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微生物的影响——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苏广实 王世杰 +1 位作者 胡宝清 杨小青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6,共8页
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物理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林地向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人工林地、退耕地和旱地的转变,土壤容重、pH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 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物理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林地向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人工林地、退耕地和旱地的转变,土壤容重、pH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电导率逐渐降低。各土地利用方式中,细菌数量最多,均占85%以上,放线菌和真菌相对较少。从总量上看,灌草丛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总量最大,自然林地、灌丛地和旱地次之,退耕地和人工林地最小。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自然林地和人工林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灌草丛地、草地、灌丛地和退耕地次之,旱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澄江小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研究——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廖赤眉 胡宝清 +1 位作者 苏广实 莫玉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626-17629,共4页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特征。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选取4个植物演替阶段,即乔木、灌丛、灌草丛、草丛的典型样地,对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特...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特征。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选取4个植物演替阶段,即乔木、灌丛、灌草丛、草丛的典型样地,对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生长情况、土壤养分积累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植被演替 石漠化 澄江小流域 广西都安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苏广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8期81-85,共5页
为了探索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山区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微生... 为了探索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山区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细菌数量最多,均占85%以上,放线菌和真菌相对较少。从总量上看,灌草丛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最大,分别为37.88×106cfu/g、26.70×106cfu/g,自然林地、灌丛地和旱地次之,退耕地和人工林地最小,分别为8.78×106cfu/g、7.74×106cfu/g。自然林地和人工林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0.461、0.459,灌草丛地、草地、灌丛地和退耕地次之,旱地最低,仅为0.155,与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酶活性亦存在较大的差异,自然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蛋白酶、脲酶活性分别为0.195mL/(g·min)、1.2mL/(g·min)、0.753mL/(g·min)和1.5mL/(g·min),均高于其他用地类型,退耕地和旱地最低,人工林地、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澄江小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下载PDF
基于GIS-BPNN的喀斯特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以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旭芳 胡宝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889-1891,共3页
以都安县1988~2007年的历史资料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利用CA模型,并采用标准的3层BP神经网络来获取模型中各空间变量的作用参数,对都安澄江小流域未来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格局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从1999~2015年,都安澄江小流域... 以都安县1988~2007年的历史资料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利用CA模型,并采用标准的3层BP神经网络来获取模型中各空间变量的作用参数,对都安澄江小流域未来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格局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从1999~2015年,都安澄江小流域城建用地、耕地、尤其是未利用地呈扩展趋势,草地、林地呈减少趋势,水体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BPNN 元胞自动机 都安澄江小流域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物理性状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苏广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130-8132,共3页
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主要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林地向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人工林地、梯化旱地、旱地、坡耕地转变,土壤容重、pH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含水量、土壤总... 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主要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林地向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人工林地、梯化旱地、旱地、坡耕地转变,土壤容重、pH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含水量、土壤总孔隙度、电导率逐渐降低。土壤电导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程度最强烈,土壤容重、含水量和总孔隙度的响应程度居中,pH最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孔隙度、含水量、电导率及pH的变化均与土壤容重的变化有关。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总孔隙度和含水量均减少,电导率降低,而pH升高。综合分析土壤物理性质各项主要指标,发现自然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最优,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人工林地、退耕地的土壤物理性质次之,梯化旱地、旱地、坡耕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澄江小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