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39
1
作者 许静 李石柱 +10 位作者 黄轶昕 操志国 涂祖武 吴成果 缪峰 党辉 张利娟 陈朝 王立英 郭家钢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8-433,437,共7页
目的分析大型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评估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疾病传播风险。方法2008—2010年,在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途经的江苏省盱眙县、洪泽县、金湖县和高邮县,山东省微山县。湖北省潜江市和宜昌市夷陵区... 目的分析大型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评估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疾病传播风险。方法2008—2010年,在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途经的江苏省盱眙县、洪泽县、金湖县和高邮县,山东省微山县。湖北省潜江市和宜昌市夷陵区.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重庆市万州区和开县,以及长江下游河口段的张家港市等5省(市)11个县(市、区),选择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开展传播风险相关因素监测并进行风险评估分析。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1个固定监测点和3个流动监测点。2008年随机抽取当地6~65岁常住居民,2008—2010年每年对监测县(市、区)内的当地暂住流动人口.采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筛查,血检阳性者用改良加藤法或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进行病原学检查。2008—2010年每年对居巢、潜江、高邮和万州等4个县(市、区)的家畜开展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此外.对危险地带和可疑环境开展钉螺孳生分布调查和水体漂浮物的监测.并在江苏省盱眙县、洪泽县、金湖县和高邮县的通江河道采用稻草帘诱螺法开展钉螺扩散调查。结果监测点共8256名当地居民接受了血清学检查,抗体阳性率为0.7%(60/8256),60例抗体阳性者中55例接受了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2008—2010年流动人口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53/2611)、1.4%(56/3944)和1.7%(74/4581),3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7,P〉0.05);在抗体阳性者中,居巢区连续3年均查获了粪检阳性者,共22例,另于2010年在金湖县检获1例粪检阳性。除在金湖和高邮的可疑环境检获钉螺外。其他监测点均未查获钉螺,检获的钉螺中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水体漂浮物和稻草帘诱螺监测。检获大量水生贝类和螺。但未检获钉螺。结论尚未发现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相关工程引起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传播的情况.但存在相关风险,有必要建立长期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体系.不同类型地区血吸虫病传播因素监测的重点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 风险评估 水利工程
下载PDF
湖北潜江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潜在流行区疫情监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伏玲 伍红梅 +1 位作者 肖秀兰 徐乾成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6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及其配套引江济汉、兴隆河引水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为制订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选择汉江外滩及兴隆引水工程出口区分别选择两个村,开展病情、螺情及流行相关因素现场调查。结果 4个监测点进行... 目的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及其配套引江济汉、兴隆河引水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为制订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选择汉江外滩及兴隆引水工程出口区分别选择两个村,开展病情、螺情及流行相关因素现场调查。结果 4个监测点进行血检3 809人,查出血阳62人,血检阳性率1.65%,粪检未发现阳性,未查到钉螺。结论潜江市疫区血吸虫病尚未向潜在流行区扩散,但仍需长期开展疫情监测,以及进一步加强兴隆河流域综合治理,有效防止疫情向潜在流行区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流行 血吸虫病 疫情监测 南水北调
下载PDF
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监测预警报告 被引量:24
3
作者 吴晓华 许静 +9 位作者 李石柱 黄轶昕 汪天平 吴成果 黄希宝 缪峰 陈朝 王立英 郭家钢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为建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以应对突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在湖北、江苏、安徽、山东、重庆等5省(市)10个县(市、区)选择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设立固定监测点...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为建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以应对突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在湖北、江苏、安徽、山东、重庆等5省(市)10个县(市、区)选择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采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调查当地人群、流动人口及家畜的血吸虫感染情况;在危险地带及可疑环境开展钉螺孳生分布调查,并在通江河道开展钉螺扩散调查。结果对9县(市、区)6~65岁当地居民5225人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58例,阳性率为1.11%;其中IHA方法检测4224人,阳性35例,阳性率为0.83%,ELISA检测1001人,阳性23例,阳性率为2.30%。对56例血清学检查阳性者的粪样进行Kato-Katz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渔船民及其他流动人口2204人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51例,阳性率为2.31%;其中IHA检测1603人,阳性26例,阳性率为1.62%,ELISA检测601人,阳性25例,阳性率为4.16%。对29例血检阳性者进行粪检,8例检测到血吸虫虫卵。潜在流行区开展钉螺调查面积48.31 hm2,未查获钉螺;钉螺扩散及可疑环境调查亦未发现有钉螺从流行区扩散至潜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 预警 监测
