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尼泊尔潘查亚特体制的历史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艳芬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99,共9页
1960年年底,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解散了尼泊尔民选政府,开始实行君主集权、党派受禁、强调国民忠于国家和国王的无党派的潘查亚特体制。该体制的推行,不仅结束了尼泊尔动荡不宁的民主试验期,开启了民族国家经济建设的新局面,而且教育发... 1960年年底,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解散了尼泊尔民选政府,开始实行君主集权、党派受禁、强调国民忠于国家和国王的无党派的潘查亚特体制。该体制的推行,不仅结束了尼泊尔动荡不宁的民主试验期,开启了民族国家经济建设的新局面,而且教育发展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个种族平等和文化多元的和谐社会渐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 马亨德拉国王 潘查亚特
下载PDF
中国乡村公共物品融资模式改革路径探究——基于印度潘查亚特的参照
2
作者 周鹏程 宋西雷 《决策咨询》 2012年第6期51-54,74,共5页
村民委员会和潘查亚特分别是中国乡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和印度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公共物品供给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分析印度潘查亚特供给公共物品的模式,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大国乡村公共... 村民委员会和潘查亚特分别是中国乡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和印度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公共物品供给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分析印度潘查亚特供给公共物品的模式,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大国乡村公共物品供给融资机制的实施主体、具体内容、资金来源、取得的效果进行研究认为:我国乡村公共物品融资制度改革路径可从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应为供给资金的主要来源、资金来源多元化战略、村民自治组织的财权和事权相对应、非政府组织发挥更加积极的效用等方面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潘查亚特 公共物品供给 融资机制
下载PDF
印度农村潘查亚特制度(PRIs)下公共物品供给的经验研究
3
作者 张要杰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64-165,196,共3页
潘查亚特是印度农村经由选举产生的会议组织,由农村地区各方面的代表组成,是印度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财政分权运动的深入开展,印度逐步形成了以潘查亚特为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权责明晰的供给主体、... 潘查亚特是印度农村经由选举产生的会议组织,由农村地区各方面的代表组成,是印度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财政分权运动的深入开展,印度逐步形成了以潘查亚特为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权责明晰的供给主体、多元互动的融资渠道、自下而上的决策过程和有效问责的监督机制是其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地方政府 潘查亚特 公共物品
下载PDF
古代印度村社司法中的潘查亚特及其现代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王龙诗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8年第4期77-84,111,共9页
古代印度村社的司法职责主要由村社潘查亚特和支配种姓潘查亚特担负。潘查亚特以法经和法论为指导,根据村社习惯法处理纠纷,实现解决纠纷、惩罚犯罪和维护社会关系之司法基本功能。除具有显见的司法功能外,潘查亚特还具有隐秘的立法功能... 古代印度村社的司法职责主要由村社潘查亚特和支配种姓潘查亚特担负。潘查亚特以法经和法论为指导,根据村社习惯法处理纠纷,实现解决纠纷、惩罚犯罪和维护社会关系之司法基本功能。除具有显见的司法功能外,潘查亚特还具有隐秘的立法功能,故能使村社自成体系,成为维持雅利安自治传统的重要支柱。独立以来,印度先后建立起司法潘查亚特和乡村法庭体系。前者某种程度上是借资印度本土传统的失败尝试,后者则脱离了基于潘查亚特传统的争议解决机构设想,实际上是正式法院系统向乡村偏远地区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查亚特 古代印度 村社司法 乡村发展
下载PDF
“潘查亚特”制度下乡村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宜婉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7期13-14,共2页
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在乡村治理中存在相似与不同,本文通过分析潘查亚特及其治理中的影响因素,找到印度乡村治理中的问题,从中得到完善中国乡村治理机制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潘查亚特
下载PDF
论印度独立之后的潘查亚特制度的特点
6
作者 刘晓红 《沧桑》 2013年第5期78-80,91,共4页
