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具有细胞-细胞传播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
1
作者 徐瑞 宫云英 任华荣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基于病毒-细胞感染和细胞-细胞传播两种机制,研究一类具有胞内时滞,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模型的病毒未感染平衡点和慢性感染平衡点的局部稳定... 基于病毒-细胞感染和细胞-细胞传播两种机制,研究一类具有胞内时滞,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模型的病毒未感染平衡点和慢性感染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并应用La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模型的全局动力学性态由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完全确定:若基本再生率小于1,则病毒未感染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若基本再生率大于1,则慢性感染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理论结果,并对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参数对病毒感染基本再生率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感染 细胞-细胞传播 胞内时滞 免疫损害 稳定性
下载PDF
2016-2022年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1新发感染特征研究
2
作者 吴利英 李娇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探讨2016-2022年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新发感染特征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2月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标本233552份。经健康检查合格的献血者,献血时通过旁路留取EDTA-K2抗凝血液标本,采用酶... 目的探讨2016-2022年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新发感染特征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2月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标本233552份。经健康检查合格的献血者,献血时通过旁路留取EDTA-K2抗凝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进行HIV抗原/抗体的初检和复检,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中标准判定结果,将HIV-1抗体阳性的标本使用HIV-1新发感染酶免疫检测试剂盒,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法检测标本是否为新发感染,若标本CD4细胞>200个/L且病毒载量>1000拷贝/mL则定义为新发感染。比较各年度的HIV-1抗体阳性情况,以HIV-1抗体阳性作为基数,采用卡方检验,比较HIV-1抗体阳性患者不同类型(性别、年龄、职业等)亚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2016-2022年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标本233552份,其中HIV-1抗体阳性标本共15份,感染率为6.42/10万,其中新发感染和既往感染占比分别为40.00%和60.00%。2016-2022年,HIV-1感染率逐年下降(1.62%、1.24%、0.63%、0.31%、0.30%、0.28%和0.27%)。比较HIV-1抗体阳性15名患者不同类型(性别、年龄、职业等)亚组HIV-1新发感染率发现:重复献血亚组HIV-1新发感染率高于初次献血亚组,但组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男性HIV-1新发感染率高于女性,但组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在不同学历HIV-1抗体阳性献血者中,初中及以下新发感染占比较高,但与其他学历亚组人群比较无差异(P>0.05);不同职业亚组的HIV-1新发感染率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湖州地区近年来HIV-1新发感染率逐年下降,且新发感染的发生在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亚组及不同性别、学历、职业等亚组中无明显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hiv-1 新发感染 特征
下载PDF
一类基于游离病毒感染和细胞-细胞传播的宿主体内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
3
作者 徐瑞 周凯娟 白宁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1-782,共12页
该文考虑一类具有细胞-细胞传播、胞内时滞、饱和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免疫未激活和免疫激活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可行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并应... 该文考虑一类具有细胞-细胞传播、胞内时滞、饱和CTL免疫反应和免疫损害的HIV-1感染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免疫未激活和免疫激活再生率.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根的分布,讨论了可行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并应用La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模型的全局动力学由免疫未激活和免疫激活再生率决定:如果免疫未激活再生率小于1,则病毒未感染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如果免疫未激活再生率大于1且免疫激活再生率小于1,则免疫未激活感染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如果免疫激活再生率大于1,则慢性感染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此外,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免疫损害和细胞-细胞传播对模型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感染 细胞-细胞传播 胞内时滞 饱和CTL免疫反应 免疫损害 稳定性
下载PDF
一类具有潜伏感染细胞的时滞HIV-1传染病模型
4
作者 杨俊仙 谢宝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32,共14页