原文传递
2008年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疫情监测预警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操治国 汪天平 +8 位作者 张世清 杨卫平 赵峰 沙建军 张顺社 胡平安 郭见多 方国仁 朱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195-197,209,共4页
目的掌握巢湖地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为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提供预警信息。方法在巢湖东南侧的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调查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及家畜的血吸虫感染情况;在危险地带和可疑环境开展钉... 目的掌握巢湖地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为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提供预警信息。方法在巢湖东南侧的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调查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及家畜的血吸虫感染情况;在危险地带和可疑环境开展钉螺分布情况调查;在通江河道开展钉螺扩散情况调查;采用螺笼放养法,对钉螺在巢湖孳生繁殖的可能性进行观察。结果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当地居民301人,未发现血吸虫抗体阳性者;检测渔船民等流动人口321人,阳性12人,阳性率3.74%。12例IHA阳性者Kato-Katz法粪检阳性8例。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分别检测当地及从疫区购进的家畜31头和32头,均未发现阳性家畜。危险地带调查面积32.6万m2,可疑环境调查面积13.94万m2,均未发现钉螺;钉螺扩散情况调查未发现漂浮物携带钉螺,但发现有其他螺类附着在漂浮物上从流行区向巢湖扩散。螺笼放养试验表明,钉螺不但可以在巢湖生存,而且可以产卵繁殖。结论巢湖地区已发现输入性传染源;外源性钉螺向巢湖扩散输入的可能性较大。加强对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与管理,防止钉螺向巢湖扩散,是今后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防控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 巢湖 监测 预警
原文传递
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流动人群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操治国 汪天平 +3 位作者 朱翠红 张世清 沙建军 朱磊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09-813,共5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巢湖地区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可能发生的突发疫情提供预警信息。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IHA法)于2008—2012年对巢湖地区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进行血清学筛查,... 目的了解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巢湖地区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可能发生的突发疫情提供预警信息。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IHA法)于2008—2012年对巢湖地区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进行血清学筛查,血检阳性者再用病原学方法(集卵沉淀法)检查以确诊,并对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查巢湖地区流动人口1603人,阳性49人;采用病原学方法检查75人,阳性27人;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为1.68%。感染率在不同年份(2008—2012年)、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1^2=4.106,P1=0.392;χ2^2=0.377,P2=0.539;χ3^2=7.320,P3=0.120);但在不同年龄(8~、20~、30~、40~、50~、60~、70~86岁)、不同职业(农民、渔民、船民、民工、学生、教师和干部、其他)、不同地区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2=34.851,P4〈0.01;χ5^2=25.448,P5〈0.01;χ6^2=38.050,P6〈0.01),50岁以上人群、农民及来自巢湖周边流行区的流动人群感染率较高。结论巢湖地区流动人群中已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今后应根据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监测与治理措施,以降低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 巢湖地区 感染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2008-2012年湖北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疫情监测 被引量:6
6
作者 涂祖武 黄希宝 +3 位作者 蔡顺祥 范宏萍 望开宇 刘先国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疫情动态。方法2008-2012年在湖北省选择三峡库区和汉江流域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Kato-Katz法或塑料杯顶管法调查当地膀民、流动人口及家畜血吸... 目的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疫情动态。方法2008-2012年在湖北省选择三峡库区和汉江流域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Kato-Katz法或塑料杯顶管法调查当地膀民、流动人口及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在可疑环境开展钉螺调佥,并在三峡库区开展钉螺扩散调查。结果调查当地6~65岁居民6052人,IHA阳性72例,阳性率为1.19%,72例IHA阳性者Kato-Katz法检测均为阴性。检测流动人口5004人,IHA阳性68例,阳性率为1.36%,68例IHA阳性者Kato-Katz法检测均为阴性。钉螺调杏287.07h㎡,未查获钉螺,钉螺扩散及叮疑环境调查亦未发现钉螺。结论湖北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发现一定数量的IHA阳性者,应继续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 监测 湖北省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重庆段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成果 罗兴建 +3 位作者 李珊珊 肖邦忠 周新 陈小兵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评估三峡库区重庆段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传播风险。