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潜育性和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形成及改良途径的研究总结报告 |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潜育性水稻土改良课题协作组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84 |
10
|
|
2
|
潜育性和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形成改良途径及其效果 |
何电源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84 |
5
|
|
3
|
桃源县治理潜育性稻田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 |
桃源县治理潜育性稻田协作组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84 |
0 |
|
4
|
湘中、湘东地区早籼稻耐土壤潜育性评价 |
李达模
唐建军
苏以荣
冯双华
贾凌辉
李阳生
|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
1992 |
9
|
|
5
|
皖南山区潜育性水稻土剖面性状及无机改良剂改良效果 |
王文军
张祥明
凌国宏
万水霞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6
|
高粱炭疽病重要流行环节研究Ⅰ.孢子萌发侵染、潜育显症和病斑扩展 |
滕立平
于林
高洁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7
|
改良过氧化钙对潜育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胡乐宁
李双莉
李杨
韦奕庄
周金玲
苏以荣
邓华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8
|
红壤丘岗区潜育性稻田硫硅硼铜元素的有效性 |
向万胜
李卫红
童成立
|
《土壤与环境》
CSCD
|
2002 |
2
|
|
9
|
信阳市潜育型水稻土的特征及改良途径的研究 |
朱兴旺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0
|
皖南山区潜育水稻土土壤酶活性研究 |
胡预生
於忠祥
李汝梁
胡承丕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2 |
1
|
|
11
|
土壤潜育化作用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
董元华
徐琪
|
《土壤学进展》
|
1990 |
9
|
|
12
|
三江平原潜育土土温与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滞后现象的量化研究 |
南都国
赵良奇
王法清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1995 |
4
|
|
13
|
潜底田和石灰性潜育田的酶活性研究 |
叶家颖
杨林林
李洁荣
马承豪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1996 |
0 |
|
14
|
潜育型水稻土及其改良途径的研究 |
朱兴旺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8 |
0 |
|
15
|
潴育和潜育型稻田根系生长情况及土壤肥力的动态变化 |
陈静
|
《农业与技术》
|
2002 |
1
|
|
16
|
耐潜育性土壤水稻生态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
卞海军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1996 |
0 |
|
17
|
潜育性水稻土的某些物理特性及其调控 |
王昌燎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85 |
0 |
|
18
|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重要流行环节的初步研究——孢子萌发、侵染、潜育、显症 |
郑爽
翟凤艳
郭小勤
杨信东
|
《玉米科学》
CAS
CSCD
|
2002 |
9
|
|
19
|
玉米小斑病重要流行环节的初步定量研究 Ⅰ.孢子萌发侵入、病斑潜育显症及扩展 |
裴静宇
高锋
杨彦文
张女多
杨信东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20
|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的潜育越冬研究 |
孔新宇
马丽杰
邹一萍
魏敏
李高社
鲁爱军
赵多长
胡小平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