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潘年英创作价值论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大先 《百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3-87,共5页
潘年英的创作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体上的多元混合,内容上的乡村个人史似的书写,文化观念上的民族文化价值的坚守。其中体现出来的对于现代性发展观的反思、民族文化多元共生的认同等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潘年英 文体 故乡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文学地理的想象、建构与超越——以侗族作家潘年英的创作实践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守湖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136,共6页
在三十年的文学创作中,侗族作家潘年英始终把故乡盘村作为书写对象,创造了别具一格、日益丰赡的文学景观,体现出强烈的文学地理自觉。故乡在记忆书写中被不断"赋魅",以完成作家文学地理的想象;故乡在现代化审视带来的撕裂感... 在三十年的文学创作中,侗族作家潘年英始终把故乡盘村作为书写对象,创造了别具一格、日益丰赡的文学景观,体现出强烈的文学地理自觉。故乡在记忆书写中被不断"赋魅",以完成作家文学地理的想象;故乡在现代化审视带来的撕裂感和焦虑感中,持续建构着作家的自我身份认同;故乡作为文化符号,也成为作者进行文化批判和自我超越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盘村 文学地理
下载PDF
旷野的孤独行吟——论潘年英作品集《伤心篱笆》的文学风格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仪均 《凯里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93-97,共5页
《伤心篱笆》是贵州黔东南籍侗族作家、学者潘年英人类学系列笔记的第三本。钟情乡土的个性风格,水到渠成的语言魅力,虚实交错的隐喻和象征,陪伴着潘年英在乡土中孤独行吟。潘年英的书写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还原和再现,而是在文化自觉... 《伤心篱笆》是贵州黔东南籍侗族作家、学者潘年英人类学系列笔记的第三本。钟情乡土的个性风格,水到渠成的语言魅力,虚实交错的隐喻和象征,陪伴着潘年英在乡土中孤独行吟。潘年英的书写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还原和再现,而是在文化自觉中用生命的全部热忱自觉担当了侗族传统文化的守护、保卫之责,并孜孜不倦地构筑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伤心篱笆 钟情乡土 隐喻 象征
下载PDF
少数民族影像中的“他者”呈现——略论潘年英的中国西南摄影
4
作者 郭茜 《百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2-76,共5页
人类学是通过研究人类的文化来理解"人"的综合性学科,影像是当代民族艺术表达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传播符号,随着"图文对话"时代的到来,照片的保存在人类学民族志中是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本土谱系和西学源流为... 人类学是通过研究人类的文化来理解"人"的综合性学科,影像是当代民族艺术表达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传播符号,随着"图文对话"时代的到来,照片的保存在人类学民族志中是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本土谱系和西学源流为我们从人类学角度讨论少数民族影像的叙事伦理提供了理论支撑。潘年英的人类学影像全面展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自然生态环境、精神面貌和日常生活面貌,并将其与文字记录相结合,可以说为中国少数民族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材料与调查报告,具有艺术与人类学的双重价值。文章以潘年英作品中的少数民族影像为例,来说明人类学影像是如何呈现"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人类学 少数民族影像 他者呈现
下载PDF
依依乡愁,浓浓乡韵——评潘年英散文集《我的雪天》的文学风格
5
作者 赵晓梅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8-61,共4页
潘年英的散文集《我的雪天》没有宏大叙事,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纵观作者的创作脉络,他的作品抒写了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民族文化消失的忧伤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感和拯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精神... 潘年英的散文集《我的雪天》没有宏大叙事,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纵观作者的创作脉络,他的作品抒写了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民族文化消失的忧伤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感和拯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精神家园的情怀,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我的雪天》 散文 乡愁