印度的"潘查亚特制度"是在原始社会时期的长老会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村自治制度,又译作"乡村评议会制度"。它是今日印度农村实行自治的具体形式。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执政党为了更好促进印度农村的发展,对潘查亚... 印度的"潘查亚特制度"是在原始社会时期的长老会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村自治制度,又译作"乡村评议会制度"。它是今日印度农村实行自治的具体形式。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执政党为了更好促进印度农村的发展,对潘查亚特制度进行了新的探索,赋予潘查亚特制度以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潘查亚特制度
下载PDF
试述潘查亚特体制下尼泊尔教育发展的成就及其原因
7
作者 朱嘉婧 《西部学刊》 2019年第14期121-123,共3页
拥有“高山王国”之称的尼泊尔自1951年从拉纳家族独裁统治下解放出来,在潘查亚特时期,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初等教育普及,中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扩大,人口识字率的提高及职业技术教育受到重视。这主要是源于潘查亚特体制的推行,政局... 拥有“高山王国”之称的尼泊尔自1951年从拉纳家族独裁统治下解放出来,在潘查亚特时期,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初等教育普及,中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扩大,人口识字率的提高及职业技术教育受到重视。这主要是源于潘查亚特体制的推行,政局稳定为教育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全面、彻底、有效的教育计划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外国援助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国际助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 潘查亚特 教育发展
下载PDF
论尼泊尔“潘查亚特”体制实行的历史背景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艳芬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33,共10页
1960年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毅然解散了议会、取缔了党派,实行所谓的"潘查亚特"民主制。本文①认为,这一制度的推行有着较为复杂和敏感的时代背景。摆脱印度的控制和自主进行民族国家建设是这一制度推行的主权背景;传统势力的... 1960年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毅然解散了议会、取缔了党派,实行所谓的"潘查亚特"民主制。本文①认为,这一制度的推行有着较为复杂和敏感的时代背景。摆脱印度的控制和自主进行民族国家建设是这一制度推行的主权背景;传统势力的阻碍和政党不够成熟是议会民主制在尼泊尔短命的重要原因;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印度教的传统政治文化又决定了王权在与党派力量的较量中占得了上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 国王 潘查亚特 民主
原文传递
90年代以来印度的潘查亚特制度建设与政治改革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红生 《南亚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57-65,共9页
1992年,印度通过了第73次宪法修正案,表明印度政府高层和知识精英认识到建立地方自治政府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建立和完善潘查亚特制度作为印度政治改革的重大课题。该法案的通过既受到90年代初苏东剧变的影响,也出于印度坚持的民主... 1992年,印度通过了第73次宪法修正案,表明印度政府高层和知识精英认识到建立地方自治政府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建立和完善潘查亚特制度作为印度政治改革的重大课题。该法案的通过既受到90年代初苏东剧变的影响,也出于印度坚持的民主政治理念,同时还是推动印度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由于资金不足,大多数邦政府在潘查亚特组织建设中态度消极,加之广大民众缺乏热情与人员培训不够等原因,该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和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查亚特 地方自治 政治改革 农村发展
原文传递
传统印度司法中的潘查亚特及其种姓根基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王龙诗 《清华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8,共15页
潘查亚特是传统印度社会重要的地方组织,在传统印度司法中居于基础地位。潘查亚特的组成和运作与种姓制度密切相关。种姓制度为潘查亚特提供组织基础。种姓依附体系使支配种姓及支配种姓潘查亚特的特殊地位得以巩固。种姓内部的离心性... 潘查亚特是传统印度社会重要的地方组织,在传统印度司法中居于基础地位。潘查亚特的组成和运作与种姓制度密切相关。种姓制度为潘查亚特提供组织基础。种姓依附体系使支配种姓及支配种姓潘查亚特的特殊地位得以巩固。种姓内部的离心性导致低种姓内部纠纷外部化,即低种姓倾向于将内部未能解决之纠纷提交给高种姓潘查亚特处理,进一步强化了高种姓潘查亚特的司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查亚特 种姓 传统印度法 司法 村社
原文传递
印度村民自治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以村级潘查亚特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留丽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13年第1期265-280,共16页
印度宪法第73条修正案总结独立后的村民自治经验,概括地规定了村民自治组织潘查亚特的基本制度。其后,潘查亚特在各邦的村民自治实践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虽然宪法上有关村民自治制度的规定是各种政治... 印度宪法第73条修正案总结独立后的村民自治经验,概括地规定了村民自治组织潘查亚特的基本制度。其后,潘查亚特在各邦的村民自治实践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虽然宪法上有关村民自治制度的规定是各种政治力量博弈和妥协的结果,但以民主政治形式运作的潘查亚特无法回避与社会传统之间的碰撞与磨合,由此形成了印度村民自治独特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级潘查亚特 农民权益 基层民主 印度宪法
