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末天主教圣母图像所见的圣母神化与观音信仰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慧宏
-
机构
台湾大学
-
出处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8年第1期61-75,共15页
-
基金
台湾大学文学院105年迈向顶尖大学学术领域全面提升计划(代码105R3101)之经费补助
-
文摘
20世纪初西安所发现的女性抱子像,近来研究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此像跟方济会有关,二是与耶稣会有关。方济会之说,称其为中国的白衣送子观音像,而图像来源来自方济会士;耶稣会之说,称其为罗马圣母抱子像的中国复制。在图像的文化交流脉络下,它可能既作为观音,也作为天主圣母。图像认定在跨文化交流下的复杂性,透露了天主教圣母抱子像可能与中国的视觉互动,远超出传教士所能掌控的图像学。其实,并没有更多的方济会传教遗存得以重建其脉络,晚明天主圣母图像的引入中国,其耶稣会之历史脉络或更见具体。而观音/圣母双重图像问题的解释,对中国天主教的历史或相应议题,有何意义上的呈现,过去少见讨论,本文从这个思考提出对图像初步的解读。明末以来所见的圣母像,是以圣母为"天后"的定义为中心,圣母死后升天而能完备其天后的独特地位。从这个天主教图像学的立场观之,圣母确实可以为"神"。而无原罪圣母是主张圣母以无原罪之身怀有耶稣,这个图像及教义也传入中国。圣母的天后之尊,促成了在地文化将圣母单独地神祇化成单一女神,但这却违背天主教神学的中心意旨。圣母单独变成地方女神,甚至被观音信仰吸收而转化,在地化的力量应该是大过于传教士的策略。
-
关键词
圣母像
天主
无原罪圣母
杨廷筠
澳门大三巴门坊
-
Keywords
Madonna image or icon
Lord of Heaven
Immaculate Conception
Ting-yun Yang
St. Paul’s Facade of Macao
-
分类号
B979
[哲学宗教—宗教学]
-