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育性和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形成及改良途径的研究总结报告 被引量:10
1
作者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潜育性水稻土改良课题协作组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4年第6期5-25,共21页
一、潜育性和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形成和类型 (一)问题的提出 (二)潜育性水稻土的形成 (三)潜育性水稻土的类型 二、潜育性水稻土的性质 (一)潜育性水稻土的物理性质 (二)潜育性水稻土的化学性质 (三)潜育性水稻土的养分特性 (四)
关键词 潜育性水稻土 潜育性稻田 潜育化水稻土 黄泥田 还原物质 青泥 改良途径 犁底层 桃源县 潮泥
下载PDF
潜育性和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形成改良途径及其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何电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4年第6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潜育化水稻土 改良途径 潜育性水稻土 潜育水稻土 土体构型 田区 锈水 剖面特征 一对二 犁底层
下载PDF
桃源县治理潜育性稻田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
3
作者 桃源县治理潜育性稻田协作组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4年第6期26-28,共3页
为了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重大关键问题,桃源县根据中国科学院和湖南省科委共同组织的桃源自然“综考”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与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合作,先后对综合治理潜育性水稻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通过五年多的工作,取得... 为了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重大关键问题,桃源县根据中国科学院和湖南省科委共同组织的桃源自然“综考”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与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合作,先后对综合治理潜育性水稻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通过五年多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综合治理改良利用潜育性水稻土的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育性稻田 潜育性水稻土 桃源县 试验示范推广 开沟排水 潜育水稻土 早稻 工作总结 还原物质 毫克当量
下载PDF
湘中、湘东地区早籼稻耐土壤潜育性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达模 唐建军 +3 位作者 苏以荣 冯双华 贾凌辉 李阳生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2年第2期139-151,共13页
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低产稻田是潜育性稻田,约有一亿亩。挖掘其“潜在生产力”,种植耐潜育性土壤逆境胁迫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则是简便、经济而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几个早籼稻品种(组合)对潜育性稻田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 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低产稻田是潜育性稻田,约有一亿亩。挖掘其“潜在生产力”,种植耐潜育性土壤逆境胁迫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则是简便、经济而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几个早籼稻品种(组合)对潜育性稻田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测,并初步提出了耐潜育性的几个鉴定指标,诸如根系生长量和幼穗分化期根系氧化力;分蘖早期茎蘖增长速率;分蘖后期单株干物质产量;乳熟期剑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GDI和光合强度等。上述鉴定指标,综合应用于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和耐潜育性育种研究,有助于提高水稻抗逆性育种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适应性 潜育
下载PDF
