历史文人画的现代展开... 文章认为,不能简单概念化地将潘天寿划定为一般性“延续型艺术家”,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整体理解与独特把握实不乏现代美学意识或曰“现代精神”的流露与追求。潘天寿绘画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历史推进,但更是历史文人画的现代展开,其文化的依托即在于往昔的哲学与诗意文化以至书法文化,或可用“气结殷周雪”概而言之。潘天寿是一个深刻理解并遵从既定法则的艺术家,但他的伟大更在于他敢于否定既定法则,而建立一种新形式法则,背反阴柔美学体系,高扬阳刚美学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研究 中国画 人文精神 现代性 阳刚 阴柔 古雅美
下载PDF
信手拈来总可惊———潘天寿诗歌概说 被引量:1
5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潘天寿先生诗名为画名所掩,他留世的三百多首旧体诗棱峭横肆,独具一帜,文学价值很高。这些诗既是这位大起大落的艺术家坎柯一生的记录,又是他对人生对艺术精辟的洞察,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潘诗转益多师,兼有众长,除了雄豪俊逸的... 潘天寿先生诗名为画名所掩,他留世的三百多首旧体诗棱峭横肆,独具一帜,文学价值很高。这些诗既是这位大起大落的艺术家坎柯一生的记录,又是他对人生对艺术精辟的洞察,具有深刻的学术意义。潘诗转益多师,兼有众长,除了雄豪俊逸的一面,又有清淡隽永的一面。其诗形象鲜明,且信手拈来,不加雕琢,纵横健笔,驰骋诗坛。先生兼画家、诗人、美术理论家于一身,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又常常蕴涵着画论画理的睿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研究 诗歌 诗画
下载PDF
人性之笔──评《潘天寿书画集》
6
作者 李力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2-63,共2页
人性之笔──评《潘天寿书画集》李力黄宾虹先生在他所撰著的《画谈》中曾说:“大家不世出,或数百年而一遇,或数十年而一遇。”这百年来的风云际会,在给个人遭际增添磨难的同时,亦孕育了一批政治、文化界的大家。我们何其有幸,尚... 人性之笔──评《潘天寿书画集》李力黄宾虹先生在他所撰著的《画谈》中曾说:“大家不世出,或数百年而一遇,或数十年而一遇。”这百年来的风云际会,在给个人遭际增添磨难的同时,亦孕育了一批政治、文化界的大家。我们何其有幸,尚能感得一丝大师长逝之后留下的余韵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人性魅力 艺术特色 主要作品 潘天寿研究 美术史研究 创作年代 学术研究 艺术理想 中国画艺术
下载PDF
“传统派”与“传统主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潘公凯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以吴齐黄潘为代表的“传统派”画家的艺术道路和创作实践,是在20世纪中西文化交汇冲撞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他们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走中国画自己的路,可以看成是他们回应时代挑战的自觉选择和主动进取,面对西潮东来的一种态度。... 以吴齐黄潘为代表的“传统派”画家的艺术道路和创作实践,是在20世纪中西文化交汇冲撞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他们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走中国画自己的路,可以看成是他们回应时代挑战的自觉选择和主动进取,面对西潮东来的一种态度。文章指出,在近一个世纪的反复折腾中,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土传统的问题上付出了大量学费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坚持真正领悟传统;坚持真正领悟中西绘画之异同;坚持对传统的自律性进程亦即对民族艺术未来前景的自信;坚持中国画发展策略的自觉,这种“传统主义”的主张和实践才逐步显露出其远见卓识的一面。面对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倾向,“传统主义”在本质上是对世界性的多元文化观念的支持。可以说,“传统主义”不仅不是一种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研究 中国画 传统派 传统主义 现代性
下载PDF
关于邱振中的一种解读
8
作者 梁培先 《中国书画》 2022年第6期104-105,共2页
邱振中,1947年生于江西南昌。1995年至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国立奈良教育大学客座教授。2008年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水墨顾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邱振中,1947年生于江西南昌。1995年至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国立奈良教育大学客座教授。2008年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水墨顾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著有《书法的形态与阐释》《神居何所》《书法》《人书俱老:从观念到机制》《书写性与图形生成》《中.国书法:167个练习》与诗集《状态-IV》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人书俱老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书写性 日本文部省 潘天寿研究 大学客座教授 图形生成
