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脓杆菌水中生存的非周期性变化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邓国宏 高强国 +1 位作者 王源 徐启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观察绿脓杆菌繁殖体和纤细状菌在水中的生存过程,以证实绿脓杆菌纤细状菌在自然界的普遍存在性及其生理意义。方法:将绿脓杆菌纤细状菌和繁殖体接种于无营养成分的生理盐水和蒸馏水中,置于37℃和28℃,动态观察其形态变化... 目的:观察绿脓杆菌繁殖体和纤细状菌在水中的生存过程,以证实绿脓杆菌纤细状菌在自然界的普遍存在性及其生理意义。方法:将绿脓杆菌纤细状菌和繁殖体接种于无营养成分的生理盐水和蒸馏水中,置于37℃和28℃,动态观察其形态变化过程及存活情况。结果:在水中,绿脓杆菌能出现纤细状形态和短小状形态的交替,交替过程中大部分细菌死亡,少量细菌发生潜-生序性变化得以存活。结论:绿脓杆菌纤细状菌和繁殖体在水中的变化过程具有确定的非周期性(Definitenonperiodity),其生存过程呈一类似衰减的阻尼振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脓杆菌 环境 潜-生序 非周期性
下载PDF
细菌生物波调控因子实验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辉 袁泽涛 +1 位作者 刘俊康 徐启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群体细菌波动生长的自组织特征,认识生物波调控因子在群体细胞的自组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奇异变形杆菌为研究对象,观察波动过程中pH及生物波调控因子的动态变化。结果:①最外红环pH值升高,有代谢产物释放;②波... 目的:探讨群体细菌波动生长的自组织特征,认识生物波调控因子在群体细胞的自组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奇异变形杆菌为研究对象,观察波动过程中pH及生物波调控因子的动态变化。结果:①最外红环pH值升高,有代谢产物释放;②波动过程中产生生物波调控因子。结论:群体细胞生命活动不仅被动地接受环境的作用发生变化,还能主动通过产生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生序 物波调控因子 细菌 波动
下载PDF
埃尔托型霍乱弧菌模拟越冬中的超微结构观察——纤细状体与细菌体的交替生长现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端 李峰 +2 位作者 孟凡亮 王淑京 张树波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 探讨埃尔托型霍乱弧菌(EVc)在流行间歇期的保菌越冬及流行期的复苏,为霍乱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电镜、荧光显微镜、普通显微镜等检测方法,对埃尔托霍乱弧菌在模拟越冬中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进入低温低... 目的 探讨埃尔托型霍乱弧菌(EVc)在流行间歇期的保菌越冬及流行期的复苏,为霍乱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电镜、荧光显微镜、普通显微镜等检测方法,对埃尔托霍乱弧菌在模拟越冬中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进入低温低营养条件后,EVc在模拟水体中以纤细状体和正常弧菌的交替生长形式存在,在此过程中,大部分细菌自溶,向环境提供营养成分,少部分通过潜-生序的变化得以存活,细菌群体在两种形式的演变中显示一定的有序性。纤细状体与细菌体的交替变化通过一系列的变异形式,包括圆球状体、巨形体、原生小体和革兰阳性小细胞等。结论 本实验不仅对霍乱弧菌的越冬机理作出解释,而且观察到革兰阴性菌在不利条件下的一种细胞多分裂增殖方式,这种方式在自然界中可能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超微结构 变异 复Su 潜-生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