皖南山区潜育性水稻土剖面性状及无机改良剂改良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文军 张祥明 +1 位作者 凌国宏 万水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7-241,共5页
诊断分析代表性田块土壤剖面性状,在此基础上采取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石灰、白云石、沸石、凹凸棒和钙镁磷肥对潜育性水稻土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皖南山区潜育性水稻土以表潜型为主,剖面构型为Ag-Pg-W1-W2-C型;无机改良剂均能降... 诊断分析代表性田块土壤剖面性状,在此基础上采取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石灰、白云石、沸石、凹凸棒和钙镁磷肥对潜育性水稻土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皖南山区潜育性水稻土以表潜型为主,剖面构型为Ag-Pg-W1-W2-C型;无机改良剂均能降低还原性物质含量,石灰对还原性物质的消减效应最明显,其次为钙镁磷肥和白云石,沸石、凹凸棒效果不明显;白云石、沸石、钙镁磷肥、凹凸棒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白云石、沸石效果较好,石灰效果较差;无机改良剂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1.4%~12.1%,钙镁磷肥增产效果显著。从本试验结果看,钙镁磷肥是皖南山区潜育性水稻土较好的土壤改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山区 潜育性水稻土 剖面性状 无机改良剂
下载PDF
高粱炭疽病重要流行环节研究Ⅰ.孢子萌发侵染、潜育显症和病斑扩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滕立平 于林 高洁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8-131,共4页
高粱炭疽病菌孢子侵入率受叶面保湿时间影响,一般孢子在接触叶面结水后1 h开始萌发,3 h后形成附着胞,13 h后开始侵入,已萌发的孢子经12 h干燥后完全丧失存活能力。高粱炭疽病的潜育期大概为3~4 d,分生孢子盘形成的时间为7 d。高粱植株... 高粱炭疽病菌孢子侵入率受叶面保湿时间影响,一般孢子在接触叶面结水后1 h开始萌发,3 h后形成附着胞,13 h后开始侵入,已萌发的孢子经12 h干燥后完全丧失存活能力。高粱炭疽病的潜育期大概为3~4 d,分生孢子盘形成的时间为7 d。高粱植株上病斑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遇雨后晴天病斑增长加剧;单个病斑的面积也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氮、磷、钾肥对病斑的扩展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炭疽病 孢子 潜育 病斑
下载PDF
改良过氧化钙对潜育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胡乐宁 李双莉 +4 位作者 李杨 韦奕庄 周金玲 苏以荣 邓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8-169,共12页
为探究改良过氧化钙(CaO2)在潜育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过程中的作用,选取CaO2为原料,利用溶于乙醇的乙基纤维素对其进行包膜,制得造粒过氧化钙(GAO),把GAO和氧化钙(CAO,含CaO质量分数95.0%)、过氧化钙(PAO,含CaO2质量分数75%)3种物质各设... 为探究改良过氧化钙(CaO2)在潜育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过程中的作用,选取CaO2为原料,利用溶于乙醇的乙基纤维素对其进行包膜,制得造粒过氧化钙(GAO),把GAO和氧化钙(CAO,含CaO质量分数95.0%)、过氧化钙(PAO,含CaO2质量分数75%)3种物质各设置3种不同含氧量浓度(低浓度0.011 g/kg、中浓度0.111 g/kg和高浓度1.111 g/kg),同时设置空白对照(CK),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分析其对潜育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及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含氧量条件下,培养期结束后,PAO、GAO相对CK和CAO而言,抑制了潜育性水稻土CO2的排放,PAO处理土壤CO2累计排放量分别比CK和CAO处理降低了50.86%和46.33%,GAO处理土壤CO2累计排放量分别比CK和CAO处理降低22.49%和15.35%;与CK相比,CAO、PAO、GAO的添加促进了潜育性水稻土CH4的排放,其CH4累计排放量分别是CK处理的2.07倍、1.22倍和1.10倍。与CK处理相比,添加中、高浓度氧化剂显著增加了潜育性水稻土MBC和DOC的含量,且添加GAO使土壤MBC含量的高峰期延后,说明GAO因其特殊包膜,有效降低了氧化剂释氧速度,在培养后期仍可有效释氧。