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唐宋时期澉浦镇的兴衰——以海盐产业为切入点 被引量:1
1
作者 贾连港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35,共8页
澉浦镇因其位于沿海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在唐代中期因防盗而设镇。随着唐宋之际地方行政制度的转型,澉浦镇的功能从防盗变为收税。以盐业经济为依托,自北宋以来,澉浦镇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以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鲍郎盐场的分立为标志... 澉浦镇因其位于沿海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在唐代中期因防盗而设镇。随着唐宋之际地方行政制度的转型,澉浦镇的功能从防盗变为收税。以盐业经济为依托,自北宋以来,澉浦镇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以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鲍郎盐场的分立为标志,鲍郎盐场的萧条导致澉浦镇的迅速衰落。海盐产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澉浦镇的兴衰,而海盐产业的发展则系于行政体制能否适应国势变迁。随着两宋之际立国形势的变化,澉浦镇未能突破澉浦镇对上不独立、对下统辖权不明确的体制瓶颈,海盐产业渐趋萧条,其衰落的命运也成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澉浦 盐业经济 行政体制 国势变迁 鲍郎盐场 唐宋时期
下载PDF
澉浦港兴衰考
2
作者 高红文 陈清文 《嘉兴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5-28,共4页
通过史料爬梳,对澉浦港的兴衰进行了考证与分析,认为澉浦港起始于唐、兴盛于宋、鼎盛于元、禁航于明、复又淤而不畅于清。其繁荣兴盛的关键在于“开放”,其衰落的根源则在于“海禁”。进而指出开放与包容、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对港... 通过史料爬梳,对澉浦港的兴衰进行了考证与分析,认为澉浦港起始于唐、兴盛于宋、鼎盛于元、禁航于明、复又淤而不畅于清。其繁荣兴盛的关键在于“开放”,其衰落的根源则在于“海禁”。进而指出开放与包容、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对港口的发展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澉浦 海外贸易 兴衰 考证
下载PDF
宋代澉浦镇兴衰轨迹再探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旭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5,共7页
北宋中前期,澉浦镇完成军事性质向经济性质的转变。北宋后期至南宋中前期,其经济功能进一步强化。南宋后期,澉浦镇渐趋衰落,其衰落与鲍郎盐场的分立并无直接关系,而与当时南北政权的政治军事格局转变相关。端平以后,蒙元发动灭宋战争,... 北宋中前期,澉浦镇完成军事性质向经济性质的转变。北宋后期至南宋中前期,其经济功能进一步强化。南宋后期,澉浦镇渐趋衰落,其衰落与鲍郎盐场的分立并无直接关系,而与当时南北政权的政治军事格局转变相关。端平以后,蒙元发动灭宋战争,南北关系趋于紧张,澉浦镇作为临安门户,军事地位凸显,影响其海运事业,遂至衰落。澉浦镇的兴衰转变展现了南宋时代江浙地区通商与海防的矛盾,促使我们去反思江南市镇发展史的'延续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澉浦 鲍郎盐场 海盐 海洋贸易 南北关系
下载PDF
论宋代建制镇由军事向经济性质的转变——以澉浦镇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王旭 黄彬琦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67-79,共13页
澉浦镇在唐、五代时为军事性质,北宋中前期完成向经济性质的转变,在性质“改造”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两方面措施:其一是在经济方面,将镇的农业税纳入乡村行政系统,统归地方政府管理,剥夺其经济权;其二是在行政管理方面,将镇官的任免权收... 澉浦镇在唐、五代时为军事性质,北宋中前期完成向经济性质的转变,在性质“改造”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两方面措施:其一是在经济方面,将镇的农业税纳入乡村行政系统,统归地方政府管理,剥夺其经济权;其二是在行政管理方面,将镇官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并将其首领由镇将改为镇监,削弱镇官的军事权和行政权。南宋中前期,镇的经济机能进一步强化,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户口大量增加;镇域扩大、镇界形成及税收空间的确定;内、外两层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宗教场所的建设;商税增加;镇官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大;嘉定以后开始派遣独立的镇监官。南宋后期,受到南北关系变化的影响,澉浦镇由经济性质反转为军事性质。以澉浦镇为切入点,本文还对建制镇性质转变的普遍趋势与个体差异、性质转变与县下“准政区”的演变趋势及与政府“行政力”的关系三方面问题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江南市镇 澉浦 军镇
下载PDF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澉浦镇为例
5
作者 刘思依 江卓颖 赵晨曦 《当代旅游(下旬刊)》 2019年第1期00248-00248,共1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富有韵味的古老街道被重新改造而失去了文化特色,长此以往,古镇将成为没有内涵的物质空壳。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利用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的问题。选取浙江海盐澉浦镇作为案例,通过对澉浦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富有韵味的古老街道被重新改造而失去了文化特色,长此以往,古镇将成为没有内涵的物质空壳。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利用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的问题。选取浙江海盐澉浦镇作为案例,通过对澉浦镇的古镇保护和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为其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水乡古镇 保护 开发 澉浦