方法选择三峡库区重庆段的万州区和开县作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监测点,2008、2010、2012年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300名以上6-65岁当地常住居民。2008-2012年每年对监测县内的流动人口... 目的评估三峡库区重庆段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传播风险。方法选择三峡库区重庆段的万州区和开县作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监测点,2008、2010、2012年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300名以上6-65岁当地常住居民。2008-2012年每年对监测县内的流动人口,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学筛查,血检阳性者用改良加藤法进行病原学检查。2009-2012年每年对家畜开展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同时对危险地带和可疑环境开展钉螺监测。结果共调查当地常住居民2 807人,血清阳性率为1.28%。共调查流动人口3 518人,阳性率为2.42%,阳性率波动在1.38%-4.11%之间,血清阳性者经粪检未检测出血吸虫卵。调查家畜485头,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的家畜。固定监测点、流动监测点、可疑漂浮物分别调查358 565 m^2、525 821 m^2、13 050 kg,未发现钉螺。结论三峡库区重庆段未发现血吸虫病扩散和钉螺输入,但存在血吸虫病扩散风险,应加强钉螺输入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改水改厕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林长坡 王震 +5 位作者 曾缓 赵朝辉 王宏 唐文革 罗飞 汪洋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改水改厕的情况,比较改水改厕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4个乡镇作为示范乡镇并对其进行基线调查,在有组织、大规模地进行改水改厕后进行终末调查。...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改水改厕的情况,比较改水改厕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4个乡镇作为示范乡镇并对其进行基线调查,在有组织、大规模地进行改水改厕后进行终末调查。结果基线调查共调查4个示范乡镇807户居民,终末调查共调查4个示范乡镇856户居民。改水改厕后居民中使用水厂自来水的普及率由33.58%上升至66.12%,水厂自来水与简易自来水合计普及率由76.33%上升至96.38%,无害化厕所的普及率由53.68%上升至78.85%,与改水改厕前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组织、大规模地实施改水改厕项目,有效改善了示范乡镇无害化厕所和安全用水情况,减少了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三峡库区 改水改厕 效果 潜在流行
原文传递
四川省2009年Ⅱ型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病毒潜在流行的病毒学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严冬梅 陈娜 +6 位作者 张勇 祝双利 王东艳 童文彬 朱晖 李晓嫘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1,45,共6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2009年Ⅱ型(Type 2)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High-mutant Poliovirus(PV),VHMPVⅡ]的病毒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5-6月从四川省泸州和成都市的2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 目的分析四川省2009年Ⅱ型(Type 2)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High-mutant Poliovirus(PV),VHMPVⅡ]的病毒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5-6月从四川省泸州和成都市的2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分离到的2株PVⅡ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2株VHMPVⅡ全长7439个碱基(base pair,bp),共编码2207个氨基酸。与赛宾(Sabin)Ⅱ型疫苗株病毒相比,2株VHMPVⅡ不存在bp的插入和缺失,VP1编码区核苷酸(nucleotide,nt)变异数分别为5个和7个,均属于VHMPVⅡ。2株病毒在VP1编码区共享5个nt变异,全长共享13个nt变异,提示已经发生了潜在流行。2株VHMPVⅡ均未发生型内或型间重组,在已知的2个减毒位点5'非编码区nt481和VP1衣壳蛋白编码区nt2909位点上均发生回复突变。VP1编码区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2株VHMPVⅡ处于同一传播链,该传播链病毒的进化独立于国内外至今发现的循环的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irculating Vaccine-derived)PV(c VDPVⅡ),按照PV已知的基因进化速率估算该传播链已在人群中流行约260天。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与VDPV类似,VHMPV同样可以在人群中发生流行,同时再次证明中国脊灰实验室网络监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VHMPV的传播,防止其衍变为cVD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病毒 基因特征 潜在流行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2011年流行因素监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党辉 许静 +6 位作者 李石柱 操治国 黄轶昕 吴成果 涂祖武 缪峰 周晓农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71-76,共6页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为建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以应对突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在安徽、江苏、重庆、湖北和山东等5省(市)11个县(市、区)选择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为建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以应对突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在安徽、江苏、重庆、湖北和山东等5省(市)11个县(市、区)选择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采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调查流动人口及家畜的血吸虫感染情况:在危险地带及可疑环境开展钉螺孳生分布调查,并在通江河道开展钉螺扩散调查。