本研究表明改良氧化剂GAO在提高潜育性水稻土微生物活性和促进有机碳周转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育性水稻土 氧化剂 温室气体 有机碳 矿化 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红壤丘岗区潜育性稻田硫硅硼铜元素的有效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向万胜 李卫红 童成立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1期53-56,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红壤丘岗区潜育性稻田中的冷浸田和烂泥田土壤有效硫含量相对较低,这两种类型潜育田存在潜在性缺硫问题,故应注意硫肥的施用。潜育性稻田土壤有效硅亦普遍低于非潜育性田,因而极有可能发生缺硅。与同母质类型的非潜育性稻... 研究结果表明,红壤丘岗区潜育性稻田中的冷浸田和烂泥田土壤有效硫含量相对较低,这两种类型潜育田存在潜在性缺硫问题,故应注意硫肥的施用。潜育性稻田土壤有效硅亦普遍低于非潜育性田,因而极有可能发生缺硅。与同母质类型的非潜育性稻田比较,红壤潜育性稻田土壤有效硼含量并无明显差异。但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潜育田土壤有效硼低于缺硼临界值。部分潜育田士壤有效铜含量亦低于渍水土壤缺铜临界值,这说明部分渍潜田存在缺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岗区 潜育性稻田 硫硅硼铜元素 养分有效性
下载PDF
信阳市潜育型水稻土的特征及改良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兴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2,共2页
通过对信阳市潜育型水稻土 5 4个剖面样品的调查、研究、分析 ,提出了治理“下山洪水”、“田面渍水”、“地下泉水” ,合理灌溉 ,适时排水晒田 ,改良土壤 ,合理施肥 ,合理种植等措施来改良潜育型水稻土 ,以提高土壤生产力。
关键词 信阳市 潜育 水稻土 特征 土壤改良
下载PDF
皖南山区潜育水稻土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预生 於忠祥 +1 位作者 李汝梁 胡承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1期66-71,共6页
本文对皖南山坞田潜育水稻土酶活性分布规律,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素的关系作了探讨。
关键词 潜育水稻土 土壤肥力 土壤 酶活性
下载PDF
土壤潜育化作用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董元华 徐琪 《土壤学进展》 1990年第1期9-14,共6页
土壤潜育化作用是水成土壤重要的成土过程之一,其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本文对潜育化作用的形态特征、物质变化特点及其机理等主要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关键词 土壤 潜育化作用
下载PDF
三江平原潜育土土温与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滞后现象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南都国 赵良奇 王法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42-45,共4页
在三江平原潜育土上,进行了一年的土温和气温的日观测,经过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的解析,探讨了土温和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就土温的变化滞后于气温进行了定量化描述。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潜育 土壤温度
下载PDF
潜底田和石灰性潜育田的酶活性研究
13
作者 叶家颖 杨林林 +1 位作者 李洁荣 马承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2期80-85,共6页
研究潜底田和石灰性潜育田的酶活性及其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潜底田和石灰性潜育田的有机质及全氮含量虽然很高,但土壤有效养分及土壤蛋白酶、脲酶、转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非潜育性水稻土的石灰性泥肉田,改良与培肥该土壤的关键... 研究潜底田和石灰性潜育田的酶活性及其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潜底田和石灰性潜育田的有机质及全氮含量虽然很高,但土壤有效养分及土壤蛋白酶、脲酶、转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非潜育性水稻土的石灰性泥肉田,改良与培肥该土壤的关键是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物质及能量的转化,提高该土壤的有效肥力.经统计分析,3种土壤酶的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田 石灰性潜育 蛋白酶 脲酶 转化酶
下载PDF
潜育型水稻土及其改良途径的研究
14
作者 朱兴旺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地区潜育型水稻土的调查、研究、分析,提出了潜育型水稻土的改良途径.