提出了一类具有潜伏感染细胞的时滞HIV-1传染病模型,定义了基本再生数Ro,给出了无病平衡点P0(x0,0,0,0)和慢性感染平衡点P*(x*, 3*, y*, v*)的存在条件.首先利用线性化方法,得到了无病平衡点和慢性感染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进一步通... 提出了一类具有潜伏感染细胞的时滞HIV-1传染病模型,定义了基本再生数Ro,给出了无病平衡点P0(x0,0,0,0)和慢性感染平衡点P*(x*, 3*, y*, v*)的存在条件.首先利用线性化方法,得到了无病平衡点和慢性感染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进一步通过构造相应的Lyapunov函数,并结合La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了当R0<1 时,无病平衡点P0(x0,0,0,0)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0>1时,慢性感染平衡点P*(x*, 3*, y*, v*)是全局渐近稳定的,但无病平衡点P0(x0,0,0,0)是不稳定的.结果表明,模型中的潜伏感染时滞和感染时滞并不影响模型的全局稳定性,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传染病模型 潜伏感染细胞 时滞 LYAPUNOV函数
下载PDF
清除体内潜伏感染HIV-1的免疫激活方法及其应用
5
作者 蒋卫民 卢洪洲 潘孝彰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2期156-157,160,共3页
关键词 hiv-1 免疫激活 潜伏感染 清除 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 HAART 体内 病毒载量 病死率 低水平 类病毒 复制
下载PDF
HIV-1感染者与健康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免疫应答的差异研究
6
作者 肖青 刘春华 +2 位作者 刘佳 薛喜梅 方根成 《口岸卫生控制》 2023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HIV-1感染者与健康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出现的免疫应答差异。方法将在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到医院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30例HIV-1感染者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于两组接种... 目的研究分析HIV-1感染者与健康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出现的免疫应答差异。方法将在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到医院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30例HIV-1感染者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于两组接种前、接种后4周和12周分别收集血液样本,对其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水平检测,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CD4+T细胞的计数和病毒载量进行测定。结果在接种结束后第4周以及第12周时,HIV-1感染者的抗-HBs水平均低于健康者;在接种结束后第4周时,HIV-1感染者呈阳性率低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种结束后第12周时,HIV-1感染患者的呈阳性率与健康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在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第4周以及第12周的细胞免疫反应对比,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CD4+T细胞以及CD8+T细胞的百分比对比,HIV-1感染者均比健康者的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HIV-1感染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应答与健康接种者存在差异,可能与CD4+以及CD8+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应答 CD4+T 细胞 病毒载量
下载PDF
白介素—7可能利于潜伏性HIV—1感染的清除
7
作者 王海燕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3年第2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白介素-7 潜伏性hiv-1感染
下载PDF
IFN-γ、IL-1Ra、IgA、IL-2水平联合检测对高危人群结核潜伏性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博 杜伟鹏 索美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g(IFN-g)、白介素IL-1受体拮抗剂(IL-1Ra)、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检测在高危人群结核潜伏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危人群结核潜伏性感染者65例,均拒绝接受... 目的探讨干扰素-g(IFN-g)、白介素IL-1受体拮抗剂(IL-1Ra)、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检测在高危人群结核潜伏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危人群结核潜伏性感染者65例,均拒绝接受预防性治疗,随访观察活动性结核发生情况,比较活动性结核和无活动性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血清IFN-γ、IL-1Ra、IgA、IL-2差异。结果活动性结核发生率为18.46%;活动性结核患者血清IFN-γ和IgA分别为(35.56±6.81)pg/ml和(3.25±0.81)g/L,明显高于无活动性结核患者(P<0.05),而IL-1Ra和IL-2分别为(51.54±15.54)pg/ml和(2.03±0.75)ng/L,明显低于无活动性结核患者(P<0.05);IFN-γ、IL-1Ra、IgA、IL-2预测活动性结核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808、0.728和0.791,P<0.05;IFN-γ、IL-1Ra、IgA、IL-2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活动性结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P<0.05,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0%和83.00%。结论高危人群结核潜伏性感染者中,血清IFN-γ、IL-1Ra、IgA、IL-2水平在预测活动性结核发生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群 结核潜伏性感染 干扰素-g 白介素IL-1受体拮抗剂 免疫球蛋白A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2008-2009年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HIV-1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调查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强 李洋 +3 位作者 孙燕鸣 卢红艳 沈圣 蒋岩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1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HIV-1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情况。