下载PDF
为巨变中的苗族山地文明留下记忆——潘年英的苗族田野调查研究述评
6
作者 荆莹莹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6-21,共6页
潘年英在他的"乡俗中国"系列丛书及其相关的著作中,以文化笔记的形式对苗族文化进行了人类学的"深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贵州苗族文化世界,并通过反思和批判外部世界对山地民族文明的偏见和误读,提出了... 潘年英在他的"乡俗中国"系列丛书及其相关的著作中,以文化笔记的形式对苗族文化进行了人类学的"深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贵州苗族文化世界,并通过反思和批判外部世界对山地民族文明的偏见和误读,提出了自己的洞见。他长期以贵州黔东南为其田野考察对象,历时30余年,足迹遍布贵州黔东南山地的各个苗族社区,记录和分析了上百个苗族传统山寨的文化个案,为在现代性浪潮中不断巨变的山地文明留存了一份对于传统的公共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田野研究 文化书写 苗族 公共记忆
下载PDF
潘年英《河畔老屋》的原生态叙事
7
作者 陈洋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3-25,共3页
《河畔老屋》是潘年英接近于诗性的自传作品,通过几处"老屋"的变迁,连缀起作者从幼年至青年,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轨迹,在个人及家族的命运中展现了世事的浮沉和人事的沧桑。"老屋"既是写实,也是象征;既是作者努力追... 《河畔老屋》是潘年英接近于诗性的自传作品,通过几处"老屋"的变迁,连缀起作者从幼年至青年,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轨迹,在个人及家族的命运中展现了世事的浮沉和人事的沧桑。"老屋"既是写实,也是象征;既是作者努力追寻的诗意人生形式,也是永远无法复原的故园遗憾,饱含着作者对身份的困惑和对故园的追思,体现了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逝去的记忆与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河畔老屋》 原生态叙事
下载PDF
执着的山地民族图像志践行者——潘年英西南民俗影像作品的人类学阐释
8
作者 陈子靓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第17期54-57,共4页
潘年英先生采用田野调查的工作方式,通过其具有一定艺术性的纪实摄影真实地展示了西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事象和自然生态环境,留下了许多高品质的民族志影像作品。其影像不仅给出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范例,还提醒着我们注意民族志摄影... 潘年英先生采用田野调查的工作方式,通过其具有一定艺术性的纪实摄影真实地展示了西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事象和自然生态环境,留下了许多高品质的民族志影像作品。其影像不仅给出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范例,还提醒着我们注意民族志摄影在学术价值之外,应用于传媒之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亦是不可忽略的能量。本文试从人类学的角度,对潘年英的田野考察和民族志图像拍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提供一个理解其摄影作品民族志品质的阐释途径,进而讨论人类学摄影对少数民族形象的建构以及在学术研究和引导社会发展上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山地民族 图像志 影像人类学
下载PDF
故乡书写的审美现代性——以潘年英的人类学笔记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守湖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故乡的诗化、撕裂及弥合是潘年英人类学笔记的叙事主脉与情感基调。选择人类学笔记这样一种文体形式,使得他不能仅仅在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中沉沦,他更需要直面现代性语境中故乡衰微的残酷现实,其故乡书写由此成为一种抵抗诗学实践,并具有... 故乡的诗化、撕裂及弥合是潘年英人类学笔记的叙事主脉与情感基调。选择人类学笔记这样一种文体形式,使得他不能仅仅在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中沉沦,他更需要直面现代性语境中故乡衰微的残酷现实,其故乡书写由此成为一种抵抗诗学实践,并具有了超越文学地理空间的独特审美现代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人类学笔记 故乡书写 审美现代性
原文传递
论潘年英的文学创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美英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3-204,共2页
