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熟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失功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敏 王威 +5 位作者 顾蔷怡 吴艺青 何伟明 孙伟 华建武 李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aintains hemodialysis,MHD)是支持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透析通路主要有人造血管,自体AVF及留置导管。参照国际指南的建议[1],长期性血管通路首选仍然是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它具备并发症少、...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aintains hemodialysis,MHD)是支持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透析通路主要有人造血管,自体AVF及留置导管。参照国际指南的建议[1],长期性血管通路首选仍然是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它具备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使用时间长、费用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终末期肾脏病 国际指南 潜在危险因素 留置导管 血管通路 透析通路 人造血管
下载PDF
针刺伤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玉翠 夏伟 +2 位作者 黄海燕 姜本贺 汤伟蔺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7X期1289-1289,共1页
关键词 针刺伤 潜在危险因素 采血人员 血液传播疾病 锐器刺伤 职业因素 乙肝疫苗 采血针 血源性疾病 采血器材
下载PDF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52例术后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可为 朱林 梁文龙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82-118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潜在危险因素 术后 外伤性颅内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GCS评分 继发性病变 常见类型
下载PDF
口腔颌面手术中潜在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静 王立 刘美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1期84-85,共2页
口腔颌面部处于人体暴露部位,而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大,手术范围涉及面广,潜在诸多危险因素。因此,针对口腔颌面部手术特点手术室护士除完成常规工作外,还应特别注意几点,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潜在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手术中 危险因素 手术室护士 暴露部位 解剖关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恢复期潜在危险因素的护理评估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新凤 马爱平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恢复期 潜在危险因素 护理评估 预防对策
下载PDF
麻醉恢复室潜在危险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代小娟 王炬 范里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24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在麻醉恢复室(PACU)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所采取的对策。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PACU复苏的患者186例。结果认为发生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低氧血症、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呼吸循环系统;苏醒迟缓、吞咽反射... 目的分析在麻醉恢复室(PACU)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所采取的对策。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PACU复苏的患者186例。结果认为发生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低氧血症、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呼吸循环系统;苏醒迟缓、吞咽反射迟钝、躁动、低体温等神经系统;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方面,以及疼痛的发生率较高。讨论由于麻醉后麻醉药物的残留,呼吸循环方面的不稳定,术中出血、输液引起的低体温等,需要PACU的护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灵活机制的应变能力,娴熟的技术,又能及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使患者安全度过复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潜在危险因素 对策
下载PDF
PTA主装置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坡 陆愈实 《聚酯工业》 CAS 2008年第2期15-17,共3页
通过对目前PTA主装置工艺流程的研究,分析出PTA工艺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即外部火灾、有毒易燃物体的泄放、设备内部爆炸、蒸气云爆炸、重金属污染等,通过本质化安全设计,采取系统措施使潜在危险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 PTA 潜在危险因素 本质化安全设计
下载PDF
心血管患者坠床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曾爱东 郭培琴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4期535-536,共2页
由于心血管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其生理、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又常合并多种疾病,长期使用多种药物,使心血管患者更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伤害。患者在医院内坠床跌倒,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和家庭的痛苦和负... 由于心血管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其生理、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又常合并多种疾病,长期使用多种药物,使心血管患者更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伤害。患者在医院内坠床跌倒,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和家庭的痛苦和负担,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成为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因此,为了防范、减少坠床跌倒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各种有效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患者 潜在危险因素 跌倒 坠床 预防 生活自理能力 意外伤害 身心健康
下载PDF
艾滋病流行特点及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桂英 刘康迈 李杰 《中国健康教育》 1998年第11期4-5,共2页
据有关部门对上海等7个城市进行的抽样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人知道艾滋病的3个传播途径,60%的人还知道吸毒也会感染此病。进一步调查则发现,绝大多数也只是一知半解,很少有人对艾滋病有全面的了解。至于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农... 据有关部门对上海等7个城市进行的抽样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人知道艾滋病的3个传播途径,60%的人还知道吸毒也会感染此病。进一步调查则发现,绝大多数也只是一知半解,很少有人对艾滋病有全面的了解。至于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则更是一无所知。一、全球艾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特点 潜在危险因素 传播途径
下载PDF
牛奶是牛白血病病毒在细胞间垂直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阳国 何融泽 何宝祥 《广西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124-124,共1页
