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人为物理干扰对海草群落及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苏治南
邱广龙
范航清
韦梅球
谈思泳
李梦
机构
广西大学林学院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474-48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7YFC0506100)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近海重要海草资源及生境调查”(2015FY110600)
广西特聘专家岗位“红树林和海草生态系统保育与生态监测”项目资助
文摘
【目的】探讨使用高压水枪以及连片集中式人工挖掘方式的人为物理干扰在海草区采集滩涂经济动物的行为对海草群落及底栖动物造成的生态影响。【方法】对广西竹林海草床5种生境展开调查和采样:(1)未受人为物理干扰的海草区;(2)未受人为物理干扰的裸滩;(3)刚刚遭受人工挖掘影响的海草区;(4)刚刚遭受高压水枪冲击后的海草区;(5)遭受高压水枪冲击5d后的海草区。计算分析各生境海草群落的覆盖度、直立茎密度和生物量,以及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人为物理干扰短期内显著地降低了海草床的覆盖度、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改变了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同时降低了海草床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结论】人为物理干扰(高压水枪的使用等)短期内对海草群落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都有较大的负面生态影响,长期的生态效应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建议执法部门加强对滩涂采集经济动物方式的管理,尤其是关于高压水枪的使用问题。
关键词
潮间带海草
喜盐草
裸体方格星虫
贝类/星虫采集
使用高压水枪
海草 保护
Keywords
intertidal seagrass
Halophila ovalis
Sipunculus nudus
clam/sandworm harvesting
using pumping method
seagrass conservation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
题名 广西珍珠湾日本鳗草叶片附着卵块的分布特征
2
作者
方超
邱广龙
苏治南
机构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出处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40-247,共8页
基金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2019GMR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100)资助。
文摘
海草床由大面积的连片海草植物构成,是许多海洋水生动物的育幼所或产卵所。研究海草植物附着卵块的分布规律,对于揭示海草床的产卵场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西珍珠湾潮间带海草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9年12月(冬季)、2020年5月(春季)和2020年7月(夏季)对叶片开展粘性卵块种类和密度的调查,探讨其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海草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期间日本鳗草叶片仅有秀丽织纹螺(Nassarius festivus)和奥莱彩螺(Clithon oualaniensis)两种附着卵块,前者在冬季、春季和夏季的卵块密度分别为1026,191,191 ind./m^(2),而后者对应的卵块密度分别为0,209,268 ind./m^(2)。同时,日本鳗草叶片下部的附着卵块密度显著高于上部的附着卵块密度。主成分回归分析显示,单株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干重)以及平均叶长等海草群落结构指标与秀丽织纹螺卵块密度呈显著相关关系,但其与奥莱彩螺卵块密度无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鳗草叶片附着卵块密度在季节和附着部位上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海草床群落结构影响了叶片附着卵的分布。
关键词
附着卵
海草 群落结构
产卵场
海草 床
潮间带海草
Keywords
attached egg
seagrass community structure
spawning ground
seagrass bed
intertidal seagrass
分类号
S917.3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题名 贝克喜盐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邱广龙
苏治南
范航清
方超
陈思婷
机构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水与环境研究院
广西大学林学院
出处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100)
Center for Coastal Oceans Research(contribution number 98),Institute of Water and Environment,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 种基金
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系统性课题(441,477,503)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110600)
广西特聘专家“红树林和海草生态系统保育与生态监测”
文摘
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 Asch.)是典型的潮间带海草,属于所有海草中最古老的两个世系之一,有"活恐龙"之称。生物学上它具有"年纪老"、形态小、生长快、雌雄同株、雌蕊先熟、遗传多样性低、一年生和多年生生活史并存的特征;生态学上它具有"开拓种"、"先锋种"的特征,被认为"虽微小但强大",通常能从干扰后快速恢复。由于分布范围有限、种群周转快、形态小而易被沉积物覆盖等原因,贝克喜盐草及其重要性并不被人熟知。潮间带地区高强度的人为活动对贝克喜盐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全球范围内,贝克喜盐草资源面临持续衰退的趋势,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VU)种,并被认为是10种具有灭绝风险的海草种类之一。基于贝克喜盐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资源现状,建议(1)将贝克喜盐草列入"中国红色物种名录";(2)采取措施保护其土壤种子库;(3)相关的红树林保护区把贝克喜盐草增列为保护对象;(4)对面临威胁的生境进行迁地保护;(5)加强贝克喜盐草的基础研究,突破解除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的技术瓶颈,完善其室内培育和野外移植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
潮间带海草
海草 保育
雌蕊先熟
濒危物种
开拓种
滨海湿地
人为干扰
Keywords
intertidal seagrass
seagrass conservation
protogynous
threatened species
colonizing species
coastal wetlands
human disturbances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