方法对北京市2008—2009年三轮MSM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蛋白印迹实验(WB)对监测样本进行初筛与确证实验。再对血清学确认为HIV-...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HIV-1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情况。方法对北京市2008—2009年三轮MSM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蛋白印迹实验(WB)对监测样本进行初筛与确证实验。再对血清学确认为HIV-1阳性的样本进行BEDHⅢ捕获酶联法(BED方法)检测。结果在1833份监测样本中共筛出96份HIV-1阳性样本,其中进行BED方法检测的样本数为68例,判定为新近感染的样本为36例。三轮MSM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5.9%、5.0%、4.9%;三轮MSM人群新发感染率分别为4.83%(2.36%~7.54%)、4.83%(2.36%~7.54%)、2.65%(0.82%~4.55%)。结论北京市2008~2009年度MSM人群HIV的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均达到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男性 hiv-1 HIV感染 BED hiv-1捕获酶联法
下载PDF
安徽省2011-2012年报告HIV-1新发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秦义组 金琳 +3 位作者 刘爱文 程晓莉 苏斌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HIV-1新发感染者情况及患者特征。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安徽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新确证的748例的HIV-1型感染者通过BED检测,评估新发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患者特征。结果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安徽省报告发现的HIV-1感... 目的了解安徽省HIV-1新发感染者情况及患者特征。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安徽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新确证的748例的HIV-1型感染者通过BED检测,评估新发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患者特征。结果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安徽省报告发现的HIV-1感染者新发感染比例为24.6%,在BED确认的新发感染者中,男性、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以及医院就诊者比例较高。与既往感染患者相比,新近感染者年龄更轻,且男性所占比例以及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的比例均较高,并伴有更高的CD4细胞数。结论安徽省HIV-1新发感染者比例较高,男男同性性行为是新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新发感染 BED 男男同性性行为
下载PDF
2006-2011年玉溪市≥50岁人群HIV-1新近感染情况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良敏 陈良 +7 位作者 赵金仙 郭春园 刘小春 陈黎跃 蔡英 鲁建波 李世福 李洪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分析2006-2011年玉溪市≥50岁人群中HIV-1新近感染情况和特征,为完善老年人艾滋病监测体系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L-PA法检测2006-2011年新报告的HIV/AIDS中HIV-1新近感染情况,按是否≥50岁进行新近感染比例及... 目的分析2006-2011年玉溪市≥50岁人群中HIV-1新近感染情况和特征,为完善老年人艾滋病监测体系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L-PA法检测2006-2011年新报告的HIV/AIDS中HIV-1新近感染情况,按是否≥50岁进行新近感染比例及人群特征的对比分析。结果 HIV-1新近感染64例(3.17%,95%CI:2.41%~5.58%),其中<50岁新近感染比例为3.28%(95%CI:2.48%~4.08%)、≥50岁为1.54%(95%CI:0.61%~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该两个年龄组的HIV/AIDS年度报告率、感染途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样本来源和地区分布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玉溪市老年人HIV/AIDSHIV-1新近感染比例与非老年人群相同,但是人群特征不同,建立监测体系应该成为评估老年人艾滋病流行态势的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1新近感染 老年人 流行特征
下载PDF
共抑制分子BTLA在慢性HIV-1感染中的特点及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向升 张政 +1 位作者 顾兰兰 王福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HIV-1感染者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上BTLA(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CD272)分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4例慢性HIV-1感染者和1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标记并用流式细... 目的:观察慢性HIV-1感染者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上BTLA(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CD272)分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4例慢性HIV-1感染者和1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标记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上BTLA表达的百分比及平均荧光强度,并将BTL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HIV-1慢性感染者中CD4+和CD8+T细胞上的BTLA表达均明显下降,且BTLA的下降在各组HIV-1慢性感染者中也有明显差异,随着疾病进展,BTLA表达进行性下降。CD4+T细胞上BTLA表达比率与平均荧光强度均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明显正相关,而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结论:在慢性HIV-1感染中,随着疾病进展,BTLA的进行性下降可能是机体活化和抑制信号失衡、导致免疫系统广泛活化的重要因素,恢复BTLA抑制信号的强度可能是治疗HIV感染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iv-1感染 BTLA 免疫抑制性途径