原文传递
古代印度村社司法中的潘查亚特及其现代影响
12
作者 陈王龙诗 《外国法制史研究》 2019年第1期108-123,共16页
古代印度村社的司法职责主要由村社潘查亚特和支配种姓潘查亚特担负。潘查亚特以法经和法论为指导,根据村社习惯法处理纠纷,实现解决纠纷、惩罚犯罪和维护社会关系之司法基本功能。除具有显见的司法功能外,潘查亚特还具有隐秘的立法功能... 古代印度村社的司法职责主要由村社潘查亚特和支配种姓潘查亚特担负。潘查亚特以法经和法论为指导,根据村社习惯法处理纠纷,实现解决纠纷、惩罚犯罪和维护社会关系之司法基本功能。除具有显见的司法功能外,潘查亚特还具有隐秘的立法功能,故能使村社自成体系,成为维持雅利安自治传统的重要支柱。潘查亚特的司法影响力持续至今。独立以来,印度先后建立起司法潘查亚特和乡村法庭体系。前者某种程度上是借资印度本土传统的失败尝试,后者则脱离了基于潘查亚特传统的争议解决机构设想,实际上是正式法院系统向乡村偏远地区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查亚特 古代印度 村社司法 乡村发展
原文传递
分散与整合的递归:印度村庄潘查亚特组织的演化——基于长周期政治与现场主义双重视角
13
作者 刘筱红 《中国农村研究》 2021年第1期293-311,共19页
村潘查亚特是印度农村基层治理机构,从长周期政治和现场主义的双重视角来考察和分析,印度村潘查亚特组织及制度的深化,是一个国家与社会分散、整合的递归过程。传统村落的潘查亚特是疏离国家自在自治的封闭圆圈式结构,这种历史根源及社... 村潘查亚特是印度农村基层治理机构,从长周期政治和现场主义的双重视角来考察和分析,印度村潘查亚特组织及制度的深化,是一个国家与社会分散、整合的递归过程。传统村落的潘查亚特是疏离国家自在自治的封闭圆圈式结构,这种历史根源及社会结构奠定了印度"强大社会,软弱国家"的基础。进入现代国家后,国家触角步步深入,设计并重建了基层潘查亚特。重建后的村潘查亚特既继承了传统村庄自治的特性,又深受国家强力干涉,是一个由村落自治的封闭分散到国家整合的国家化过程,也是一个由国家整合村庄政治化中生产出潜在分散性的递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潘查亚特 分散与整合 互动递归
原文传递
中国乡村公共物品融资模式改革路径——基于印度潘查亚特的参照
14
作者 "乡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课题组 《达州新论》 2012年第3期35-38,共4页
村民委员会和潘查亚特分别是中国乡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和印度乡村基层政权组织。本文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大国乡村公共物品供给融资机制的研究认为:我国乡村公共物品融资制度改革路径可从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应为供给资金... 村民委员会和潘查亚特分别是中国乡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和印度乡村基层政权组织。本文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大国乡村公共物品供给融资机制的研究认为:我国乡村公共物品融资制度改革路径可从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应为供给资金的主要来源、资金来源多元化战略、村民自治组织的财权和事权相对应、非政府组织发挥更加积极的效用等方面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潘查亚特 公共物品供给 融资机制
原文传递
印共(马)丧失西孟政权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淑兰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2011年5月以印共(马)为首的左翼阵线丧失了在西孟加拉邦长达34年的执政权,社会支持基础基本全面丧失。从短期看,2007年后的三大事件构成选举失败的导火线。从长期看,印共(马)引以为荣的功劳簿已经过时,且面目全非;新经济政策对其选民基... 2011年5月以印共(马)为首的左翼阵线丧失了在西孟加拉邦长达34年的执政权,社会支持基础基本全面丧失。从短期看,2007年后的三大事件构成选举失败的导火线。从长期看,印共(马)引以为荣的功劳簿已经过时,且面目全非;新经济政策对其选民基础来说是得不偿失;长期与议会民主不协调的执政方式及其对自身政治纲领的偏离使印共(马)自毁江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印共(马) 土地改革 潘查亚特 新经济政策
下载PDF
中印基层自治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熠煜 刘昌威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第5期88-95,共8页
印度的潘查亚特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随着现代化进程转化为印度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并为印度农村带来了诸多改变。中国的村民自治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同样促进了农村基层的民主发展,提升了农民的权利意识。本文试着对两种基层自... 印度的潘查亚特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随着现代化进程转化为印度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并为印度农村带来了诸多改变。中国的村民自治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同样促进了农村基层的民主发展,提升了农民的权利意识。本文试着对两种基层自治制度进行比较,从制度背景、组织架构、职能划分、制度影响等方面,对比两者的异同点,得出二者相互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查亚特 村民自治 中印比较
下载PDF