下载PDF
《潘天寿书画集》正式出版
9
作者 华策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15,共1页
今年3月14日,是我国现代中国画艺术大师潘天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潘天寿先生高尚博大的人格理想,展示其独特辉煌的艺术成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会同潘天寿纪念馆,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花费了近两年时间,精心编辑并于日前正... 今年3月14日,是我国现代中国画艺术大师潘天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潘天寿先生高尚博大的人格理想,展示其独特辉煌的艺术成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会同潘天寿纪念馆,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花费了近两年时间,精心编辑并于日前正式出版发行了大型画册《潘天寿书画集》,以此作为潘天寿先生1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的献礼,同时它也是目前海内外所有有关潘天寿的出版物中最具有鉴赏性、学术性、权威性的高品位艺术出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人格理想 100周年诞辰 潘天寿研究 艺术成就 诞辰100周年 出版物 中国画艺术 代表作 学术性
原文传递
潘天寿基金会举办国际学术活动
10
作者 高昕丹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0,共1页
1994年12月,潘天寿基金会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中国第一个艺术学科的常设性国际学术讲座——潘天寿讲座正式诞生,隆重召开潘天寿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蕴酿已久的潘天寿研究会。 举办潘天寿讲座,无疑是中国美术界的大... 1994年12月,潘天寿基金会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中国第一个艺术学科的常设性国际学术讲座——潘天寿讲座正式诞生,隆重召开潘天寿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蕴酿已久的潘天寿研究会。 举办潘天寿讲座,无疑是中国美术界的大胆尝试。当今世界,讲座这一形式往往成为学术思想交流、探讨的前沿阵地,代表了某一学科领域的国际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研究 基金会 国际学术活动 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术思想交流 学术讲座 美术史研究 美术学院 美术史学 绘画技法
原文传递
潘天寿与雁荡山花
11
作者 王义淼 《国画家》 1997年第2期70-76,共7页
1955年至1963年,潘天寿先生创作了《灵岩涧一角》(1955年)、《梅雨初晴》(1955年)、《龙湫一截图》(1960年)、《写雁山所见》(1961年)、《雁山飞瀑》、《记写雁荡山花》(1962年)、《小龙湫下一角》(1963年)、《雁荡山花》(1963年)等一... 1955年至1963年,潘天寿先生创作了《灵岩涧一角》(1955年)、《梅雨初晴》(1955年)、《龙湫一截图》(1960年)、《写雁山所见》(1961年)、《雁山飞瀑》、《记写雁荡山花》(1962年)、《小龙湫下一角》(1963年)、《雁荡山花》(1963年)等一批以浙东雁荡山草花泉石为题材的作品,引起美术界注目。就潘天寿艺术生涯而论,这是他风格成熟期以后的部分代表作品,它们对于铸造潘天寿的艺术面貌起着重要作用。若就中国花鸟画而论,这是前人未曾有过的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研究 雁荡山 中国画 中国花鸟画 代表作品 艺术生涯 写生 四十年 山花 山水画
原文传递
我们艺术中的悲观主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景中 曹意强 +1 位作者 严善 黄专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0,共3页
我们艺术中的悲观主义范景中曹意强严善钅享黄专波普尔在《科学和艺术中的创造性自我批评》中讲道:“不久以前,有人劝我们接受现代观念和进步观念,现在又有人向我们灌输文化悲观主义思想。我要对文化悲观主义者说的是:在我漫长的一... 我们艺术中的悲观主义范景中曹意强严善钅享黄专波普尔在《科学和艺术中的创造性自我批评》中讲道:“不久以前,有人劝我们接受现代观念和进步观念,现在又有人向我们灌输文化悲观主义思想。我要对文化悲观主义者说的是:在我漫长的一生中,我不仅看到了倒退现象,也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悲观主义者 波普尔 本质论 潘天寿研究 研究传统 文化叛逆 历史决定论 传统与个人才能 乐观主义者