下载PDF
HIV-1感染者中HCV混合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阴宁 梅珊 +5 位作者 张林琦 周曾全 卢维全 何云 张福杰 曹韵贞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调查我国不同地区、通过不同传播途径感染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I型 (HIV 1)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及不同亚型的分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 HIV 1并以蛋白印迹试验 (Westernblot,WB)进行确认... 目的 :调查我国不同地区、通过不同传播途径感染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I型 (HIV 1)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及不同亚型的分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 HIV 1并以蛋白印迹试验 (Westernblot,WB)进行确认。采用DNA分支放大 (bDNA)技术检测HIV 1病毒载量 ,采用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 (FACs)作CD4和CD8细胞计数。抗 HCV检测采用ELISA方法。HCV基因亚型的测定采用实时 (real time)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结果 :共检测了 2 39例HIV 1感染者 ,抗 HCV阳性率为 5 6 .9%(136 / 2 39) ,其中经不同传播途径感染HCV的阳性率分别为 :静脉注毒 :42 .7%(5 8/ 136 ) ;经血液 :5 3.7%(73/ 136 ) ;性接触途径 :3.7%(5 / 136 )。静脉注毒者 (云南和新疆 )HCV感染以 1,3,4亚型最多 ,而输血人群 (河南省 )感染的HCV以 1,2亚型为主。结论 :HIV 1感染者中存在HCV混合感染 ,我国HCV基因亚型以 1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混合感染
下载PDF
乙型肝炎、性病和HIV-1感染人群中CCR5,CCR2和SDF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惠刚 王福生 +5 位作者 洪卫国 金磊 周越塑 侯静 张冰 刘明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HIV-1感染者和性病患者中CCR5,CCR2和SDF1等位基因的分布及其特点。 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268例)、艾滋病感染者(130例)和性病(259例)的血液标本共657份,应用QIAGEN全血细胞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分离纯化人血细胞基因...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HIV-1感染者和性病患者中CCR5,CCR2和SDF1等位基因的分布及其特点。 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268例)、艾滋病感染者(130例)和性病(259例)的血液标本共657份,应用QIAGEN全血细胞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分离纯化人血细胞基因组DNA样品,应用PCR或PCR-RFLP分析CCR5,CCR2-64I和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分布特点。 结果:在乙型肝炎、性病和HIV-1感染者人群中,CCR5△32的突变频率分别为0.19%、0%和0%,在259例个体性病患者中只有一例男性发生了杂合子突变,而在乙型肝炎和HIV-1感染者人群中没有检测出CCR5△32突变基因,可见,CCR5△32的突变率较低,反之,CCR2-64I的突变频率较高,与前述三种患者对应的突变频率分别为19.3%、19.6%和20.7%,进而分析发现SDF1-3’A等位基因在乙肝、性病和HIV-1感染人群中的突变率分别为27.8%,27.4%和26.9%,应用x^2检测与统计学分析显示在乙肝,性病和HIV-1感染人群中CCR2-64I和SDF1-3’A等位基因突变分布之间无连锁关系。 结论:突变频率很低的CCR5△32基因型在上述3种类型传染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而突变频率较高的CCR2-64I和SDF1-3’A基因型的功能及其在上述3种传染病进程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性病 hiv-1感染人群 CCR5 CCR2 SDF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IV-1感染者体内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健 吴南屏 +2 位作者 冯婷婷 冯磊 Norbert Brockmeyer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研究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于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体内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德国鲁尔大学艾滋病中心HIV-1感染者55例,在HAART治疗前及HAART治疗后(治疗1、3、5年),检测其外周血中CD4+T,CD8+... 目的:研究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于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体内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德国鲁尔大学艾滋病中心HIV-1感染者55例,在HAART治疗前及HAART治疗后(治疗1、3、5年),检测其外周血中CD4+T,CD8+T,CD8+CD38+T,CD8+HLADR+T细胞和NK细胞数。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治疗前的HIV-1感染者体内CD4+T和NK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均<0.05),CD8+T,CD8+HLADR+T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均<0.05)。HAART治疗后CD4+T和NK细胞数回升(P均<0.05),但仍低于正常水平(P<0.05);HAART治疗1年,3年和5年的机体CD4+T细胞数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NK细胞数随HAART治疗进程有下降趋势,1年组和5年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CD8+HLADR+T细胞数迅速降低减少(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各组、3年组和5年组间、1年组和5年组间数据皆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CD8+CD38+T细胞数HAART治疗前、后,治疗后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AART治疗能有效升高免疫细胞数,降低体内异常免疫激活水平,一定程度上实现免疫重建,但即使长期HAART治疗也难以使免疫细胞数恢复到完全正常水平;HLADR对于HAART治疗更敏感;长期HAART治疗过程中HIV-1病毒可能通过某种方式继续损害NK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 病毒治疗 hiv-1感染 体内 免疫激活 免疫重建 HAART治疗 细胞数量 统计学差异 CD4+T细胞数 感染 异常免疫 人免疫缺陷病毒 CD8+T hiv-1病毒 数据 升高 激活水平 对照比较 德国鲁尔
