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潜育性土壤晚籼稻新品种“花8504”
1
作者 黄菊林 饶建红 《农村百事通》 1998年第1期28-28,共1页
花8504是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李达模研究员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育成的高产稳产、低耗、耐潜育性稻田土壤、逆境胁迫能力强的水稻新品种。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晚籼稻 花8504 潜育性土壤
下载PDF
氧化剂对潜育性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有效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金玲 郑小东 +4 位作者 田应兵 陈香碧 胡亚军 董春华 苏以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27-231,共5页
以湖南浏阳典型潜育性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粉末、造粒CaO_2为氧化剂,设置3种不同氧梯度,同时以与氧化剂同等含钙量的CaO_2为对照,模拟大田环境进行培养试验,于培养后5、10、30、60、100 d采样,分析氧化剂对潜育性稻田土壤微生物生... 以湖南浏阳典型潜育性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粉末、造粒CaO_2为氧化剂,设置3种不同氧梯度,同时以与氧化剂同等含钙量的CaO_2为对照,模拟大田环境进行培养试验,于培养后5、10、30、60、100 d采样,分析氧化剂对潜育性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磷及铵态氮、硝态氮、Oslen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粉末CaO_2相比,造粒CaO_2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高峰期延后,且在培养后期造粒CaO_2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磷含量明显高于粉末CaO_2处理,其中高浓度处理最为明显。高浓度氧水平下,造粒CaO_2比粉末CaO_2更能促进潜育性稻田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及Oslen磷的释放。可见,粉末CaO_2前期放氧速率较快,对潜育性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速效养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造粒CaO_2因其特殊工艺制造,有效地缓解了氧化剂放氧速度快这一缺陷,并在培养后期仍能有效释氧。造粒CaO_2对潜育性稻田土壤在促进微生物生长及有效养分释放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过氧化钙 微生物生物量 有效养分
下载PDF
湿地农田土壤磷素的分布、形态与有效性及磷素循环 被引量:28
3
作者 向万胜 童成立 +1 位作者 吴金水 李学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67-2073,共7页
对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磷素的含量分布、形态、有效性、磷素循环及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农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随着地势的降低呈明显降低趋势 ,潜育性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非潜育性土壤。水田土壤 C... 对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磷素的含量分布、形态、有效性、磷素循环及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农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随着地势的降低呈明显降低趋势 ,潜育性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非潜育性土壤。水田土壤 Ca-P、Al-P、Fe-P和 O-P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 5 8.1 %、3.7%、1 0 .6 %和 2 7.5 % ,其中 Ca-P和 Al-P与有效磷呈高度正相关 ( r分别为 0 .92 86 * *和 0 .90 38* * ) ,说明 Ca-P和 Al-P是该地区水田土壤有效磷的主要来源之一。潜育性土壤 Ca-P、Al-P和 Fe-P的平均含量分别比非潜育性土壤低 84 .0、1 0 .2和 2 1 .1 mg/ kg,其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证明潜育性土壤磷素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Ca-P、Al-P和 Fe-P的损失。五种耕作制度下潜育性稻田土壤磷素输入输出平衡值为盈余 2 .3~ 2 7.9kg/ hm2·a,其输入输出比 ( 1 / 0 )为 1 .0 6~ 1 .88。对于土壤速效磷小于 5 mg/ kg的潜育性稻田 ,早、中、晚稻的最高产量施磷量分别为 4 .83,4 .93和 1 .78P2 O5kg/ 6 6 6 .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潜育性土壤 土壤磷素分布 土壤磷素形态 磷素循环 磷肥效应 农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