结果湖北、安徽、江苏和重庆开展了流动人群监测,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筛查5600人,血检阳性率为1.39%(78/5600);抗体阳性者全部进行了粪检,2例检测到血吸虫虫卵,粪检阳性率为2.56%(2/78).均来自于安徽省巢湖地区。固定监测点调查面积480.01ha(1ha=10 000m^2),其中.在江苏省金湖县施尖滩和高邮市新民滩(原血吸虫病流行区)发现有螺环境2处,钉螺面积分别为29940m^2和12000m^2,两地共捕获活螺125只,解剖均为阴性;其它监测点均未发现钉螺。钉螺流动监测调查了45个环境。共234.27ha,查螺8530框,未发现钉螺。钉螺扩散监测共调查水上漂浮物9018.4kg,查获814个其它螺.但未发现钉螺。稻草帘诱螺法诱获其它水生螺8047只,亦未发现钉螺。结论潜在流行区的人群中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某些水利工程经过的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区目前仍存有一定钉螺,存在钉螺扩散至潜在流行区的危险性;应长期和有效地监测血吸虫病潜在的传播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 流行因素 监测
原文传递
2008-2010年重庆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监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成果 肖邦忠 +2 位作者 李珊珊 罗兴建 罗飞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提供预警信息,防止钉螺的扩散与血吸虫病疫情的传播。方法在三峡库区中段万州和支流上游开县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调查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及家畜的... 目的了解重庆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提供预警信息,防止钉螺的扩散与血吸虫病疫情的传播。方法在三峡库区中段万州和支流上游开县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调查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及家畜的血吸虫感染情况;在固定危险地带和流动可疑环境开展输入性钉螺调查。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人群血清血吸虫抗体情况。结果 2个监测点共调查当地居民2006人,血清阳性率为1.50%(30/2006),开县血清阳性率高于万州(2.29%vs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1)。调查流动人员1970人,血清阳性率为2.39%,返乡人员血清阳性率高于疫区来渝人员(2.92%vs0.26%)(χ2=9.54,P<0.01),万州区的流动人员阳性率高于开县(3.61%vs1.32%)(χ2=11.03,P<0.01)。监测点未发现从血吸虫病流行区引进的家畜,检测当地的牛和羊血清均为阴性。固定监测和流动监测分别调查133875、545530m2,未发现钉螺。结论重庆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存在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潜在流行区的传染源监测和管理,防止钉螺输入潜在流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 潜在流行
原文传递
湖北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传播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艳艳 刘斯 +3 位作者 魏凤华 张卫红 杨军晶 刘建兵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8年第6期37-40,共4页
目的 掌握湖北省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及时发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因素,为推进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方法 2015—2017年,在湖北省潜在流行区,包括十堰市、宜昌市、随州市、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等5个市(州、林区),开展人... 目的 掌握湖北省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及时发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因素,为推进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方法 2015—2017年,在湖北省潜在流行区,包括十堰市、宜昌市、随州市、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等5个市(州、林区),开展人群、家畜和螺情监测,结合当地自然因素,应用风险矩阵对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2015—2017年,在5个市(州、林区)开展了血吸虫病监测。对16671人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其中包括从业人员12917人,重点人群505人,流动人群3249人。血清学检测阳性6人,阴性16665人。共检测家畜791头,其中本地家畜212头,引进家畜579头,未发现阳性家畜。进行了钉螺输入风险监测、漂浮物监测和可疑环境调查,均未发现钉螺。综合评估提示,湖北省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结论 在潜在流行区开展血吸虫病监测和评估有重要意义,要继续加强疫情监测,防止传染源、钉螺输入,建立长期、有效、系统的监测预警体系,降低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 风险矩阵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安全饮水及无害化厕所使用现状
13
作者 林长坡 曾缓 +5 位作者 王震 王宏 唐晓君 唐文革 罗飞 汪洋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6-216,224,共2页
选取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1 38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地区无害化厕所使用和安全用水情况不容乐观,存在感染血吸虫的潜在危险。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三峡库区 安全饮水 无害化厕所 潜在流行
原文传递
