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S技术的厦门市城市森林潜在生态廊道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德政 胡希军 丁灿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80,共5页
以ArcGIS9.3为技术平台,利用ENVI4.7对2010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分类,生成相关的专题地图,然后利用Conefor Sensinode软件,选取景观巧合概率指数(LCP)、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和可能连通性指数(PC),对景观的连通性作现状分析,采用可能连通... 以ArcGIS9.3为技术平台,利用ENVI4.7对2010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分类,生成相关的专题地图,然后利用Conefor Sensinode软件,选取景观巧合概率指数(LCP)、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和可能连通性指数(PC),对景观的连通性作现状分析,采用可能连通性指数dPC排序方法,提取厦门岛城市森林的10个核心斑块,最后利用最小成本路径分析构建所有以核心斑块为节点的潜在廊道,为厦门市城市森林的布局优化和景观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潜在生态廊 景观指数 厦门市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区域生态廊道模拟及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梦超 岳德鹏 +2 位作者 曹睿 张亦超 王安妮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2013年第2期29-32,37,共5页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运用3S技术并参考现有资料,对北京市朝阳区现有生态廊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运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和耗费距离模型,模拟建立了北京市朝阳区潜在生态廊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运用3S技术并参考现有资料,对北京市朝阳区现有生态廊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运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和耗费距离模型,模拟建立了北京市朝阳区潜在生态廊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景观破碎化严重,斑块聚集度虽高,但连接度不够,廊道连通性较差,许多重要的生态斑块没有足够的廊道连接,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网络,廊道的规模也达不到标准,服务范围较小。为修复现有廊道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建议北京市朝阳区生态廊道适宜宽度阈值:河流生态廊道植被宽度一侧至少30m以上,道路生态廊道植被宽度一侧至少60m以上,绿带生态廊道植被宽度一侧至少500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现有生态 潜在生态廊
下载PDF
潜在生态网络空间结构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牛腾 岳德鹏 +3 位作者 张启斌 于强 于佳鑫 苏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6-175,共10页
以内蒙古荒漠绿洲区为研究区,将复杂网络与潜在生态网络进行类比分析,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征,分析潜在生态网络的关联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结合相应生态因子,构建生态阻力面,提取潜在生态廊道1 103条、生态节点992个。潜在生态网... 以内蒙古荒漠绿洲区为研究区,将复杂网络与潜在生态网络进行类比分析,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征,分析潜在生态网络的关联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结合相应生态因子,构建生态阻力面,提取潜在生态廊道1 103条、生态节点992个。潜在生态网络度分布符合幂律分布,因此,可将赋权网络适配到潜在生态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荒漠绿洲区潜在生态网络连通性较差,聚类特征不明显;生态节点分布较为分散且破碎,完整性偏低;潜在生态网络内部能量流动情况较为单一,不够稳定。荒漠绿洲区内生态景观破碎化,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整体生态环境亟待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生态网络 赋权网络 生态能量流动 生态节点 潜在生态廊
下载PDF
基于生态网络的山水林田湖草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以广西左右江为例 被引量:38
4
作者 史芳宁 刘世梁 +1 位作者 安毅 孙永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930-8938,共9页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反映了自然界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表明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要建立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上,怎样将"山水林田湖草"的理论思想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已成为生态保护与...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反映了自然界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表明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要建立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上,怎样将"山水林田湖草"的理论思想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已成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关注热点。生态网络的构建不仅可以连接破碎生境,而且能够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因此,以广西左右江流域为例,选取保护区作为生态源地,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和整体连通性指数(IIC,integral index of connectivity),分析潜在生态廊道的结构组成以及源地重要性,探讨研究区潜在生态网络"山水林田湖草"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构建生态网络识别出69条潜在生态廊道,但在研究区中部没有可利用的廊道,导致明显的南北阻隔;在51个源地斑块中,仅有3个斑块的重要性指数大于0.2,景观整体连通性较低;通过廊道景观构成的分析发现,耕地占廊道面积比例达20.28%,仅次于自然林地(74.16%),说明耕地对生态网络的构建有重要影响。最后通过廊道与道路的叠加选取9个关键生态节点和23个断裂点,并提出相应的修复和优化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左右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方法和建议,同时作为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探索,能够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网络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潜在生态廊 广西左右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