原文传递
朱颖人先生和他的艺术传统
13
作者 令为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2,共2页
风神莹润,气味清醇是朱颖人的作品给人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做为“新浙派”文人花鸟画家。他和他所代表的艺术传统向我们展露了一个精粹、华美的精神世界。 自恽寿平、海上三任(任熊、任颐、任薰)到吴昌硕、潘天寿、吴茀之以来的艺术... 风神莹润,气味清醇是朱颖人的作品给人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做为“新浙派”文人花鸟画家。他和他所代表的艺术传统向我们展露了一个精粹、华美的精神世界。 自恽寿平、海上三任(任熊、任颐、任薰)到吴昌硕、潘天寿、吴茀之以来的艺术传统构成了滋养朱颖人花鸟画艺术的沃土,也是他最直接的风格源泉。1952年,朱颖人在浙江美院毕业后,与顾生岳、吕洪仁、徐永祥、范基根等五人同年留校任教。朱颖人是吴茀之的入室弟子,同时又得到潘天寿、诸乐三的指授,毕业之初即以门生的身份代行教学任务。在潘天寿先生的笔下,文人简笔花鸟画一改其墨戏作风,在学院风格的严谨经营下,发展成一门严肃的学问。如果说潘天寿先生那凝重的学院式的思考方式为朱颖人的作品带来了谨严的理性内容的话,那么“重气机”、“求高格”的吴茀之先生给他带来的则是一脉意趣纵横,清逸洒脱的天机。 建国以后,因种种政治因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研究 诸乐三 艺术传统 中国绘画 传统文人画 吴昌硕 表现形式 扬州八怪 政治因素 个人风格
原文传递
信息库
14
《美术观察》 1997年第6期79-80,共2页
活动 □199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到中国美术馆,参观了潘天寿百年纪念展。他赞扬潘天寿的作品显示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特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也体现出潘天寿先生对艺术的不倦追求。 □由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 活动 □199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到中国美术馆,参观了潘天寿百年纪念展。他赞扬潘天寿的作品显示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特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也体现出潘天寿先生对艺术的不倦追求。 □由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共同主办的潘天寿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于1997年3月27日在北京拉开帷幕。此次纪念活动内容包括:潘天寿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潘天寿百年纪念展、潘天寿艺术研讨会及二十世纪中国画——传统的延续与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潘天寿书画集》、《潘天寿研究》、《潘天寿传》等书同时发行。邮电部3月14日发行了一套六枚潘天寿作品纪念邮票。 □何海霞向国家捐献46件作品,这些作品前不久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由香港收藏家画轩有限公司、香港拍卖行及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和中国文物展览馆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当代油画、水彩画拍卖会于1997年3月27日在香港举行。此次拍卖的作品有徐悲鸿、李铁夫、林风眠、李文涛、吴作人、陈逸飞等43位著名画家的油画和水彩画。 □一所记录本世纪中国现代史变幻风云的缩影、抒写革命老人何香凝70年斗争生涯和高尚情操的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97年4月18日在深圳隆重开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研究 中国美术 水彩画 诞辰100周年 百年纪念 中共中央 中国油画 何香凝美术馆 中国画 作品
原文传递
敏感·判断力·历史感——邱振中访谈录
15
作者 谭振飞 邱振中 《创作评谭》 2021年第3期12-20,共9页
本期文艺家:邱振中,1947年生于南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水墨顾问。从事诗歌创作、书法与水墨创作及书法理论研究... 本期文艺家:邱振中,1947年生于南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水墨顾问。从事诗歌创作、书法与水墨创作及书法理论研究。获第十届"上海文学奖"诗歌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教育奖、艺术奖,韩国"全北世界书艺双年展"金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2008北京奥运会 潘天寿研究 历史感 资格评审 书法与绘画 判断力 诗歌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