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岛湖水源水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月 胡东 +1 位作者 于鑫 林惠荣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4-640,共7页
千岛湖作为国家战略水源地,其微生物安全直接关系到千万居民的用水安全.为了研究千岛湖湖水的生物安全性,于2018—2019年采集了金竹牌取水口不同深度的水样,并检测了水样的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细菌再生长的潜力(BGP)、可培... 千岛湖作为国家战略水源地,其微生物安全直接关系到千万居民的用水安全.为了研究千岛湖湖水的生物安全性,于2018—2019年采集了金竹牌取水口不同深度的水样,并检测了水样的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细菌再生长的潜力(BGP)、可培养细菌数、潜在的条件致病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千岛湖水质属地表水Ⅱ~Ⅲ类水,支持微生物生长的潜力小;菌落总数(R_(2)A培养基)维持在低丰度(1.3×10^(2)~3.3×10^(3) CFU·mL^(-1)),指示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少量检出.此外,在用水风险较高的夏季,千岛湖水体中微生物优势类群为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敏感型/耐受型类群的比例随深度增加由33.42%增加到78.14%,对龙头水细菌群落的潜在不利影响下降.病原微生物相关属包括黄杆菌属、螺杆菌属和军团菌属,相对丰度均低于0.2%,介水传播疾病的风险低.综上,千岛湖微生物安全性良好且取水口5~10 m深度处水质最优,切换水源后应加强对与水体嗅味相关的放线菌门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细菌生长 群落结构 潜在条件致病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