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BLV)是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Enzootic bovine leukosis,EBL)的病原,该病是牛最常见的肿瘤疾病。它属于逆转录病毒科的Delta逆转录病毒属,该属成员还包括有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和Ⅱ型。大约70%的... 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BLV)是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Enzootic bovine leukosis,EBL)的病原,该病是牛最常见的肿瘤疾病。它属于逆转录病毒科的Delta逆转录病毒属,该属成员还包括有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和Ⅱ型。大约70%的BLV感染牛不出现临床症状,而30%的感染牛出现持久淋巴球增多症,其特点是多克隆表达非肿瘤CD5+B淋巴细胞,其中2%~5%经过长时间的潜伏期形成B细胞性白血病或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白血病病毒 垂直传播 逆转录病毒科 肿瘤疾病 B淋巴细胞 潜在危险因素 临床症状
下载PDF
隐匿性颅外并发伤的潜在危险因素
11
作者 姚昆明 李念 黄玉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8期863-864,共2页
目的 研究急性头伤伴有隐匿性颅外并发伤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本组病例始发的创伤表现为两种因素:1)尸检表明为气检。2)手术见腹腔积血。结果 心室气栓是通过有破口的颈内静脉的表面皮肤伤口进入的,下腔静脉破裂形成的腹膜后血肿破入... 目的 研究急性头伤伴有隐匿性颅外并发伤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本组病例始发的创伤表现为两种因素:1)尸检表明为气检。2)手术见腹腔积血。结果 心室气栓是通过有破口的颈内静脉的表面皮肤伤口进入的,下腔静脉破裂形成的腹膜后血肿破入腹腔。结论 迅速缝合静脉破口,尤其是有连通其表面已不出血的伤口,而在急救现场则填塞之。腹腔积血常规腹腔穿刺,影像学检查可见腹膜后血肿,但早期无特征性。本组后果明显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颅外并发伤 潜在危险因素 气栓 腹腔积血 腹膜后血肿
下载PDF
安纳咖滥用在中国曾是HCV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12
作者 徐洪芹 温晓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77-1877,共1页
【据《BMC Public Health》2015年9月报道】题:安纳咖滥用在中国曾是HCV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作者XU HQ等)近年来由HCV感染导致的慢性肝病和肝癌在吉林省扶余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中国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Xu等对扶余市HCV感染的... 【据《BMC Public Health》2015年9月报道】题:安纳咖滥用在中国曾是HCV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作者XU HQ等)近年来由HCV感染导致的慢性肝病和肝癌在吉林省扶余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中国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Xu等对扶余市HC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危险因素 HCV感染 扶余市 慢性肝病 调查分析 输血史 横断面调查 人口学资料 ABBOTT 基因分型
下载PDF
滥用鱼肝油致婴幼儿器官系统损伤的潜在危险因素及预防
13
作者 张慧珍 方淑娇 +1 位作者 蔡莹 雷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 :探讨滥用鱼肝油致器官系统损伤的潜在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本地区因滥用鱼肝油致器官系统损伤 42例病例作统计分析。结果 :全部病人有食欲减退、贫血等表现 ,76 .19%有心、肝、脑、肾等重要器官损伤。家长文化素质高... 目的 :探讨滥用鱼肝油致器官系统损伤的潜在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本地区因滥用鱼肝油致器官系统损伤 42例病例作统计分析。结果 :全部病人有食欲减退、贫血等表现 ,76 .19%有心、肝、脑、肾等重要器官损伤。家长文化素质高低、有无接受健康教育与发生率呈负性相关。首诊误诊率 88.0 9% (78.30 %~ 97.89% )。结论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全民健康保健意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肝油 婴幼儿 潜在危险因素 预防 器官系统损伤
下载PDF
晚期孕妇短P-VR间期心电图有否引起心动过速诱发猝死潜在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安培 黄克朗 高晓欣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孕妇短P-R间期心电图是否引起心动过速,诱发猝死潜在危险因素存在(如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拟通过研究发现致命性危险因素,早期预警、早期临床介入,预防猝死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0年... 目的探讨晚期孕妇短P-R间期心电图是否引起心动过速,诱发猝死潜在危险因素存在(如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拟通过研究发现致命性危险因素,早期预警、早期临床介入,预防猝死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0年6月共2160例晚孕孕妇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结果 68例出现短P-R间期,发生率为3.14%。此68例中有6例出现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占8.82%。此6例心动过速孕妇的胎儿也同时发生心动过速。68例短P-R间期孕妇彩色多普勒心功能检查全部正常,无一例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晚期孕妇短P-R间期可引发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并可诱发胎儿心动过速,但无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诱发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孕妇 P-R间期 同步心电图 室性心动过速 猝死 潜在危险因素 PREGNANT women stage end relationship Research sudden death factors ECG 窦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血流动力学改变 阵发性
下载PDF
卡介苗接种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清华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6期159-160,共2页
文章从疫苗的储运、实施接种前后和接种过程中等环节进行卡介苗接种潜在危险因素分析,提出加强疫苗储运、管理,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技术创新,把健康教育工作彻始终,降低风险,安全接种。
关键词 卡介苗接种 潜在危险因素 防范
下载PDF
肺癌139例早期误诊原因及潜在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伟玲 杨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862-863,共2页
关键词 误诊原因 肺癌 吸烟 潜在危险因素 诊断标准 首发症状
下载PDF
大学生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现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堃 辛莫野 何晓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5期108-109,共2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相关行为,分析大学生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为高校开展慢性病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差异性检验。结果慢性病潜在危险...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相关行为,分析大学生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为高校开展慢性病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差异性检验。结果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在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在性别和年级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校应针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慢性病早期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慢性病 潜在危险因素
下载PDF
32个国家和区域的潜在危险因素对急性脑卒中的影响
18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8-88,共1页
背景:脑卒中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尤为突出。我们试图量化脑卒中重要的潜在危险因素与世界不同地区、高发人群和脑卒中病理亚型的相关性。方法:在亚洲、美洲、欧洲、澳大利亚、中东和非洲等32个国家,完成了一个... 背景:脑卒中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尤为突出。我们试图量化脑卒中重要的潜在危险因素与世界不同地区、高发人群和脑卒中病理亚型的相关性。方法:在亚洲、美洲、欧洲、澳大利亚、中东和非洲等32个国家,完成了一个国际标准化病例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危险因素 低收入国家 高发人群 缺血性卒中 病例对照研究 住院治疗 载脂蛋白 可比性 临床评估 腰臀比
下载PDF
病例对照研究:早产新生儿急性肾衰竭的潜在危险因素
19
作者 Cataldi L. Leone R. +1 位作者 Moretti U. 朱新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4期17-17,共1页