关键词 潜育型水稻土 潜育化过程 改良
全文增补中
潴育和潜育型稻田根系生长情况及土壤肥力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静 《农业与技术》 2002年第5期49-50,共2页
与潜育型稻田相比,潴育型稻田白根多黄根少,无黑根;潴育型稻田全量养分含量低,速效养分变化大。
关键词 潜育型稻田 根系生长 土壤肥力 动态变化 型稻田 土壤改良
下载PDF
耐潜育性土壤水稻生态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卞海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6年第2期20-22,共3页
潜育性稻田是我国南方稻区主要的一种低产土壤。根据潜育性水稻土特性,以提高选育水稻耐潜育性品种的育种效率为目标,开展了育种新方法、筛选鉴定技术与指标等研究。已初步建立起了耐潜育性土壤水稻生态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一批具有耐... 潜育性稻田是我国南方稻区主要的一种低产土壤。根据潜育性水稻土特性,以提高选育水稻耐潜育性品种的育种效率为目标,开展了育种新方法、筛选鉴定技术与指标等研究。已初步建立起了耐潜育性土壤水稻生态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一批具有耐性的水稻新品系(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育性稻田 生态 组织培养 水稻
下载PDF
潜育性水稻土的某些物理特性及其调控
17
作者 王昌燎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5年第6期26-28,共3页
潜育性水稻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下水位过高,形成土壤孔隙为水分饱和、通透性不良、土温低、土壤僵性增强、还原性有毒物质增多等等不良的特性。本文仅对形成水稻土潜育化密切相关的某些七壤物理特性及其改良措施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 潜育性水稻土 土壤水分吸力 犁底层 物理特性 潮泥 青泥 微团聚体 断裂模数 黄泥田 心土层
下载PDF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重要流行环节的初步研究——孢子萌发、侵染、潜育、显症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爽 翟凤艳 +1 位作者 郭小勤 杨信东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87-89,共3页
弯孢菌孢子在清水中或可直接萌发 ,或不能直接萌发 ,玉米花粉粒及叶面渗出物质对弯孢菌孢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萌发孢子遇超过 30s的干燥即丧失侵染能力。弯孢菌在 15℃至 35℃都可对玉米形成侵染 ,以2 5℃左右为最适侵染温度。叶面... 弯孢菌孢子在清水中或可直接萌发 ,或不能直接萌发 ,玉米花粉粒及叶面渗出物质对弯孢菌孢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萌发孢子遇超过 30s的干燥即丧失侵染能力。弯孢菌在 15℃至 35℃都可对玉米形成侵染 ,以2 5℃左右为最适侵染温度。叶面结水时间需超过 7h才能形成侵染。在田间自然条件下 ,弯孢菌叶斑病的潜育期为 3~ 4d ,持续显症时间为 4~ 5d ,温度是影响潜育期的重要因子 ,病斑扩展的最大直径为 1~ 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弯孢菌叶斑病 萌发 侵染 潜育 持续显症时间 孢子 显症
下载PDF
玉米小斑病重要流行环节的初步定量研究 Ⅰ.孢子萌发侵入、病斑潜育显症及扩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裴静宇 高锋 +2 位作者 杨彦文 张女多 杨信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对玉米小斑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侵入、病斑潜育显症扩展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渗出物和花粉对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面保湿时间(x)和附着胞形成率(y)的关系大体呈一“S”型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 对玉米小斑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侵入、病斑潜育显症扩展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渗出物和花粉对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面保湿时间(x)和附着胞形成率(y)的关系大体呈一“S”型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exp[-4.497exp(-0.098x)]描述。温度(x)和附着胞形成率(y)的关系呈单峰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sin(-3.371x+0.376x^2-0.004x^3)描述。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玉米对小斑病侵染的抵抗力增强。增施磷、钾肥可降低小斑病的侵染率。小斑病在玉米上的潜育期为4—6d,显症期约为7d;病斑日龄(x)与病斑长度(y)的关系呈倒“J”型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sin(42.645x-10.940x^2+0.950x^3)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小斑病 孢子萌发 潜育 显症
下载PDF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的潜育越冬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孔新宇 马丽杰 +5 位作者 邹一萍 魏敏 李高社 鲁爱军 赵多长 胡小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41-1145,共5页
为系统了解小麦条锈菌在甘肃冬小麦种植区的越冬情况,2011-2013年采用冬前田间定点标记、冬后移栽至温室系统观察和条锈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陇南市礼县和平凉市庄浪县小麦条锈病的越冬株率和越冬菌... 为系统了解小麦条锈菌在甘肃冬小麦种植区的越冬情况,2011-2013年采用冬前田间定点标记、冬后移栽至温室系统观察和条锈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陇南市礼县和平凉市庄浪县小麦条锈病的越冬株率和越冬菌源量。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在天水、陇南和平凉地区均能顺利越冬,但三地间的越冬株率和越冬菌源量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较直接观察法更为准确,可以用于小麦条锈菌的早期准确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潜育越冬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子流行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