下载PDF
半乳糖神经酰胺脂质体对HIV-1感染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茜 郑永唐 +1 位作者 戎隆富 刘广杰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研究体外空白及包封抗HIV药物AZT和PFA 的GalCer脂质体 对HIV-1复制的影响。方法 通过HIV p24抗原测定、合胞体抑制实验、 融合阻断实验和对HIV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等,观察了空白GalCer脂质体、 AZT-GalCe r脂质体和PFA-GalCe... 目的 研究体外空白及包封抗HIV药物AZT和PFA 的GalCer脂质体 对HIV-1复制的影响。方法 通过HIV p24抗原测定、合胞体抑制实验、 融合阻断实验和对HIV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等,观察了空白GalCer脂质体、 AZT-GalCe r脂质体和PFA-GalCer脂质体对HIV-1复制的影响。 结果空白GalCer脂 质体预处理细胞,能促进HIV-1感染CD4+ 细胞;空白GalCer脂质体预处理HIV-1,则抑 制了病毒吸附和结合宿主细胞;GalCer脂质体还具有阻断HIV-1感染细胞与正常CD4+细胞 间的融合作用;GalCer脂质体包封AZT或PFA不能显著提高药物体外抗HIV-1活性。 结论 空白GalCer脂质体预处理细胞,能促进HIV-1感染性;预处理HIV-1,则 抑制了病毒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神经酰胺 脂质体 hiv-1 药物载体 病毒感染 免疫缺陷病毒
下载PDF
HIV-1感染的T细胞免疫应答与病毒免疫逃逸 被引量:8
17
作者 万延民 仇超(综述) +1 位作者 张晓燕 徐建青(审校)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6-333,共8页
关键词 细胞免疫应答 hiv-1 持续性感染 清除病毒 逃逸 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 抑制作用
下载PDF
梅毒对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和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宏雄 徐晓琴 +1 位作者 胡海洋 傅更锋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评估梅毒对HIV-1感染者血浆HIV-1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于1年前对HIV-1感染者进行梅毒ELISA和RPR检测,对RPR检测阳性者根据其CD4+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进行配对,与1年后重新检测CD4+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比较,用配对... 目的:评估梅毒对HIV-1感染者血浆HIV-1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于1年前对HIV-1感染者进行梅毒ELISA和RPR检测,对RPR检测阳性者根据其CD4+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进行配对,与1年后重新检测CD4+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比较,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分析梅毒对HIV感染者CD4+T细胞与病毒载量的影响。结果:在271例HIV-1感染者中,共11例梅毒阳性者,占4.1%。本研究中包括HIV-1感染者20例,其中10例梅毒与HIV-1共感染者。在梅毒与HIV共感染者病例中,CD4+T细胞计数明显降低(99个细胞/ml),但病毒载量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梅毒显著地降低HIV-1感染者的CD4+T细胞数量,但病毒载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为了延缓HIV-1感染者进入AIDS阶段的时间,应加强对梅毒的治疗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感染 hiv-1病毒载量 CD4^+T细胞计数 梅毒
下载PDF
我国首次发现的HIV-1和HIV-2双重感染样品中病毒部分基因的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邢辉 潘品良 +5 位作者 冯毅 林旭东 于健石 龚新昌 戴玉琳 邵一鸣 《病毒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上海市卫生检疫局送检了一例HIV - 1和HIV - 2抗体检测均呈阳性的双重感染样品 ,对其感染的HIV前病毒的 gag和env基因区进行了序列分析 ,首次阐明我国发现的HIV双重感染样品的HIV部分基因特征。从HIV感染者淋巴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 上海市卫生检疫局送检了一例HIV - 1和HIV - 2抗体检测均呈阳性的双重感染样品 ,对其感染的HIV前病毒的 gag和env基因区进行了序列分析 ,首次阐明我国发现的HIV双重感染样品的HIV部分基因特征。从HIV感染者淋巴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中提取前病毒DNA ,分别使用HIV 1和HIV 2特异性引物用套式PCR扩增HIV 1和HIV 2的部分基因区。PCR产物不经克隆直接测序 ,经GenBank检索并使用GCG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其中感染的HIV 2毒株中gag基因区与德国株HI2PEI2KR相似 ,基因离散率仅为8 1% ,env基因C2 -V3区与来自几内亚比绍的HIV 2U0 5 35 8株最近 ,离散率为 13 0 4% ,在其 gp36区发现与HIV 2U0 5 35 8基因离散率为 10 6 3% ,两个毒株均属HIV 2中的A亚型。而其HIV 1型毒株在 gag和env区都与从尼日利亚分离的H92NG0 83株相似 ,属HIV 1的G亚型。本文首次对我国发现的HIV 2型毒株进行了主要基因区的序列分析 ,表明在非洲较常见的HIV 2A亚型和HIV 1G亚型毒株 ,已随援外劳工传入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感染 序列分析 系统树分析 hiv-1 hiv-2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抗HIV-1感染免疫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红亮 夏厚军 郑永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6-688,共3页
关键词 DC hiv-1感染 抗原提呈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