绵竹市5·12地震后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分析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大明 蒋健 +10 位作者 金鸿 刘西荣 钱小红 何春 杨羽 罗建华 汤传兴 刘克刚 陈祖永 肖宁 周明浩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掌握地震后绵竹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4个村(安置点)进行螺情、病情和居民问卷调查,对所有板房安置点进行螺情和公厕无害化状况调查,分析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结果4... 目的掌握地震后绵竹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4个村(安置点)进行螺情、病情和居民问卷调查,对所有板房安置点进行螺情和公厕无害化状况调查,分析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结果4个村抽查了178个条块,面积7.92 hm2,查出有螺条块165个,占92.70%;有螺面积7.33hm2,占93.49%。有螺框出现率9.56%~56.36%,钉螺密度0.50~4.99只/0.1 m2,解剖钉螺12 339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在23个安置点周围查到钉螺分布环境106个,钉螺面积为68 161 m2。4个村筛查居民6 519人,查出阳性115人,阳性率在1.15%~2.45%,筛查外来流动人员688人,查出阳性30人,阳性率为4.36%,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抽查261座公厕,其中三格式135座,占51.7%。问卷调查居民217人,知晓血吸虫病的占82.49%,了解防护知识的占64.52%;接触有螺水体的占81.11%。结论外来传染源和现场环境大面积、高密度的钉螺是最主要的两大潜在流行因素,防控传染源的输入和压缩钉螺面积是确保灾后无大疫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因素 防控对策 地震
原文传递
2008-2012年金湖县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监测预警报告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道宽 李倩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397-1399,1440,共4页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危险因素,做好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监测预警,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和2012年对固定监测点人群、2008-2012年对流动监测点人群,采取血清学和病原学方法检测血吸虫感染情况。...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危险因素,做好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监测预警,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和2012年对固定监测点人群、2008-2012年对流动监测点人群,采取血清学和病原学方法检测血吸虫感染情况。每年对固定监测点进行螺情调查,在水体钉螺监测点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进行钉螺扩散监测。结果检测当地居民2 568人,IHA检测抗体阳性7人,阳性率为0.27%,粪检未发现阳性者;检测渔船民1 275人,IHA检测抗体阳性19人,阳性率为1.49%,粪检18人,阳性1人。查螺面积859.73 hm2,发现有螺条块3个,有螺面积24.55 hm2,其中新发现有螺条块2个,有螺面积20.23 hm2;打捞漂浮物530 kg,投放稻草帘80块,结果均未发现钉螺。结论发现了输入性传染源和新的螺区。加强对渔船民等流动人口的监测与管理、加强螺情监测和防止钉螺扩散是今后金湖县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防控工作的重点。关键词: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 监测
原文传递
安徽巢湖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操治国 高鹏 +5 位作者 汪天平 张世清 沙建军 黄浩 朱磊 杨卫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3年第4期211-213,222,共4页
目的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对巢湖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评估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疾病传播风险。方法 2012年,在巢湖地区设立1个固定监测点和3个流动监测点,采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调查当地居民、流动人口以及当地和外来... 目的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对巢湖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评估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疾病传播风险。方法 2012年,在巢湖地区设立1个固定监测点和3个流动监测点,采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调查当地居民、流动人口以及当地和外来家畜的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在危险地带和可疑环境开展钉螺分布情况调查,并在巢湖通江河道打捞漂浮物开展钉螺扩散调查。结果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查巢湖地区当地居民314人,未发现阳性。采用IHA法检查流动人口302人,阳性4人,阳性率为1.32%;采用粪检法检查流动人口30人,阳性6人,阳性率为20%。采用粪便孵化法检查巢湖当地及从疫区购进的家畜共60头,未发现阳性。在巢湖湖区18处危险地带及可疑环境开展钉螺调查,调查面积为53.73hm^2,未发现钉螺;在巢湖通江河道打捞漂浮物49kg,查获其它螺蛳40只,但未发现钉螺。结论尚未发现"引江济淮"工程引起钉螺扩散至巢湖,但在巢湖地区的流动人群中发现有血吸虫病患者,说明该地区存在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有必要建立长期的监测预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地区 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 传播风险 评估
下载PDF
Genetic Variation in Field Populations of Baculoviruses: Mechanisms for Generating Variation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Baculovirus Epizootiology 被引量:1
17
作者 Martin A. Erlandson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58-469,共12页
Baculoviridae is a family of insect-specific DNA viruses that have been used as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for insect pest control. In most cases these baculovirus control agents are natural field isolates that have be... Baculoviridae is a family of insect-specific DNA viruses that have been used as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for insect pest control. In most cases these baculovirus control agents are natural field isolates that have been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infectivity and virulence. The advent of molecular tools such as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targe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new