潘年英身为一个作家型学者,我们不但要关注其人类学思想,更要看到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在写作方面,他有自己的创作特点和风格:语言简洁、朴实;内容真实、充满情感与现实性;他立足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侗族文化;基本基调是一种淡淡的... 潘年英身为一个作家型学者,我们不但要关注其人类学思想,更要看到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在写作方面,他有自己的创作特点和风格:语言简洁、朴实;内容真实、充满情感与现实性;他立足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侗族文化;基本基调是一种淡淡的忧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侗族文化 作家型学者
原文传递
寨子文明真的远在天边吗?——对话潘年英教授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丽 《中国民族》 2013年第7期6-12,共7页
潘年英,侗族,人类学家,出生于贵州省,现任教于湖南科技大学。多年来。潘年英一直关注贵州高原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注重对这些寨子的历史文化研究,更心系今天依然生活在寨子里的人们。潘年英将田野调查与现实采访相结合.为我们呈... 潘年英,侗族,人类学家,出生于贵州省,现任教于湖南科技大学。多年来。潘年英一直关注贵州高原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注重对这些寨子的历史文化研究,更心系今天依然生活在寨子里的人们。潘年英将田野调查与现实采访相结合.为我们呈现了这些古老村寨动人的人文画卷。让我们走近潘年英教授。走近那些他心里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寨子。去感受和触摸别样的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文明 教授 少数民族村寨 对话 湖南科技大学 历史文化研究 人类学家
原文传递
在生命的粪坑中挣扎并觉醒——读潘年英小说集《寂寞银河》
12
作者 李建东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6,共5页
“唐兵”是青年小说家潘年英系列小说集《寂莫银河》的串联主人公 ,他是一位有著述的青年知识分子 ,且风流倜傥 ,在与多位女性的交往中 ,尝试性的体验与冒验。最终因为精神崩溃杀死了他最不应该杀死的人 ,而走向毁灭。作者笔下的“唐兵... “唐兵”是青年小说家潘年英系列小说集《寂莫银河》的串联主人公 ,他是一位有著述的青年知识分子 ,且风流倜傥 ,在与多位女性的交往中 ,尝试性的体验与冒验。最终因为精神崩溃杀死了他最不应该杀死的人 ,而走向毁灭。作者笔下的“唐兵” ,是现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典型 ,他在生命的粪坑中挣扎并觉醒的轨迹 ,是浸透了理性思考的社会与人生的写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的粪坑 唐兵 觉醒 《寂寞银河》 潘年英 文学评论 小说集 主人公
原文传递
潘年英的苗族文化书写与田野研究——基于知识考古学的学术史分析
13
作者 徐宁 《文化遗产研究》 2016年第2期211-219,共9页
潘年英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历经苗族文化书写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寓理论于苗族文化具体元素、苗族文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三个阶段,塑造了不同的苗族文化形象,而这些文化形象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与历史先验知识前提。透过知识考古... 潘年英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历经苗族文化书写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寓理论于苗族文化具体元素、苗族文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三个阶段,塑造了不同的苗族文化形象,而这些文化形象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与历史先验知识前提。透过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潘年英苗族文化书写与田野研究秉承的人类学视角的客观原则,打破了传统与现代陈述方式对苗族文化的话语霸权,为争取苗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平等话语权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潘年英的他者立场与其文化自觉理念相矛盾,而其怀旧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对苗族文化未来发展的观点有所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苗族文化 文化形象 知识考古学 话语霸权
原文传递
从田野创作解读潘年英小说集《伤心篱笆》
14
作者 林啸 《才智》 2011年第26期172-172,共1页
潘年英的文学作品除了给予读者欣赏的愉悦美之外,也在无意中承担起了记载一个族群或者一个区域过往历史的责任。本文试图从《伤心篱笆》里出现的一些细节:如符号、文化事项、图像等,来解读潘年英文学创作的人类学意义。
关键词 潘年英 《伤心篱笆》 人类学写作
原文传递
潘年英小说的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翠周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5,共5页
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侗族青年作家潘年英小说的文化意义。在当代的中国文学中,我们很少读到像潘年英这样带有如此强烈的反殖民倾向的文学创作,读他的作品,既是一次精神的历险,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