印度政府对毛派的非军事性遏制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晴锋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6年第4期26-47,共22页
印度的毛派运动已持续近半个世纪。在21世纪,印度政府试图树立一个现代民主大国的形象,毛派的存在持续威胁印度执政党的地位,并挑战印度的国际形象和大国治理能力。长期以来,印度政府以安全为核心的策略处理毛派运动。然而毛派运动不能... 印度的毛派运动已持续近半个世纪。在21世纪,印度政府试图树立一个现代民主大国的形象,毛派的存在持续威胁印度执政党的地位,并挑战印度的国际形象和大国治理能力。长期以来,印度政府以安全为核心的策略处理毛派运动。然而毛派运动不能被视为纯粹的内部安全问题,军事镇压虽然能够暂时地遏制毛派,但是它不能彻底摧毁整个运动,潜在的社会矛盾仍然存在。毛派运动运作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不同的层面,印度政府也在不同层面采取相应的遏制措施。因此,除军事镇压外,印度政府还对毛派采取非军事性遏制策略,主要包括设立专门机构与特殊立法、经济发展与政治赋权、政治和解以及分化与诱降等。在政策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国家政策不一致,缺乏协调行动;无法有效整合底层社会;经济发展乏力;以及缺乏监督与安置机制等。这使综合性的遏制策略未能完全取得政府预期的效果,但它逼迫毛派的主要力量局限在山地丛林之中,并克制其暴力袭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毛派 “红色走廊” 纳萨尔主义 潘查亚特 和平谈判
下载PDF
第73次宪法修正案与印度基层妇女参政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立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印度妇女自古地位低下,在政治上更是处于边缘状态。1992年印度通过第73次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潘查亚特中为妇女保留三分之一的席位,这为基层妇女参政带来了重大转机,主要表现为大量妇女当选潘查亚特代表,落后种姓妇女较以往更多地参与政治... 印度妇女自古地位低下,在政治上更是处于边缘状态。1992年印度通过第73次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潘查亚特中为妇女保留三分之一的席位,这为基层妇女参政带来了重大转机,主要表现为大量妇女当选潘查亚特代表,落后种姓妇女较以往更多地参与政治,妇女的参政意识受到激发。但是在男性占主导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参政能力较弱的妇女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处处受到制约,要让妇女在基层政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保障潘查亚特中妇女代表的权力,并且对妇女代表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查亚特 第73次宪法修正案 妇女赋权 基层政治
下载PDF
印度地方财政现状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前程 《理论月刊》 2003年第9期54-56,共3页
本文对印度当前的地方财政作了一个初步的考察。通过对印度的地方政府机构、财政职能、公共事务、财政收支状况、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探究,归纳了印度地方财政的一些特点,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若干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对同为发展中大国的我... 本文对印度当前的地方财政作了一个初步的考察。通过对印度的地方政府机构、财政职能、公共事务、财政收支状况、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探究,归纳了印度地方财政的一些特点,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若干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对同为发展中大国的我国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潘查亚特 地方财政
下载PDF
印度与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比较分析
20
作者 李航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9期87-88,共2页
印度与中国,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民族构成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但两国在独立之后都致力于推进本国的民主制度建设,特别是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人口众多、文化落后同时是两国的基本国情,印度在推进本国村民自治制度建... 印度与中国,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民族构成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但两国在独立之后都致力于推进本国的民主制度建设,特别是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人口众多、文化落后同时是两国的基本国情,印度在推进本国村民自治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而我国在推进村民自治的过程中也表现了自己的特色,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就,将两国的村民自治进行比较是为了使我国在推进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克服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本文也将初探中国村民自治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查亚特 海选制度 公推公选制度 两票制 村民自治制度 中国 印度 民主制度建设 基本国情 社会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