DNA sequencing strategies have allowed for efficient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notypic variants within and among geographic and temporal isolates of baculovirus species. It has become evident that multiple genotypic variants occur even within individual infected larvae. Clonal strains of baculovirus species derived either by in vitro or in vivo approaches have been shown to vary with respect to infectivity and virulence. Many of the cell culture derived plague-purified strains have deletions that interrupt egt expression leading to virus strains that kill infected hosts more quickly. As well, in vitro clones often involve larger genomic deletions with the loss of pif gene function, resulting in strains deficient for oral infectivity. There ar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baculovirus species for which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s are available for more than one strain or field isolate. Result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strains indicated that hr regions and bro genes often mark "hot spots" of genetic variability between strains and of potential recombination events. In addition, the degree of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between and within strains and their role in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within ORFs and changes in promoter motifs is also beginning to be appreciated. In this short review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that generate and maintain this genetic diversity within baculovirus populations is discussed, as is the potential role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ULOVIRIDAE ISOLATE Strain Genetic diversity Genome sequence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万州区中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震 林长坡 +2 位作者 王宏 唐文革 汪洋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对三峡库区万州区内中学生的影响,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万州、云阳2个库区县的中学生566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对血吸虫病的认知情况。结果经过1年的血吸虫病健康...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对三峡库区万州区内中学生的影响,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万州、云阳2个库区县的中学生566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对血吸虫病的认知情况。结果经过1年的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示范点内中学生的血防知识及格率由9.43%上升到98.87%(χ2=463.46,P=0.000),高于内、外对照点(χ2=312.92,P=0.000);血防态度及信念得分及格率为98.12%,高于内、外对照点(χ2=109.49,P=0.000);示范点内56.02%的中学生没有血吸虫病易感行为,高于内、外对照点(χ2=237.53,P=0.000)。结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血吸虫病防范意识,对控制万州区内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血吸虫病 潜在流行 健康教育 血防态度 血防知识 易感行为 中学生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19
作者 王震 林长坡 +5 位作者 张帆 曾缓 王宏 唐文革 罗飞 汪洋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了解和评价三峡库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建立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防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示范点与内、外对照点随机抽取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 3.0软件双人录入调查数据,运用SPSS ... 目的了解和评价三峡库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建立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的防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示范点与内、外对照点随机抽取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 3.0软件双人录入调查数据,运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进而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问卷调查1 420名居民,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示范点内居民血防知识平均得分7.51±2.89分,明显高于内(2.52±2.97分)、外对照点(3.13±3.51分)的平均得分,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血防知识及格率为78.15%,明显高于内(17.26%)、外对照点(32.16%),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居民的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对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在库区的潜在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血吸虫病 三峡库区 血防知识 潜在流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