Aims: To determine in a case-control study possibl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acute renal failure in preterm newborn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particularly drug treatments. Methods: The study popul... Aims: To determine in a case-control study possibl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acute renal failure in preterm newborn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particularly drug treatments. Methods: The study population was 172 preterm infants of < 38 weeks gestation; 71 had acute renal failure and 101 were controls closely matched for gestational age and birth weight. Maternal and neonatal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for both group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Routine data on renal variables were also collecte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 were at high risk of acute renal failure (79% of cases were < 1500 g). However, the acute renal failure was transient. Mothers of infant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received more drugs during pregnancy and delivery (mainly antibiotic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Of the possibl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intubation, catheterisation, and phototherapy were mainly applied to case subjects. A low Apgar score and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were diagnosed in a greater percentage of neonate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Moreover, in the first few days of life and before diagnosis of acute renal failure, case subjects received more drugs (antibiotic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diuretics) and for a longer time. In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medullary hyperechogenicity (odds ratio (OR) 4.49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l) 1.879 to 10.731) and ceftazidime administration (OR 5.082; 95% Cl 1.493 to 17.297) were associated with a greater risk of acute renal failure.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need for careful monitoring of 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 and attention to drug treatments, as 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normality and renal failure in the first few days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新生儿 急性肾衰竭 潜在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分娩期间 极低出生体重儿 药物治疗 出生后 分肾
下载PDF
西班牙黑色素瘤患者中HLA-II的多态现象:HLA-DQA1基因座的纯合性可能为黑色素瘤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20
作者 Planelles D. Nagore E. +1 位作者 Moret A. 吴佳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6期22-22,共1页
Background: The association of melanoma with HLA class II loci is under extensive debate. Different investigators have found discrepant results due to, at least in part, sample size, patient series heterogeneity, choi... Background: The association of melanoma with HLA class II loci is under extensive debate. Different investigators have found discrepant results due to, at least in part, sample size, patient series heterogeneity, choice of control population and differences in the techniques employed for the detection of HLA antigens and alleles.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nalyse the possible association of melanoma with HLA class II loci with regard to different clinic pathological factors and to investigate other risk factors for melanoma susceptibility, such as HLA homozygosity. Patients and methods: HLA-DRB1,-DQA1 and -DQB1 genotyping was performed for 117 eastern Spanish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primary melanoma. Results: Although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alterations in the phenotypic frequencies of HLA-DQA1, -DQB1 or -DRB1 alleles in any subgroup of patients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s, patients exhibit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HLA-DQA1 homozygosity rate. This DQA1 homozygosity-specific association was particularly dependent on some features in melanoma patients such as light hair colour, skin type I or II, early age at diagnosis, absence of atypical naevi, or abscence of atypical naevus syndrome phenotype (aetiological fractions about 10-20%). Analysis of homozygosity for single DQA1 alleles showed an increased homozygosity rate for DQA1*0505 and DQA1*0301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s. These DQA1 alleles are in strong linkage disequilibrium with DQB1*0301 in white populations, and DQB1*0301 homozygous individua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red in or fair-haired patients (relative risk 5.65). Conclus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HLA class II alleles to primary melanoma incidence i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Spanish population. However, homozygosity for the HLA-DQA1 locus (and,perhaps, for the HLA-DQB1*0301 allele) might be considered a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developing melanoma depending on the person’s genetic background and,perhaps, on certa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Ⅱ等位基因 HLA-DQA1 原发性黑色素瘤 潜在危险因素 基因座 西班牙 纯合 患者 DRB1等位基因 多态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