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美学史的“网状结构”——从杨恩寰先生的“潜美学”观念谈起
1
作者 方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12期14-16,共3页
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潜美学"的性质和特征,这使得中国美学史的整体逻辑框架显现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网状结构",大致由诸多部类美学史的"经线"与不同时代的社会审美意识的"纬线"交织而成。这一网状... 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潜美学"的性质和特征,这使得中国美学史的整体逻辑框架显现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网状结构",大致由诸多部类美学史的"经线"与不同时代的社会审美意识的"纬线"交织而成。这一网状结构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自身的发展逻辑和特殊规律,也使中国美学史的讲述和写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叙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网状结构 潜美学
下载PDF
谈戏曲导、表演艺术创造中的“潜美学”思维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非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9,共6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戏曲导、表演艺术创造中"潜美"理念和"潜美"思维的心理要素问题。描写了人们在审美感悟中,对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创作心理和审美心理完成的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整合。揭示出其相互关系、本质、特征... 本文主要阐述了戏曲导、表演艺术创造中"潜美"理念和"潜美"思维的心理要素问题。描写了人们在审美感悟中,对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创作心理和审美心理完成的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整合。揭示出其相互关系、本质、特征、规律。同时也阐述了在"潜美"思维中,心理要素的功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美学思维 想象联想 计白为黑 虚实相生 隐喻
原文传递
谈戏曲导表演艺术创造中的“潜美学”思维
3
作者 杨非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4,共6页
戏曲美学是潜美学,它属艺术美学的范畴。它不同于现实美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戏曲美学所以称"潜美学",完全是由戏曲导表演艺术创造方法及表现形式的独特性所决定的。"潜美"思维是戏曲导表演创造实践中必须运用的一... 戏曲美学是潜美学,它属艺术美学的范畴。它不同于现实美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戏曲美学所以称"潜美学",完全是由戏曲导表演艺术创造方法及表现形式的独特性所决定的。"潜美"思维是戏曲导表演创造实践中必须运用的一种艺术认识方法。戏曲导表演艺术创造,只有运用"潜美"思维的诸多要素,达到在抽象中有具象,无形中具大象的伏采潜发、梦往神游的潜美效应,才能给人以超逸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达到至美至善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美学思维 想象联想 计白为黑 虚实相生 隐喻 含蓄
原文传递
“大音希声”的再诠释——兼说“空无”之美 被引量:3
4
作者 萧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102,共6页
“大音希声”说 ,是用“希声”来赞颂“大音”,倡导有无相生 ,音声相和。它的美学潜义 ,一是用全身心去感受 ,去拥抱那整体的音乐形象 ,如痴如醉 ,忘我无他 ;二是兼指休止符的运用 ,可能达到无声似有声 ,无声胜有声的妙境。这正是中国... “大音希声”说 ,是用“希声”来赞颂“大音”,倡导有无相生 ,音声相和。它的美学潜义 ,一是用全身心去感受 ,去拥抱那整体的音乐形象 ,如痴如醉 ,忘我无他 ;二是兼指休止符的运用 ,可能达到无声似有声 ,无声胜有声的妙境。这正是中国潜美学所追求的艺术极境和音乐欣赏里的颠峰状态。中外俗文学可以证明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大音希声 有无相生 潜美学
下载PDF
“显——隐”的经纬——高行健长篇小说文本结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孟图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8-92,96,共6页
在小说这一文类范畴中,尤其是鸿篇巨制的长篇小说,其独特的文本结构方式往往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高行健的长篇小说《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无疑是将小说的独特结构方式演绎出丰富审美意蕴的经典个例。本文探讨了高行健长篇小说... 在小说这一文类范畴中,尤其是鸿篇巨制的长篇小说,其独特的文本结构方式往往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高行健的长篇小说《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无疑是将小说的独特结构方式演绎出丰富审美意蕴的经典个例。本文探讨了高行健长篇小说的文本结构问题、高行健长篇小说中"显"在的结构设置上的重要特征——奇偶章节间的独立叙述人称交织接替、"中国套盒"(或"俄罗斯套娃");高行健长篇小说"显"在结构之后所"隐"潜的深度美学意味——大型的对话、重复(或反复)的美。通过"显—隐"的小说文本经纬的展现,形成泾渭分明的高行健长篇小说的文本结构问题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行健 长篇小说 文本结构 “显”在结构方式 “隐”潜美学意味
下载PDF
美国学者高友工的杜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增强 《杜甫研究学刊》 2010年第3期88-92,共5页
美国学者高友工运用语言学理论从音型、节奏的变化,句法的摹拟,语法性岐义,复杂的意象,不和谐的措词诸方面分析杜诗,拈出"潜含的美学"这一概念,从美学角度阐发杜甫自然力和历史力的诗歌境界。
关键词 杜诗 语言学理论 含的美学
下载PDF
Study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upa's Cold Tolerance of Liriomyza sativae on Florists cineraria
7
作者 刘军和 禹明甫 贺达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7年第3期29-32,共4页
In this study, Liriomyza sativaes was raised on Florist cinerarias in greenhouse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t 15, 20, 25, 30 and 35 ℃,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duration of entire generation were 47.0, 25... In this study, Liriomyza sativaes was raised on Florist cinerarias in greenhouse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t 15, 20, 25, 30 and 35 ℃,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duration of entire generation were 47.0, 25.0, 15.5, 12.5 and 12.0 d. The beginning growth temperatures of egg, larva, pupa and entire generation of Liriomyza sativae were 8.5, 9.8, 10.2 and 10.4 ℃, and their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s were 52.7, 75.8, 158.5 and 262.2 d ·℃, respectively. Liriomyza sativae had 7 generations on Florist cinerarias in Ningxia each year. However, it occurred in the whole year in greenhouse. The length of its development duration in greenhouse decreased in order from cucumber, Callestephus chinensis, Florist cinerarias to pea, but the eclosion rate of its pupa was in the eentrary order. Under the temperature of 10, 0, - 15 and 20 ℃ ,the longer the storage of pupa was,the higher the mortality rate would be. Liriomyza sativae couldn't survive in the winter in Ningxia Province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rist cinerarias Liriomyza sativae Development duration Cold tolerance Survival rate
下载PDF
浅谈机械产品的造型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金捷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4-36,共3页
本文旨在寻求人———产品———环境的和谐统一与协调中,把工程技术与艺术、科学与美学,实用与美观等诸方面有机统一于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产品造型 美学 并行工程 机械产品设计
下载PDF
现代主义之后环境艺术审美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孔少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7-50,共4页
现代主义之后理性主义的审美潮流,将美的环境创造解析为一个原创构思的理性演绎过程。开拓环境潜在美学特征,尊重并保护环境自然与历史文脉,创造晶莹剔透高下曲折的动态三维空间与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动态三维图像,使之成为公众聚会的地... 现代主义之后理性主义的审美潮流,将美的环境创造解析为一个原创构思的理性演绎过程。开拓环境潜在美学特征,尊重并保护环境自然与历史文脉,创造晶莹剔透高下曲折的动态三维空间与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动态三维图像,使之成为公众聚会的地方,体验诗意人生的摇篮与激发原创思维的智慧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特征 文脉 空间与形态 智慧与原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