关键词 潘年英 小说 人类学 民族文化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城对乡的扩张——潘年英随笔中的“边缘经历”书写
16
作者 陶晶雯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5,共7页
潘年英的随笔自成一格,却往往被人忽视,实际上却是其作为"边缘者"在城对乡的扩张背景之下,对"边缘道路"探索的记录。潘年英的"边缘者的经历"书写,也是乡土作家和少数民族作家命运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 潘年英 “边缘经历”
原文传递
对传统文明渐渐消逝的忧思——评潘年英的人类学笔记《伤心篱笆》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慧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68,共3页
在中国当代文坛,侗族作家、人类学家潘年英的创作独具一格,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跨文体写作,这与他学者和作家的双重身份是分不开的。早年潘年英阅读了大量的人类学书籍,并经常对家乡黔东南进行田野调查,深深地为家乡的贫困和传统价值观... 在中国当代文坛,侗族作家、人类学家潘年英的创作独具一格,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跨文体写作,这与他学者和作家的双重身份是分不开的。早年潘年英阅读了大量的人类学书籍,并经常对家乡黔东南进行田野调查,深深地为家乡的贫困和传统价值观的不断崩溃而痛心伤怀。不过,他的田野调查报告不是以专业民族志的模式写成的,而是运用缓慢的抒写笔调、细致的"深描"手法和情感的恰当流露向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曾经秀美无比的田园诗画,讲述了一个个美丽而忧伤的民间故事。人类学家对传统文明渐渐消逝的忧思愁怀就这样通过文学形式表现了出来。潘年英本人也正是凭借他的人类学的文学写作而引起了中国文学人类学界学者的关注。《伤心篱笆》是潘年英"人类学笔记系列"之一,由一组中短篇小说集成,讲述的是"‘少数’文化在外来强势文化冲击下自然走向衰败的无情历史"。本书采用"深描"的手法对盘村景象加以详尽的描述,并通过讲述盘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失殆尽的历史,引发读者对乡村现代化代价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家 传统文明 潘年英 忧思 文学人类学 伤心 笔记 田野调查
原文传递
解梦花 梦中花——读潘年英小说《解梦花》
18
作者 潘勇 《杉乡文学》 2018年第9期96-98,共3页
整个炎热的7月,忙于生计之余,我一边在乡间村落浪游.一边重读沈从文和汪曾祺。事实上,很多年了,或许是为了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对于国内当代作家们的作品我是很少触及了。偶尔,或是出于对当今“文坛”于心不死的期盼,... 整个炎热的7月,忙于生计之余,我一边在乡间村落浪游.一边重读沈从文和汪曾祺。事实上,很多年了,或许是为了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对于国内当代作家们的作品我是很少触及了。偶尔,或是出于对当今“文坛”于心不死的期盼,或是出于对其动态观察,我会选读一两位作家的作品,但合上书,依然是无尽的沮丧和失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解梦 小说 当代作家 汪曾祺 沈从文 动态观 作品
原文传递
论潘年英文学作品对侗家生活的研究
19
作者 韦海滨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9期8-9,共2页
潘年英大部分写作内容未曾超越这位著名作家的家乡——盘村,其文学作品描绘、反映了侗家人的生活。侗家是环山搭木楼而居的民族,顺应时节,靠山吃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同时侗家人生活中也充满了地域特色浓厚的节日习俗... 潘年英大部分写作内容未曾超越这位著名作家的家乡——盘村,其文学作品描绘、反映了侗家人的生活。侗家是环山搭木楼而居的民族,顺应时节,靠山吃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同时侗家人生活中也充满了地域特色浓厚的节日习俗。在潘年英的作品中,侗歌始终作为侗家人的精神支柱,除了用于传达爱情外还用于倾诉苦难。在作品中,也体现了一些典型的侗族习俗已经慢慢走向流失的现象,但是,侗文化并不会从此遭受摈弃,因为还会有许许多多侗家人,把传承传统习俗当作终生的事业完成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年英 侗族 生活 侗歌
原文传递
为巨变中的苗族山地文明留下记忆——潘年英的苗族田野调查研究述评
20
作者 荆莹莹 《中国民族》 2016年第7期80-80,共1页
潘年英长期以贵州黔东南为其田野考察对象,历时30余年,足迹遍布黔东南山地的各个苗族社区,记录和分析了上百个苗族传统山寨的文化个案,为在现代性浪潮中不断巨变的山地文明留存一份对于传统的公共记忆。在他的“乡俗中国”系列丛书... 潘年英长期以贵州黔东南为其田野考察对象,历时30余年,足迹遍布黔东南山地的各个苗族社区,记录和分析了上百个苗族传统山寨的文化个案,为在现代性浪潮中不断巨变的山地文明留存一份对于传统的公共记忆。在他的“乡俗中国”系列丛书及其相关的著作中,以文化笔记的形式对苗族文化进行人类学的“深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文化 公共记忆 潘年英 田野调查 山地 文明 述评 考察对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