下载PDF
从港口到卫所——澉浦镇平面格局的变迁
6
作者 张怡雯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42,共10页
澉浦镇在南宋至元代是典型的港口贸易市镇,彼时其城市核"镇市"是沿通港运河及其支河延展的带状街区。明初,以"镇市"为基础改建的澉浦守御千户所沿用了前代的路网系统,但却破坏了原有的水系形态,以致该镇丧失优势交... 澉浦镇在南宋至元代是典型的港口贸易市镇,彼时其城市核"镇市"是沿通港运河及其支河延展的带状街区。明初,以"镇市"为基础改建的澉浦守御千户所沿用了前代的路网系统,但却破坏了原有的水系形态,以致该镇丧失优势交通区位,区域经济重心外移。澉浦镇平面格局的中长尺度历史变迁呈现了该镇由盛而衰的生命周期。这一变迁的内因在于当地结构单一的滨海型经济对海洋政策极为敏感,宋元明海洋政策的更迭、澉浦港的兴废密切牵动着市镇的起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澉浦 镇市 卫所 港口 平面格局
原文传递
钱塘江与杭州湾河海界线的划分 被引量:9
7
作者 许建平 杨义菊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54,共11页
针对钱塘江与杭州湾河海分界线存在的争议,以国家业已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自然、社会因素为依据,参考国际上海陆分界线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钱塘江口的类型与特点,经过客观分析和综合评价,认为历史上已经被确认的澉浦-西三连线作为... 针对钱塘江与杭州湾河海分界线存在的争议,以国家业已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自然、社会因素为依据,参考国际上海陆分界线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钱塘江口的类型与特点,经过客观分析和综合评价,认为历史上已经被确认的澉浦-西三连线作为钱塘江与杭州湾的河海分界线,既符合河海划界的基本原则,又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应予以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海分界线 澉浦-西三连线 钱塘江 杭州湾
下载PDF
读《海运千户杨君墓志铭》札记
8
作者 何兆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7-81,共5页
《海运千户杨君墓志铭》是元代中外关系史、航海史上的重要文献。首先发现这方墓志的是清代乾嘉学者钱大昕。他以此碑考订《元史·成宗纪》行年纪事,认为当时中国与西亚关系密切,“使命往还,来往不绝”。而杨枢送使西还,事在大... 《海运千户杨君墓志铭》是元代中外关系史、航海史上的重要文献。首先发现这方墓志的是清代乾嘉学者钱大昕。他以此碑考订《元史·成宗纪》行年纪事,认为当时中国与西亚关系密切,“使命往还,来往不绝”。而杨枢送使西还,事在大德八年,《元史》确有记载,如“诸王合赞遣使来贡珍物,即其事也”,可见此碑的文献价值。由于年代久远,碑志中的典章政事大都淹没,今作诠释以备读此碑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本船 澉浦 杨氏家世 《海运千户杨君墓志铭》 杨枢 墓志铭 文献价值 西亚 忽鲁模思
下载PDF
我亲历的皖南事变
9
作者 冯云 江志伟 《江淮文史》 2020年第5期68-77,共10页
1915年,我出生在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从小随父到上海就读,在上海长大成人.1939年11月初,我离沪赴皖,参加新四军.在皖南事变爆发之前,我是云岭新四军军部三支队五团民运小组成员;在皖南事变过程中,我是新四军皖南部队第三纵队战士.震惊... 1915年,我出生在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从小随父到上海就读,在上海长大成人.1939年11月初,我离沪赴皖,参加新四军.在皖南事变爆发之前,我是云岭新四军军部三支队五团民运小组成员;在皖南事变过程中,我是新四军皖南部队第三纵队战士.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940年10月190,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何应钦 白崇禧 副参谋总长 新四军 民运 海盐县 澉浦
下载PDF
乍平嘉线国防工事群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蜀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8-160,共13页
乍平嘉线,指乍浦经平湖至嘉善的国防军事设施群,与吴福线(苏州至福山)、锡澄线(无锡至江阴)一起,构成整个京沪防御阵地,是抵御日军从上海侵略南京的最主要军事设施。乍平嘉线经历过城防工事、军事要塞、步兵阵地等三个发展阶段,沿线现... 乍平嘉线,指乍浦经平湖至嘉善的国防军事设施群,与吴福线(苏州至福山)、锡澄线(无锡至江阴)一起,构成整个京沪防御阵地,是抵御日军从上海侵略南京的最主要军事设施。乍平嘉线经历过城防工事、军事要塞、步兵阵地等三个发展阶段,沿线现有小炮、轻重机枪、指挥所、掩蔽部、观测所、弹药库等多种用途的掩体569座。南京国民政府最早从1930年即开始谋划建造保卫南京的军事设施。1934年开始建造乍浦和澉浦要塞。1936至1937年分两期建造了乍平嘉线步兵和炮兵工事。步兵阵地可分成四条线路,其中大部分掩体位于主要河道西侧,以抵御东来之敌。1937年11月5日至11月21日,依托这批国防工事,第十集团军曾在嘉兴地区与日军进行过激烈战斗。这批国防工事呈点状线性分布,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民国军事设施,也是见证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乍平嘉线 国防工事 抗战掩体 澉浦要塞
原文传递
阿拉伯史地学家所记Khānfū地望考
11
作者 李大伟 《暨南史学》 2020年第1期40-52,共13页
中世纪时期,诸多阿拉伯史地学家曾记述中国贸易港口Khānfū。关于Khānfū地望,有"澉浦说"与"广州说"之争论。此两种说法各自皆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自证或反证。通过将阿拉伯史地学家关于Khānfū之数则历史记... 中世纪时期,诸多阿拉伯史地学家曾记述中国贸易港口Khānfū。关于Khānfū地望,有"澉浦说"与"广州说"之争论。此两种说法各自皆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自证或反证。通过将阿拉伯史地学家关于Khānfū之数则历史记载,与汉籍史料进行互证,则可清晰地证明Khānfū指"广府",即广州。中西文献互证的方法,为考证与解决此争论提供了新的线索。阿拉伯史地学家对Khānfū与关于中国历史事迹之记载,显示出由商人开拓的贸易之路,增加了人们对域外的认识,推动了欧亚各地风土人情、奇闻逸事与历史信息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史地学家 Khānfū 澉浦 广州 广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